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大明葬歌
第22章 風沙乍起

「傳他前來!」
「啟稟皇爺,汝侯劉宗敏前來見駕。」
「好,好,就照你的建議去辦。」李自成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去進入那象徵著大明權力中心的皇城了。
牛金星欠身回答:「臣吞居宰相之職,但對聖駕如何人城,一應諸事,尚未考慮如此周詳。兩位軍師所擬節略,臣十分同意。然有一事,還請陛下與兩位軍師斟酌。」
「軍師府的消息靈通。我剛才得到稟報,獻策那裡自然也得到稟報了。我剛才往行宮來的時候,差人將這消息告知了丞相和兩位軍師,請他們速來行宮,在御前商議皇上明日如何進城的事,沒想到啟東已經進宮來了。」
牛金星雖然心中同意宋獻策和李岩的建議,但是他深知李自成所依賴的是以劉宗敏為首的陝西武將,而急於東征幽燕以及破北京后休兵城內和逮捕明朝的勛威大臣拷掠追贓,都是陝西武將們的主張。他立志做一位開國的太平宰相,所以他不願在這兩個問題上說出來他自己的主張。他看劉宗敏和皇上都在望著他,等待他的回答,他只好說道:
李自成向牛金星問道:「啟東,用何官名最好?」
牛金星捻須低頭想了片刻,抬頭回答說:「陛下,上古之世,設有宮正一官,專管宮內之事,見於《周禮》。秦漢以來,並無掌宮中庶事的專職官員,內廷與外延的政務交錯,界限不明。到了明代,內廷事務完全由太監職掌,設置了嚴密的內官官制。
雙喜將軍率五百將士扈駕人城,以後專駐守武英殿周圍,也受吳汝義節制。兩位軍師如此安排,十分合理。只是吳汝義將軍的職銜,似與他的責權有所不符。」
李自成又稱讚說:「和_圖_書你曾說,倘若十八日有微雨,十九日黎明準定破城。果如所卜,真是卦理通神!明日孤如何進城,你們都商議好了么?」
內臣分為十二監,二十四衙門,以司禮監掌印太監地位最尊,俗稱內相。除內廷十一二監之外,還有東廠與西廠派出的監軍太監,萬曆時還有派到各地徵收礦稅的太監。陛下鑒於明代太監之弊,所以不再信用太監。目前吳汝義秉承皇上意旨總管行在宮內軍政百務,此系我朝新創,可否暫稱為宮內大臣,以待日後回長安再為確定?」
「破了北京以後的兩件事,本來在西安出兵時已經商定了,三軍將士聽說后無不鼓舞。當時文武大臣中只有獻策。林果,還有玉峰,獨持異議。他們先是不同意馬上向北京進兵,建議先經營中原、秦、晉和山東各處,兩年後再派出大軍東征幽燕。
「我皇上應天順人,由西安出師東征,一路勢如破竹,昨日聖駕到達北京城下,明日一早就進入北京內城,滅亡明朝。如此武功,實為千古所少有。
劉宗敏說:「我軍將士同守城的人們互相說話,城上官員禁止不住。我軍將士對城上說,如不大開城門,就要猛力攻城,對城上眾炮齊發,雲梯登城,殺進城去以後,對軍民一個不饒。守城的人們十分恐慌,請我軍不要攻城,答應在五更時打開城門,放我軍進城。」
等劉宗敏坐下以後,他接著問道:「有什麼新的消息?」
「哪個城門?」
「哪三條?」
一是進北京就籌備登極大典;二是逮捕明朝的勛戚大臣,拷掠追贓,以濟國用;三是體念將士們多年辛苦,決定駐軍城內,休息半月,軍民同樂。和圖書估計在半月之內,登極大典就能舉行。
「兩位軍師說,武英殿在紫禁城中的兌方,建議孤居住在武英殿,孤已經同意了。」
「萬歲!今晚我們都別想睡,準備明日一早進城!」
宋獻策欠身說道:「幾天來臣與副軍師雖在征途之上,然因破北京已經是指顧間事,所以臣等在馬上或宿營時議論數次,命軍師府官員們擬稿備用。今日又稍加釐定,繕寫數份,並非倉促寫就。」
不過片刻,宋獻策和李岩畢恭畢敬地躬身進來,在李自成的面前行了叩頭禮。李自成命他們坐下以後,隨即十分高興地問道:
「啊,也是,『十八孩兒兌上坐』嘛!這建議也很重要,皇上當然同意。他們別的還有什麼重要建議?」
他們受到了孤的責備,才不敢堅持暫緩東征之議。當時在御前會議上商定了進北京的三件大事:
「你說得真好,不怪是大順朝開國宰相!」
劉宗敏的廣額高顴、骨稜稜的方臉上綻開了一絲嘲諷的微笑,說道:
當李自成剛說完「傳他進來」一句話,他已經進來了。自從在西安建國以來,別的大臣,從丞相牛金星和軍師宋獻策起,來到李自成的面前,都是先跪下叩頭,行君臣之禮,然後李自成命坐,才恭敬地坐下奏事。
一個宣詔官進來,票報說正副軍師在宮門求見皇爺。李自成正在高興,說道:
「清宮時有一件事必須副軍師去為好。天啟張皇后因不附和客魏奸黨,深受國人敬重。她原籍杞縣,與林泉是小同鄉。她曾經身為國母,按道理她會自盡殉國。但是倉皇之際,也許自盡未成。清宮時林泉即到慈慶宮去,看張皇后是否已死。
「節略hetubook•com.com中擬定兩次清宮,此議甚善。城破之後,李過將軍率領一千將士迅速進人紫禁城內,佔領四門,一則要搜查崇禎生死下落及太子、二王,二則要肅清太監中有無暗藏兵器之人,以防不測。然後吳汝義率領御營將士清宮,按冊清點紫禁城中未曾逃散的宮女、太監,封存宮中庫藏,派兵日夜巡邏,禁止宮女與太監盜竊各宮中金銀寶物,以備幾天內清查登記。
李自成的心中猛然一喜,強裝冷靜地說道:「坐下。坐下說話。」
「他們還有三條建議。」
在西安時,獻策和林泉因諫阻東征受了孤的責備,對破北京后休軍城內和拷掠追贓兩件都無二話,但是他們的心中並不贊同。今晚由林泉建議,獻策贊同,一唱一和勸孤改變原議。他們建議:
如她尚未自盡,可對她宣布大順皇帝口諭,我朝將對她厚養終身。如她必欲自盡殉國,可派人護送她回到張皇親府中,從容自盡。不管張皇后是否已死,將士們都不許到慈慶宮中滋擾。陛下,可以如此辦么?」
劉宗敏頓時忘了是在皇上面前,不覺哈哈大笑,說道:
宋獻策欠身答道:「臣等知道,也在臣等意料之中,此所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臣請皇上命副軍師李岩也帶軍師府若干官員和兵了同吳汝義一起清宮。」
「破了外城以後,守內城的太監和軍民,跟著就人心瓦解,已經傳出話來,明日五更打開城門迎降。這好消息你們都知道么?」
「你們在節略中詳細寫了如何從釣魚台行宮啟駕,一部分御營將士如何從阜成門先進城去,佔領皇城諸門,包圍皇城,一部分文武大臣與部分御營將士如何扈駕,沿https://www.hetubook•com•com路如何警蹕,先進城的文武百官如何由汝侯與丞相率領,在德勝門內接駕,然後聖駕如何進人皇城、紫禁城,進人武英殿駐蹕,一一寫得清楚。倉促之間,難得你們計議得這麼周到!」
宋獻策說道:「丞相所慮極是。我朝團官制草創,頗為疏略。以前陛下稱大元帥及新順王時,吳汝義稱中軍制將軍。去秋在西安建國,暫以秦王府為大順皇宮,吳汝義統管宮禁之事,改稱中軍權將軍,已覺不妥。今至北京,紫禁城內一切軍政要務,頭緒紛繁,都歸吳汝義掌管,確應另定官職,便於施展才能。但臣等對歷代職官志未曾考究,請陛下酌為欽定名稱。」
「這宋矮子!不讓皇上就近從阜成門進城,偏要繞道德勝門進城!對陰陽八卦咱不懂,聽他的意見吧。皇上進了紫禁城以後住在什麼地方?」
獻策回答:「臣等原料定十九日黎明會破內城,所以已擬定了皇上人城節略,命軍師府中司繕吏員謄抄數份,如今帶來行宮。不知所擬是否妥當,請林泉取出,在御前恭讀,請旨定奪。」
「剛才獻策和林泉在孤面前談了很久,已經決定,明日孤由德勝門進城。獻策說,德勝門在北京的乾方,孤應走乾方進城。」
李岩從袖中取出一個簡便的紅綾文書匣,打開文書匣,取出四份用恭楷繕寫的紅紙文件,題目是《聖駕入城節略》。他先將一份捧呈御案,再將一份給劉宗敏,一份給牛金星,自己留下一份,然後對皇上恭讀節略。李自成看著節略,同時聽李岩讀了一遍,面含微笑,頻頻點頭,對兩位軍師說:
「為著何事?」
劉宗敏笑著說道:「他們的建議也是出於忠心,只是太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生氣啦。啟東,你說是么?」
「快傳他們進來!」
其實劉宗敏並沒有站立在行宮大門內等待傳稟,而是跟隨在傳宣官後邊直往裡走。別的文武大臣進人宮中時都是畢恭畢敬,腳步很輕,只有他依然是當年的草莽英雄脾性,腳步踏得磚地咚咚響。
「城上的人們已經變心,守城的大太監們也變了心。明早黎明時候,九門齊開。」
凡事有經有權,獻策與林泉所奏,也許是狙于劉邦人咸陽后與父老『約法三章』故事,知經而不知權。遇此等時候,陛下既要容臣工們各抒己見,也要斷自宸衷。俗話說: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帝王為一國之主,在八卦為乾。國家大事,眾說不一,斷自宸衷,稱為乾斷,自古英明之主,莫不如此。」
第一,將大軍駐紮城外,只派少數人馬人城,維護城內治安,彈壓不軌;第二,暫緩追贓,效法漢劉邦人咸陽后對父老的『約法三章』;第三,向北京貧民開倉放賑。」
「何事?」
進人北京之後,趕快舉行登極大典,以慰大下百姓之望,這是許多大事中最大的一件事。我大順滿朝文武,咸同此心。至於其他諸事,如大軍是否應該暫駐北京城內休息,是否應該進北京就將明朝勛戚大臣逮捕追贓,非我大順朝眼下立國的根本大計。
「軍師府知道么?」
李自成轉向牛金星問道:「軍師們擬的人城節略,你以為如何?」
李自成點頭同意,又問:「清宮的事,你還有什麼建議?」
劉宗敏雖然忠心耿耿地擁戴李自成做皇帝,並且想為眾多武將做個榜樣,然而他在短時間內還不習慣處處遵守嚴格的君臣之禮。此刻他來到李自成的面前,叉手躬身,聲音洪亮地說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