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可以說大唐要在鄧州建新都,唐州是新都的東部門戶,十分重要。
李超在家裡收拾行李,去鄧州,地方較遠,足八百里,走藍田古道,了武關,然後到鄧州穰城。這還是走的近乎直線,長安、灞上、藍田、武關、鄧州,最便捷的路線。
出門挺麻煩,要帶的東西不少,不過都不需要李超操心。
不過愜意也是相對的,真正事情來了,該去做的還是得去做。
他的那個救災餅項目搞的正火,雖然朝廷現在也開始上馬製作救災餅,但朝廷需要大量的救災餅,因此李超他們的那個太子挂名領頭,由無數官僚權貴地方豪強們參股的工坊,接到了許多外包訂單。
偶爾看看家裡的產業布局發展,指點指點,或者調|教調|教太子,教導下自己的那些勛貴學生。
崔鶯鶯是個很精明的女人,但有時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她很快就想明白了,既然這和買還是丈夫提出來的,她當然得支持。
現在京中已經到處在傳今年旱災將會持續下去,旱災持續,秋收歉收,糧食肯定會漲的,這個時候李相家居然還以市價和賣糧食給朝廷,還賣這麼多,真讓人想不明白。
三萬石糧食,光是糧包就整個三十多萬包,數百萬斤的糧食。公差們一次拉了幾百車,也只不過是拉走了其中一小部份。
其實李超心裏挺不想出門的,他喜歡在長安這樣的生活,輕鬆閑散,日子過的無拘無束,有賢惠的妻子和_圖_書溫柔的妾侍美麗的姬妾,溫馨的一家人。
「去唐州!」
「大旱,大蝗災?」
「市價?市價是多少?現在誰不知道今秋可能有旱災,誰家不是在囤糧收糧,這個時候還市價和買,誰傻啊?」
「可等到了那邊,我在鄧州你在唐州,也沒機會在一起的啊。」
八百里路,說遠不遠,可說近也不近。
「你提出來的?」崔鶯鶯有點意外。
李世民這樣,現在這些宰相國公們也這樣。
「你去了山南,我留在這京城也沒什麼意思。」
每每看著賬本上那些糧食,崔鶯鶯都極為滿足。現在李超一句話,說要拿出一半來,她哪能高興。
京兆府和太府寺少府監太倉等幾個衙門,就一起敲鑼打鼓來到李家。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平陽在洗澡溝也有一套度假別墅,離李超的挺遠,不過兩人會悄悄的在船上幽會,這樣別人很難發現。
什麼叫做去歷練?
「我覺得沒。」
朝廷按當前市價,向李家付了這三萬石糧食的錢。
騎騎馬練練箭,耍耍鐵槍游游泳,有閑心了也進山去打打獵,下河撈撈魚,多愜意啊。
平陽點頭。
李超和平陽在船上幽會。
「可真要大飢荒,我們家的糧食全拿出來,幾萬石能管什麼用?」
「可惜我們現在公開的關係還是仇人呢,要不我就跟你一起同行了。正好你的妻妾都不去,本來多好的機會啊,可惜了。和圖書
「官府和買,市價。」
「什麼?」崔鶯鶯一聽就皺起了眉頭,「收糧,收走咱家一半的糧,憑什麼?」李家現在田多糧也多,今年夏天光是水稻就收了兩萬多石,這還沒算上粟和麥、豆這些的。嗯,也沒有算是河北以及隴右、朔方的田地的收穫。
陳糧都已經清出倉,拿到糧鋪開始降價處理。
「從我們做起,帶個頭,如果大家都能出份力,這天災也並不是那麼可怕的。再說了,咱們有這麼的田有這麼的地,現在拿出一點糧食來賣給朝廷,又沒虧本,咱們自己還是能留下一半糧食的。」李超勸道。
「三郎,我最喜歡聽你念詩誦詞了,再念幾首來聽。」
當天下午。
一君大的不過十歲,小的三四歲的屁孩,他們懂什麼叫歷練嗎?把孩子扔給自己,還要帶到鄧州去,那是把自己當成了夏令營的老師,帶著他們去野營吧?
收割完水稻的梯田已經翻過了田,把泥塊破碎后修成了一條條田壟,然後種上了大豆。因為天旱,水車日夜不停的開動。一群長工整天伏在水車上拚命踏動水車。
李秀寧點了點頭,她那雙纖長的手剝起蝦來很靈巧,也很好看。幾下就把一個蝦球剝好,送到李超的嘴邊。
進進出出,錢沒少賺。
當然,李超大方的帶了個好頭,一下子和買了三萬石糧后,也沒虧什麼。畢竟這糧食是以市價賣的,又不是白捐。再者,李超現在還攬了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政府大單。
「天下亂不得,天下亂,這世道也就亂了,到時大家都沒好日子。生意難做,日過難過,我們拿出些糧食來,也是為了這天下窮老百姓,換句話說,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有個太平日子過。」
崔鶯鶯想跟著去,但孩子還小,不敢路上顛簸。
唐州在鄧州之東,隋州之北。唐州北是方城山、南是桐柏山,往東就是淮南,往西南是襄陽,東北是豫州。
平陽坐在那裡為李超剝著蝦,不是小龍蝦,可煮了后一樣麻辣好吃。
連鄭婉言和紅線也都懷了孕,因此倒是沒有妻妾能陪著李超去鄧州。
「你說陛下是不是已經知道了我們的關係啊?」
「跟著你去山南,總比扔在京城沒人看管的好。我發現,那兩孩子還就聽你的話,也怕你。但又不全是怕,他們願意聽你的話,服你。跟我這裏,只是怕,哎,我覺得我就是不會帶孩子。」
誰知道,最後各家反而只是派了幾個仆擁過來,還帶上了孩子們的衣服等,然後留了句話。家裡公爺夫人覺得小郎君跟著李相和太子一起去外面歷練歷練挺不錯的。
「把家裡的糧食拿出一半來,待會衙門會來人收走。」
缺水。
「若是你在那邊寂寞了,不嫌棄這兩丫頭的話,可以收用了,我沒意見的。」
「別說話,吻我!」
「夫君,把秋月和冬晴兩丫頭帶上,你嘴叼,我怕你忙起來不願意自己動手做飯菜,這兩丫和_圖_書頭手藝得了你真傳,跟著你時間也久,你用的也習慣。有她們在你身邊,我們也放心。」崔鶯鶯體貼的道。
「你因為我而去的唐州嗎?」
「唐州?」
隔三岔五的,也上一次朝,入兩回宮,跟李世民和宰相們聊聊國家大事,偶爾出謀劃策一下。更多的時候,還是在家裡享受著舒適自由。
妻妾們是不去了,可李承乾一群熊孩子卻都要去的。一開始,還只是承乾要去,李超讓僕人去通知各個孩子家裡,讓他們來把人領走。
他們的爹娘還真放心啊。
不過這效果確實沒的說,當朝最當紅的李相國,居然都一次向朝廷和賣了三萬石糧食,這可是夠驚人的。
「那兩孩子你真不領回家去啊?八百里路遠呢,到了那邊,我也沒那麼多時間照顧的過來的,你真放心?」
水庫里,水越發的清了。
「我不管,起碼我跟你離的不遠。」
洗澡溝。
李超走到一邊坐下。
「我求世民讓我去山南,求了幾次,求了一個唐州都督職。」
「嗯,可能席捲中原的大旱災和大蝗災。大旱大蝗過後,肯定就是大飢荒。」李超把情況簡單的跟她們說了一遍,「朝廷現在在積極的想法預備救災,糧食是重中之重。讓朝廷向糧商和地主們和買糧食,這就是出自我的建議。」
持續的乾旱,讓洗澡溝水庫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現在磨坊和碾房都大受影響,水力鋸木、水力沖鑄這些水力機械,都開工不足。
工坊接了m.hetubook.com.com訂單,然後又從官府的手裡買來糧食,再配上各種材料,加工成救災餅后,再又賣給官府。
好吧,女人的思維李超不懂。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自倆人真正好上后,雖然也時常幽會,但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公開場合,倆人還總表現的一副因愛生恨的樣子。
然後官差們拉著一車車的糧食回去,還特意在長安六街轉了一圈,遊街示眾,大聲喧嘩。
紅線因為已經懷孕了,所以家裡的事情都丟給了趙四娘,好在崔鶯鶯現在帶孩子之餘,還能偶爾抽出些時間來管管事,到也沒讓趙四娘一人忙死。
李超打開大門,在李家的石獅子前向圍觀的百姓宣布,李家自願和買,一下子拿出來三萬石糧食給朝廷。
「我就跟你們說一下,你們不要跟別人去說。現在天旱,而且今秋肯定是要旱下去了,今年秋收肯定不會好,能有三四成收成就不錯了。但朝廷估計,明年可能還會跟著旱,然後會有大蝗災。」
從宮裡回來,李超把崔鶯鶯和趙四娘叫來。
聽了這話,李超差點想罵娘。
只算京畿的地,李家現在就有上萬畝。這麼多田地,今夏豐收,李家收穫了幾萬石糧。而且李家還有商行、糧鋪,還有磨坊,家裡的在好幾個地方修有糧倉,滿滿的一倉倉全是今夏的新糧。
李超靠躺在她腿上,很享受的張嘴,還把她指頭咬住。
「留在京城怎麼沒有人看管,你要去哪?」李超問。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