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官場棋局
第七八九章 人仰馬翻,做官最難

而如今因為汪孚林對游七的那點算計,以至於馮邦寧非常倒霉地早早挨了馮保一頓杖責,至今都還沒能下床,更別提出門,而馮保又收了其冠服不許參加朝參,至少短時間內,囂張跋扈的馮大衙內很可能消停一陣子,劉應節這刑部尚書興許還能多當一段時間。
「少給自己臉上貼金,我才剛到京城,去了一趟岳父家裡,就聽到你那名聲了。」程乃軒沒好氣地撇了撇嘴,隨即卻昂首挺胸說道,「我原本是想老老實實當滿六年縣太爺的,可想不到小爺我政績好,年年賦稅收齊,這三年裡,之前歷年的欠賦也上繳了五成。」
「你還好意思說!我好歹是托以妻子,可你倒好意思,先是跑去薊遼晃了一圈,緊跟著又借口回徽州養病,惹出來好大一場風波,拍拍屁股自己又去巡按廣東了!汪孚林,你自己說你夠不夠義氣?」
這一天,在上任掌道御史之後,他竟是第一天在傍晚酉時就回到了家中。在此之前,他在都察院住了大半個月,剩下的日子都是披星戴月回家,以至於東城兵馬司那些負責巡夜的人都已經完全熟悉他了,一見著便是汪爺長,汪爺短,幾乎是夾道歡迎把他送回家,生怕他在夜路上又出什麼幺蛾子。此時,當他在門前一躍下馬丟下韁繩,門裡王思明探出腦袋一看,隨即大聲叫道:「公子,您回來了,真巧,家裡來客人了!」
「這兩個充軍遼東的犯人,充軍所剩年限每年匯總,怎麼這兩份僅僅相差一年的呈報中,前一份還是十年,后一份卻變成了八年,是不是從中有徇私舞弊?」
看到那個在王繼光的兇猛追問下,潰不成軍以至於面如土色的刑部都吏,汪孚林忍不住嘴角高高翹了起來。於是,在第一天的刷卷過後,他就笑眯眯地將此事完全交給了這兩個性格迥異的新人,自己復又回到了都察院廣東道坐鎮。
以至於素來辦事認真的刑部尚書劉應節都覺得,官衙中那些官員的精神面貌較之從前大有長進,他甚至認和-圖-書認真真地考慮,要不要向張居正據理力爭一下,把汪孚林調到刑部來,也好震懾一下這些在王崇古手下養成了懶散個性的下屬。
程乃軒見汪孚林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他便呵呵一笑,隨即直接斟滿了一杯,爽快地一飲而盡之後,這才聲音低沉地說道:「那條渠還沒最後完工,我離任的時候,一幫鄉紳百姓硬是起了個名字叫程公渠,剛把我弄進了名宦祠,王謙就已經去上任了。當然,給我的補償也看上去很厚道,六科廊戶科給事中,聽上去夠意思吧?雖說不如你直接就是掌印,而且給事中的品級只有從七品,但對我一個三甲進士來說,似乎已經不錯了……可我一點都不想當言官,小爺我不喜歡噴人!」
汪孚林看到明小二也探出身子來,緊跟著院子里還能聽到陳炳昌和人說話的聲音,他不禁大為狐疑,暗想陳炳昌認識的,不外乎就是廣東那些人物,還有呂光午以及他在徽州的那些舊部,莫非眼下是這些人中的誰到京師來了?可是,當他一進門之後,看到那個大步衝過來,衝著自己直接就是一拳的傢伙,他立時往旁邊一閃,隨即大聲叫道:「你不是要去當六年的縣太爺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汪孚林一下子抿緊了嘴唇,然而下一刻,他就奪了程乃軒手中的酒杯,繼而淡淡地說道:「你真的不想當這個給事中嗎?」
當然,劉應節也就是那麼一想。考慮到汪孚林之前接連鬧騰出幾起風波,都察院如同割麥子似的倒了一茬茬的御史,還連累到了六科廊,哪怕是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願意把這麼一個難纏的煞星給引進刑部。
「要說天底下最辛苦,最枯燥的事,別人肯定是各說各的,可我現在卻覺得,絕對是做官最苦最累。」程乃軒這一次沒有避諱手上的老繭,直接伸出來給汪孚林看,「在彰德府安陽縣那種滿地都是宗室,本來又窮的地方當縣令,簡直是累透了。民風彪悍,土地雖說不和圖書算最貧瘠,百姓卻被盤剝得厲害。其實我能把賦稅收齊,除了事先挑好了師爺,很大程度都得歸功於那條二十年了卻一直各方角力沒能修起來,在我手裡最終通水的水渠……」
當汪孚林緊趕慢趕和程乃軒以及寥寥幾個隨從出了崇文門,來到前門大街時,就只見在這即將入夜宵禁的時候,外城還是一片熱熱鬧鬧的景象。沿街的食肆和酒館人滿為患,歌女賣唱的聲音甚至直接飄到了大街上,一副盛世的光景。
陳炳昌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大的八卦,一時間眼睛瞪得老大。汪孚林生怕程乃軒嘴上沒個把門的,當下對陳炳昌吩咐道:「小陳你就留在家裡,有人找我的話也能應個急……程大公子你少給我啰嗦,喝酒就去喝酒,看我灌不死你!」
「這是奉旨立案的大事情,應該是當日立案,怎麼遲了兩天方才有這卷宗?」
汪孚林雖說比程乃軒在京師呆的時間長,此次回來還是先休假再請假,但前頭是忙著各種事情,沒時間到前門大街溜達享受美食,後頭是借口養病,不能太過招搖,至於正式到都察院接任廣東道掌道御史之後,他就更加沒那閑工夫了。因此,找了一家生意不錯而又有安靜雅座的小館子,他把隨從全都遣開在外另開一桌,自己落座之後打開窗戶,先給自己和程乃軒各來了一碗冰酪,等一口氣下去小半碗,就舒服地呻|吟了一聲。
「廢話,科道這種角色,看似很風光,可大多數時候都是仰人鼻息,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十有八九就會被打壓……我寧可再放一任縣令!」
十日過後,關於廣東道兩位新人試職御史鐵面無情,刷卷磨勘過後,稽遲、差錯、埋沒,這三等錯處全都挑了不少,好幾個吏典挨了板子,其餘的也被噴了個狗血淋頭,恰是哀鴻遍野的事迹,登時傳遍京中,一時人人議論有上司必有下屬。等到卯足了勁的王繼光發現自己衝鋒在前,但竟然又成了幫助汪孚林漲名聲的人,瞠目結舌之後,也https://m•hetubook•com.com只能自己去角落中哀怨了。畢竟,他還有厚厚三十卷大明律要看,沒有太多傷春哀秋的時間。
汪孚林本來就在琢磨,雖說是六年久任法未必適用於所有去當縣令的進士,可程乃軒就算有個岳父是未來閣老的熱門人選,也不至於這麼快被調回來,卻原來是被人相中了位子!要說天下有的是富庶的地方,為什麼王崇古給兒子相中的竟然是程乃軒的地盤?
見程乃軒聲音已經大了不少,汪孚林直接抄起旁邊的摺扇就拍了一記這傢伙的腦袋,緊跟著才若有所思地說道:「等等看吧,興許有機會。」
程乃軒沒好氣地狠狠拍了一記墨香的腦袋,卻沒有露出多少得色,而是乾咳一聲就直接說道:「我本來聽說你最近很少回家,還想著改日再來,沒想到你這麼巧就回來了。怎麼著,記得你最好吃的,橫豎我出來時打過招呼了,你家金寶也還在我岳父那兒,我們去外城前門大街喝一杯如何?」
聽著程乃軒說著自己在安陽縣令任上的點點滴滴,汪孚林想起了自己在廣東和人鬥智斗勇,到了京城之後同樣是一團亂戰,他忍不住漸漸神色惘然。等到酒菜上齊,他禁不住程乃軒的逼問,避重就輕講了講自己任上的事。兩個當初在歙縣時好得如同兄弟,此番卻是三年沒見的朋友碰了幾杯,全都微微有了些醉意時,程乃軒方才醉眼朦朧地說道:「我這次是挪窩給人騰位子,知道繼任的是誰嗎?呵,是王崇古的兒子,王謙。」
然而,無論是汪孚林還是劉應節,全都不會知道,歷史上馮邦寧這位橫衝直撞的馮大衙內因為不給劉應節這位刑部尚書讓路,而被劉應節當街呵斥了一頓,馮保因此心裏老大不高興,劉應節又和張居正鬧僵了關係,被人抓著出城和心學名宿羅汝芳談禪的把柄,最終這件事就成了劉左遷的導火索。
「汪災星明天就來了!」
汪孚林聽到這話,登時嚇了一跳,再看程乃軒不像從前那一眼看去就是富家公子哥和_圖_書的模樣,臉上多了幾分滄桑,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拽住對方的手一翻,見那掌心竟然還有幾個老繭,他不禁更吃驚了:「你這是親自下地去躬耕了不成?」
我又何嘗喜歡噴人呢?
「原來是義薄雲天程公子。消消氣,我承認我不夠義氣,這總行了吧?好歹都是當爹的人了,這麼小氣幹嘛?我又不是想折騰,這不是情勢所逼嗎?」
「反正也差不多。」程乃軒閃電似的收回了手,而另一個腦袋很快就從他背後伸了出來,卻是笑著擠了擠眼睛道:「汪小官人,我家少爺在那邊名聲可是好得不得了,從修路到造橋,給當地百姓造福不少,這次離任的時候還進了名宦祠呢!」
不得不說,嘉靖二十六年那一科,確實是人才濟濟。而且除卻張居正和王世貞之外,大多數名人全都窩在三甲。
當這樣一個訊息猶如暴風一般席捲過刑部的時候,端的是一路人仰馬翻。儘管只是每個季度一次的刷卷和磨勘,對於大部分刑部官員來說,往常甚至都察覺不到這種事情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但這一次來的是近來凶名卓著的汪孚林,這卻又格外不同。哪怕汪孚林自己也是年資很淺的掌道御史,手底下又是五個新人,這次五個新人當中更是只會過來兩個,可刑部從上至下,還是打足了精神。
認出是墨香,想到當初這主僕倆那憊懶模樣,如今站在一起,卻都顯得再不相同,汪孚林便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厲害,佩服!」
「這不是你之前寫信的時候提到過他的事,我鼓勵他做男人要堅持到底嗎?」程乃軒一面說,一面非常自來熟地拍了拍陳炳昌的肩膀,笑著說道,「小陳,我和你這位汪大哥當年的婚事全都是一波三折,你也彆氣餒。有道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怎麼樣,要不要一塊來喝一杯?」
當這一天汪孚林帶著人過來刑部,首先就來拜見他這個刑部尚書的時候,他先是仔仔細細端詳了一番這位最近名聲在外的年輕掌道御史,見人長身玉立,俊逸https://m.hetubook.com.com秀挺,分明是個很讓人有好感的年輕人,他不禁在心裏暗嘆人不可貌相。
「這一份卷宗明明在底冊上還沒刷過,緣何卻送了六科廊刑科註銷?」
客人?
儘管好容易才早回來,但妻子在徽州,金寶也不在,汪孚林也就爽快應承了下來,看到陳炳昌躡手躡腳要溜,他忍不住將其叫住,隨即對程乃軒問道:「你剛剛和小陳說什麼說得那麼起勁?你們倆也還是第一次見吧?」
於是,在短暫的交談和見面之後,劉應節依舊端坐于刑部正堂,而汪孚林則開始帶著兩個精挑細選出來的御史,開始鄭重其事地掃蕩刑部……刷卷磨勘。其中一人自然是細緻到讓人髮指的馬朝陽,另一個則是知恥而後勇,摩拳擦掌預備挑毛病的王繼光。在汪孚林事先翻閱都察院架閣庫,總結出了一份相比從前的版本更加簡明易懂好操作的標準化刷卷和磨勘流程之後,即便是這兩個新人,不到一個時辰便給了嚴陣以待的刑部吏典們一個下馬威。
至於身為廣東道掌印的汪孚林,從刷卷、磨勘、理刑、問責之類一份份流程表發下去給新人進行培訓,在忙到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時辰的頭一個月過去之後,他總算得以稍稍鬆一口氣。因為廣東道所屬的各種事務已經完全上了正軌,試職御史們有他們的規範,而吏員也有他們的準則,彼此各司其職,再加上他不時親自出馬,對其餘各道非經制吏進行不定期抽查和考核,神出鬼沒的他終於把自己的名聲刷到了敬畏的頂點。
而汪孚林也同樣在一邊打量劉應節,一邊回憶著自己所知的那些情報。戚繼光和劉應節在薊鎮合作無間,當初他在薊鎮經歷過的那次戰事,戚繼光生擒犯邊的董長禿,而後董狐狸父子叩關請罪,便是戚繼光和劉應節商量之後,對朵顏部善加安撫,看似少了殺敵之功,但從此之後直到現在,朵顏部就再也沒有越過薊鎮長城一步。從這一點來說,劉應節就和張學顏一樣,屬於那種知人善任,本身軍事素養和責任感也非常強的官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