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核鋼時代
第六百六十一章 武器思路

武器先進有用嗎?當然有用,初期的那幾個小國家都被碾壓了,裝甲軍團集結這一新概念戰術碾壓了歐陸上當時幾個還停留在一戰思維的小國家。元首的理念就是大德意志武器的必須要世界第一,德國軍人要在戰場上有開無雙的能力。
在指揮部中任迪看著自己的一輛輛燃燒氫動力皮卡車組成的炮兵集群對著瓦特聯邦的據點進行洗地。這場作戰一開始首先是在上風區域製造了大片的雲帶,當雲帶順著風向到達敵人基地上空的時候進行投彈。儘可能的規避敵人的激光攔截。當地面火光衝天的時候進行炮擊。和生化部隊的衝鋒。
非洲區域的一個個瓦特聯邦的據點黃土區已經很不爽了,在西非區域是切斷交通,讓他們被迫撤退,收縮防線,而現在手頭上有著大量兵力的任迪是主動進攻。
冷戰中蘇聯絕對是進攻的一方,一旦發生全面戰爭,在相互交換的過程中北約一兩件武器先進,但是擋不住,沒錯大規模戰爭就是交換的過程,武器未能拉鋸成絕對的代差。雙方在前線的兵力就是消耗的。
蘇聯的思路,很清晰的在二戰中展現出來,數量,武器代差未被甩開,在數量和成本低廉上壓倒對手,德國坦克屌,負重輪交錯,裝甲強,火炮強,虎王一挑七,豹式坦克機動強。嗯,等鼠爺出來,你們都是垃圾。
察打一體無人機,陸地行走負載雷達的巨象的在體繫上不落下風,最基礎的和_圖_書兵力有機動力,能消耗的起。或許戰術上任迪設計不出什麼眼花繚亂類似偷襲珍珠港之類的精彩戰役,但是任迪是在戰略上考量的。
而是中國當時這個大農村,你美國常規武器庫搞不定準備核武器洗地,你核武器有幾顆?中國幅員遼闊,萬一美國你核武器都搞不定,(中國不是日本不是兩枚核彈就能炸崩盤。)核按鈕按的瘋狂了投了個幾百顆,這時候蘇聯發動世界革命了,在裝甲武器數量佔據優勢,而核彈數量由於紅色陣營的領土龐大,可以稀釋核打擊力度。而且還在亞洲戰場開闢戰線。這是坐等世界島被共產主義拿下的節奏。
不過鼠爺最終沒能登上戰場,海量的t34已經到達柏林。這就是德國人武器思路的問題。二戰一開始德國人就在追逐武器代差的優勢。脾斯麥戰列艦,各種類型的轟炸機以及後來元首著魔一樣把古斯塔夫大炮弄出來。
然而在阿富汗蘇聯犯了同樣的錯誤,用打全面戰爭的體制對付局部戰爭。局部戰爭的時間拖長了最後被達成了消耗戰直接把美國拖垮了。蘇聯武器的戰略就是消耗的,至於消耗當然是要和主要對手,北約消耗,至於放在帝國墳場,和那幫土包子消耗,這到底是什麼事?
一個代差徹底拉開,那就是碾壓,零傷亡不存在消耗,都是這樣一隻規模小,戰鬥力強的軍隊,對世界上一個個小國進行了絕對壓制。干涉的和_圖_書成本降到了最低。阿富汗帝國墳場拖死大國的悲劇被避免了。但是專門打小國的兵器,要是對上冷戰轉為熱戰的國防體系完善的蘇聯,這種思路的結局和二戰的德國死的沒兩樣。
而幾乎是同時期,美國到是從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看出來門道,當然更早是從中印自衛反擊戰能看出來影子。雖然也是大兵力,但是絕對優勢的火力將過期彈藥打完,將越南北部基礎設施炸完,將工業拆完,直接回家,一點都不啰嗦。然後在邊境佔據兩個有力防守的地段在邊境上反過來消耗越南。
作為演變軍官任迪基於自己位面的歷史對戰爭武器發展,有兩種思路。對國際局勢判斷會提前往選擇這兩種思路中的任意一種。第一種類似於蘇聯的二戰思路,另一種是德國思路以至於後來冷戰時期美國運用的思路。兩種思路皆有可取之處,至於對錯則是取決於對國際局勢的判斷。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戰爭武器,為了更好的決定世界,所以武器的發展思路也是隨之變化的。如果用總體狀態來看這個世紀位面的大兵力對抗就是大規模二戰,這是有原因的。武器的發展思路被戰略思路決定。
任迪愣了一下,核戰後的很多詞語都不好用核戰前解釋,頓了頓任迪道:「讓想吃到我們的敵人上吐下瀉。」
非洲之戰,任迪並不知道在面對南美打贏南美戰爭的名將博卡。當地平線上大規模的雙足追擊和圖書者出現后,任迪眯起了眼睛。看了看這個新奇的武器,對前方火線指揮官直接下達命令撤退。
但是蘇聯這種思維破產了,因為全面戰爭沒有爆發,取而代之的則是世界上小規模衝突。美利堅就嘗試用二戰的思維來解決過兩場局部戰爭,第一場就是朝鮮戰爭。第二場就是越南戰爭,這兩場戰爭幾乎是把美國打慫了,直接在冷戰對抗中處於下風,要不是美國經濟健康緩過來。
當冷戰結束后,沒有大規模作戰威脅的美國,直接就是這種思路。順分順水的到達了二十一世紀。想打誰就打誰,以至於整個世界的軍事發展思路都被帶入了武器越先進越好的道路,就連世界上一個個小國,都不考慮本國情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歐美兵器。這是潮流沒辦法。
到了1950年,蘇聯擁有5顆核彈,美國有369顆。雙方核武器均沒有到達毀滅人類文明的恐怖地步。而就是這個時候美國陷入了朝鮮戰爭,陷入朝鮮戰爭後世界上最慌亂的國家是西歐那些北約國家。當傳出美國要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彈后,西歐國家幾乎是指著美國的鼻子罵了?不是西歐國家良心。
和任迪保持通訊的火線指揮官身穿的動力裝甲服裝,也看到了前方出現的部隊。大片荒蕪的大地上,金屬的雙足在地面上邁步,猶如馬蹄鐵重踏大地。而這個時候火線指揮官側子路也已經跳上了皮卡車,側子路這次作戰任務只是和*圖*書為了解決,這個據點沒有其他交戰任務,所以遇到意料之外的敵人,就算任迪沒有下達命令,側子路也是準備撤退的。一架架皮卡支起了發射架,一架架簡易版本的無人機升空,這種無人機根發射到天空中是為了阻攔在天空追擊力量。而在地面上,大量的生化鼠依舊是朝著目標基地發動衝鋒,而大量的裝甲版本的吉普車,和皮卡車,直接開始跑路了。
此時任迪和前方指揮部還沒有斷線,該區域總兵力指揮官聽到了這句話,對連著通訊的任迪問道:「長官,什麼蘑菇?」
看到火線指揮官這麼上道,任迪點了點頭,而是將目光放入這支新出現的軍隊。笑了笑說道:「本來以為是啃骨頭,沒想到現在引出來一隻大魚。又該我蘑菇的時候了。」
這種只碾壓不消耗的戰爭方式真的很吸引眼球。
美國可謂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然後認準了武器發展思路。也就是大力研發儘可能的先進武器,然後和那些作戰體系都不完善的小國家作戰,一方面武器上佔據了半個代差的優勢,另一方面小國家的作戰體系不完善在同水平上弱了半個代差,直接拉鋸了一個代差。
和大國作戰就別想著,毫無消耗這種不切實際的事情,因為生產力根本做不到,那就極可能提高交換比。和小國作戰就要想著怎樣做到零傷亡,因為你人多國富,相同生產力方方面面的綜合力量里你沒理由不超越對手。零傷亡可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做得到,要儘力去做。至於國家到底要面臨二戰級別的大規模作戰還是冷戰對峙階段不停的揍小朋友小規模。這需要大國對國際局勢的判斷,把握和引導。
當然在世界局勢初期,一個個工業產值不如德國的小國家被碾壓殆盡,並且在法國那裡撿了一個超級大漏,德國的武器戰略是沒錯的,先進的武器先進的軍人操作,猶如史詩神話的英雄對雜兵的碾壓一樣。但是這個世界還是有他碾壓不了的。德國人畢竟沒有更進一步搞出核反應堆,人造衛星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這些生產力的基礎沒有對蘇聯跨代優勢,武器無論怎麼研究都無法對蘇聯進行跨代優勢。所以在後期,德意志依然在武器製造上一味地追逐先進,而不再國家戰略上綜合考慮,前線到底需要多少兵器,到底需要什麼樣後勤保障。結果德國在大規模工業化碰撞中失敗了。
蘇聯武器思維勝了一局。在二戰中蘇聯成於這種思維,在冷戰爭卻又敗於這種思維。在冷戰中,蘇聯怎麼看都是進攻一方。龐大的裝甲集群,以及為這種裝甲集群提供後勤的工業體系也是史無前例。歐美戰略家曾無奈的進行多次推演,一旦蘇聯的坦克發動進攻,哪怕是原子彈轟炸也只能做到遲緩。
這就是任迪從工業經濟生產上的思路,或許上一個任務任迪武器眼光還被蘇式美式裝備的概念,所束縛。而現在在這個位面,任迪有自己武器需求思路。儘可能少干賠錢的事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