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不溫不火

她的演技同樣值得肯定,在和陳道明對戲的過程中不落下風,把俞秀蓮對李慕白那種埋藏在心底,欲言又止的感情表現的恰如其分,克制隱忍。
至於夏雨扮演的羅小虎和徐靜蕾扮演的玉嬌龍,只能說是完成了各自的任務。
林子軒和馮小剛商量了一下。
演員的片酬和幕後人員的薪酬就用掉了100萬,馮小剛仍舊是拿票房分成。
他們羡慕好夢公司有個葛優,葛優現在可是國內票房號召力最高的男演員之一。
從京城電影製片廠只投資50萬可以看出,他們對馮小剛的新片並不看好,他們覺得這種京味電影的套路你都用兩次了,觀眾買賬的可能性不大。
說到語言環境,在試鏡的時候,葛優的語速不快,很穩定。
在看電影的時候,觀眾有時候聽著影片里兩人的對話很舒服,有時候又感覺很彆扭,這和演員有沒有把握好台詞的節奏有關。
這和《不見不散》不同,葛優和徐帆那是真正的對手戲。
再說了m•hetubook•com•com,即便被媒體知道了舒琪拍過情|色片,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興許觀眾還會被這個噱頭吸引進影院也說不定。
男觀眾的態度很奇怪,一方面是獵奇,想看類似的片子,另一方面則是在心裏鄙夷。
陳道明扮演的李慕白儒雅是夠了,可總覺得不夠生活化,玉嬌龍算是合格,沒有讀者想象中那麼美艷絕倫,羅小虎的存在感最弱。
俞飛鴻扮演的俞秀蓮是華國傳統女性的代表,性格含蓄內斂,觀眾很容易接受。
目前他們接觸的港台女星,稍有名氣的女星片酬極少低於五十萬的。
語言習慣就是在聊天的時候慢慢養成的,通過聊天,為了讓對方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兩個人會不由自主的調整各自的說話節奏。
就算是賺的不多,也能賺錢不是,還能繼續和好夢公司保持良好的關係。
這個頻道剛開播沒幾個月,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大,老百姓習慣了觀看華國電視台第一套的節目,和-圖-書就算有陳道明做主演,在播出初期也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電影的籌備階段,《卧虎藏龍》在華國電視台第八套節目晚八點的黃金檔播出。
只有娛樂類媒體象徵性的報道了一下,報道的重點放在了陳道明和夏雨身上。
只要看了這部劇的觀眾都會對她有印象,國內這兩年流行戲說歷史劇,其中有不少古裝扮相的女演員,要麼美艷,要麼清純,各具特色。
相比較而言,夏雨在四個人中就不那麼搶眼了。
他們寫這個人物的時候就考慮到港台女星的演技問題,沒敢給她們太多高難度的挑戰。
像這種小額的投資人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沒什麼發言權,只能獲得最後的票房分成。
相比較而言,舒琪的片酬低,態度誠懇,沒有額外要求。
韓三平覺得如果好夢公司明年再重複這種京味電影,京影廠就不會投資了,觀眾不是傻瓜,總要有點新的東西出來,要找到新的贏利項目。
這部片子好夢公司出資hetubook.com•com200萬,藝術中心出資200萬,京城電影製片廠和華宜廣告公司分別出資50萬,總共投資500萬。
王鍾軍在仔細考慮后拿了50萬試水,成為《沒完沒了》的投資人之一。
不過由於有了葛優的參演,票房應該不會太差,這是他們投資的原因。
俞飛鴻被認為是扮演俞秀蓮的最好人選。
總而言之,這部劇雖然沒有引起轟動和火爆,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只能說是不溫不火。
到那時候,他會把葛優和馮小剛給招攬過來,把葛優的票房號召力發揮到最大的程度。
這和他年紀太輕有關,沒有表演經驗,在感情上也沒有生活經驗,感情戲表現的不太好。
這部叫做《沒完沒了》的電影在六月份開機,舒琪需要儘快的熟悉一下京城的生活節奏和語言環境,以前京城的生活節奏很慢,現在逐漸的變快了。
舒琪要能配合這種節奏,或者用另一種語氣節奏做出回應,這樣演起戲來才有味道。
試鏡的結果hetubook.com•com還行,舒琪的演技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不堪。
想要做到這一點,不用舒琪上一個京城方言的語言培訓班,只要平時多聊天就行了。
有些明星還會附加各種條件,比如要住星級賓館,拍片的時候要有車子接送。
這是夏雨拿了威尼斯影帝后第一次出演電視劇,值得媒體的關注。
這部電視劇最先紅起來的正是俞飛鴻,她的古裝扮相實在是讓人驚艷。
這同樣是京城電影圈子裡很多人的看法,那種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在電影行業並不流行。
這年頭,不怕被人罵,就怕沒人理。
他們會議論電視劇里的演員和原著里的人物是否符合。
《卧虎藏龍》只有十五集,華國電視台不到半個月就播放完了,隨著其他地方電視台的陸續播出,這部劇引發了不小的熱議,在武俠小說的讀者中更是如此。
徐靜蕾還好些,因為是女主角,發揮的空間很大,越往後演的越好,尤其是最後遠走大漠的結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內地和*圖*書的演藝圈裡,對於這種拍情|色片的女演員不怎麼待見,大家普遍認為電影是藝術,是高尚的,而情|色片是低俗的。
《卧虎藏龍》在華國電視台播出后,京城電視台和浙省的電視台相繼播出,浙省電視台購買這部電視劇是因為俞飛鴻的緣故。
馮小剛這人一向精打細算,覺得用舒琪更划算一點,反正這個角色的戲份不重,雖然不是花瓶,卻也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
一個是其他影視公司會模仿,也拍這樣低成本的喜劇片,也在賀歲檔上映,大家拼個你死我活,還有就是觀眾看多了會厭倦。
否則好夢公司只能是曇花一現,三人最終分道揚鑣。
兩人的對手戲是本劇的一大亮點。
這其實是京城人說話的習慣,不緊不慢,給人一種就算是天塌下來也不著急的感覺。
她們還要帶助理一起過來,如果拍攝時間超過檔期要額外支付片酬,在拍攝期間生病要回香港治療等等。
這兩年好夢公司出了風頭,賺了錢,但要是一直拍這類電影恐怕很快就會賠本。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