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監國攝政

現在他們只有一個辦法能廢除新法,那就是直接叩宮,讓皇帝出來說法。只要皇帝一句話,那麼自然就能打破現在中書門下宰相們的僵局,然後廢除新法了。
「那相國打算什麼時候廢除李超亂政?」
一群大將不甘寂寞的在那裡談論猜測著李超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李超這麼快就已經到了平州?他不是應當還在路上嗎,而且李超居然就擊敗了高句麗人,打了個這麼大的勝仗?
「中書門下有十一位宰相,既然現在是五五開,那就問李相吧。中書門下已經給李相送信,就此事詢問李相的意見。」
「哦,看咱家這個記性,還有一個重要的消息告訴大家,是好消息。」
「陛下?」
「令太子監國,暫攝國政,中書門下宰相和樞密院樞密們共同輔佐太子。」
快兩個月了,他們沒見到皇帝,也沒有接到一份旨意。
還有,兩萬志願兵,不是些民夫嗎,這些人真的上戰場了?
「房相、杜相,陛下這麼久時間也不早朝,不見百官,難道你們不應當做點什麼?」
金殿,早朝。
不少人還以為起碼得損失四五千,甚至更多的。
「陛下身體不適,需要靜養,不得打擾。」長孫無忌出聲。
杜如晦在一邊黑著臉,「上次的中書門下會議,也讓你們列席了。這事情諸位宰相認真的討論了,結果你也看到了,現在你還整天糾纏著不放,你想做什麼?」
然後,他出離憤怒了。
一大早,百官上朝,可和圖書今天的金殿上,御座依然空虛。皇帝又沒有早朝,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帶領百官向著那張空椅子行禮。
他能處置什麼軍國大事?況且,太子可是李超的學生啊,李超跟太子的關係之好,天下誰人不知,李超還是太子的未來丈人呢。
長孫無忌瞪著劉洎。
劉洎認為,還是動作太小了點。
「李超遠在幽州,何況此事涉及到李超,他理應迴避。這件事情,不用千里迢迢去河北問李超,直接問陛下就好。」
「新法必須廢除!」
本以為皇帝總算要出來了,結果卻依然不出,反而是讓太子攝政。
蕭瑀和陳叔達幾個宰相則愣在那裡好一會,今天可不是劉洎個人的突然發難,而是他們一起策劃好的行動,逼著房玄齡等幾個宰相,與他們同去叩宮,要讓皇帝露面。
那李超損失了多少兵馬?
皇宮。
太子坐在那裡,人很小,可眼神卻很穩重。
「房相,杜相。」
口水都噴到了房玄齡的臉上。
諭旨宣讀完,金殿中一下子死寂,落針可聞。
「諸位,孤打算在明日早朝之上,向百官徵求對新政的看法意見,所有京官和地方官員,都可以上陳已見,諸相以為如何?」
只是一群御史去叩宮門,皇帝根本不重視。
說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馬周等離開,魏徵也從他身邊擦身而過。
王太監臉上帶著溫和的笑,目光在諸大臣身上掃過,然後口頒聖諭。
只要皇帝肯露hetubook•com.com面就好辦,中書門下再怎麼拖,可現在有了皇帝裁決,那這個事情都得有一個結果。
百官自動的就站到了兩邊。
千余?
「不用看朕,這是太子自己的想法。」
重新落座。
李世民坐在宰相們面前,身邊是年輕的太子。
禮畢。
金殿再次靜寂無聲。
「陛下身體不適,不能打擾?」
還是說,李超以一萬河北府兵加上帶去的五千神機營,就打敗了兩萬高句麗騎兵,還斬首四千。
「房相、杜相,諸位相國,請輔佐孤。」
「天下輿論紛紛,都在說新政是亂政,難道還是足以說明?」劉洎寸步不讓。
「陛下諭旨!」
劉洎不肯讓路。
「大善!」
王內侍卻只是笑著道,「陛下身體著實不適,現在要靜養,不能打擾。大家放心,明天早朝,太子殿下將臨朝攝政,到時有什麼軍國政務,都可以向太子殿下稟奏。」
「這事朕深思熟慮的,你們好好輔佐太子。」
而李超這麼快就傳回一個大捷報,更是讓大家措手不及。
身為百官之首,朝中首相,被御史中丞這樣噴,房玄齡也惱怒了。
劉洎大怒。
劉洎和房玄齡也談不下去了。
金殿里,本來應當離去的百官,都停下了腳步,全都停了下來。
說不定皇帝讓太子監國攝政這事,背後也與李超有關呢。
雙方兵力差不多啊。
只要長孫無忌他們五個宰相不動搖立場,中書門下永遠討論不出結果來。
承乾笑道www•hetubook•com.com,「其實也不全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與老師一直有保持通信,我的這個想法,也是受老師的指點啟發。」
「李相一戰斬敵四千,麾下傷亡不過千余。」
讓太子廢除李超新政,這肯定不行。
這些天,劉洎天天給皇帝上奏章,可皇帝就沒回過一道奏章。他又天天去找中書門下宰相,可中書門下根本就是在糊弄。
八歲的太子,能攝什麼政?
現在,皇帝的諭旨終於出現了。
房玄齡事先也不知道這個決定,他疑惑的望著皇帝。
想通過中書門下這個正規渠道來廢除新法,根本行不通。
房玄齡拱了下手,「劉中丞何事?」
他不相信皇帝還敢頂著天下人的反對,繼續支持新法。
眾人還在驚訝之中。
劉洎也很激動,他覺得自己終於成功了,讓皇帝迫於壓力無法再躲在宮中不出聲了。
李超確實是宰相沒錯,可去問要不要廢除李超新法,這不是扯蛋嗎?
房玄齡笑笑,「陛下身體不適,正在調養之中。」
「大唐的江山社稷都要亂了,李超新法亂政,難道這事情還不重要?陛下養病重要,但大唐的江山社稷更加重要。今天,我等就請幾位宰相同叩宮門!」
「從今日起,太子暫攝國政,以後就需要諸卿輔佐太子。」
他算看明白了,這個事情不能這麼下去了。
劉洎道,「我為民請命,行使御史之職責。那天的會議,十位宰相五五開,也不是都支持李超亂政。」
長孫無忌冷m.hetubook.com.com笑,「好,那今天中書門下再議一次,再表決一次。」
皇帝面色紅潤,比前段時間氣色可是好的多,哪有半分病中的樣子。
御史們叩了不止一次宮門,但都沒結果。
還有比這更糊弄人的?
房玄齡道,「不可能。」
「河北捷報,趙國公剛剛在平州大破高句麗。以五千神機營,一萬河北府兵,兩萬志願兵,在濡河邊,大敗兩萬高句麗騎兵,斬首四千。」
劉洎又不傻,十一個宰相,一個在河北,剩下十個在朝。上次的會議結果已經很清楚了,五對五。
「確實如此。」房玄齡點頭。
一群樞密院和南北衙里的高級將領,這個時候也終於可以說話了,剛才他們只能在一邊看著御史中丞跟首相爭執。
走了幾步,他卻又回頭。
「房喬,你身為中書令,首相。可是你做了什麼?你身為百官之首,卻附和李超,毫無首相之節操。李超亂法害民,天下沸騰。你卻還隔絕皇帝耳目,不讓百官將這等實情稟報于皇帝。你,亂臣賊子,奸佞之臣!」
一件在他看來非常簡單的事情,可卻被糊弄了兩個月。
房玄齡等連忙起身還禮。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馬周、魏徵、高士廉六個宰相,被皇帝召進了宮。
劉洎還想談,可長孫無忌已經冷冷的對他道:「明日早朝,有什麼事情都可以等明天在這裏與殿下奏稟。」
劉洎攔住了這兩位宰相。
「王內侍。」劉洎走上前,「諭旨是什麼?」
房玄齡等宰相都不https://m.hetubook•com.com由的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又是李超,好像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他。
「王太監,我們要見陛下!」
房玄齡驚訝的望向李世民。
樞密使衛國公李靖卻已經拿著笏板重重的在手心裏一拍。
「今天這個事情必須得有個結果,不能一拖再拖。」
正當他要發怒之時,王太監來了。
百官一下子激動了。
中書門下討論廢除李超新法,十位宰相表決是五對五,現在房玄齡居然說派人去問李超的意見。
李超走了,皇帝不朝,中書門下一直還在維持新法。新法確實觸及了許多人的利益,朝中的官員們,也是受損的那群人之一。
房杜準備返回衙門辦公。
「你想要個什麼結果?」
誰都沒有料到,會來這麼一道諭旨。
「趙國公了得!」
說著,太子起身向六位宰相躬身行禮。
「亂政?何來亂政之說?」房玄齡一臉微笑著。
這個消息一出。
皇帝還是在糊弄,太子,太子才幾歲?
可誰也料不到,皇帝會讓太子監國攝政,依然不露面。
今天,劉洎準備讓房玄齡等所有宰相也一起去叩宮門,無論如何,都要請皇帝出來說句話,做個裁決。
太子攝政。
劉洎感覺頭上被潑了一桶冷水。
說完,王太監往外走。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可以不在意新政帶來的損失,堅持支持新法,可更多的官員們來說,他們不願意支持新法。
「既然陛下要休養身體,那麼如今中書門下諸相主持朝政,這朝政大事,都由你們決定,這事總沒錯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