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魂篇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第一四六章 少歌曰

永初三年五月,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卒,廟號高祖,謚號武皇帝,歿年六十歲。太子劉義符即帝位,次年改年號為景平。
這世上,只有河伯那樣的人是永遠堅定不移的,他永遠真誠地認為,就算流再多的血,亦不能令死者復生,時光倒流。或許,適度的放下https://m.hetubook.com.com、忍耐和疼痛,反而是更好的結局,因為它們將帶來有希望的明天。
八百年後,有一位辛姓豪俠,身處廟堂之高,懷人間之大道義。彼時正是金人入侵之時,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辛大俠忽有一日行至京口和_圖_書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思及當年這段往事,不免心潮澎湃,大筆一揮,寫下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闕寫的便是當年武皇帝劉裕氣吞山河,戰功赫赫的威武氣概:
無論劉裕這一生如何波瀾壯闊,立下何等偉業,欠下多少血債www.hetubook.com.com,都隨著這油盡燈枯的一刻,盡皆交付於一抔黃土。
不過這些,歷史上是不會記載了。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國醫館,聚似一團和-圖-書火,散如滿天星。也許那幾個人心裏刻骨的仇恨,算是暫時地放下了。如果放下了那些沉重的謀划和算計,也許將來,會是更濃重的華彩也說不定呢。
這世上,有人愛江山,有人愛美人,也有人江山美人都愛,只可惜大多不可得兼。至於仇恨,命運卻常常會將它引向一個混沌曖昧的結局和*圖*書,是執著還是放下,全看個人心中所念。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不知道他臨終之際,是誰在身邊,也不知那時他心裏想的是什麼,歷史上的謎總是比記載下來的東西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劉裕的一生,卻常常被後人回味,認為這確實是極其彪悍的一生,並將他稱為「定亂代興之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