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聞發布會

第五次,是南宋高宗時,金兵逼近,高宗欲移巡以避鋒芒,當時朝臣也多議論避襄鄧。
往北,是洛陽,往南是荊州。西北是長安,東南是江夏,西面是漢中,東北是中原地區。不論往哪個方面,都是一方的中心。
老爹疑惑的問,「你真有本事不用朝廷花一文錢,五年時間就營建起一座新都?」
禹都,夏朝時期的鄧地,不僅是鄧國都城,還是夏朝的國都。鄧州還曾是鄧國的都城,以及楚國的別都。
聽說皇帝把整個工程交給了李超來管,而李超更號稱不用朝廷一文錢就能在五年內建起一座新都。
有錢你們去投機買什麼地啊,都來跟著我營建新都啊。
前來檢查太子功課的馬周跟李超談起這事,不由的搖頭。
老爹走了過來。
晚唐、北宋末、金等欲遷未遷,最後國破。
而且關中雖號稱八百里秦川,但關中平原也確實才八百里而已。
長安的商人們消息靈通無比。
明末的李自成曾經在襄陽建新順國,改襄陽為襄京。
李承乾無奈的起身讓座,然後蹲到一邊樹頂下繼續啃鴨脖子去了。
而第二次,是李淵打算避突厥之威脅,遷都他處,最後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在山南一帶,選襄、鄧之間可居之地,以建新都。因李世民力勸,未實行。
「就是一種很不錯的建築材料,有了水泥加鋼筋,可以直接澆築出千年柱樑,也能澆出巨形石塊。能省時省力還省錢!」
「你真要去山南?」
「就是把那些對建新都感興趣的商人www.hetubook•com.com們都召集起來,然後談一談建新都的一些情況,通報一些消息,嗯,就這麼簡單。」
李世民吃了一頓農家飯後,又帶著宰相們回京了。
「沒看到我爹來了,讓座。」
「軍令狀都立了,當然有把握的。」
「這算不了什麼,他們要買地,也不是就能買的到的。我早向陛下請了一道旨意,襄州、鄧州兩地內,五年之內土地不許交易,百姓如果想賣地,只能賣給朝廷。」凍結土地交易,一道旨意的事情,卻能大大剎住那些人想要投機的做法。
「水泥?鋼筋?」
「那是你爹,憑什麼讓孤讓座。」
「總之,我不但不會向商人們勸捐加課,我還是給他們送錢去的。」
老爹糊塗了。
李超雖然還呆在灞上。
楊廣為什麼要營建東都洛陽?因為隋一統南北,天下重新一統,長安作為這個大一統的帝國的中心,已經有些不夠了。
馬周半信半疑。
南陽盆地,居於天下中心,四通八通。
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交通沒那麼發達,通訊也不發達,長安居於西北,距離東南東北,那真是隔著千山萬水。
關中本位制度,說白了,就是關起門來發展關中。
保密主要還是為了比較順利的在山南襄鄧之間選好新都地址,然後征地移民。
「新聞發布會?」馬周都不由的對這個詞感覺陌生和不解。
李超見李承乾依然啃鴨脖啃的高興,拿扇子拍了他胳膊一下。
現在那邊是寬鄉,人少地多m•hetubook•com.com,地不值錢。可一旦新都建在那邊,那邊立馬就會熱鬧繁華起來,那時田地還不得成倍的升值。
中午吃的是炭火小雞燉蘑菇,李世民走的時候嘴裏叼著牙籤,十分滿意。
李超雖然要求皇帝和宰相們不要透露遷都的消息,但這件事情經手的人還是很多,最終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
第四次,則是北宋欽宗靖康元年,因金兵南下,將渡黃河,犯東京。宰相等人慾奉皇帝出逃襄鄧,以避金人鋒芒,可後來為京師留守李綱駁之,出逃襄鄧事止。
當年西漢立國,以長安為都城,建立的是關中本位制度。
老爹連忙道,「宮殿那麼大,沒有幾百上千年的大樹做柱,如何能行?」
李超卻只是笑了笑。
第三次,則是唐末昭宗李曄時,有大臣提議遷都襄鄧,說國步多艱,當遷都圖存,襄鄧之地,實惟中原,人心質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為之限,永無夷狄侵軼之虞,此建都之極選也。唐昭宗有意千都,但因為朱溫的牽制最終未成。
李超躺在庭院前大樹下藤椅上乘涼,李承乾也搬了張藤椅躺在一邊,李世民走的時候又沒把他帶走。李超看這小子,還有幾分暗自得意,似乎在灞上已經玩的樂不思蜀了。
風雖然有點熱,但吹的還是讓人懶洋洋的。
後來的西魏、北周,其實都是關中本位制度,他們一開始實際的控制力都只是在西部,對於關東地區,尤其是遙遠的東南地區,掌控力其實是很薄弱的。
m.hetubook.com.com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六次遷都襄鄧之議。
李超想了想,「這樣吧,你去跟這些來拜訪的人說下,就說在三日之後,我將在這裏,灞上李鎮,舉行一場新聞發布會,到時會詳細說明營建新都的事項,到時也接受大家的提問。若有意者,可到時前來參加。」
「我帶他們賺錢,不也就跟送錢一樣嘛。」
「你已經跟我女兒訂婚,女婿頂半兒,我爹,那就是你丈人的爹,你難道不應當讓座?」
襄鄧,也就是襄陽和鄧州一帶,放在後世,那就是在河南的南陽盆地,這裏處於陝西、河南、湖北三省交匯地帶。
「我有替代的辦法,用水泥加鋼筋,直接澆築出千年樹木一樣的柱樑,然後外面刷上漆,就一樣了,還能比木頭更結實,不怕燒也不怕蛀。」
而如果建都襄鄧就不同了,先不說南陽盆地比關中平原大的多,而且南陽盆地四周,那都是產糧區啊。關中平原、江漢平原還有中原地區等等,新都能承受更多的人口,四周轉過過來也是相當方便的。
聽說不少貴族已經派人去襄鄧一帶買田置地去了。
「這些人!」
「相國,是否需要小的去擋下他們?」
從形勢上來說,鄧州背依秦嶺巴山,面向江淮,可以屯重兵,退可守,進可攻。依託關中和巴蜀兩個天府,和一條江漢運漕大幹線,有兵源,有粟資,尤為重要的是,鄧州實為中原,天下中心。
「送錢?」
其實歷史上雖有六次議而未成的遷都打算,但鄧州在中國歷史上,也曾https://m.hetubook.com.com經四次建都。
「真的只是通報消息,而不是勸捐之類的?」
營建新都的消息,李超要求嚴格保密。
「嗯,我是這樣想的,陛下剛才也答應了。估計等阿麗紗她們生產過後,我就正式出京了。」李超說。
李超聽了馬周的話,也不由的苦笑搖頭,「勸捐?你看我是那樣的人嗎?我既然不需要朝廷的錢營建新都,肯定也不會給商人百姓胡亂勸捐加課的,真的只是跟他們通通氣,接下來看看誰有意一起合作的,到時再進一步詳談。」
如今,李承乾每天都拿著李家的各種李記熟食胡吃海塞。今天兔頭明天鴨脖子後天雞腳再後天酥炸蟹再大後天辣條五香豆乾……
李超笑著道,「這個我自然是明白的,不過你老放心,我心裡有數的。其實建築宮殿,也不一定就要那種幾百年上千年的大木的。更不需要費時費力的去蜀中砍伐,費盡心力的運輸。」
最後一次,則是金哀宗時,蒙軍圍汴梁,金哀宗也是打算退往襄鄧一帶。不過最後未成,國亡身死。
商機,許多商人都聞到了商機。
「相國,外面又有幾勛貴家的管事前來拜見。」管家來報。
「營建新都和建普通的城池可不一樣啊,不說別的,這宮殿得氣勢宏偉,其用料都極為講究啊。許多大殿的柱子,那都得是極好的木材。當年煬帝營建洛陽的時候,好多木料,都是從蜀中砍伐,然後順大江而下,到了淮南再又上岸,往北運,一根上等的大木,可謂是費盡周折的。還有建造宮殿所需要的石材,好多https://m.hetubook.com.com也是得費盡周折開山取石,然後辛苦轉運的。為什麼說營建宮室是勞民傷財呢?就是因為耗費大啊,為了一根木料,可能需要幾百上千人。為了一塊石頭,也需要數百上千。」
八百里的平原,算的了什麼啊。關中的周邊,又缺少較好的農耕區,黃土高原等地形,使得這裏限制很大,隋唐時關中的人口已經達到上限了,人口過多,對於關中水土等破壞越來越大,糧食等物資的缺口也越來越大,隨便一個災情,皇帝就得帶著朝廷官員和軍隊去洛陽就食。
「我是聽不懂你的這些了,也弄不明白,不過你自己可要把握好了,莫要留把柄給人。以後軍令狀還是少立點,離開朝堂去山南呆幾年也好。」老爹道。
第一次,是北魏武帝元修曾有遷都,以避高歡將入洛陽之意。元修打算遷都荊襄,后大臣建議遷都長安,后元修西遷長安,於是西魏開始,第二年,高歡入洛陽,建東魏于鄴。
李承乾手裡還拿著根鹵鴨脖,啃的不亦樂乎。那鴨脖加了不少茱萸調製的辣油還有麻料,吃起來又麻又辣。李承乾一開始對李家這種食物也是一臉鄙視,可吃了一回之後,雖然辣的不停喝水,可卻不舍的停下來。
營建新都啊,這多麼大的一個工程啊。
雖然最終襄鄧一帶未建過都,但六次遷都襄鄧之議,也說明襄鄧這個地方,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立都之所在。
來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並來拜訪的,多是些有背景的商人,或者說乾脆就是那些名門豪族的家僕管事們。
可已經有許多人前來拜訪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