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

在讀書會上同樣遇到了這種問題,林子軒想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他朗讀的時候用中文,陳咯接著用英文重新朗讀一遍。
原本首輪放映到一月三日結束,第二輪放映的影院還在等著,但這些影院要求延長到一月十日,就是因為這部電影賺錢。
首先,《大腕的葬禮》在全國各大影院的排片率不高。
「腕兒」這個詞彙在舊社會是土匪的黑話。
這麼火爆的開局讓馮小剛頗為興奮,他正帶著演員在南方的城市做宣傳。
聖誕節這天的上午,陳咯帶著林子軒逛了逛倫敦城。
就像在簽售會上,出版社建議林子軒用英文簽名,也就是他名字的漢語拼音,和英文版圖書上的作者名一致。
那些首輪放映的影院紛紛要求延長放映檔期。
如果沒有盜版的話,票房有可能超過六千萬。
林子軒過了那種喜歡喧鬧的年紀,對聖誕節的氛圍沒有太大的興趣。
「我拍這個片子不能賠錢,三千萬的投資,一hetubook.com.com千萬的宣傳,這麼大投資光靠國內的票房肯定收不回來,不加廣告還能有什麼辦法,不能讓電影公司虧本,要是這麼虧上兩三部片子,那公司就倒閉了,誰還給我投資啊。」馮小剛如此說道,「等哪天我不用考慮票房和投資的時候,也能拍出讓影評人滿意的片子。」
觀眾爆滿,上映場次太多,京城地區的拷貝已經增加到了三十個,遠超馮小剛的前三部賀歲片,據說在滬城的火爆程度不亞於京城。
馮小剛不是那種把藝術看的高高在上的導演,他不介意直接談錢。
兩人乘船在泰晤士河上走馬觀花般的遊覽,拍了一些照片。
這趟來英國和出版社合作沒有遇到大麻煩,卻出現不少的小問題。
京城新影聯公司負責影片在京城地區的發行,他們本來預計《大腕的葬禮》在京城的總票房會超過一千萬。
通俗點講,這是一部平民化的電影,就是拍給老百姓和*圖*書看的。
有些影院出現了觀眾排隊買票,甚至是買不到電影票的現象。
馮小剛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很坦然,毫不避諱的談到了這個話題。
林子軒沒有答應,仍然用中文簽名。
如今已經走向歌壇、影壇、體壇,甚至是政壇,不僅是榮耀的象徵,還是金錢、利益和權利的結合,成名立腕成了一種追求和時尚。
有觀眾覺得這部電影不像其他賀歲片,笑一笑就忘了,而是給人觸動,把葬禮變成喜劇,強烈的反差具有戲劇效果,葬禮變成廣告招商,讓人感到新鮮有趣。
再者說,沒有單位包場,很難做到場場爆滿。
所以,想要達到《生死抉擇》那樣過億的票房不太現實,按照好夢公司內部的估算,《大腕的葬禮》國內票房應該在四千萬左右。
在讀書會上,林子軒需要朗讀《小雪的大冒險》中的章節,和書迷進行交流。
兩人配合著完成這次的交流活動。
不少影評人一反常態,沒有和_圖_書一窩風的批評馮小剛的新片,而是給予了肯定。
他們一路宣傳,和觀眾見面交流,影片在觀眾中的口碑普遍不錯。
這部電影受到觀眾的歡迎,就是因為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不是什麼藝術性。
還有影評人批評馮小剛的賀歲片沒有突破,還是原來的套路,換湯不換藥。
林子軒接到國內電影票房的消息后,去參加了書迷俱樂部的讀書會。
陳咯還年輕,充滿了青春活力,對這個世界抱有好奇。
還有觀眾認為影片帶有黑色幽默,藉助精神病人之口說出網站、房地產就是燒錢,諷刺了社會上很多可笑的事兒,很多可笑的人。
兩人的組合挺有意思,這或許就是代溝。
與此同時,《大腕的葬禮》在京城上映五天,票房超過三百八十萬,成為今年京城最賣座的電影,形勢一片大好。
由於前期做了充分的宣傳,影片首輪放映火爆,讓電影院始料不及。
其次,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有和_圖_書限,只有一個半月,不可能放映四五個月。
她在倫敦上了兩年學,對這座城市的各個景點有所了解,是一個還算合格的導遊。
現在他們提高了預期,認為影片在京城的票房至少超過一千五百萬。
馮小剛知道觀眾要看什麼,用不加雕飾的大白話記錄了一個個社會現象,其中還夾雜著些許的嘲弄,不忿兒,甚至是對於權貴的蔑視。
觀眾對植入廣告的容忍度會大一些,影評人則斥責這是對電影藝術的傷害。
陳咯仍然穿著一身巫師袍跟在他的身邊。
出版社希望他能用英文朗讀,英國的書迷能聽得懂,這個要求說起來不算過分,不過林子軒堅持用中文朗讀。
電影正是藉助大眾對於大腕的追捧,講述了這個讓人啼笑皆非和深思的故事。
有影評人認為《大腕的葬禮》有強烈的時代感,這部電影承載了許多的社會內容,對社會現狀進行了一次揭露和批判,劇情看似荒誕,其實正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大家都在m.hetubook.com.com說突破,拍電影要突破,要不一樣,不重複,有藝術追求,觀眾才不管你突破不突破,觀眾要求的是好看,你突破到觀眾都不認識你的程度,觀眾就會說我來看你幹嗎?」馮小剛反駁道。
有些導演不願意談錢,覺得庸俗,藝術家的事兒就不能和錢攪和在一起。
電影中的台詞成為了當下的流行語,比如「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這是實打實的票房,好夢公司沒有採用包場的手段抬高票房,觀眾進影院是衝著電影去的,不是上麵攤派的任務。
有的影評人重點批評了影片中無處不在的植入廣告,這的確是令人詬病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這是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個聖誕節,即將迎來新世紀,倫敦各處舉行了不少的慶祝活動,民眾陷入了狂歡之中。
在京城或許火爆,但在其他城市不容樂觀,沒有上面的支持,就拿不到高的排片率。
當然,這不是說《大腕的葬禮》就能像《生死抉擇》那樣票房過億了。
有讚揚就有批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