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大明葬歌
第37章 煤山煤山(上)

不料消息再次泄露,舉朝嘩然,群起攻擊與護龍軍言和,楊嗣昌被迫離開朝廷,出外督師,死在湖廣。繼楊嗣昌主持中樞的是陳新甲,也知道國家當務之急是同護龍軍言和,以擺脫兩面作戰,內外交困之局。和議似乎即將成功,不料消息泄露,又是舉朝大嘩,比上一次攻擊和議的言論更為猛烈,他迫不得已將陳新甲下獄,斬首。
到了此時,王承恩、吳祥等人才知道皇上無意焚毀乾清宮和二大殿,但是不明白什麼原因,也不敢再問。吳祥率領乾清宮的全體太監和宮女送皇帝出乾清門。
一個太監牽著太平騟在乾清門外等候,另一個太監搬了馬凳,還有四個太監用朱漆龍頭短棒打著四隻羊角宮燈侍候。朱由檢上了御馬,接了杏黃絲韁,揮手使牽馬的和打燈籠的太監都不要跟隨,只要王承恩跟在馬後。他從乾清門外向東,到內左門向北轉,向東一長街(乾清宮和坤寧宮東邊的一條永巷)方向走去。
王承恩又催促說:「皇上,需要趕快準備……」
「斟酒!斟滿!」他大聲說,咬牙切齒。
他又向南看一眼建極殿(三大殿的後邊一殿)的高大影子,嘆了一聲,心中說:「再也看和-圖-書不見了!」他忍耐著沒有痛哭,因為已經沒時間哭了。
此刻,朱由檢的眼前又浮現出噩夢中看見的那幅圖像:一個末代皇帝,皇冠落地,龍袍不整,披散頭髮,舌頭微吐,一隻眼睜,一隻眼閉,上弔而亡。但是他沒有對魏清慧說出他昨日夢見的可怕圖像,一口將酒喝乾,將金杯鏗然放到桌上,大聲說道:
「奴婢們為皇爺送駕!」
朱由檢嘆口氣,說:「朕將如何自盡,在昨日午覺中已經決定了。」
「陛下,乾清宮……」
朱由檢心亂,沒有聽清,以為催他自盡,他冷靜地說道:「不要擔心,還來得及,來得及。」
王承恩渾身打顫,趕快又斟滿金杯。朱由檢伸出右手中指,在金杯中蘸了一下,在案上寫了一句話叫王承恩看,隨即端起金杯一飲而盡。他在案上寫的是:
「文臣每(們)個個可殺!」
王承恩說:「可是皇爺,如今已無處可去,只有在宮中放火……」
「豈不是留以資敵!」
假如當時朝中文臣們稍有遠見,避免門戶之爭,都肯從大局著想,使和議之策成功,朝廷暫緩東顧之憂,國力不致消耗凈盡,何有今日!假如楊嗣昌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陳新甲有一個不死,留在朝廷,何有今日!尤其他近幾天時時在心中痛恨的是,關於南遷的事,何等緊迫,滿朝文臣們各存私心,大臣反對,小臣不敢堅持,致有今日!還有,關於調吳三桂來京勤王的事,又是何等緊迫,朝廷上好些天議論不決,貽誤軍機,坐等流賊日夜東來,致有今日!……
「陛下,可否命內臣們趕快搬運木柴?」
平日皇上晚間出乾清宮,總是乘步輦,華貴的燈籠成陣,由太監和宮女簇擁而行。眾人第一次看見皇上是這樣出乾清宮,忍不住望著皇上的馬蹄聲逐漸遠去的方向傷心,嗚咽出聲。她一嗚咽,許多宮女和太監都跟著哭了。
守玄武門的太監已經逃散,只剩下兩個人了。他們看見皇上來了,趕快將門打開,跪在路邊,低頭不敢仰視。
雖然天色已經麻麻亮,但永巷的兩邊都是很高的紅牆,隔紅牆儘是宮殿,加上天色陰沉,永巷中的夜色仍然很濃。朱由檢騎馬向玄武門走去的影子很快消失在永巷的陰影中,看不見了,但還能聽見漸漸遠去的馬蹄聲音。
王承恩駭了一跳,說道:「皇上,奴婢侍候皇上多年,深https://www.hetubook.com.com知皇上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不幸到了今日,深懷亡國遺恨。可是皇上,您聽,玄武門已打五更,再耽誤就來不及焚毀宮殿了!」
朱由檢經過御花園時,一隻黑色大鳥從古柏樹上撲嚕嚕驚起,飛出紫禁城外。
朱由檢說:「朕早已反覆思忖,拿定了主意。你等一等,隨朕出宮,再斟一杯!替王承恩也斟一杯!……王承恩,飲過了這杯酒,你就隨朕出宮!」
從乾清宮的宮院去玄武門,應該出日精·門或月華門向北轉,可是朱由檢一直往前走,出了乾清門。站在乾清門前,回過頭來,傷心地看了片刻,落下了熱淚,在心中說:「再也不會回來了!」
正在此時,從西城外又傳來了一陣炮聲。朱由檢渾身一震。
幾天來朱由檢常想著一些國事上的重大失誤,致有今日亡國之禍。他有一套習慣思路,自信很強,認為許多重大失誤,都是諸臣誤國,他自己沒有錯誤。近些日子,他眼看著將要亡國,每次回想亡國的各種原故,有幾件大事使他痛恨朝中群臣,無法忘懷。
朱由檢沒心回答,飲下去最後一杯酒,命王承恩也飲下杯中酒,從椅子上站起來,準備動身。侍婢趕快從桌上www.hetubook.com.com捧起寶劍,準備替皇上系在腰間。但朱由檢心中明白這寶劍沒有用了,輕輕一擺頭,阻止了她。他對乾清宮的掌事太監吳祥一句話:「你們趕快逃生吧,不需要伺候了。」他對王承恩說了句:「出玄武門!」隨即從宏德殿出來了。
魏宮人輕聲問道:「皇爺,有何吩咐?」
天色更亮了。玄武門城樓上,報曉的鼓聲停止,雲板不響了。內城各門大開。大順軍開始從不同的地方整隊人城,而李過和李岩等率領的清宮人馬也從西長安街來了。
看見了朱由檢寫的這句話,王承恩感到莫名其妙。他斷定敵兵正在向皇城奔來,進了皇城后就是毫無防守能力的紫禁城,再不趕快為焚毀乾清宮和三大殿準備好弓卜之物,後悔就來不及了。他望著皇上說:
「三大殿和乾清宮不用焚。」
第一件,在幾年前,護龍軍的兵力還不像今日強大,朝廷有機會言和。他同楊嗣昌都主張同護龍軍言和,求得同護龍軍息兵,甚至承認龍辰遼王之位,就讓他列土封疆世代鎮守遼東就是,為的就是使朝廷擺脫兩面作戰困境,專力對付「流賊」。
朱由檢出了玄武門,又走出北上門,過了石橋,越過一條冷清的大路,便進人萬歲門,來到和圖書煤山的大院中。那時煤山上和周圍的樹木比現代多,範圍較大。朱由檢來到院中,在西山腳下馬,有一隻夜間從鹿舍走出的梅花鹿從草中驚起,竄人密林。
太監和宮女們一直跟隨到內左門,跪下去叩頭,吳祥等同時哽咽說道:
他搖搖頭,沒有說話,傷心地向魏清慧望了一眼。
在黎明前靠近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旁邊的永巷(宮中稱為東二長街)中,這時候特別幽暗,凄風冷雨,沒有人管的路燈大部分已經熄滅。孤單的馬蹄聲向北走去,在接近玄武門的御花園方向消失,而乾清宮院中的太監和宮女們送別皇上的哭聲還沒有完全停止。
「斟酒!再斟一杯!」
朱由檢端起金杯不語,沉默片刻,深沉地嘆一口氣,將金杯放下。吳祥等幾個在乾清宮中較有頭面的太監,他們竊聽到鞏、劉二皇親向皇上建議在宮中舉火自焚並燒毀三大殿的話,並不知道皇上在衣襟上寫遺詔的事,所以都認為皇上會放火焚燒三大殿和乾清宮。
他們還將這一消息告訴了王承恩。王承恩也認為這樣的辦法最為合宜,不但皇上為祖宗江山死得壯烈,死得乾淨,而且也不將巍峨的宮殿留給「逆賊」。王承恩擔心敵兵馬上來到,又忍不住向朱由檢問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