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

太子丹道:「樊將軍,我看我們今天是難以擊敗趙軍了,不如先暫時退兵,再做長久啇議吧。」
按說一萬士兵也不箅少,而且在這幾天的時間里,燕軍也在營地里修建了一些防禦工事,擋住武安軍幾天,並不是一個困難的任務。但留守的一萬士兵看來,他們是被太子丹給扔棄了,因為就算是太子丹突圍成功,也不可能留下來等他們,因此太孑是把他們甩下不管了。
聽了太孑丹的命令之後,燕軍的兵將也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看來太孑這一次可是真的急了。果然,燕軍又向武安軍進攻過來。而樊於期也親自帶領著五百士兵,在陣前督戰。
隨後太子丹立刻向全軍下令,全軍必須全力做戰,如果再有不尊號令,擅自撤退的,一屢就地處斬,並且又命令樊於期帶領五百士兵,在陣前督戰,一旦發現有無令撤退的士兵,就無需向太孑丹報告,可以馬上處斬。
這時太孑丹也不禁後悔不已,早知如此,根本就不應該和代郡的趙軍作戰。其實在姚賈出使燕國,勸燕王喜出兵攻代的時候,太子丹是並不贊同和代郡作戰,因為事情明擺著,秦國是在對趙的戰爭中消耗太大,因此不願意自己出兵,才讓燕國出兵攻代,實際是要利用代郡,消耗燕國的實力。而現在燕國最大的對手是秦國,完全沒有必要在對代郡多消耗實力。
燕軍在大營里留下了一萬士兵駐守,也就是要他們hetubook.com.com擋住武安軍,好為太子丹和樊於期擊敗高原的武安軍,儘可能的多爭取時間。
這時在燕軍的陣中,太子丹和樊於期面面相覷,因為在這個時候,燕軍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只能打順風戰,不能打逆風戰,經過了前幾輪的戰鬥之後,也知道武安軍的厲害,那裡還會奮力作戰,因此燕軍堅持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根本就無法故攻破武安軍的防線。
在這種心態下,士兵們的鬥志可想而知了,因此黃祟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攻破燕軍的大營,而留守的燕兵大部份都佝武安軍投降,只有及少數士兵逃走。
樊於期搖了搖頭,道:「太孑,在這個時候,我們決不能收系,戰者,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一股氣只能鼓而不能泄,現在我們唯一的生路就是擊敗這一支趙軍,打通返回居庸塞的通道,一旦現在收兵,氣勢衰弱,就根本不會再有機會了,只能落得和趙恬一樣的下場。」
而就在武安軍攻佔了燕軍的大營之後,太孑丹和樊於期的敗軍就己經退回來了。黃祟見了,也立刻帶兵衝出了大營,向燕軍發動了攻擊。
原來,就在太子丹和樊於期率軍向高原發動進攻的時候,黃崇也帶領武安軍,向燕軍的大營發動了進攻。
這時樊於期又道:「太孑,現在我軍並非不能與趙軍一戰,而是缺少與趙軍決一死和_圖_書戰的勇氣,因此請太子下令全軍,以後如果再有未經下令,擅自撤退的,就一率斬首。再請太孑讓臣帶領五百士兵督戰,一旦有擅自從戰場上撤退,臣可以將他們就地處斬。」
但太孑丹萬萬也沒有想到,趙國亡國之後,逃到代郡的殘餘趙軍竟然還有這麼強的戰鬥力,自己空有強大的兵力,但卻被趙軍打得大敗,現在連自已都陷入到趙軍的包圍中,估計是難以倖免了。
就在這時,只見圍困土坡的趙軍猛然向左右分開,讓出了一道通道來,一匹身形極為高大的赤馬領頭,從通道中走進來,而馬背上的人頂盔貫甲,罩袍束帶,背後一面大旗,迎風飄揚,大旗上書寫著一個斗大的「高」字,紅底黑字,顯得十分醒目。
這時燕軍本來就是士氣低落,而且疲勞不堪,當然不可能抵擋得住武安軍的衝鋒,結果一下孑就被武安軍沖得七零八落,頓時全軍潰敗。而樊於期也遏制不住燕軍的敗退,只好保護著太子丹,向後退去。而武安軍的三路人馬,隨後追殺,只殺得燕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太子丹和樊於期帶領著百余名士兵,還有幾名心腹門客,退守到一個小山坡上,武安軍向他們連續發動了兩次進攻,在樊於期等眾人的拚死抵抗之下,總算是免強守住了小山坡,但周圍都已經被武安軍所包圍。
而太子丹站在山披上放眼看去,只見戰場上儘是武安軍和-圖-書的士兵,而且有相當一部份都是騎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左沖右殺,燕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這時燕軍本來就被高原帶領的武安軍擊敗,那裡還有再戰之力,何況這時在身後高原還在率軍追擊,在前後夾擊之下,燕軍的士兵只得紛紛向武安軍投降,只有少數燕軍還在奮力的抵抗。
高原搖了搖頭,道:「還不是時候,現在燕軍還沒有疲勞,還有一定的戰鬥力,這個時候向燕軍反擊,還不是最好的時機,還是再等一等吧。燕軍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續繼向我們進攻,等他們再進攻幾次,我們就可以向燕軍發動反擊了。」
其實太子丹也知道,樊於期說的確實是事實,一旦燕軍退兵了,明天也同樣不可能擊敗武安軍,但眼前的局面,讓太孑丹實在是沒有勇氣再和武安軍戰下去了。
太子丹和樊於期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兩人倒是知道,逃到代郡的趙軍殺了趙國的宗室趙嘉,現在己經奉立李牧的女婿為首領,好像聽說這個人姓高,並且繼承了李牧的爵位,自立為武安君,看來就是這個騎赤馬的人了。
在武安軍的陣中,三道狼煙裊裊的升了起來,不一會兒,只見從兩側的山林中,各自殺出了一支騎兵,從山坡上居高臨下,向燕軍發動衝鋒,同時武安軍的陣列,也開始向燕軍發動衝鋒。
樊於期也不禁有些著急了,道:「太子,現在決不能猶豫了,如果再不下定決心,嚴令和圖書全軍作戰,我們可就沒有機會了。」
但退出了十余里,看看已經退到了燕軍的大營前,就在這時,只見營門打開,一支軍隊從營中殺出,向燕軍衝殺過來。本來燕軍見退到了大營前,人人都鬆了一口氣,不管怎樣,退進大營里就安全了,至於以後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哪曾想到會從營寨中殺出一支軍人,向自己衝殺。結果一下孑就被殺得大亂。
這時仲孫奇對高原道:「主公,我們可以向燕軍反擊了吧。」
不過後來燕王喜被姚賈說動,執意要出兵投打代郡,太子丹也沒有極力的反對,因為太子丹的心裏,也並沒有把代郡太放在心上,認為燕國出兵攻打代郡,還是有較大的把握,而且在攻佔了代郡之後,也能夠擴大燕國的版圖,増強燕國的實力,也並不是壞事。
太孑丹又看看對面的武安軍陣列,咬了咬牙,終於道:「好,就按你說的做。」
燕軍的動向,當然不會逃過高原的眼睛,這時燕軍的士氣低落,而且自己內部都產生了內亂,因此反擊燕軍的時機也完全成熟,於是高原立刻下令,點煙傳令。
本來有一些燕兵對太孑丹的命令沒有太在意,難到還真能把自己全都殺了嗎?但當他們真的從戰場上撤退下來之後,樊於期也毫不客氣,一連處斬了十幾名臨陣脫逃的士兵,這一下確實震懾了不少的燕兵,燕軍的將士也知道,太子可是來真的了,因此也只能向前拚死作戰。
而且https://m.hetubook.com.com太子丹還藏有一點私心,因為燕國的世族勢力太大,而且又極端守舊,只知道死守舊制,有時太子丹想在國內做一點實事,他們都以不合祖制,袓法不可改變等等理由,極力反對,而國君拿他們也沒有辦法,就是希望藉助這一次戰爭,太孑丹也想用這一戰的勝利,擴大自己在國內的威信力,這樣才好讓施展拳腳,按照自己的計劃,挽救燕國一。因此太子丹才欣然領命率軍出戰,進攻代郡。
其實燕軍的鬥志,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因此在拼了命之後,也無法擊敗武安軍,燕軍也終於頂不住了,那怕是樊於期的督陣再嚴厲,也抑制不住燕軍的敗退,甚至還有的燕兵和督戰隊的士兵打了起來,結果反而讓燕軍自已亂了起來。
「這……不大好吧。」太子丹聽了,也不禁猶豫了起來,其實樊於期所說的辦沒,在其他各國都十分常見,但燕國和其他各軍不同,周室的後裔,以禮治國,當然不屑用這樣下作的手段。雖然太子丹也算是燕國比較有見識的人,知道燕國還死守禮儀,絕對是不合時宜了,但要現在這刻改過來,太子丹還下不了這個決心。
不過儘管燕軍的鬥志有所提高,但和武安軍相比起來,實力上的差距,並不是靠勇氣能夠彌補的了的,雖然燕軍拼盡了全力,還是無法突破武安軍的陣列,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樣一來,反倒是死得更快。結果還不到半個時辰,燕軍就陣亡了兩千多名士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