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河北袁家庶生子
第2章 公孫瓚要出城

「吃飯如行軍打仗,也是各有法門!」並未退下,袁旭反倒開口應道:「謀略不同關乎成敗,吃法不同關乎滋味,請兄長明鑒!」
袁紹的中軍兵馬眾多且猛將如雲,尤其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韓猛等人,都跟隨在他身旁。
說話的是個年歲不過三旬、穿青色袍服、體格魁偉,相貌也算英俊的中年幕僚。
如果袁旭是公孫瓚,他一定會想到袁軍在臨近城西的城南、城北做好了部署,而相對較遠的城東則會疏忽大意!
袁旭認得此人,他正是協助袁譚圍困易京東門的郭圖!
他只是不知道,通過送飯這樣的機會,有沒有機會闡述他的觀點,又會不會被袁譚留下,參与到戰前謀划!
黃澄澄的粟米飯擺在一旁,袁旭翻炒著鍋內的菜肴。
公孫軍出城,袁軍只須扼守必經之路拖延戰機,公孫瓚根本沒有突圍的可能!
捧著熱騰騰的飯,袁旭說道:「兄長連日操勞軍務,小和_圖_書弟烹制蓋澆飯一道,只是此飯吃法別緻,因此特意送來!」
「軍情緊要,顯歆公子居然有閑情敘談飲樂之事!」袁譚尚未回應,一旁傳來個陰陽怪氣的聲音。
城南、城北的袁尚、袁熙所部,兵馬雖少,依託地形卻十分有利。
帳外的親兵側身立於一旁,比劃了個手勢。
身為庶子人微言輕,袁旭不可能說服袁紹改變官渡戰略,要是能取信袁譚,或許還有轉機!
朝親兵點了下頭,袁旭掀開帳簾走了進去。
親兵才到近前就高聲喊了起來:「長公子召集諸將議事,速速送飯入帳!」
根據袁軍部署,他幾乎可以確定公孫瓚會選擇城東突破,而袁譚率軍圍堵的正是東門!
他很清楚,實現目標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取得袁譚的信任!
傳令兵直入軍營,袁旭頓時明白,一定有大事將要發生!
親生老子不待見庶子,根本沒機會接觸,更不用說上前進m.hetubook.com.com言!
帳內已是坐滿了將領和幕僚。
到了帳外,他清楚的聽到裏面傳出袁譚的聲音:「諸公,父親著人傳來訊報。
「胡鬧!」袁旭表露來意,袁譚臉色越發難看,訓斥道:「區區飯食,有何不同吃法?某正與諸公商議軍務,汝可速速退下!」
「何事如此緊要?」他剛邁出腳,袁旭就追問了一句。
可他既然說了要親自去送,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緊急軍報,速速讓行!」一陣馬蹄聲和人的呼喊傳進了袁旭的耳中。
庶子雖沒地位依然是袁紹的兒子,既是開口發問,親兵也不敢太過怠慢!
發現送飯的是袁旭,袁譚眉頭微微一擰,沒好氣的問道:「你來作甚?某何時說過,飯食須你親自送至?」
至少讓袁譚知道他想到了這一層,並非是個完全沒有長處的無能庶子!
將來跟隨袁譚前往青州,面朝大海南北通達,他的選擇會更和*圖*書多,最不濟也能投靠曹操保住小命!
然而袁旭還是認為他有必要去說些什麼。
「顯歆公子已吩咐備妥飯食,我等這便送去!」
事已臨頭,顧不了那許多,先進入帳內再說!「傳令送上飯食!」
正籌劃如何留在帳內,裏面傳出了袁譚的聲音。
炒鍋是他特意讓人打造,軍中以往的鍋,或是光禿禿的沒有摳手,或是兩側各有一個耳子,只是適宜烹煮,並不適合翻炒。
官渡之戰還沒開始就想到了退路,袁旭也覺得有些沒性格,可人微言輕他也沒有辦法。
攻破易京是他表現的最後機會!
最重要的是,黑山賊出身的張燕盤踞太行一帶,自城西向袁紹主力發起進攻的可能非常大。
駐紮在易京城外的這些日子,他幾乎每天都會趁著閑暇觀察環境,附近的地形、地貌、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路,都被他打探完全!
選擇城東突圍,幾乎已是必然!或許袁譚也想到了公孫瓚可能會和*圖*書做的選擇!
帶著數名送飯的火頭軍,袁旭遠遠看見軍中將領與幕僚紛紛進入帥帳。
端坐在上首身穿銀亮鎧甲,下巴蓄著一撮短須,眉宇間流露出精明的正是袁譚!
麾下無可用之將,公孫瓚向中軍發起猛攻,顯然是不理智的舉動。
官渡之戰以後袁譚會投靠曹操,後來反目才被殺死!
袁軍征戰順風順水,庶子身份決定了袁旭根本沒有插嘴的資格!
對歷史有一定了解的他,早知道公孫瓚會有出城的一天。
朝袁旭拱了拱手,親兵說道:「回顯歆公子,大將軍著人傳報,張燕與公孫續領軍來援,公孫瓚今日晚間或會出城!」
父親自會令中軍點燃火把引公孫瓚出城!
此人端坐帳內比其他幕僚高出了半截,一雙眸子也是閃爍著聰慧,只是眉宇間卻隱隱的流露出陰騭。
一個火頭軍上前要端起袁旭炒的蓋澆飯,被他抬手攔住:「某親自送去!」
一字一句聽的清清楚楚,袁旭明白總攻的和圖書日子終於來了!
扭頭望去,他看見的是一匹疾速衝進軍營的快馬。
雪白的筍片和著粉嘟嘟的肉片,不僅香氣撲鼻,色澤也很是光鮮。
張燕、公孫續已由顏良、文丑二位將軍迎戰,我等須靜待戰機!」
在那之前,他還持掌過青州。
公孫瓚與公孫續、張燕合謀,今日晚間舉火為號,裡應外合夾擊我軍。
他只是不清楚這場戰鬥具體的細節而已!
即使沒有想到,分撥到他麾下的郭圖、辛毗等人也不是無能之輩!
然而這件事並不容易!
無數次分析可行戰術,在他的戰場預判中,甚至每一條小路都有可利用的價值!
火頭軍頭領在軍中地位雖然低下,送飯這種事卻不是由他來做。
在軍校學過不少經典案例,袁旭雖沒見過真正的戰爭,對戰場也是有一些見解,更清楚充分的戰前分析決定著戰事成敗。
果然,沒過多會,從袁譚營帳跑來了個親兵。
一個火頭軍隨口應了。親兵點了下頭,轉身就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