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錯綜複雜

高原也不禁大為不解,道:「更壞了?」
張良點了點頭,道:「因為主公擊敗了秦軍,使大樑面臨秦軍的威脅也小多了,結果才有人認為可以鬧一鬧,結果反而鬧得更凶了,因此依在下之見,主公應該儘快趕到大樑去,接任魏國的相印,這樣才能讓這些人死心。」
另外這一次換相行動,其實也是魏王假借力使力,對魏行進行打壓,早在魏王假還是太孑的時候,他就對魏行也十分不滿,因為魏行已經擔任國相二十余年,根深蒂固,許多事情就連魏王假也不得不看魏行的臉色,比的這一次魏王假本來就反對魏軍進駐成皋,但魏行強行堅持,魏王假也不得不做出讓步,結果導致了魏軍的大敗。
等張良離開之後,高原又命人請來了魯仁傑和蘇護兩人,告訴他們,明天就去大樑,同時也將大樑現在的局勢,和自己出任相國面臨的困難有選擇的向他們說了一遍,並要求兩人中間將有一個人隨自己一起回大樑去,另一人留在滎口,協助袁選守衛滎口。
聽了張良介紹大樑的局勢之後,高原也只能連連苦笑,到了這個時候,國家都到了這個地步,這幫人居然還有心情爭權奪利,不過高原轉念一想,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實在是太屢見不鮮了,魏國發生的事情,只是其中的一個事例。
雖然張良到大樑的時間不長,但他本是韓國的貴族,對魏國的情況十分了解,而且他又善於結m.hetubook•com•com交,察言觀色,結果沒有幾天張良就將魏國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因此張良認為,高原應該立刻趕去大樑,接任相位,而且不是做名義上的國相,立刻開府治事,正式行使國相的權力。只有這樣,才能壓制得住保守勢力。
張良搖了搖頭,道:「仍然好不到那裡去,仍然還是錯綜複雜。」
而就在這時,高原在滎口擊敗秦軍,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到了魏國,對魏國的軍心士氣確實有一定的提升,支持高原的人也多了一些,但並沒有把反對的聲音給壓下去,相反更大了。因為支持高原的人基本是中下層的官員和士英,而高原取得的勝利,讓魏國的保守派感覺到十分緊張,萬一真的讓高原執掌了魏國的相印,說不定會弄假成真,讓高原坐穩魏國的相位。
原來魏王假迫於秦軍的壓方,罷免了國相魏行,改拜高原為魏國的國相,儘管這隻是一個虛銜,但還是引起了魏行對高原的敵視情緒,認為是高原奪走了自已的國相位置。而且魏行出任魏國的國相二十余年,又是魏國的宗室,黨羽眾多,遍及朝野,另外也有一些人並不是魏行的黨羽,但看不慣魏國的相位被外人執掌,屬於絕對的保守派,於是也都紛紛站在了魏行這一邊來。
高原皺了皺眉,道:「難到滎口之戰勝利的消息對大樑城一點影響都沒有嗎?」
魏國歷代都對相權和*圖*書過重十分警惕,因為魏國的先袓本來就是晉國的臣下,最後卻與趙韓兩家一同瓜分了魏國,因此魏國的歷代國君都對權勢過重的臣下都十分防範,甚至在魏國還發生過不設國相的事情,當年魏安厘王就對信陵君左防右擋。
張良苦笑了一聲,道:「要說一點影響也沒有,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改變並不大,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在大樑面臨的局勢更壞了。」
張良搖了搖頭,道:「這種可能性並不是沒有,但主公必須出任魏國的國相,才能指揮魏國的軍隊,抵抗秦軍,否則以魏國現在的局面,就算是大樑城易守難攻,主公又能夠守住滎口,估計也救不了魏國。而且我們並非沒有優勢,一是現在魏王假打算借我們的手消除魏行的勢力,而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魏王假的這種心態,正式出任魏國的國相,開府治事。掌握魏國的大權;二是反對主公的,都是魏國的世族宗室,而中下級的官員,還有魏國的士兵、平民百姓都對主公充滿了期望,因為成皋一戰的結果,己經讓他們對魏國的世族宗室徹底失望了,而主公取得滎口之戰的勝利,對魏國的軍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他們已經將主公視為魏國的救星了,因此只要主公善於利用這一點,先控制住魏國的軍隊,就可以掌控魏國的朝政了。何況魏國的世族宗室也沒有什麼有本事的人,主公要對付他們,實在是易如反掌。m•hetubook.com•com
現在魯仁傑和蘇護已經緊緊的高原聯繫在一起,而且高原出任了魏國的國相,對他們兩人都是好事,因此兩人簡單的商量了一下,決定由魯仁傑隨高原去大樑,因為魯仁傑年長,在軍中的資歷要比蘇護深得多,在大樑城軍也有相當多的人際關係,許多中下級軍官都是魯仁傑的下屬,而抓住軍隊,正是高原在大樑最重要的事情。
從二人的介紹來看,領軍的主將基本都是魏國的宗室,不過除了護衛軍之外,其餘都是由普通平民組成,由其是中下級的軍官,因此魯仁傑也認為,可以說服其中不少人投靠到高原旗下來,包括陳昊在內。
高原想了一想,道:「如果魏國有這麼多人反對我出任魏國的國相,那麼我在這個時候去大樑,是否合適呢,會不會引起大樑的內鬨?」
平心而論,魏王假也不想讓高原出任魏國的國相,但他畢竟是魏王,考慮的事情自然也要比大臣們多一層,不能不想到魏國的存亡,現在能夠指揮軍隊抵擋秦軍的人,只有高原了。
張良也向高原施了一禮,這才告退。
魏增告辭離開之後,高原才問道:「孑房,現在大樑的情況怎麼樣?」
這個時代的相權極重,可以開府治事,國相府並不是國相的私人住宅,而且還是一個辦公機構,實際就是組建一個類似後世內閣的機構,而且開府成員由相國自行任命,國君也不能干涉,處理除軍事以外的八和圖書成以上的國家政務,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擔任相國,也十分容易培養自己的私人勢力,像魏行這樣才智平平的人,擔任了二十年的相國之後,竟也培植成了一個連國君都必須禮讓三分的龐大勢力。
但魏行畢竟還有不少勢力,於是拉隴黨羽,聯合魏國的保守勢力,拚命搖旗吶喊,名義上是反對由外人出任魏國的國相,實際是還想重新上位。至於對面秦軍的兵鋒,魏行就顧不上來了。而面對魏國保守勢力的呼籲,魏王假也是左推右托,以抵抗秦軍為由,大打太極拳,也令魏行等人一時無計可施。
因此高原道:「好吧,我們明天就出發去大樑,孑房也早些休息,明天好一趕上路。」
高原點了點頭,張良說的有道理,自己必須控制魏國的朝政,才能施行自己制定好的發展計劃,而且自己也不打算在魏國長干,只把這一段時間對附去過就行了,真的把秦軍擊敗,或者是大樑守不住了,自己就可以拍屁股走人,管魏國最後的結果怎麼樣。
其實高原也屬意魯仁傑隨自己一起去大樑,見兩人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十分滿意,又向兩人詢問了一些大樑軍方的事情。
結果儘管魏王假派魏増請高原來大樑,要拜高原為魏國的國相,但高原畢竟還沒有接手魏國的相印,也就還沒有正式成為魏國的國相,因此天天都有人在魏王假面前攻擊高原,這個說高原居心剖測,那個說高原用心不良,和*圖*書種種說法都有,總之就是堅決認為不能由一個外人擔任魏國的國相。而支持高原的人寥寥無幾,在重臣當中,實陳只有魏增一個人。
於是魏行帶著幾個魏國的宗室大臣進宮哭諫魏王假,堅決反對讓高原出任魏國的國相。甚至還有少數人甚至向魏王假進言,不如把高原抓起來獻給秦國,以換取秦國退軍。
而魏王假的父親魏景愍王任用魏行為國相,並且一坐就是二十年,就是因為看中了魏行的才智平庸,而且老實本分,哪知一個在相位上坐了二十年的,再平庸的才智也變得狡猾起來,而老實人也會勾幫結派,培養自已的私人勢力,結果等魏景愍王發覺的時候,魏行己經勢成,輕易動他不得。魏王假好不容易才抓到了這個機會,當然不會放過,藉機罷免了魏行的國相職位。
現在大樑城的軍隊大體分為三部份,一是大樑將軍魏衍部的人馬,一共有三萬人,屬於專職軍隊,平時付責大樑城的治安守衛,戰時由他付責保衛大樑的布置;另一倍份是守衛魏國王宮的護衛軍,共計有二萬人,由魏王假的弟弟馬陵君魏文輝統領,基本是由宗室世族子弟組成。這兩部份人馬都是直接聽命于魏王,就連大司馬都調動不了,還有一部份就是剛剛徵集到的士兵,在魯仁傑和蘇護離開大樑時,一共徵集了五萬餘人,這部份軍隊並沒有統一的主將,在名義上是由大樑將軍指揮,但目前分別由三人統領,分別是魏瑁、魏昌、陳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