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皇后病重

以往也是如此,天太冷,菜試過後已經涼了,到了這邊還要再熱一次。
「朝廷國庫空虛,朕的內府也一樣空虛了。但朕看朝廷的貴族們,卻一個個很有錢,很富裕。就連那些商賈,也一樣很富裕。錦衣玉食綾羅綢緞,出入馬車,養馬球隊,起高樓豪宅,建莊園別墅。」
李世民說起這些,心裏既是生氣,又還有點羡慕。
但朝廷的開支也確實大,去年北方的大災剛結束,朝廷又是搞移民,又是搞均田授地,還對北方受災和移民的百姓搞兩年免稅賦。
「陛下,只能量入為出,按照朝廷的收支,來決定開支預算。把一些不必要,不是非常緊要的開支壓縮、削減、甚至是取消。對其它各項開支,也要該減的減該削的削。」
李超想了想,孫思藐是個高人,不太喜歡受朝廷的約束,但是個人就會有些追求。孫思藐不想當官不要爵位不要錢財,但肯定也會有追求啊。
氣疾,這是個比較籠統的中醫疾病分類,什麼氣疾、風疾,有的時候都搞不清是什麼。皇后的氣疾,經過他研究,倒是判斷出估計是哮喘之類的,或許是肺部問題,反正他搞不太清楚,那些御醫們的診斷,對他實在沒什麼幫助。
「陛下想吃點啥?」李超看李世民踩著飯點來,又是輕車簡從微服而來,知道皇帝肯定還沒吃過。
不當家,不知道油鹽柴米貴。他當了這個戶部尚書,才知道,大唐如此大的國家,財稅收入很多,但開支更大。到處都要錢,處處請款。
「御醫來看過了,開了葯,可沒什麼大作用。喝了佛粥后安穩了一點,現在已經睡了。」和-圖-書
天下有多少田,就能徵收上來多少稅,這個稅地方上還是無法欺騙到朝廷中央的,因為多少田地,都會隨著這次人口普查調查的一清二楚。
「陛下似乎有心事?」李超問。他們雖是君臣,可在私下裡,卻也是朋友。看李世民的樣子,李超關心的問。
李超接報迎出門來,也不驚訝,反正李世民也不是一回兩回這樣了。
加之此前的戰爭,開支大的驚人,這個時候,還得加緊搞北方的九邊防禦,又要修新京。
馬周合上手裡的賬本,「回陛下,臣自接手戶部之後,蕭規曹隨,按李相留下來的辦法,加緊發行了鹽引,招募鹽商發行鹽引,而且是超發了一倍之數,募集鹽引錢不少。又發行了鹽債,再募集了一筆資金。此外,鹽務公司成立,公開向天下發行鹽股票,招募股東,也募集了不少資金。」
長孫皇後有氣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好在李超執掌戶部的時候,建立了一個財政開支預算制度,每年底,都會預估次年的財政收入,然後在此基礎上,對次年朝廷的開支,做一個預算分配。
再好吃的菜,涼了再熱后也沒有那個味道了。
這樣一來,大的開支預算做好分配,再留下部份做調劑,也就免的左右難支。這個預算制度,最大的好處,還是把錢合理分配。
李超想了想,皇帝嘛,山珍海味的不稀罕。當下想了想道,「巧了,家裡有莊上人剛送來的新鮮香椿芽,要不炒個香椿炒蛋?」
他實在沒那個本事,可以製造出一個新的太陽能充電器,後悔當初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
能弄https://www.hetubook.com•com錢的地方,他都想辦法了。光是一個鹽,他就按李超的法子,又發鹽引,又發鹽債,還發行鹽股票,總之,一個鹽愣是弄出好幾千萬貫錢。
爺倆出宮,直奔李超府上。
李世民其實問過李超不止一次了,但李超本身又不是什麼大夫。以前帶來的那些葯,本就不多,加之時效問題,他早就用光了。他倒是想從自己的電腦手機上找找藥方,但不幸運的是,幾年了,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或平板,都開不了機了,因為太陽能充電器壞了,所以電子產品早就電量耗光了。
「陛下,不如再下一道詔書,請孫藥王來京。」
李世民嘆了聲氣。
對於朝廷來說,這個稅才是真正的大頭。
「暫時只能這樣了。不過這非長久之策,李超之前提出的兩稅法,要儘快推行下去,今年夏就要先把上半年的戶稅地稅征上來。這筆稅錢要是征上來了,能緩解不少財政空缺。」李超提出來的兩稅新法,是朝廷租庸調正稅的補充稅法。
李世民點了點頭,春天到了,冬筍去了,香椿來了。只是一想到,每到春天,皇后的氣疾加重,他就心情沉重。
李世民一拍大腿,「朕以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些呢,好,就按你說的辦!若是能找來孫神醫,治好皇后的病,朕什麼條件都答應他!」
簡單點說,租庸調,就是按丁收稅。不管你幾戶,不管你田地多少財產幾何,一個成丁就收一份稅。
馬周手裡雖然還會留一筆預算款,這筆錢是做緊急之餘的,輕易不能下拔。
他叫住了內侍。
李世民抬腳,又停下,轉身回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坐下。
「母后剛睡,父皇還是別去打擾了。」
但地稅就不同了。
承乾呵呵一笑,很開心的起身,宮裡的膳食,向來是不如老師之手的。
而現在李超推出兩稅法作為補充,則在丁稅之外,還要按戶租戶稅,戶按等徵稅,等於是每個人都加了一筆稅,窮人加的少點,富人加的多點。
「陛下,皇后的病,若這天下有人能醫治,就只有藥王孫思藐了。依臣看,陛下當下詔,讓全天下尋找藥王。」
「朕知道,文遠也跟我說過幾次,朝廷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什麼市場繁榮了,朝廷的稅賦才能增收,這些我都知道,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眼看著北方局勢這麼緊張,朝廷不得不加緊北方的防禦建設,但這些要錢。要移民實邊,開墾屯田,這也要錢。處處都要錢,朕也變不出錢來了。」
馬周也沒有辦法了。
可今天李世民卻沒有了心情。
「我去看看。」
香椿最經典的做法,當然是椿芽炒蛋。
「父皇,母后的氣疾又犯了。」
馬周也有點無奈。
加之皇后的病又加重了,李世民心情更差。
等菜送到皇帝和太子面前時,已經涼了。
「陛下,貴族商賈只要依法納稅,沒有偷稅漏稅,那麼朝廷不可隨意加徵稅費啊。如今市場繁華,這是好事。如果朝廷因為缺錢,就隨意打破自己訂立的稅法規矩,向百姓商人征錢,那樣做,無亦於殺雞取卵,涸澤而漁,這非長遠之策。」
皇後生病了,卧病休息,也就沒法給爺倆做飯了。平時,皇后經常會親自動手,為皇帝做飯,太子在宮裡的時候,也是一起吃的。和*圖*書
此時田園的春天裡,憋了一個冬天的香椿芽終於破莖而出,梗肥葉嫩,鮮美芳香,醇香爽口,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你看襄陽的那些大戶富商們,搞的花燈多奢侈豪華。」
這個稅,對富人來說負擔其實不大。
結束議事,李世民回到寢殿。
如果均田制能夠保證,那麼這個稅法倒是相對公平的,也不算重。但另一方面來講,制訂這個稅法的時候,其實就是偏視袒了那些權貴富人們。因為他們錢財田地再多,也一樣只是按丁收稅。
但再好的制度,也還是得有錢。開支太多,各處壓縮削減預算,結果就是各處都拿不到足夠的錢,沒有錢就辦不成事,最終各處還是不斷的請款。甚至許多地方,都派了專人,整天就呆在襄陽,天天蹲在戶部衙門外,守賊一樣的守著他們,每天來亮個相報個到。
李世民不解,他都下過許多次詔書了,孫思藐肯定知道,但就是不應詔啊,他封官許願,承諾千金萬賞,都沒用。
太子在一邊道,「母后的氣疾又犯了,父皇為母后擔憂。」
李世民聽戶部尚書馬周做財政報告,越聽越皺眉。
「有啥吃的?」
「怎麼朝廷財政狀況絲毫不見緩解,不是發行了鹽引鹽債鹽股嗎?」
御書房。
父子倆坐在那裡,嘆氣好一會。
香椿有紫椿芽和綠椿芽之分,但以紫椿芽最佳,通體紫紅,芽苞肥厚,香味醇正,營養還高。
宮人把菜從食盒裡一道道取出來,準備再熱。
「去哪,父皇?」
雖然宮中御醫無數,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有良方能醫治好皇后的病,頂多只是治標不治本。
m.hetubook.com•com「朕早下過詔書了,可根本找不到人。」
「陛下,對孫藥王來說,功名利祿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如給孫藥王修建一座醫學院,既可以為人看醫治病,同時也可以收徒教學,傳續醫道。陛下還可以為孫藥王出版醫書等!為他提供醫學研究的經費,助他解決醫學上的疑難雜症!」
到時朝廷只要按著官方的登記數,來核對地方上交納的地稅就好了。
每年春的時候,氣疾便越發的嚴重,經常說一句話,要喘息好幾次。嚴重的時候,不但氣喘嚴重,而且還會咳血。
聽到太子的話,李世民緊張起來,「宣御醫了沒有?」
「去李家,吃狗大戶去。」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叫上太子,「承乾,跟我走。」
如果能把兩稅都征上來,按官方預計,這甚至會超過正稅的收入。
倆人也沒有擺儀仗車駕,輕車簡從,帶著不多的侍衛,直接上了門。
「菜不用熱了,朕賞給你們了。」
等了許久,今天的御膳才傳上來。
「陛下對今天的御膳不滿意嗎,老奴可以傳御廚再做一份。」
「那怎麼還缺錢?」
李世民現在很需要這筆兩稅補充。
因為飯菜不是皇后親自做的,御膳從御膳房裡傳過來前,還要先經過專人嘗菜試毒。
嫩嫩的雞蛋,脆脆的椿芽,越嚼就越有味道。
因為李超的地稅是按田地來徵稅的,而且這個稅完全只按田畝數量徵收,且不計上限。田地越多,征的地稅越多,不論官員還是貴族,都不能免除這個稅。
他甚至還已經組建了茶業公司,發行了茶引,募集茶股票,茶引都是超發的。
「文遠,你可有什麼良方偏方可治皇后氣疾?」李世民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