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混亂

「它?」房玄齡指著桌子上的書稿十分迷惑。
坐在高台上的李世民頓時迷糊了,他知道那個袁逢乃是三國末年四世三公袁家的族長,這不是許多文臣的目標嗎?怎麼變成罵人的話了?
「多謝玄齡。」
「玄齡兄,何必在意。房俊侄兒寫這些只是一家之言,再說他年紀輕輕就對史料竟然了如指掌,恐怕連我們都忘塵莫及!」
房玄齡一時傻了,同時心裏也忍不住生出一種希望,說不定房俊真的拿了一個狀元,想到這裏,房玄齡覺得自己必須要管管房遺愛了。
魏徵也忍不住開口:「漢末不是正如隋末。亂世將至,自有英雄乘風破雨化龍之時。你們觀這三足天下之人如何?」
顯然二人也不知道這個消息,杜如晦有些驚訝:「玄齡,你真準備讓房俊侄兒參加明年的科舉?」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好,好,知節說的有理,是朕疏忽了!」
「玄齡,此次恐怕你真的要有個驚喜了?」
房玄齡自得其樂的拿著幾張書稿,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時不時地品著一杯香茗。一旁的杜如晦看的分明,輕悄悄地走到房玄齡的身邊,本來想要嚇唬一下房玄齡忙裡偷閒到底在幹些什麼,誰知道這一站竟然也愣在了那裡。
而將曹操稱m.hetubook•com•com之為奸雄,漢室的覆滅者實在是無語之極!曹操少時便以匡扶漢室為自己的志向,所謂剷除異己也只不過是更好地將自己的決策實行,整個三國末年只有曹操一直在漢室的大旗之下,劉備稱帝,孫權稱帝!但曹操手握百萬兵馬,戰將千員,卻始終沒有稱帝。
另一列文臣當中頓時有人反擊道:「你們兩個頂多就算是于禁李典之流。」
魏徵卻是問了一個毫無關聯的問題:「不知房俊侄兒幾歲了?」
杜如晦率先開口:「現在已經寫道十八路諸侯反董卓了,真正的亂世才是真的要來了,其實在董卓的統治下漢室江山還能勉強維持,這一亂漢室怕是真的要亡了!」
房遺愛的生活依舊這樣平靜地度過,絲毫不知道自己的三國對於當今這個時代產生的重大影響,這個時代的民間小說還不是很豐富,而三國寫的還是人們都知道的故事,如此生動有趣的寫法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尤其是其中對於一些戰爭的寫法,各種英雄人物用自己的智慧不斷使用各種計策。
房玄齡此時才明白過來,忍不住捋了捋自己的鬍子,面帶傲色:「這是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房俊寫的,准們為我這個父親和*圖*書寫的,一天兩章。」
唐初的文臣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是各個上過戰場了,看見這個陣勢自然不怕,也呼喊著沖了上去,頓時一場大混戰就開始了!
政事房,幾位大佬看見房玄齡進來立馬笑盈盈地迎了上去,房玄齡苦笑一聲很自覺地將書稿遞了過去。其實在政事堂辦公的哪一個不是學富五車的人物,每次看完三國就是大家的閑談時間。
其他人可管不了那麼多,戶部尚書唐檢仗著自己的歲數直接開口:「玄齡兄,你這稿子還有沒有啊,看完這一節三英戰呂布看的我是心裏痒痒啊,接下來還有沒有啊?」
那邊,房玄齡臉上的笑容很難看……
魏徵忽然哈哈大笑道:「克明,難道你還不知道玄齡的野心嗎?這是想要讓幾千年來年紀最小的狀元落到他房家啊!」
杜如晦捋捋自己的鬍鬚:「玄齡,聽玄成這麼一說,倒是真的有可能,房俊的才華我們可是有目共睹的,倒是不知道他報的什麼科?」
杜如晦忍不住苦笑道:「早就應該想到是房俊寫的了,除了他,沒人有這個本事了。」
房玄齡揮揮手:「克明,玄成,這些話你們當著我的面說說就好,若是被那小子知道,那小子又要翻天了。這小子已經報了明m.hetubook.com.com年的科舉,卻整天依舊四處遊盪,根本就不知道緊張是何物?」
程咬金卻突然出列:「陛下,您這話說的可就不對了,要不是我們這些武將跟隨您打下這江山,他們這一群文臣能治理個什麼啊。」
杜如晦一時恍然大悟,房玄齡卻急忙解釋:「我是真的沒這個心思,只是不想看他不務正業!」
房玄齡十分詫異:「克明,你們怎麼都跑到我這來了?」
自從有一個文臣鄙視武將們沒看過多少書後,然後講起了三國的故事,程咬金和尉遲這一群老將們也坐不住了,文臣和武將的關係從來沒有這麼和諧過,文臣和武將向來看對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但是你們能想象一個文臣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絕,一群武將坐在小板凳上如痴如醉!
魏徵也再次開口:「我就十分喜歡房俊筆下的人物,不等同於三國志,更像是有血有肉!」
房玄齡有些無奈地笑道:「看現在的寫法,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對於曹操倒是偏愛有加,治世之良臣,亂世之梟雄這句話都說出來了,至於那個劉備就是一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孫權卻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尉遲敬德見狀也立馬出列:「陛下,老程要是關公,我就是張飛,我一聲吼下和圖書就能嚇破敵軍!」
「進士科。」
「玄齡,還不快快招來這卷好像是寫三國的書稿到底是哪裡來的?」
眾人都是一陣笑聲,杜如晦開口解釋道:「這有什麼,還不是你桌子上那本書稿鬧的!」
一日,朝堂上,李世民在高台上緬懷起了歷史。
「過完年就十六歲了!」
大唐,政事堂。
程咬金見李世民難得誇他一次立馬得意起來:「陛下,您放心我們武將只有您一句話,赴湯蹈火再所不辭,我就是您的關公,為陛下征戰沙場!」
若是房遺愛看見這一幕,一定會感嘆中國歷史上的說書人竟然是這樣產生的,說的還是自己的三國。房遺愛絲毫沒有注意現在房玄齡每天早上上朝都會特別早,絲毫不知道政事堂每天都有一大群同僚等著房遺愛每天寫出來的兩章書稿,也許這就是最早的連載小說,和最早的催更讀者吧。
袁逢乃是袁紹和袁術的父親,在房遺愛寫的三國中可不是一個好東西!那邊文臣一停頓時不依了:「你們怎麼罵人,不說我們是荀攸之流,最起碼也比的上糜竺糜芳吧!」
程咬金頓時不樂意了:「我和老黑最起碼也是典韋和許褚吧,你們這些文臣,都是袁逢之流。」
唐檢本來是要給房玄齡送摺子,但看到兩位朝廷大佬竟然都在和圖書那裡津津有味地看著什麼東西,不知不覺整個政事堂的人都聚集了這裏。房玄齡終於將那幾頁書稿看完,忍不住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卻發現周圍竟然站滿了人。
那邊,李世民已經傻眼了,怎麼好好說了幾句話怎麼就打起來了……
房遺愛自然不知道房玄齡拿著他的書稿四處讓別人看,實際上中國的四大名著對於中文系的學生來說只不過是必修而已,房遺愛有意識地減少羅貫中對於董卓,曹操的漢奸的寫法,實際上在房遺愛看來,董卓當初起兵未嘗不是沒有匡扶漢室的心,只怪士大夫階層太過看不起武將。
「諸位愛卿,想歷朝歷代有多少賢臣,但我大唐一朝又有多少治世良臣,想我大唐怎麼可能不強盛!」
房玄齡臉上雖然淡然,但是心裏實際上已經樂開了花,誰不想讓自己的兒子那麼厲害呢,翌日,房玄齡早早地就來到了政事堂,將一疊書稿分給眾人。
而此時場面頓時熱鬧起來,不知道文臣裏面誰說了一句,我看你就是呂布,程咬金頓時就怒了:「我對陛下忠心耿耿,誰說我是三姓家奴?老程跟你們拼了!」
「玄齡,明天一定要拿啊,我們已經迫不及待了。」
「家中倒是還有一些之前的存稿,若是各位同僚不介意,我明日便拿來與各位同僚分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