第五卷 世界狩獵場,旌旗飄揚
第1741章 機場採訪

董冰微微一笑。確實如此。很多時候,大企業、財團之間的一些較量是不會在媒體上公布的。
老實說,和華銀行經典的商業案例乏善可陳。這是一家才成立沒多久的年輕銀行,在那些動輒百年歷史的大型銀行面前,就像是貴族面前一個年輕的暴發戶。
記者們的攝像機開始工作。閃光燈一片。
丁行長在和華銀行內部很有威信。和華銀行現在在歐洲的投資業務可是她在德國法蘭克福一手開創的局面。
機場中不知道內情的旅客都好奇的看過來。以為是有國際明星到了仁川機場。
丁靈又回答了幾個小問題,能回答的都給予肯定的回答,不能回答的都邀請記者參加稍後的新聞發布會。
一方面:媒體本就是給大企業、財團掌握著。要發出什麼聲音,自然可以控制。
站立在聚焦燈面前,丁靈並不緊張。她就任和華銀行的三號人物之後,在香港的各種酒會、聚會、拍賣會、沙龍、經濟論壇、演講中並不少這樣的經歷。
這是及其令人意外的一件事。
韓國三大電視台:KBS、MBC、SBS爭相報道,並邀請嘉賓分析和華銀行的收購前景。
丁靈禁不住輕笑著,道:「冰姐,你以為現在和華還是無名小卒啊?」語氣中有掩飾不住的自豪。
和華已經是世界准一流的財團。
丁靈和董冰一行人走出機場之後,在寬敞明亮的接機大廳中立即就給等候多時的二十幾家媒體的記者們團團的圍住。
因為,不久前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已經明確作出表態:不支持和華銀行收購韓國第一銀行。
正在拚命往前擁擠m.hetubook.com.com的記者們稍微停歇下來。
拖著行李箱和董冰兩人如眾星拱月般走出機艙。
丁靈的話通過擴音器傳到了擁堵在這裏的媒體記者耳邊,拿到最關鍵新聞的媒體記者們稍稍有所懈怠。
這樣一來,它擁有強大的實力,可以一口氣拿出33億美元甚至更多的資金倒是很好解釋了。
「咔!咔!咔!」
陸景給她說過:
韓國三大主流報紙《中央日報》、《朝鮮日報》、《東亞日報》紛紛發表評論和看法,報道、分析和華銀行收購韓國第一銀行的行動。
飛機緩緩的停在仁川國際機場。丁靈梳著短髮,容顏清秀、甜美。穿著修身的卡其色女士西裝、黑色的一步裙,配著高跟鞋,氣質俏麗、幹練。
董冰點點頭,徵詢的看向丁靈,「小靈……」
董冰現任和華銀行董事、副行長。因而,丁靈的助理稱呼她為董總。
這閃光燈的架勢,簡直和奧斯卡紅地毯的密度有得一拼。而且為首的短髮女子確實很漂亮。
她有必要重新認識下甜美可人的小妮子了啊。她身上有著驚人的變化。
韓國媒體這兩天對和華收購韓國第一銀行的報道主要集中在財經層面分析得失,以及併購成功的可能性,對韓國銀行業會造成的衝擊。
和華銀行的保鏢們艱難的護送著丁靈一行出來與前來接機的郁浩寧匯合。
誰會把私下裡的陰謀公開啊!
董冰到和華銀行任職是和華內部高管交流任職的策略。
「二十幾家媒體?」董冰有些驚訝的道:「韓國媒體也太誇張了吧?」
丁靈肯定回答道和圖書:「是的。我們擬出資數十億美元收購韓國第一銀行。具體的進展,請大家關注我們稍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應對自如。
這時,沖在最前面的一名記者大聲問道:「丁行長,你好,我是KBS電視台的記者,我想請問,和華銀行收購韓國第一銀行的消息屬實嗎?方便透露一下現在的進展嗎?」
丁靈和董冰笑說著話,即將走出通道時,丁靈的助理接了一個電話,快走兩步到丁靈身邊,說道:「丁行長,郁總打來電話說機場外面聚集了二十幾家韓國媒體,建議我們走貴賓通道。」
現在,傳言成真。
和華與李明博的博弈焦點並不是收購,而是韓國財閥能否進入銀行業。
走在整潔、寬敞的機場通道中,兩邊都是精品店和廣告,董冰手裡拿著一份英文報紙,笑著道:「小靈,韓國的媒體報道都不得要領啊。」
各大銀行的資本屬性只要看一眼就明白:美國花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德意志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董冰驚愕的眨眨眼睛,趕緊跟上。
丁靈甜美的笑道:「冰姐,知道內情的人可不會在媒體上亂說啊。」
韓國的第八商業銀行:韓國第一銀行因為經營陷入困境,準備作價33億美元出售其60%的股份。
媒體不將聚光燈對準她都不可能。
丁靈輕盈的站立,微微一笑,輕撫著額前的短髮,面對遞過來的如林般的「長槍短炮」鎮定自若,用英語說:「非常感謝大家等候在這裏。大家的問題不要急。和華銀行隨後就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屆時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前來。」
陸景昨天和m.hetubook.com.com她電話溝通過呢。
隨行的保鏢們緊張起來,努力維持著秩序,不讓記者們衝撞到丁總她們。
董冰微張著嘴唇,訝然的看著甜美可人的丁靈。這樣強硬的態度讓她響起了去迪拜的某人。
漢城這段時間是暗流洶湧,各路消息亂飛。她來之前就已經聽和華(漢城)分公司的總經理郁浩寧彙報過。
否則,合作夥伴們又哪裡會有信心呢?
對陸景不在漢城都留幾天等她們,她心裏有點意見呢。就是因為陸景一個建議,她父親同意將她從熟悉的工作崗位調離。
就在這樣洶湧的輿論浪潮中,媒體高度關注的時間點,7月25日上午,和華銀行三位決策者之一:和華銀行董事、常務副行長丁靈一行十六人由香港飛抵漢城。
另一方面:大企業、財團會將行動進行美化,修飾,對證據進行掩蓋。即便有人想要報道,也會因為證據不全難以取信於公眾。
丁靈甜美的笑了笑,說:「還是走正門吧。」
董冰嬌俏的白好友一眼。
漢城的外資銀行諸如:花旗、滙豐、興業、德意志銀行、瑞穗實業銀行都盯著韓國第一銀行這塊肥肉。
韓國的銀行業早就被外資控制,所以港資抑或是中資進入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韓國第一銀行在韓國境內還是有相當的客戶資源和網點。這對先有在韓國開展業務的銀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當然,併購之後,裁員、調整管理層、培訓企業文化、增長銀行網點利潤是必須會做的事情。
據媒體上公開披露的信息:和華銀行很有可能是近年來在香港興起的一家新興財團和_圖_書的旗艦企業。成員企業包括:龍盛國際、富躍產業投資基金、EK諮詢公司、麗都酒店、莫氏集團、和華船運等。
因此,陸景是建議她在和華其他公司取得成就后再在董坤城退休之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返回龍盛國際直接接掌大權。而和華銀行就是她「淬鍊」的第一站。
但是,和華銀行剛剛拿下港幣發行權,並在香港這座自由港中逐步的將老牌英資銀行:渣打銀行擠出香港,其實力自不待言。
和華既然要分享韓國權力和財富盛宴最大的一份蛋糕,那麼就要有承受最大壓力的準備,也要有領頭羊的擔當。
丁靈溫聲解釋道:「冰姐,我們收購韓國第一銀行是符合法律的行為,沒有必要遮遮掩掩。我可以告訴韓國媒體:我們來了。」
董冰選的是一套粉色的通勤裝,身姿高挑婀娜,明眸酷齒,小巧精緻又名貴的菱形耳墜映襯著她如花的嬌顏,極具英倫風情,明麗動人。
韓國第一銀行宣布與和華銀行接觸是將矛盾公開化,這意味著雙方的較量拉開序幕。
然而,就在這些赫赫聲名的銀行面前,在渣打銀行被韓國政府拒絕併購韓國第一銀行之後,市場卻是傳言和華銀行即將介入收購。
這些企業無一不是實力強勁、在地區知名度很高的大企業。
這在漢城所造成的震動可想而知。
因為,她今年才27歲,執掌著和華銀行近百億美元的資金。
丁靈微微頷首,算是默認董冰的猜測。她和董冰是多年的同學、好友、閨蜜,只一個眼神,自然知道冰姐在想什麼。
其中,全球第四大銀行:滙豐銀行的總部在倫敦。在創始成員和_圖_書相繼退出后,一度為英國資本控制。外界普遍認為其是英國資本。
丁靈身後的和華銀行職員們停止了議論,跟著丁靈身後。
然而,對於知道內情的人來說,和華這個舉動無異於是在挑釁韓國政治精英們的底線。
董冰詫異的道:「小靈,你這是……」
漢城的外資銀行,韓國的大小財閥、家族,韓國的政治精英們都在關於這件事情的走向。
要知道,他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韓國政壇的一股政治力量。
在生活中,丁靈基本都聽她拿主意。但是,她在和華銀行內部的職務低於丁靈。
助理有些吃驚,應了一聲,落後幾步去一旁給郁浩寧打電話。
和華為了打破旗下各公司之間的壁壘,加強融合,一直在推進高管聯合評選、交叉任職。
禁止財閥進入銀行業,這是韓國政壇的一致共識。
身後議論紛紛。和華銀行的職員們對直面韓國媒體還有一點顧慮。比較,從收購的角度來說,越低調越好,變數越小。
助理忙解釋道:「董總,漢城這邊最近都是關於我們收購韓國第一銀行的新聞。韓國的媒體估計是打聽到我們的行程……」
記者們稍稍放開了包圍網。
既然韓國媒體都在報道這比收購,現在一到漢城就直面媒體可是有點高調了。
當然,董冰到和華銀行任職是陸景的建議。她在龍盛國際任職副總,在她父親董坤城的庇護下,很難有作出成績的機會。這對她未來接班龍盛國際是異常不利的。
丁靈側身,舉起白皙的手臂,對身後的隨行人員做了一個堅定的手勢,很有領袖的范兒,當先一步向機場的接機大廳走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