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訂親(一)

藺文清道:「這三個月代郡紙和代郡書的收入都在二百鎰黃金以上,而且妾身估計,下個月的收入應該接近三百鎰黃金。」
代郡發展了印刷術之後,雖然每個月印刷的書籍達到了數千冊,但主要是以印刷古書為主,像齊國的稷下學宮就像代郡訂下了千余本古書,到現在還沒有印完。不過隨著印刷術的發展,有一些學者希望將自己的著作也印成紙書,或是自己保留,或是轉送給其他人。因此在秦代之戰以前,就有人向代郡設在齊國的商鋪打聽,是否可以為私人印書。
因為代郡地廣人稀,因此高原入主代郡之後,一直都在大力發展商業經營,並且製造了代郡紙和印刷術,作為代郡獨有的商品,再加上代郡本身的特產,動物皮毛,代郡的商業經營發展的相當迅速,現在商業收入己經佔了財政收入的近一半。
現在高原還沒有子嗣,會被人認為自己在窺視高原的位置,有意讓羅煥成為高原的繼承人,而以後如果高原有了子嗣,那就更不得了,羅煥還留在王宮裡,難道是想和高原的孑嗣爭奪大位嗎?
在高原的妻妾中,藺文清的年齡最大,加上多年經商,閱歷和見識也最廣,知道在列國之間,由其以王位繼承人的鬥爭最為激烈,在王位交替的時候,多有亂事發生,甚至是兄弟相殘、父孑相爭也不為少見。而且多年的經商經歷,也讓藺文清深通取捨之道,知進知退。因此藺文清認和-圖-書為,還是讓羅煥遠離事非為好。正好以羅煥成年,應該早日完婚成家為借口,讓羅煥自立門戶,搬出去住,不要介入這些事情。儘管李瑛鴻是李牧的養女,但這方面的敏感度也要遠底于藺文清。
知名的學者還好些,因為有弟子可以幫忙,但這樣的學者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學者都沒有弟子,只能靠自己動手,一本大部頭書光抄寫都要好幾天,幹不了別的事。當然也可以花錢僱人抄寫,一般能寫書的學者多少都有些家底,不會在乎那幾個錢,但這個時代能讀書識字的人極少,但這樣的人多半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幾個人願意干抄書的苦活。就算少數有幾個抄書,工作也排得滿滿的,而且一個人也抄不了幾本書,因此這可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高原也點了點頭,隨口道:「這幾個月收入了多少?」
代郡的商品主要是銷售到齊國,但在秦代之戰以前,燕國被秦國滅亡,也切斷了代齊之間的商路,使代齊之間的商業來往完全中斷。好在是時間並不長,代軍就擊敗了秦軍,佔領了燕地,於是代齊間的商業來往馬上就恢復了,到了這個時候,己紛恢復到了戰前的狀態。
代郡最暢銷的商品當然就是代郡紙和代郡書,現在每個月的紙產量達到了近百萬張,各種書籍達到五千余冊,其中有近五成產量是銷往齊國,另有三成由代郡本地消化,剩下的兩成和圖書多是銷往其他國家,主要是銷往秦國。雖然代郡剛剛和秦國打完仗,正是敵對的關係,但商業來卻沒有停止,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這一方面是因為秦國有消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高原有意而為,希望借商業來往在秦國布置情報網路。
高原對藺文清的心裏到是也了解六七分,不過這種事情確實不好解釋,雖然高原有立羅煥為自己的繼承人的打算,但這是建立在自己沒有孑嗣的前提下,如果自己有子嗣,還真就不能立羅煥為繼承人了。這倒不是說高原一定要把自已的基業傳給自己的親生孑嗣,而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血緣關係才是傳承的首要條件。如果自己有親生孑嗣,還要將位置傳給養子的話,就是沒有亂子也非出亂子不可。
而藺文清得知以後,立刻從中發現了商機,因為高原決定將皮毛和其他生意讓出去,自己需要尋找新的途徑,而為私人印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就在藺文清正準備開展這項新業務時,秦國出兵進攻燕國,切斷了代齊之間的商路,藺文清也只好停了下來。
原來藺文清心裏明白,儘管高原對羅煥視為己出,但羅煥畢竟只是養孑,以前是因為羅煥的年齡幼小,而且高原又無孑女,因此羅煥住在高原的府里,倒也無關緊要。但現在羅煥己經快成年了,而更為重要的是,代郡遷都在即,雖然高原還沒有正式宣布,遷都靈壽之後,就將正式稱和_圖_書王的消息,但在代郡己經是傳得紛紛揚揚,藺文清自然聽到了不少風聲。
後來代軍擊敗秦軍,佔領燕地,重新打通了代齊商路,而藺文清也己經做好了準備計劃,於是立刻在齊國展開了接授私人印書的業務。
藺文清就勢倚在高原的懷裡,點了點頭,道:「對,就是煥兒的事情。」
高原點了點頭,藺文清果然是有商業頭腦,接授私人印書業務,確實是一條新的賺錢渠道,因為這個時代沒有網路,學者之間的交流,只能靠口頭進行,而一般的學者立書著作以後,當然希望送的人越多越好,擴大自己學說的傳播,只是在沒有印刷術之前,書籍就只能靠手工抄寫,不僅效率低,而且浪廢大量的時間。
以前代郡和齊國之間的商業來往都是由藺文淸付責,以半官半私的身份和齊國的商人進行交易,商品不僅有紙、書和皮毛,還包括其他許多商品,但隨著商業經營的擴大,代郡的商人也在增加,因此在高原的授意下,藺文清讓出了皮毛和其他商品的經營,只保留紙、書的經營。不過紙、書的製作方法都是由高原提供的,因此高原將紙、書的經營保留下來,也無可厚非。
藺文清忙道:「夫君誤會了,我可不是擔心煥兒上戰場的事情,而且也對他這一次出戰並無反對之意,而是另有別的事情。」
因此高原也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明後天有空,我就和你一起到姜大哥家裡去提和_圖_書親,把煥兒和明霞的婚事定下來。不過完婚的事情,還是等到我們搬到靈壽去以後再說,至少在那裡可以給他們選一座離我們近一些好的住宅,總不能讓他們住得太遠了,也方便他們來看你。」
不過高原還是有些不信,雖然接授私人印書的市場巨大,但能一下子將收入擴大近一倍嗎?因此也問道:「私人印書有這麼賺錢了。」
藺文清聽了,也沒有異議,同時也感激高原考慮得周道,道:「就按夫君的意見辦吧。」頓了一頓,藺文清又道:「反正左右無事,不如再向夫君說一下這幾個月的經營情況吧,夫君可知道這幾個月造紙和印刷的收入嗎?」
雖然在高原看來,稱不稱王,區別並不大,不過就是換個馬甲而己,但在藺文清心裏,卻完全不同,一旦高原正稱王,和現在的武安君是絕對不一樣的,居住的地方可就叫做王宮,而不是府邸,而且各種禮儀,等級、制度也都要按君王的標準,可要比以前的武安君要嚴格得多。因此羅煥住在武安君府里,到還無關輕重,但住在王宮裡,就難免會產生議論。
高原道:「如果你不放心煥兒的安危,那麼這一次我就不讓煥兒去了,就留在代郡陪你吧。」頓了一頓,又道:「你放心吧,以後我也不會再讓煥兒上戰場了,就讓他從事文職方面的事情,這也是一條出路。」
不過在代秦之戰以前,每個月的紙、書銷售額都在百鎰黃金上下,而凈利潤大m•hetubook.com•com約為六七十鎰黃金,當然除了應繳納的稅賦之外,全部都成了高原的私房線,這當然是相當高的收入了,每年可以凈收黃金近千鎰。而這幾個月的紙、書銷售額居然超過了兩百鎰黃金,而且這個月可以達到三百鎰黃金左右,大大的超過了戰前的銷售額,當然令高原十分意外。這樣算下來,年收入可以達到二千鎰黃金了。
而在看藺文清,只見她眉宇之間頗有得意之色,因此立刻又將藺文清摟在懷裡,在她的豐臀上捏了一把,道:「快說,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我可就不客氣了。」
高原笑道:「哦,那是什麼事情。」
高原怔了一怔,忍不住道:「這麼多嗎?」
高原伸手攬住了藺文淸的纖腰,道:「好吧,找我有什麼事嗎?是不是和煥兒有關。」
藺文清的這番安排也是用心良苦,讓羅煥出府去自立門戶,表示羅煥己經放棄了高原的繼承人,不會對高原未來的孑嗣造成威脅,當然,如果將來高原真的沒有孑嗣,還可以將羅煥再招回來。
藺文清霞染雙頰,又看了高原一眼,嬌聲道:「因為妾身又想到了一條賺錢的渠道,就是接授私人印書。」
藺文清道:「夫君,到了今年十月,煥兒就要年滿十八歲了,算是正式成人了,但他還住在府里,也多有不便,而明霞也已經快二十了,他們兩個人的事情,也不宜再拖下去,因此妾身想還是早些讓他們完婚,然後讓煥兒搬出府去,也好自立門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