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 如何忍得

「可是德川家自己難道就不會內亂嗎?」二條康道反問,「你看看德川本家,如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局面?德川家光本人都已經三十歲了,他生不齣兒子,又和親弟弟鬧得那麼僵,等他死了以後難道幕府不會內亂?」
正是在幕府專權的嚴冬當中,皇族和藤原家也產出了物傷其類同病相憐的情緒,並且放棄了舊日的恩怨。正因為如此,后陽成天皇才能那麼順利的把自己的皇子過繼到藤原五攝家的家門當中繼承家主之位。
也就是說,擔任此職的人,就是幕府在京都勢力的總代表,也是將軍親臨之外,幕府在京都權威的總代行人,可想而知其煊赫地位。這個官職的俸祿是一萬石,可以說是地方職務當中最高的,而且還擁有大量武裝下屬,隨時可以鎮壓各處的異動。
德川家康自從發達了以後,為了抬高德川家一直宣稱自己是源家的後代,並且在擊敗豐臣家之後跟天皇討要了源氏長者的封號,可是他的血統一直都被人懷疑,因為他之前幾代人的生平記載十分殘略,很難說他到底是不是編造的,他自己也拿不出什麼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至少在對他心懷不滿的公卿們是不認同他的血統的。
這三個人是朝廷的三公,到時候肯定是要出來代表朝廷接待幕府將軍的,可是他們心裏又有哪個是情願的呢?尤其是現任左大臣一條兼遐,他擁有著身為公卿的領袖,和先皇皇子的雙重身份,更加是尤其感受到了那種屈辱。
京都所司代是江戶幕府在奪取日本的政治權利之後,為了控制朝廷所在的京都地區而特別設置的幕府內部官制,由將軍直屬。這個官職的職責是維持京都地區治安,說得明白一點,就是負責壓制京都,控制朝廷和公卿家,以及監視整個西日本地區對幕府心懷異心的大名,並且還負有近畿地區和近江、丹波、播磨等地方國的民政事務。
雖然二條康道像是酒後的狂言,可是他總感覺這裏面隱藏著什麼深意,於是忍不住就問。
他的出家退位,一個是遵守傳統,但是更主要的就是因為受夠了德川幕府的逼迫,以這種方式來抗議,並且避免和德川家的禮儀性接觸。
而這個橫暴無比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明年又要來了。幕府已經明確修書過來,表達了將軍將要上洛拜謁天皇的意願。
搖搖晃晃地唱了好一會兒之後,一條兼遐終於又跌跌撞撞地蹲坐了下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然後醉眼朦朧地看著兩位年輕的同僚。
他口中的法皇陛下就是前任的天皇政仁,他在十五歲的時候,接替了出家的父皇后陽成天皇和仁(后陽成是院號,和其他院號一樣,作為謚號加給了過世的天皇),成為了日本第108代天皇。在三年多以前,已經當了十八年天皇的他,也學習已經過世了的父親,直接出了家,成為了又一位新的法皇。
他茫然握緊了手,用重新鬆開,抬頭各處一看,櫻花的海洋因為霞光而染上了一抹血色,太陽已經垂到了地平線,即將隱匿到了遠方的佛塔之後。
就算是酒後的狂言,這也太危險了。
於是,原本是藤原家分量最重的五個分家裡面,就有兩家(一條家和近衛家)變成了天皇家族的支系後代,也就成了所謂的「皇別攝家」,意即可以具有皇室血脈並且可以擔任攝政關白的公卿家族。
對於公卿們,德川家也同樣毫不手軟,他首先就規定「雖為攝家、無其器用者、不可被任三公攝關。況其外乎。」
如果是按照道理來講的話,他已經厲聲大喝,喝止這個危險的話題了,或者至少他也應該顧左右而言他,利用酒意作為掩飾轉移開話題。可是……年輕人心中的憤懣和傲氣,讓他沒有選擇這麼做。
如今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幼名竹千代,在幼年時代並不受父母喜歡,父母更加喜歡弟弟德川忠長(國千代),尤其是母親崇源院,屢次要求德川秀忠廢掉他的繼承人之位。只是因為他的乳母春日局跑去跟德川家康告狀,家康訓諭兒子秀忠「必須維持竹千代的繼承人地位,不允許廢長立幼敗壞綱常的事情發生」,這樣才保住了他的位置,最後成年之後接替讓位的父親,繼承了將軍大位。
「並沒有絕望到這個地步。」二條康道突然一把放下了酒杯,「德川家的治世,其實隱藏著莫大的危機,我看它延續不了多久!」
片刻之後,一條兼遐總算定下了心神來,然後他抬起頭來,往牆邊和牆下看了過去。
「世上的事大多數都是無可奈何,縱然不情願又能怎樣?」右大臣二條康道(按照一直以來的規矩,如果左大臣一條兼遐真的辭職了,他就要接任左大臣,右大臣的位置則由內大臣鷹司教平遞補擔任)滿面蕭然地搖了搖頭,然後拿起酒壺來又給自己倒上了一杯和-圖-書酒,「你難道還能躲過這個倒霉差事嗎?你難道也能學法皇陛下出家嗎?」
周圍是一片死寂,除了偶爾的鳥鳴之外,並不像有人的樣子。不過因為已經到了即將入夜的時候,所以各處建築和佛塔都在黑幕當中若隱若現,陰森森地讓人有些發瘮。
「你……你是指什麼?」他小聲問。
後來沒過多久,幕府將軍將自己的乳母、出身寒微武家的福夫人,派到了京城拜謁天皇,並且強迫天皇升殿召見她(原本只有出身極高的朝臣才能夠受到此種待遇的),而且還讓天皇給她加了一個尊號春日局。
退隱成為御台所的前代將軍德川秀忠在去年年初過世了,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想要明年上洛一次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在通諭上幕府還明明確確地表示,家光將會帶領德川家的直屬兵將一同上洛,據說人數將會達到二三十萬人之多,可謂盛況空前,其中的威脅和示威的意味也不言自明了。
正因為又是皇家出身,又是公家領袖,所以一條兼遐就愈發得想要重振朝廷的威望,愈發痛恨德川家的橫行和跋扈。
「我們的先祖渾噩,致使大權旁落,陰差陽錯結果讓朝廷淪落到了這一步,被武家劫奪了執政之權,多少代下來,到現在萬劫不復。」擔任內大臣的鷹司教平突然也長嘆了口氣,「如今再多說什麼又有何用?兩位,我們還是乘興喝酒吧,照著規矩把浮生走完,到了天上就不用管這麼多俗事了。」
這即將落山的殘陽,就是皇族和公卿們如今的處境吧。帶著這樣的想法,一條兼遐的眼淚又不期然流了下來,拿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德川幕府通過類似的種種限制,已經將天皇和朝廷壓制在了腳下,這當然會讓公卿們憤懣不堪。老年人氣血已經衰退,得過且過,還不算什麼,但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們又哪裡忍受得了?
另外,在他之前,后陽成天皇還將自己的第四個兒子過繼給了另外一家五攝家之一的近衛家,作為當時的近衛家當主近衛信尹的養子,改名為近衛信尋,並且在近衛信尹死後繼承為近衛家的第十八代當主。
經過多次檢地,幕府將日本和各個藩的土地出產數據掌握在了手中,也對加強了對日本的掌控,三千零五十六萬石的土地當中,將軍直接能夠掌控的土地就有七百萬石左右,還其他大名一般也就是幾十萬石的土地(除了前田家的加賀藩擁有一百和_圖_書零二萬五千石領地之外),完全無法同將軍對抗,再加上同為德川親藩的那些德川分家和松平氏分家,以及他分封出來的功臣譜代大名等等,幕府能夠掌握的土地已經超過了這些土地的大半,對其他藩主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從這一方面來看,幕府的統治在大多數人看來還是堅如磐石的。一條兼遐就抱持著這種穩重的看法。
「諸君,」他的眼睛已經眯了起來,「浮華塵世,就像一場夢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法皇陛下倒是輕鬆爽快,遁入了空門,可是我們的煎熬,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結束。到了明年,德川家光就要上洛了,我真的不想去二條城去受他的臉色啊……」
他們都是帶了僕人來到這廬山寺裏面的,不過為了喝酒賞櫻雅興,他們把僕人都留在了寺內,和這裏隔得很遠。
這就是直接把天皇本人的職權範圍限制到了學習藝術和和歌,而不是治國理政上面,以法律形式規定了天皇只能夠作為象徵性的傀儡。囂張跋扈古今未有。
在退位之前的那一年,幕府因為他沒通知幕府就將只有高僧才能配用的紫色袈裟,賜給了一些僧人,嚴厲地申斥了他,並且宣告他賜予的紫色袈裟無效,僧人必須返還袈裟。雖然僧人們進行了激烈的抗爭,天皇本人也十分惱怒,但是一切最後還是按照幕府的心意,袈裟被收回了,同時將那些反抗的高僧統統都流放到了邊鄙之地。
看來是真的有深意了。
「小小的亂子?不會的,德川家一亂的話,肯定就是大亂!」二條康道突然站了起來,然後搖搖晃晃地喊了出來,「德川家光只有德川忠長一個弟弟可以繼承大位了,他現在如果不害死弟弟的話,到時候忠長繼承將軍之位,現在家光的親信誰還能活得下來?如果德川家光兄弟鬩牆,真的殺死了弟弟,到時候德川家肯定會為將軍的繼承者資格鬧到大亂,也許分崩離析就在十年之內了!」
而且,為了強化這個職位的權威,幕府還規定,必須只有最親近的功臣家族後人(譜代大名)才能夠擔任這一個職位。
在平安時代,藤原家屢出權臣,一直擔任著攝政關白之類的職務,權傾朝野多少代人,也不知道架空了多少代天皇,結果到了現在,最核心的幾家(五攝家)裏面已經有了兩家成為了正牌的皇室後裔,這說起來倒是有些讓人哭笑不得m.hetubook.com.com
身為皇子和公卿之首,竟然不自由到了這種地步,連辭職都得小心翼翼深怕得罪了那邊,這股憋悶之氣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他的話裏面充滿了無奈和滿懷傷感的故作洒脫,可是卻沒有澆滅另外兩個人心頭上被酒燃起的火焰——這樣的年輕人,又哪有那麼容易沉下心來「照著規矩把浮生走完」?
在後來,隨著他的一路官職升遷,還不到三十歲的他就成為了朝廷的左大臣,也成為了藤氏長者——藤原家的族長。
他是先代天皇——后陽成天皇的第九個兒子,母親是天皇之妃近衛前子,但是因為在當時,五攝家之一的一條家家主一條內基年長無嗣,於是在慶長十四年,年僅五歲的他,就被后陽成天皇送給了一條內基作為養子,並且在一條內基死後繼承了一條家的當主之位,成為第十四代當主。
他也是和弟弟一條兼遐一樣,在年紀輕輕就歷任各種朝廷官職,最後還當過左大臣、關白和藤氏長者,並且在幾年前退位,把這些職位都轉給了自己的弟弟一條兼遐。
是的,雖然他現在是整個藤原氏的族長,但是就實際血緣來說,他實際上是皇族之人,而且和天皇血緣十分親近。
在壓抑至極的心境之下,這三個年輕人也趁著出來賞櫻品酒的機會,一邊喝酒一邊發泄。
「德川家雖然血統成疑,但是現在畢竟已經據有日本幾十年了,武力已經無人能敵。」一條兼遐不怎麼認同對方這個理由,於是搖了搖頭,「縱使天下人沒有真心擁戴他們,他們也可以靠自己手下的武力維持。」
表面意思是就算是攝家也要憑能力才能真的去當太政大臣、左右大臣和攝政關白,但是實際意思就是把評定「器用」的權力攬到了自己的手裡,從那時候開始,攝政關白有空缺的時候,公卿家商量出繼任者的時候,還需要德川幕府來進行批准。
「難道……諸君就看不到嗎?」二條康道帶著酒勁冷笑了起來,「德川家的治世,妖孽橫生,已經是天怒人怨了,就連德川家自己也是千瘡百孔隱患叢生,他們怎麼可能把這個天下維持得下去?」
如今的京都所司代叫板倉重宗,他的父親是板倉勝重,也是前任的所司代。板倉勝重在戰國時代為德川家服役打仗,並且成為了重要將領,參与了關原大戰,得到了德川家的信任。在幕府建立以後,他被德川家光授予了兩萬七千石的土地,成為了幕府親信和圖書功臣譜代大名的一員。後來,在首任所司代奧平信昌短暫地擔任了一年該職位之後,板倉勝重接替了這個職位,然後一直在京都留了下來。
也許是因為被母親如此對待以至於遷怒到了所有女人的緣故,德川家光一直都對女色興緻缺缺,反而喜歡男色,並且一直都沒有留下子嗣。在這個年代,到了年近三十還沒有留下子嗣,很多人認為他已經可能到死都不會有了。至少二條康道就是這群人的一員。
「難說……」一條兼遐還是搖了搖頭,「家光畢竟年輕力壯,留下子嗣還有機會。再說了,就算他沒有子嗣而死去,他還有兄弟,可以繼承將軍之位。德川家現在握有天下的大半土地,縱使出現一些小小的亂子,也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
「我不說,諸君難道就渾渾噩噩到看不透世情了嗎?」二條康道依舊冷笑著,顯然對他的小心謹慎有些不滿,「德川家自稱是源家的後代,可說他們哪裡有一點源家的氣度?行事貪婪橫暴,從家康到家光都是這樣,天下人誰都不會真心擁戴他們。」
「此話從何說起?」確定沒人竊聽之後,他輕聲問。
通過這些橫暴舉動,幕府在每個人面前都展示了自己的權威,天皇不得不忍氣吞聲,默然忍受羞辱。就是因為實在太過於無法忍受的緣故,政仁天皇才早早地選擇了退位出家成為法皇。
他這麼一問,一條兼遐頓時語塞。沒錯,他現在確實沒辦法躲開明年的這一樁倒霉差事,他這個左大臣想要辭職,是要經過幕府的同意的,不然的話光是法皇或者天皇同意也沒用,現在如果推辭職位的話,肯定會被幕府視作是大不敬,從而被駁回吧。這麼做只會使得自己到時候蒙受更加難以忍受的屈辱而已。
由此,他也十分討厭母親和弟弟,一直都只跟乳母親近,把她當成了真正的母親。
他一言既出,另外兩個年輕人頓時就驚得呆住了,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場合,右大臣居然會說出這麼可怕的東西來。
凡此種種,可以看到德川家的囂張跋扈的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個幕府將軍家族,實在是令人齒冷。
「你……右府……慎言!」眼見二條康道喊得如此響亮,一旁一直沒有做聲的鷹司教平終於忍不住出言勸諫兩位「上司」了,「別談論這種事,要是讓所司代的人聽到了,到時候就麻煩了!板倉公縱使好說話,但是這種事情幕府也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