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3章 苦等的鹽商

可在不是對抗的情形下,用官場上的關係就沒什麼可說了,在這段時間內,徐州知州的招呼已經不算什麼,周參將這邊也只能說平常,南京六部尚書,南直隸的兩位巡撫,南京城內的太監和勛貴,中都鳳陽的大佬,這些鹽商都能用得動。
也正因為如此,來到這邊的鹽商埋怨歸埋怨,還都是沉下心等著。
揚州鹽商們的豪富和經營無關,他們身份是世襲,有專營食鹽的特權和份額,靠著這些就可以日進斗金,世代富豪,不用怎麼勤勞操持就可以有偌大家業。
回到徐州后,趙進就開始準備將這批人完全吸納入趙字營,這些人差不多都是孤身一人,在徐州沒有根基,而且吃苦這麼多年,只要提供安身之所,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可以獲得他們的忠心。
「差不多十天沒下雨了吧?今年可別又是鬧旱災!」有人低聲念叨著。
試試或許有用,可這趙進表現出來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強悍,如果一下子沒有打死,被他報復回來的話,那肯定就是大禍臨頭,這趙進不僅官面上靠山深厚,手裡力量強大,江湖綠林三教九流也有大量的使喚人,這樣的角色,當真無孔不入。
再耽擱下去,生意都讓別人家做去了,大家都是心疼的很。
鹽商們一共等了十一天,這期間有人耐不住性子走了,也有人覺得這邊肯定有什麼事,急忙趕過來了。
趙進這邊卻請了郎中來照看他們,hetubook•com•com至於其他能騎馬行動的,則是直接讓他們跟隨行動,為了方便指揮調動,還讓王自洋的幾個護衛跟隨,算是通譯。
「……進爺,有這酒你就能讓他們死心塌地了,不過還是要控制著些,不然他們真心能喝死自己……」
這麼一來,其他各處的就會趁虛而入,若是長江流經那幾省還好說,江北淮北地本就有不少競爭的,北直隸的長蘆鹽場那邊和這裏差不多的局面,距離河南和南直隸也不是那麼遠,山東也有零零碎碎的鹽貨流出。
三月中的時候,趙進終於感覺到了鹽商們在官場上的關係網,儘管和馮家對抗中,雙方都投鼠忌器,顧慮到對方的官場背景不敢妄動,結果只能以刀兵武力分出勝負,讓趙字營的優勢徹底發揮。
投上門的帖子經常來頭大得嚇人,不過大夥也不是用這個壓人,只是當成敲門磚而已。
這可了不得了,這些從草原上來的青壯長途奔襲的時候,殺人作戰的時候,都沒有叫苦喊難,各個沉默應對,一喝了這漢井名酒,立刻放開性子高歌狂呼。
細問下來,倒也不是什麼太驚奇的事情,無非是逃兵和邊民,還有被擄掠過去的俘虜,在那邊逃亡出來,就和那些馬賊一樣四處遊盪,這次被直接招募了過來。
這讓鹽商和隨從們看得很新奇,同時讓他們更加心急,到底什麼時候談正事,結果一m.hetubook.com•com問就得到了答案,明天趙老爺要見大夥。
說歸說,大家也知道姑爺的本事,看著一件件威震四方,他們也跟著愈發恭敬,之所以說土氣,或許因為有些酸氣,明明徐家比趙家富貴門高,來了之後卻沒有一點上風,總要找些優越感出來。
至於付賬用什麼,王自洋直接要了燒酒,駱駝和大車上都儘可能的裝滿。
有人自己在房裡琢磨,有人結伴商量,想了想也沒什麼別的法子,馮家在官面上那麼多靠山和關係,這次一樣沒有動也不敢動,自家那些手段還是不要獻醜的好。
「你這就是扯臊,拿鹽引支鹽買賣,你什麼時候插過手,還不是你家那幾個管事折騰,這時候倒忙了!」
所以能來徐州這邊的,都算有些想法的角色,真要是安享富貴的,對趙進這邊理會都不理會,就算沒了徐州這一條路,照樣有其他各處能購賣鹽,照樣不耽誤發財。
權衡利害之後,大家只能懊喪的得出結論,如果趙進獅子大張口,大家有兩個選擇,或者是放棄徐州這條通路,那樣的話,去往西邊和北邊的陸路私鹽生意就要放棄了,或者是答應趙進的條件,扣去給趙進這一份,自己能賺到的就不多了。
讓趙進這邊吃驚的是,其實不用通譯,或許是趙進找郎中照看這行為讓大家安心,這跟隨而來的幾十個青壯里,居然有十幾個是漢人。
不過這次卻都心服口服了,看https://m.hetubook.com.com著堆滿院子的名貴禮物,看著名目驚人的帖子,還有些一看就是世代富貴,卻謙卑客氣,拚命朝著下人身上塞好處的大商人們,這些僕役們總算意識到了自家姑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
「山東那邊又是兩個月沒下雨了,春鶯閣的張媽媽說已經派人過去了,肯定能買到上好的貨色。」有人褻笑著說道。
鹽商們平時也都是頤指氣使的角色,離了煙花揚州,呆在這窮苦徐州,除了有兩口好酒喝,再沒有別的好處,各個都等得很不耐煩,而且還有一樁煩心事,因為大車店改建的客棧地方有限,伺候他們的隨從不能全部跟來,每人限定幾個,其餘的都在附近的小石頭村居住,這更讓他們感覺不方便。
「……今年要多跑幾趟,折騰個三年,就可以在家享清福了。」王自洋笑嘻嘻的說道,這牛馬商人本錢和利潤本就比尋常商人大不少,他居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這燒酒販運到外面賺了多少。
除了這些之外,每個上門的鹽商都送上重禮,雖說沒有什麼奇珍異寶,可也足夠體面氣派,江南江北的特產名品,都是應有盡有。
「……不過是個徐州土棍,天天倒弄得和內閣一樣,整天議事開會……」
萬曆四十五年三月二十七,徐州春天早就到了,處處皆是綠意,天氣晴朗。
宅門裡的下人看似精明,實際上所見所聞極為局促,就這麼大塊天地,沒有外力震和圖書撼,他們很難清醒過來。
在大車店這邊居住的鹽商一共十六人,代表其他各家的管事一共三十人,算他們的隨從一共二百餘人,其中八成人物是早就到了,其餘的才來了不到四天。
趙進目前居住的那個大車店已經不算小,可現在還是顯得局促了,而新店還沒建成,無奈之下,趙進夫妻只得先搬回原來的宅院。
王自洋才停下沒幾天,就已經琢磨著回程了,他帶來的牛馬全被趙進吃下,各處春耕墾荒,都需要耕牛,趙字營和其他各處也需要更多的馬匹。
三月二十六那天,何家莊外墊了土堆,在上面搭建木台,差不多離地四尺左右的高度,此外,又有不少人驅趕著牛馬拖拽著碾子平整地面。
境山徐家畢竟也是豪富了許多代,和趙進這種小門小戶的,早年還過苦日子的比起來,當然要氣派富貴。
王友山在江南的那些同年同窗也都被挖了出來,這些人下帖子引見帶話,也是長輩言語,趙進這邊也要給幾分面子。
趙進沒有一個個見面,所有遞帖子和送禮的人都客氣的打了個招呼,讓他們暫且等待,而趙進這邊每天都是和夥伴們以及親信心腹商議到深夜。
有這幾十名騎射|精良的蒙古青壯幫忙,趙進這邊在弓手的數量上已經完全壓倒了馮家這邊,更不要提,這幾十名蒙古青壯騎馬的高速機動加上騎射和下馬射箭,在這種規模的私鬥中對敵人殺傷更大。
有人在客棧里禁不住埋怨,他和-圖-書們無事可做,徐州地面上又沒什麼好玩的,整日里扎堆喝酒,牢騷越來越大。
一趟兩趟鹽貨其實值不得多少銀子,鹽商們只當給趙進和徐州送禮了,可這些鹽貨被扣,不光影響此時,長久下去才是麻煩,鹽貨運到各處,自有各處的豪強窩主分銷,他們那邊斷貨,就會尋找新的貨源,賣誰家的不是賣。
可也只能咬牙等在這邊,因為在這段日子里,查禁私鹽一直沒有停。
這股力量在奔襲馳援的時候發揮了大用處,幾十名馬術精良,習慣長途賓士,然後射術也相當不差的騎兵,給趙字營的勝利又加了一層保證。
可這兩個選擇一想,實際上也只有答應一條路,賺的不多畢竟還有得賺,誰也不會嫌錢多。
大家聽到這個答覆后都鬆了口氣,可接下來又都是忐忑好奇,明日到底要說什麼,趙進這邊應該是商量了好多天,會不會要獅子大開口,如果真是橫加勒索,大家怎麼應對?
走水路的倒罷了,陸路經過徐州去往各處的,一概都被嚴查,走睢寧進入鳳陽府的,也是被扣下。
徐珍珍嫁過來之後,她帶過來不少心腹親信,這些僕役自然眉眼通挑,不過私底下也議論這位姑爺有些土氣,沒怎麼見過世面。
不過一路南下來到這邊,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奔襲馳援,休整什麼的還是必要,趙進這邊也不含糊,直接把漢井名酒拿了出來。
「……揚州那邊還有生意,耽擱不起了,再沒個回信,我就回去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