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省親

中午可以吃酸辣土豆絲、青椒土豆絲、炸土豆條、煎土豆片,還可以做土豆泥,以及香煎小土豆。
就算後來終於有人成功穿越了白令海峽,可阿拉斯加那冰天雪地,也是讓探險隊舉步維堅。
太子妃回府省親,李府熱鬧喜慶。
「你跟你娘好好聊會,你不在家,她可是經常想你。」
嗯,再弄點什麼?
夏花進門,先向李超夫婦跪拜磕頭。
這條航線同樣艱難,因為沒有現成航線,每前進一段距離,那都得付出很大代價。最終還是有一支船隊成功了,他們在前面幾支失敗隊伍留下來的富貴路線上,又花費了五年時間,終於抵達了大洋對岸。
再換了個溫室,裏面幾壟玉米長的極高,水嫩的玉米上的纓子還沒老呢,這個時候蒸的吃最美味了,也可以燉排骨湯。
辣椒小炒肉,也是美味。
看著那綠綠的葉子,李超忍不住先摘了幾把,一會這個地瓜葉子去掉葉留下莖桿,修去皮,可以炒一盤,脆脆的也非常好吃。
李超已經知道女兒早跟承乾同房過,為此他還曾經特別把承乾當面罵了一頓。但小年輕夫婦,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管不住了啊。
李超先挖了幾顆紅薯,然後又找了一顆白薯。紅薯蒸著吃好吃,還可以煮著吃,能煮出糖漿來。而白薯粉多,適合烤著吃。
「那可真了不得了。」盧氏望著手裡沉甸甸的玉米棒子,也不由的驚嘆連連。
漢京,趙王府。
在那邊探險了幾年,然後再次返航。
「怪不得叫玉米呢,這個棒子上一顆顆的果實和*圖*書長的真的跟玉粒一樣。」夏花驚嘆。
其中就有玉米、土豆、地瓜這幾樣李超一直期待的寶物。
但李超知道,以漢人這種子孫興旺,家族繁衍的觀念,尤其是農耕文明發展的必然性,人口增長必然是迅速的。
「不可能,居然這麼高?那以後誰還種穀子麥子啊,都種玉米了。」鄭婉言驚嘆。
土豆可是好東西,既能當菜,又能當糧。吃法又多用,還充饑管飽。
太子妃在宮裡的品級很高,大唐有內外命婦,內命婦就是宮廷嬪妃。皇后、太子妃超品,四妃為正一品。
「早聽說了玉米、土豆、地瓜等東陸作物,這些東西真那麼神奇嗎?」
再扒開土,裏面的地瓜也長熟了。
當然老南瓜有粉,更甜。
到達了美洲。
那邊的土豆苗也長的正好,扒開泥土,下面的土豆已經有許多鵝蛋那麼大的豆子,挖了幾顆。
現在不缺,以後肯定還是需要的。
他李超的女兒是太子妃,誰來威脅女兒的地位呢。
拎了個籃子去了後花園的玻璃溫室。
大個的青椒,長長的線椒,還有個頭小小卻朝天長的朝天椒,紅的綠的,大個的小個的,全都鮮嫩無比,李超一把把的摘。
不但帶回了一些美州的土著,也帶回不少太平洋島上土著,同樣帶回了許多美州和太平洋的作物。
這些辣椒可比雲南產的野山椒強的多,以後喜歡吃辣的人有福了。
七十來歲的老爹,身子骨依然硬朗,雖然頭髮已經白的差不多了,可紅光滿面。老爹的封地在遼西hetubook.com.com,靠近遼東,常年喝參旗,又兼如今日子過的瀟洒,沒煩惱常運動,倒是越長越好了。
李超把這些番物當寶一樣的獻給李世民,但李世民似乎並沒有太在意。也許是如今大唐不缺土地,也不缺糧食。
尤其是玉米、土豆等可是旱耐的啊,西北等許多缺水的地方,種這個可是很好的。
承乾還不太樂意,被李超一通大罵,算是答應了。
老爹也接受了夏花的拜見,還得了夏花送的好幾樣禮物,雖然老爹如今也是身家百萬,但收了長孫女的禮物還是笑的合不攏嘴。
裏面鬱鬱蔥蔥,各種反季節的蔬菜作物都有,現在李家的溫室已經新擴建了好幾個。
孫女入宮做太子妃,老爹是非常自豪的。但看著夏花這次回來,依然還沒大肚子,他倒有些急了。
當然,紅薯還能夠生吃,也能用糖和醋涼拌著吃。
回到廚房,繫上圍裙,開始摘菜。
「這個還能磨成麵粉嗎?」
「在西北乾旱地方,甚至是在塞上,種玉米確實會比種穀麥更划算。」
李超把幾個剝了葉的嫩玉米棒子放到碟子里,準備入蒸籠。
「當然,這東西和高粱一樣好種易活,可產量卻高。你知道嗎,哪怕是在關中缺少的黃土地上,畝產也能達到七八百斤。若是在江南的肥沃土地上,甚至能再翻上一翻。」
「女兒拜見父親大人!」
「過完年,夏花也十四了,入宮也有一年了,怎麼肚子還沒動靜?」老爹悄聲問李超。
李超呵呵的笑著,女兒似乎又長高了,身子也和-圖-書長開了些,成熟了,也更貴氣了。崔鶯鶯早忍不住起身扶女兒起來,女兒在宮裡,難得才回一次門。雖然有時夏花也會派人召李超夫婦入東宮相見,但見面也少,而且在宮裡也沒家裡這麼親切。
為此李超,還不得不找能工巧匠製作了一批羊腸套,送給承乾。夏花十六歲前,他們同房可以,但承乾得戴套避孕。
那天的幾壟辣椒也長的非常好。
離開時,看到一角落的那幾壟煙草,李超不知道培育這個究竟是對是錯。
女兒沒懷孕,李超一點不急,還挺心安。夏花還是太小了,這時懷孕可不是什麼好事。至於說早生兒子早穩固地位,李超是不怕的。
「注意,我說的這個產量不是棒子,而是脫粒后的干玉米粒。」
「不僅好看,還好吃呢。嫩玉米可以蒸的吃,也可以用來燉湯,很甜。而等玉米老了晒乾后,可以磨成玉米面,用來蒸玉米窩窩頭,或者煮玉米粥,做玉米薄餅,可都非常好吃的。」李超如數家珍。
承乾今天沒回來,雖然他現在被李世民關在東宮讀書,但到了年底的時候,還是有許多場合需要這位太子出席的,哪怕只是過去擺個樣子,也不能缺席。
李超自己也留了不少種子,他有溫室,因此早就開始在培育了。
家裡還有前段時間收穫的一批老玉米,是留做種子的,但今天女兒回來,也可以先弄點吃。玉米磨面,做玉米粥和玉米窩窩頭都不錯,還能做成玉米薄餅,也是美味。
貞觀時,由房玄齡、魏徵等宰相的建議,李世民特彆強調和_圖_書規定,大唐以孝治天下,因此公主下嫁夫家,需對姑舅拜禮。大唐的姑舅也就是公婆,從此以後,公主下嫁,公婆就不用去迎接拜見公主,而只要坐著等公主兒媳來拜見就好。
很早的時候,李超就想過要派人去美洲。但那時條件不成熟,後來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都大大提升之後,李超便也開始招募探險隊員,讓他們去探險。
後來,李超又招募了不少探險隊,給他們指了另一條更大胆的航線,穿越太平洋前往南美洲。
但到了唐,這個風氣就改正過來了。
看著滿滿一籃子的美洲菜,李超心滿意足。
崔十三娘、柯七娘還有杜十娘、鄭婉言、盧氏等一群女人,倒也習慣了。她們也都放下架子,坐在廚房裡幫著摘菜,一邊還對各種新奇的蔬菜驚訝不已。
那裡是花生,拔了幾把,一會弄個鹽煮花生,下酒正好,老爹肯定喜歡。
李芳華雖為堂堂太子妃,但到了家,卻也一樣要先拜見父親李超和母親十三娘。這也是大唐與後世的不同,李超以前看紅樓,元春省親,回到家,家裡的父親母親等一群長輩卻要拜元妃。
「夏花啊,正好咱們溫室里的幾樣東陸美洲來的作物熟了,爹今天親自下廚,給你做幾樣美洲飯菜。」
就如現在,李超的女兒嫁入東宮,成為太子妃。
太子妃位僅次皇后,在四妃之上。
夏花很有大姐頭的架勢,雖然他其實家中算是排第三,但卻也是家裡的長女。且是第一個已經成婚的長姐,回到家,忙著給弟弟妹妹們發禮物。
那邊南瓜藤蔓延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正好,黃黃的南瓜花開的正盛,李超采了幾把,一會可以炒個南瓜花。一個碧綠帶白點的南瓜半藏半露在葉子下,李超摘下來,一會炒南瓜。這南瓜雖然沒老,但嫩南瓜也挺好吃的。
「哎呦,這西紅柿長的是真紅,個頭也挺大。」李超看的喜歡,伸手一口氣摘了十幾個,一會西紅柿炒蛋、西紅柿湯,還可以來個白糖拌西紅柿,甚至生吃也不錯。
那邊有地瓜。
而在大唐,女兒是太子妃也好,或者兒媳婦是公主也罷,都還是一樣要按長幼論序見禮的。在北朝之時,那個時候也不是這樣的。北朝胡風很盛,皇帝的女兒嫁入夫家,公婆都要拜公主。
最初,李超計劃是讓探險隊員沿著東北海岸航行,經過白令海峽到北美洲去。不過前後多批探險隊出發,花費許多時間,都沒有取得什麼好進展。主要還是航線不熟,尤其是那邊的惡劣氣候,加之那邊的許多土著,都還是野蠻人一般,讓探險隊進展艱難。
去的時候,幾百人的隊伍,回來的時候,因為疾病、與土著的衝突、遇風暴等,最後回來的只有幾十人,好在他們收穫不少。他們在南美州西海岸許多地方探險過,甚至到達了北美。
李超呵呵地笑道,「這些可是寶啊,等培育好種子,我們以後還要大量栽種呢。玉米土豆地瓜都耐旱且產量高,玉米跟高粱一樣好種,但產出的玉米可不是高粱能比的。」李超說起這些,很興奮。
夏花卻主動的跑來廚房幫忙,以前在家裡,她也經常給爹當幫廚,呆在廚房裡,覺得非常親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