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彤雲壓城
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望(二)

無數的清軍騎兵在廣德州展開,明軍不理會他們就衝上來騷擾一番,明軍一旦停下來準備發起反擊,他們就毫不猶豫的一鬨而散,等到明軍再度啟程時再來繼續騷擾。
艦隊抵近崇明,很快就發現了清軍水師的身影,這些打著蘇松水師旗號的清軍大多是些內陸的沙船,數量也遠遜於明軍。
大戰一觸即發,兩軍的主力部隊開始以這兩個縣城為中心點進行戰前的修整,以便於在決戰中能夠達到最佳的狀態。
沙船上,大火很快就燃起,最開始還有清軍想要撲救,到了後來,越來越多的清軍只能選擇棄船,跳進江水之中。
兩軍的騎兵開始在這片區域展開密集的搏殺,時至下午,兩軍達成接觸,于相隔兩里的距離披甲列陣。
明軍艦隊明顯佔優,清軍卻還是在梁化鳳的親自帶領下發起了如自殺式的攻擊。明軍第二排中心的羅傑楊號戰艦,乃是這支艦隊中唯一一艘由陳文親自命名的戰艦,也是整個艦隊中排水量最大、火炮數量和威力最大的一艘戰艦。
清軍大舉南下,騎兵更是策馬先行,直奔廣德州,在那裡將騎兵展開,騷擾明軍的行進,甚至進入到湖州地界,可謂是不厭其煩。
「炮口下調十五度,開火!」
……
此時此刻,蘇松提督張天祿奉命堅守蘇州府,以防明軍繞過太湖威脅清軍主力在南京、鎮江的後路,因為此前梁化鳳就曾被錢應魁配合馬信計算過,他也不太敢出城迎戰。尤其是看著遠處甲堅兵利的義軍耀武揚威,更是對某支江浙明軍就在附近埋伏的可能深信不疑了起來。
火炮炮口所指向下調節,隨即一門門火炮的炮口被推出窗口,對準了遠處的那艘沙船就是一炮接著一炮的射擊。
梁化鳳接到了死命令來防守崇明,在長江口攔截明軍戰艦,以防長江水道再度為明軍所控制。蘇松水師盡出,卻依舊無法達成攔hetubook.com.com截,可蘇松地區卻是露出了更大的破綻。
「我軍當儘快渡過溧水,控制固城湖以東的區域。」
主艦打出旗號,明軍的戰船一字排開,列成了數列,如烏雲壓城一般向清軍的艦隊撲去。
情報顯示,濟爾哈朗的大軍在溧水縣一帶集結,只要簡單的看過地形,陳文就能明白濟爾哈朗的意圖所在。
胡鳴遠志得意滿的看著遠處在熊熊燃燒中不斷下沉的敵艦,很快就注意到了,又有一艘清軍的戰艦駛來。
雙方的主力即將在南京應天府的南部展開碰撞,雙方的騎兵甚至已經在這片區域展開了搏殺。而就在這時,雙方的幾路偏師和援兵卻早已交上了火。
江西最北端的九江府,鄱陽湖與長江相連的湖口,一艘艘戰船揚帆而出,待進入長江后溯流而下。
高淳縣以北是石臼湖,以南則是固城湖,控制了高淳縣城,太平府方向就無需擔憂。確保了左翼的安全,大軍便可以沿著石臼湖向北平推,直抵溧水縣城城下。期間的東廬山更是對明軍的步兵更為有利,清軍被擠壓在一塊狹窄的區域當中,兵力再多也無法展開。但向南京退卻,卻又將進入到水網縱橫的地域,只會對明軍愈加的有利起來。
幾個月的時間,陳文並沒有給錢應魁更多的戰船,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短訓,這支水師的整體素質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大批的精良武器和甲胄裝備部隊,戰鬥力自是今非昔比。
現在濟爾哈朗通過一系列手段,無論是戰術層面的,還是政治上的,最終還是把陳文逼出來了,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否則陳文以水師截斷長江,對清軍佔領區步步蠶食,濟爾哈朗連挑選戰場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陳文的擺布下一點點落入到絕境之中。
溧水縣與建平縣之間,東西分別是高淳縣和溧陽縣。這和_圖_書四個縣形成了一個菱形的四個角,其中高淳縣的南北皆是湖泊,乃是軍隊無法向西展開;而溧陽縣一帶則是水網縱橫的所在,溧陽縣城以西、以南更是有不少山林,清軍可以利用小股騎兵通過山林來威脅明軍的糧道,但明軍卻根本無法利用這片山林地帶。因為想要進攻,首先要通過高淳縣與溧陽縣之間的溧水,而過了溧水,向北的一片不小的區域,清軍騎兵能夠受到的阻礙便少之又少起來。
錢應魁的牽製作戰風風火火的展開,陳文的主力在廣德州建平縣一帶也已經集結完畢。
長江口的水戰,其結果不言而喻,艦船更大更多、火炮的數量和口徑更是如此,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順水就能逆轉的了。更何況,清軍本就沒有水師的底蘊,當年江南和浙江的水師被阮進的艦隊吊起來打,後世的廈門海戰更是在集合了全國的水師的情況下,被鄭成功的艦隊碾壓,幾乎全軍覆沒,如今面對江浙明軍組建了多年的艦隊,一樣是如土雞瓦狗一般。
明軍主力出了湖州府,廣德州及其所屬的建平縣不戰而下,但清軍騎兵的不斷騷擾,使得行軍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湖州與南京之間有數百里之遙,但濟爾哈朗為地形考慮,選擇的決戰地點卻是在兩地之間。明軍戰略移動速度較快,但是被清軍騎兵大肆襲擾,以至於陳文親率主力抵達建平縣時,作為大軍前鋒的永嘉師已經得到了清軍主力進駐溧水縣的消息。
自近半年前配合馬信在松江府陰了一把梁化鳳,錢應魁便投入到江浙明軍的旗下,陳文將投效的蘇松義軍改編為江南內河水師,任命錢應魁為指揮,並向朝廷為他請了一個伯爵。
「渡過溧水是必然的,但現在的關鍵在於,是否還有時間將高淳縣城拿下來。」
這場決定江南誰屬的大決戰,在各路偏師激戰正酣的同時,正m•hetubook•com•com式拉開了序幕。
「濟爾哈朗是不會給咱們這個機會的,他早就已經想好了在這裏決戰,肯定不會再出這等問題。如果沒猜錯的話,叫花嶺、東山溝到溧水之畔,將會是我軍與韃子決戰的所在。」
很快,湖廣的清軍水師傾巢而出,雙方的艦船在長江中下游的這段水域你來我往,明軍艦船數量雖不佔優,但配合沿岸的炮台卻還是與湖廣水師打得有來有回。奈何,數月前滿清在杭州已經損失了一個和碩親王,範文程的馳援勢在必行,湖廣水師在屢戰不克的情況下卻並沒有撤軍,依舊與明軍爭奪這片水域的控制權。
根據情報顯示,蘇松總兵梁化鳳在此前的一戰中受到了濟爾哈朗的嚴厲申斥,此番已是戴罪立功的身份。眼看著明軍大舉而來,這些清軍卻紛紛起錨,向明軍的艦隊殺來。
梁化鳳全師而出,曾經的蘇松義軍,如今的江南內河水師大舉出動,在錢應魁的指揮下在蘇松地區的大量湖泊、河流中機動,襲擊蘇州府沿岸的每一處清軍據點。
他是江西人,從祖上就是做瓷器買賣的商人,到了他這輩兒更是與泰西的海商有了交集,江西的瓷器無需經過江南的商人轉手,直接進行交易。獲利倍增,但是等到清軍南下,屠殺、劫掠導致了商業的整體性萎靡。他家是做瓷器買賣的,又與景德鎮御器場的內務府奴才結怨,自此亡命天涯,直到陳文收復江西后他才帶著在鄱陽湖上打漁的鄉民投入軍中。
不比在江西那段水道攔截的鄱陽湖水師和接防了浙江沿海的浙江內河水師,浙江沿海巡航水師乃是清一色的福建明軍式的戰船,大型號的海船更都是雙層跑位的戰艦,乃是江浙明軍如今的四支水師中實力最強的,沒有之一。
「大艦巨炮,就是厲害。」
江南的這個誘餌,濟爾哈朗不得不吞,本身在戰略上就已經落了下風和_圖_書。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陳文能忍著不去奔襲南京,收復這座影響力巨大的城市,就已經把這裏面都算計好的了。
軍議結束,將士們進行最後的修整。第二天一早,也就是永曆九年的十月初八,包括金華、永嘉、四明、大蘭等四個師以及飛熊、羽蛇這兩個騎乘步兵營在內的近五萬明軍大舉北上。
「又是一個王璟啊。」
由於陳文和孫可望之間的不睦已經激烈化,這個伯爵到現在也沒有下達,但是這並不影響錢應魁的自效——幾年前他在松江府起兵就是受到了陳文大敗清軍的影響,更何況現在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江浙明軍實力雄厚,前景不凡,跟著陳文總會有出頭之日的。
第一枚炮彈在沙船的後面激起了十來米的水花,緊接著,一片又一片水花就像是追趕一般,距離沙船越來越近。隨著一枚炮彈的命中,接下來的幾枚炮彈先後轟擊在沙船之上,其中的一枚炮彈更是將主桅杆打折。
崇明,在鄭成功大軍被迫南返之際再度被清軍所佔據。這裡是長江的大門,雖然長江水道足夠明軍無視其存在,揚長而入,但清軍卻還是對這座島嶼寄予了厚望。
這片長江中下游的分界線上,明清兩軍水師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下游的長江出海口,明軍的浙江沿海巡航水師卻也全師而來,抵近到長江口的崇明島畔。
引對手長驅直入,拉長對方的補給線,以騎兵騷擾甚至是截斷糧道或者摧毀屯糧據點,從而實現敵我力量對比的逆轉,以此擊敗對手。這是騎兵使用的常見戰法,濟爾哈朗自也不會漏過這個發揮騎兵優勢的辦法。
兩支艦隊的艦船以著直接的方式對轟,明軍的雙層跑位上下一起開火,清軍的沙船很快就被轟得支離破碎。更可怕的是,清軍的艦船在與第一排的明軍艦船擺脫了接觸后,很快就迎來了第二排、第三排、乃至是第四和圖書排的艦船。整個明軍艦隊就像是一個多重過濾的過濾器一樣,將梁化鳳麾下的這些渣滓徹底留在這片水域。
九江乃是湖廣清軍所必攻的所在,明軍的丹陽師在南昌到九江一線協防的同時,陳文在長江南岸也修建了大量的炮台,鄱陽湖水師更是留下大半的戰船在這段水域游曳。
當然,江浙明軍一向是以陸軍為主,水師自是不像需要控制台灣海峽才能生存下去的福建明軍那般專攻,但浙江沿海巡航水師也有近千艘大小戰艦,此番浩浩蕩蕩的自舟山水師基地拔錨起航,很快就來到了此間。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清軍江南水師艦船規模和數量本就不多,幾個月前剛剛遭受到了福建明軍三千余艘海船的碾壓式攻擊,瓜州江防被破,艦船除了留在蘇松的以外可是損失慘重,以至於鄭成功撤退後,無論是歷史上的郎廷佐,還是如今的馬國柱都只能拼湊出百來艘艦船去上游攔截張煌言。
戰艦的第二層,左翼炮長胡鳴遠抄著指揮刀,一隻腳踩在火藥桶上,身子前探,觀察清軍艦船的位置。
剛剛尚未接觸時還好,畢竟艦首炮的數量只是與艦船數量有關,可是雙方一旦側身而過,明軍雙側炮位的優勢就立刻展現了出來。
「裝填,調整炮口,快!」
明軍順風,清軍順水,兩支差距良多的艦隊在崇明島以南開始接觸,先是艦首炮對轟,接下來待艦船擦身而過時,兩側的炮位也紛紛開火。
這艘戰艦在江面上緩緩前行,清軍的艦船從兩側駛過,炮口閃爍著火焰卻完全無法奈何這艘龐然大物那加厚的裝甲。
四個師的工兵在溧水上搭建起了無數的浮橋,明軍浩浩蕩蕩的通過,很快就在北岸以師為單位擺起了陣勢,一邊向兩翼延伸,一邊向北方推進。幾乎是與此同時,濟爾哈朗親率兩萬八旗軍配合三萬北方抽調的綠營南下,如陳文預期的那般,于叫花嶺以南的一線設防。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