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先斬後奏

駐守此城的城主楊萬春也是高句麗的一員悍將,勇猛了得。
這樣的大事,太子卻再一次的先斬後奏。
而且自青鸞和孫波王子帶著蘇毗人從吐蕃中再分裂出來,蘇毗和吐蕃打了好幾年,本來要一統藏區的吐蕃現在越打越弱。
目前已經有不少山城的高句麗守將準備投降,但李世民卻還沒答應,他還要再熬一下他們,等他們徹底走投無路的時候,那時別說投降,就是大唐讓他們調頭去打乙支文德他們都會願意。
只要安市城一降,那建安就成為一座降城,被切割與其它山城的聯絡,到時李績李靖兩軍匯師建安城下,乙支文德還如何負隅頑抗。
現在李績圍建安,而李靖圍安市。
李世民一聽這聲音,就知道來的是中書令房玄齡。
「其實太子殿下監國留守,已經做的很不錯了。這三年來,並未出過半點差池,做事中規中矩。陛下在登州征遼三年,太子負責調運糧草軍械等毫無差池,極為難得啊。」
另一面來說,吐谷渾不滅,那麼大唐通往西域,就只有一條細細的河西走廊,這對於如今在西域擁有五個道的大唐來說,簡直是喉嚨上一直被人架了把刀。
李世民握緊拳頭,等他滅了高句麗就回漢京。
征遼三年,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朝廷的情報顯示,高句麗人守不住了,他們糧草將盡,現在已經有高句麗的守將在暗中接觸唐軍,希望能夠投降。
據有後世的青海南部和-圖-書,四川西部以及藏區東部。
「是啊,三年了,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了。陛下,春天已經來了,遼東雖然還沒有解凍,但我以為,可以接受那些高句麗人的投降。」
中書門下。
建安與安市互為倚靠。
「讓我們的細作暗中聯絡安市城的楊萬春,爭取說服他投降。只要他肯投降,那我們就能順利拿下安市,建安城也就孤立無援,到時把建安的乙支文德和高藏一網打盡。」
「劉相,不如由你來統兵,如何?」承乾點了劉弘基的名。
蘇毗的崛起,其實並不是大唐願意看到的,大唐更願意看到一個分散的青藏地區。現在大唐迫切的需要加緊與蘇毗的聯繫,需要對蘇毗進一步增強接觸和控制。而吐谷渾隔在中間,實在是個障礙。
「可以,但一定要加強警惕,現在遼東天寒地凍,我們在那邊不利於展開作戰,各部之間更無法聯絡呼應。一定得提防高句麗人採用詐降等詭計。他們要降可以,讓他們丟掉武器之後投降,一定要把他們嚴密監視,要單獨安置。每天限量供應他們糧食,餓不死就行,別讓他們吃飽了,等天一暖和,立即把他們押到後方來。」
「房相啊,你說朕費了這麼大力氣,花了三年多時間才平滅高句麗,打下這遼東,現在卻要分封給諸侯們,朕心中有些不舍啊。」
這個太子,已經越來越不像話了。
二月。
最後商討統兵人選。
和-圖-書安市城也是遼東千里長城防線上的重鎮,這裏地勢險要。與遼東城是一座平原城不同,安市是一座山城。
房玄齡聽了心裏咯噔一下。
在安市不遠,是建安城。在丟失了遼東城后,現在乙支文德和國王高藏,還有高句麗臨時小朝廷就在建安。
「殿下,可派使者召慕容伏允到東京謝罪。如果他不肯來,那麼朝廷就師出有名,可派兵征討。」
結果太子卻不管不顧,下令南征。好在南征倒沒影響到東征什麼事,如今林邑也被朝廷掃滅,大唐又收復了一片秦漢舊疆。
二月,劉弘基、殷開山、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契苾何力七員大將統兵七萬出征吐谷渾。
看到這個奏摺的時候,李世民甚至有馬上趕回漢京的打算。
當初拿著高句麗的遼東不當回事,賣了幾千萬貫,數錢數的那個開心。現在終於把遼東打下來了,這遼東成了大唐的遼東了,皇帝捨不得了?
「吐谷渾的慕容伏允今年沒有派人往東京朝貢,陛下很生氣。」劉弘基先開了口。「這個慕容伏允,見征東之戰打了三年,還沒有結果,就以為朝廷如前朝一樣陷入那個泥潭裡了,居然有了想法。」
登州沿海還沒有解凍,征遼的大軍照例進入休整期。
「命安西大都護牛進達、蘇毗女王青鸞出兵協助。」
承乾猶豫。
「必須打,要不然吐谷渾下一步搞不好就要劫掠河西、隴右,又或者m.hetubook.com.com出兵蘇毗了。」李超握著拳頭說道。
殷開山、李道宗、李道彥、高甑生等率軍向南,出吐谷渾之左。
「南征林邑一事,結果還是不錯的,年前太子不是奏報,林邑王已經被我唐軍在山中捕獲嘛,現在林邑國算是徹底被滅亡了。這滅國之功,可是太子殿下的啊。」
「陛下,這……」
承乾問,他有些猶豫。朝廷南征林邑,打了三年才結束,東征高句麗也打了三年卻還沒結束,現在又要出兵吐谷渾嗎?
腳步聲傳來。
李世民看完奏章之後,扔到了一邊,眼裡儘是不滿。
留守兵部尚書殷開山問,「那現在要如何處置吐谷渾呢?」
安市在後世遼寧的海城,而建安城則是在後世的遼寧營口。
李世民起身,負手踱步。
而皇帝李世民也從遼南回到東都登州。
「陛下,遼東李靖和李績還有秦瓊都送來情報,高句麗人已經徹底窮困無路。已經有高句麗人直接棄守山城堡寨,丟下武器跑到我們的城下來投降了。這些人餓瘋了,只為了一口吃的。」
「我?」劉弘基愣了一下,然後笑著應下。在京留守幾年,也沒有什麼事可干。現在有機會統兵出征,他還是很高興的。出兵打仗,那就是搶戰功的時候啊。
「有太師出征,必然馬到成功,但太師是首輔,孤也片刻離不得太師。」承乾搖頭。
「哈哈哈!」他放聲大笑,心情舒暢許多,「這些高句麗蠻狗,也有今日!」
https://www.hetubook.com.com倒是蘇毗,在青鸞的帶領下,又兼之青鸞出身於東女國,如今蘇毗與東女國已經合併,就叫蘇毗女國。蘇毗女國現在已經把白蘭、白狼、東山八國等都併入到了蘇毗女國中,蘇毗女國現在勢力很強,地盤很大。
吐谷渾本來就是叛服不常,他們佔據著青海一帶,對於大唐來說,本就是一個威脅。他們隨時能威脅到大唐的隴右和河西地區,甚至是如今大唐新佔據的西域地區。
李世民點了點頭,「其實朕也知道,這些多半是李超的功勞,不過太子能用好李超,也算不錯了。但他還是太年輕,有時做事還是太毛燥了。就比如這次,征吐谷渾這麼大的事情,又是先斬後奏。就跟此前用兵林邑一樣,朕還沒決定好,他就調兵南征了。」
「如果楊萬春願降,朕封他為侯,並保全其家人。」李世民道。
李超、劉弘基、杜淹三位輔臣主持會議,三省的左右僕射、侍郎還有六部尚書等重臣參与會議。
李世民心情大好。
皇帝這是要準備食言了?
「如果殿下允許,臣願意親自統兵出征吐谷渾。」李超主動請戰。
接到太子的奏報之時,進攻吐谷渾的唐軍已經集結完畢並出征。
李世民哼了一聲,「滅林邑之國,那是張仲堅、崔琰還有吳黑闥和李君羡的。」本來當初李世民開始是決定南征林邑的,可後來征遼之戰開打,李世民擔心兩頭作戰,消耗太大,便打算暫停南征。
吐谷渾做了一個極不www•hetubook•com.com聰明的決定,他們在這個時候敢置疑大唐,大唐必須得有反應,要不然,大唐這個天朝上國,還如今統御眾藩屬。
唐軍兵分兩路,劉弘基、李大亮、契苾何力等率軍向北,出吐谷渾之右。
用兵七萬啊,這樣的大事,都不先奏報他,就先斬後奏了。
可生了會氣后,李世民也漸漸冷靜下來。
「征遼之戰終於要結束了,朕也可以回漢京了。說實在的,三年沒回漢京,任由承乾在那裡瞎折騰,朕都不知道操碎了多少心。」
再忍忍。
李世民剛才的鬱悶一掃而光。
就如同此前他沒先向他奏報,就把李恪三兄弟送去了西域之國一樣。
「出兵七萬,征討吐谷渾。」
唐軍花了兩年時間,也才掃清安市的外圍而已。每到冬季,嚴寒無比的時候,楊萬春就會帶著手下冒著嚴寒來奪取丟失的外圍堡寨,雖然傷亡很大,卻依然兇悍。
「要動武嗎?」
李超不以為意的道,「吐谷渾地盤雖不小,但人口就這麼多,朝廷在奪取西域之後,現在他三面都為我大唐包夾著,其南面還是我大唐的屬國蘇毗女國。脖子都被我們扼著,慕容伏允還敢有小心思,真是不知死活。」
「任命輔政大臣、樞密副使劉弘基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留守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殷開山、留守刑部尚書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以及契苾何力等率軍進擊吐谷渾。」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