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倫敦憂

在英國,面對前所未有的慘敗,有關這場戰爭報道與新聞,被不斷的見於報頭,只不過,與普通的新聞不同,這些新聞更帶著濃濃種族主義色彩,依然帶著一種白人式的傲慢。
「戰爭會在什麼時候結束?」
「我們可以把士兵派到加拿大,派到每一塊殖民地,但是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得不站在海岸線上警惕的看著海,小心防範,中國人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當我們加強加拿大的防禦的時候。中國人出現在了南非……」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在英國的報紙上充斥著數以百計的記者、文人用誇大其詞的言語去描述著中國人的殘暴,人們甚至都沒有注意到那些殘暴的暴行,大都發生在歐洲人對於匈人、對於蒙古人的記憶之中,甚至發生在17世紀華夏陸沉時,傳教士們的記錄之中,而全然不顧現在已經到了19世紀的現實。
曾幾何時廣闊的殖民地是不列顛的驕傲,不累,連就像一頭乳牛一樣。汲取著來自殖民地的牛奶。而現在,面對中國人在各個方向相同名的發起的進攻。不列顛,居然沒有力量可以發出反攻。
「那些卑鄙的中國人試圖用這種方法。把法國人還有各國人拉上他們的戰車,閣下,這些條件是極為誘人的。」
雖然事實上也沒有多大的分歧,但是,為了拋開自身的責任,那些御用文人們以及那些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者,為了掩飾自身的弱點,當然也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文學效果,稍微在細節上豐富了一下,想象力稍微又充分發揮了一些,用詞又稍微顯華麗一些,結果科隆海戰以及澳大利亞戰役無一例外的都被描繪成了一場壯麗的戰爭史詩。
這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成吉思汗式的暴君、蒙古式的不死軍團,總之所有的一切想象力都在報紙上充分發揮了出來,那些文人們並不介意用最華麗的詞語去把和圖書中國人污衊成一支殘忍的、血腥的、野蠻的「不死軍團」。
「成吉思汗或許殘暴,但是他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作為首相特使的亨利,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中一直在巴黎遊說著那裡的將軍,政客,試圖讓他們支持不列顛。但是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些法國人根本就不會為他空洞的許諾,而心動。相比之下,中國人在法國的遊說反倒是更為有效。
回過頭來看著亨利,的語氣顯得凝重而嚴肅。
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亨利的語氣。帶著濃濃的敵意,曾幾何時,這種慷他人之慨的行為,從來都是英國的專利,什麼時候英國的財富居然成為了他人的慷慨。
被動的防禦,正在讓大英帝國的威望一點點的失去,而這種威望的失去,非常容易導致曾經的盟友為敵人開出的條件所誘惑,進而變成敵人。
而戰爭的結果卻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現在,儘管倫敦又一次被冬霧所籠罩,儘管煤煙瀰漫而刺鼻,可是對於倫敦的人們來說,他們現在所談論的只有一個話題——中國。
似乎對於英國人來說,這正是他們的希望,而為了能夠獲得這個希望,英國最出色的外交官們,一直在歐洲大陸努力著,爭取著他們的同盟……
在他們的文字中,中國軍團之所以是不可戰勝的,似乎是因為中國的皇帝與魔鬼達成了協議,換取了魔鬼的支持。那些稍有理智的記者們書寫的中國人在武器上的優勢,反倒是被一再的忽視。
但是英國的文人們還是在最後告訴所有人一個希望,一個擊敗這個歷史上最殘酷的敵人的希望——「只要整個歐洲聯合起來,那麼這個敵人就是不足為懼的,我們將會像過去擊敗拿破崙一樣,擊敗阿提拉一樣,擊敗這些來自遙遠東方的,黃皮膚的敵人!」。
對於英國而言甚至擔心。中國人的艦隊會出現在不列m.hetubook.com.com顛的海岸,即便是皇家海軍再怎麼優秀,但是每個人都很清楚,用拿破崙時代的木殼船是無法與中國人的鐵甲艦所抗衡的。
這正是英國的無奈,與中國人的戰爭根本就沒有任何主戰場。每一個地區都有可能成為主戰場。
「確實如此,對於那些沒有殖民地的國家來說。無論是加拿大或者印度。都充滿了誘惑,這種誘惑,甚至是無法抗拒的。」
而對於不列顛來說,儘管早在幾個月前,不列顛決心迎接來自中國的挑戰,決心在海洋、在陸地上接受中國挑戰的時候,戰爭就成為了英國迴避不了的問題的。
而在所有的攻擊者中,最為賣力的當數唐寧街十號的那位首相大人,為了掩飾在戰爭爆發之後,唐寧街的一再失誤,為了推卻自身的責任,他更是用極盡誇張的言語去描述中國軍隊的殘暴,在上議院的發言中,他不但把中華帝國的皇帝列為不列顛有史以來最為殘忍的敵人,同樣也用盡所有的已知的負面的言語詆毀中國以及中國的軍人們。
「現在對於法國人來說,對他們而言最為有利的選擇就是觀望,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主動加入哪一方的聯盟。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決不會與失敗者為盟!」
身為大不列顛的首相,現在腦海中甚至浮現出了一句話「不列顛的罪惡是擁有太過廣闊的殖民地」。
這一次,不可否認的是,成功的喚起了英國人對於蒙古人那從文字上就可以感受到的恐懼,他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最直接的種族威脅,他們似乎又一次看到了整個歐洲被焚燒、歐洲文明即將被摧毀的一刻。
那些性格虛偽的英國人並沒有去考慮其它,他們只是看到報紙上一次次有關戰敗的新聞,他們性格中的那種偏執,使得他們只要相信了某件事情的存在,就會千方百計的找出無數個理由來證明自https://m.hetubook•com•com己是正確的,他們會想方設法的用各種謊言和想象來「證明」這一點。
相比于其它理智的聲音,這一切無疑更有利的解釋了一點——不列顛的軍隊是如何失敗的,解釋了為什麼英勇的皇家海軍會不是中國艦隊的對手,充分解釋了當前的失敗,不是因為將軍的無能,也不是因為軍備的落後,而只是因為一個原因——中國的那些軍人們是一群骨子裡殘酷無情的傢伙,他們每一個人都與魔鬼訂下了死亡的契約,用不列顛生命去獻祭。
當然,更為致命的一點是,因為皇家海軍並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阻擋中國人的鐵甲艦隊,所以現在只能被動的防守。
「現在在倫敦每一個人都在問我。我們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起反攻。但是,我們拿什麼發起反攻?」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固執的相信一點,如果一旦中國人打到了不列顛的本土,出現在這裏,那麼不列顛根本就沒有可能擊敗他們,因為「不死軍團」不是人類所能擊敗的,不是人力所能摧毀的。
在倫敦沒有任何人會談論中國人的後膛槍,還有那可以吐出火舌的轉管機槍甚至還有鐵甲艦,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寧可相信,中國人是通過與魔鬼的合作從而贏得了一場場戰役的勝利。
在他的描述里,中國的軍人們無一例外的都是世界上最為殘暴的軍人,他們在戰場上就像「一群接受了歐式訓練的野蠻人一樣,他們不知痛楚、不知死亡、不知疲憊」、「一旦接受命令之後,就會嚎叫著發起衝擊」、「子彈是無法阻他們的」,當然,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戰地記者或將軍們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會用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次「屠城」作為「證據」,向上議院表明,現在不列顛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敵人。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當年拿破崙最為強大的時候一樣,一種從未曾有過的恐和-圖-書懼在人們的心底瀰漫著,人們用驚恐的眼神注視著大海,他們現在最大的恐懼是什麼?是害怕中國人會出現在不列顛的海岸上,然後他們的不死軍團會如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來自東方的,那些有著與魔鬼一樣黑髮、黑瞳的中國人,像潮水一樣的湧入歐洲,這是一支不死的軍團,數以千百萬計的不死軍團將會淹沒一切……」
戰爭,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從未曾恐懼過,也未曾擔心過,但是現在,對於戰爭的恐懼卻影響到每一個人,他們之所恐懼,與其說是出於對戰爭的擔心,倒不如說是英國政府自身的責任。
儘管如此,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為的演講所激動,其個人的勇氣應該為其演講所挑起,他們應該會光榮的投入英國軍隊的行為,為保衛不列顛,為保衛歐洲的文明而戰,但是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一種從未曾有過的恐懼在每一個英國人的心底瀰漫著,因為他成功向英國人灌輸了一個理念——任何抵抗者都將被殺死,抵抗的城市都將被焚燒的理念,這正是蒙古式的殘暴,而現在則變成了中國人的習慣。
「而那些該死的中國人,他們為了能夠獲得法國的支持!居然把大半個加拿大讓給了法國人,還有我們在印度的殖民地……」
對於身處前線的軍人來說,他們期待戰爭的結束無非是為了過上渴望已久的新生活,而對於國家來說,當一個國家渴望戰爭結束的時候,那麼就只有一個原因,要麼是遭受挫折,要麼無力再戰。
這反倒進一步助長了人們心中的悲觀情緒,似乎對於他們來說,這反倒是證明了他們對失敗的固執相信,更充分證明了中國人不可戰勝的事實,不可否認的是,在戰爭爆發的半年多之後,英國人所有的那種驕傲,都隨著陸海軍的接連失敗被徹底打散了,甚至沒有人會懷疑,現在,只要中國人一經出現,他們就有可www.hetubook•com•com有會投降。
面對前所未人的失敗,在英國政府的嘴裏,更是無所不盡其能的將中華帝國的皇帝成為了像成吉思汗一樣殘忍的暴君,他驅使著數以百萬計的「不死大軍」,意欲徹底毀滅歐洲文明。中華帝國皇帝本人被倫敦的報紙描繪成了一個陰險毒辣、卑鄙無恥且殘忍嗜血的暴君,比之成吉思汗更甚幾分,拿破崙與之相比不過只是宛如嬰兒般純潔,甚至可以說有如聖人一般。
誰能夠再向民眾保證英國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誰能夠保證英國會像上一次擊敗拿破崙一樣,擊敗這個殘酷的敵人呢?
「沒有來自盟友的幫助我們又怎麼能夠發起反攻?」
而在這些宣傳之中,結果可想而知,軍隊與平民的士氣都跌至谷底,每一個人都在反問著一個問題——英國能夠擊敗這樣的敵人嗎?甚至失敗主義的陰雲開始在不列顛的上空瀰漫開來。
在倫敦的街頭巷尾人們所談話的只是一個問題——戰爭!
面對這種「習慣」,那些虛偽的英國人居然選擇了恐懼,而不是抵抗,當這種恐懼漫延的時候,他們居然相信——中國人是不可戰勝的,尤其是報紙上一再的傳來有關失敗的新聞之後,許多英國人居然固執的相信了這一點。
而現在這個「在東方式陰謀下成長起來的暴君」準備用他那「東方式邪惡智慧與殘忍的不死軍團」消滅偉大神聖的不列顛帝國,瓦解白人對世界的統治。
當然,這隻是一些文人的說法,很多人都相信一個道理——敵人越殘酷,就越難以戰勝,既然無法戰勝,那麼為什麼還要將註定要失敗的戰爭繼續下去。
不過,那些英國的文人們並不會一味的誇大敵人,他們同樣會讚美不列顛的勇士們,讚美他們的勇氣,讚美他們的犧牲,當然這一切最終卻讓英國人的心底形成了一個觀點——我們的士兵都是如此的勇敢,可為什麼還是沒能擊敗那些中國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