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解凍

「尤哥,我對你有信心,在國內也就你能演這角色。」林子軒真心道。
雖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卻很值得,林子軒堅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小林,我今天和張導談了,角色定下來了,我來演福貴。」葛優有點激動地說道,「張導說是你推薦我演的,做哥哥的就不多說了,這回肯定要演好,不能壞了這個角色。」
這時候,傳出了大導演張藝謀準備把《活著》改編成電影的消息,這讓雙方的爭論更為激烈,說到底兩者是文學創作理念之爭。
傳統作家注重寫實,先鋒派作家則強調小說的虛構性,講求敘述方式和語言上的革新。
和上次的《頑主》一樣,華國的傳統作家對《活著》同樣沒有好感。
可以說,目前華國的第五代導演基本上都畢業於京城電影學院。
不過,這一次,林子軒不再是孤軍奮戰,華國文壇的先鋒派作家站在他這一邊。
「你這樣不行,曉玲這個年齡www.hetubook•com.com正處在叛逆期,你越是不讓她做什麼,她越會做什麼。」慕姍姍深有體會地說道,「我當初還想去部隊文工團當文藝兵呢,那時候當兵多光榮啊,我名都報了,最後被我媽給攔下了。」
他同樣不例外,除了工作上的電話,他會半個月向家裡報一次平安。
「是馮哥說的吧,姜文那形象不合適啊,演土匪惡霸還差不多。」林子軒調侃道。
對於演員來說,籌拍的影視劇多了,就不用擔心沒有戲演了,有了大筆資金的注入,演員的片酬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影視行業同樣如此,以前過不了審的,帶有激|情劇情的本子,現在也不那麼嚴格了。
還有《活著》在對歷史和社會環境的描述上過於灰暗,有扭曲歷史的嫌疑。
在國內,除了林曉玲的事情外,還有件事和林子軒密切相關,那就是文壇上一些作家對《活著》這部小說的批判。
先鋒m•hetubook.com•com派作家雖然在文壇上勢力不強,卻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異國他鄉,每天從事高強度的拍攝工作,總會有內心壓抑的時候,給家裡打個電話,聽聽家人的聲音,心裏會好受很多。
在這個年代,想要批判《活著》這部小說實在是太容易了,隨便都能找到十幾條理由。
「那行,我不打算接其他戲了,從現在開始準備,你就瞧好吧。」葛優下定決心道。
林曉玲不知道哥哥和嫂子的對話,她心裏早就拿定了主意。
影視圈看似光鮮亮麗,其實競爭非常殘酷,就算是電影學院科班畢業最後能夠出頭的又有幾個,這一行不僅要看天賦,還要看機遇。
總局已經在討論和擬定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影視行業的條例,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私人就可以開影視公司了,雖然拍電影還需要審查,但籌集資金要容易的多。
結束通話,林子軒鬆了口氣,這是他的真實想法。
這就和-圖-書是為什麼規定十分鐘的通話時間了,有些家庭光是找人就要用掉五分鐘。
這是為了緩解大家的工作壓力。
可以預見,整個華國的影視行業會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家都有好日子。
在傳統作家看來,先鋒派作家就是不好好講故事,是在故弄玄虛。
因為這部小說,《百花》雜誌受到了上級部門的口頭批評,卻沒什麼嚴厲的處罰,也就是說說而已,提醒下次注意。
先鋒派作家本身就是在反傳統,他們引進現代派文學技巧和手法進行文學創作。
「這一行太累了,你看我現在每天都要忙十幾個小時,顧不上休息,劇組裡的演員也是這樣,拍戲太辛苦,還是坐辦公室舒服。」林子軒拿自己做例子教育妹妹。
想要找到林曉玲,只能選擇禮拜天,只有這天高三學生才會休息。
「你別蒙我,我怎麼聽說姜文也想演呢,被你給拒了。」葛優疑問道。
在京城演藝圈,頂尖的演員大多出自戲www.hetubook.com.com劇學院,頂尖的導演則來自電影學院。
經過上次扮演宮女的教訓,曉玲同學的明星夢破滅了,可她並沒有放棄進入演藝圈。
林子軒家裡沒有安裝電話,只能打衚衕口的公用電話,還要有人跑到四合院里喊人,一來一回就要兩三分鐘的時間。
林子軒在電話里鼓勵了妹妹一番,再次重申不要報考藝術類院校。
這和今年華國國內形勢的變化有關,現在大家都在關心經濟發展,下海經商,對文化這一塊的審查放鬆了不少。
葛優還算是電影圈裡的新人,只主演過一部文藝片《大撒把》,這次能在張藝謀的電影里做主演,自然非常上心。
這時候國際長途很貴,劇組人員很多,林子軒規定每人每半個月可以向國內打一次電話回家,每一次不能超過十分鐘,工作電話除外。
他們批判《活著》太過悲觀和殘酷,把所有的悲劇強加到一個普通人身上,從而造成感情上的強烈衝擊,這本身就顯得做作。https://www.hetubook.com.com
「虧得你沒去,要不然咱倆就湊不到一塊了,這件事我得記著,要感謝咱媽一輩子。」林子軒說笑道,「我也知道曉玲可能不聽,不過總要試試才甘心。」
她要報考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成為一名女導演。
就好像一夜之間春風解凍一樣,這是影視行業政策放開的前兆。
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找到能欣賞這個故事的投資商,就能拉到資金,拍攝自己想要拍攝的電影,而不必再等著拍電影的指標。
「知道了,老哥,你好好休息吧。」林曉玲不情願地說道。
只是這個過程不會那麼快,不可能把整個市場一下子放開,而是會循序漸進的進行。
當拍電影不再按照國家計劃安排的時候,這給不少青年導演創造了機會。
她覺得當明星太沒意思了,導演讓你幹嘛就幹嘛,站在那裡不能動,一點也不符合她對大明星的認知,所以她準備當導演。
林子軒並不在國內,對文壇的爭論並不清楚,他接到了葛優的一個電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