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甘人後

居然還任命了松浦清秀為大華扶桑道皇協軍第一旅的旅長,統領五千人馬。
「火槍的成本也不便宜,現在一支火槍得兩貫錢呢。而且彈藥消耗也不少,比之純粹發一桿長槍,成本要高的多。」
「殿下,火槍比之弓箭無需長時間訓練,對士兵身體素質也沒有什麼太高要求,戰鬥之時,列陣排槍,打擊能力也很強。尤其火槍這東西,需要的火繩、火藥、鉛彈這些,倭人自己是造不出來的,必須要我們供應。一旦我們掐斷他們的彈藥供應,他們的火槍就成了燒火棍,哪怕配上刺刀,那也不如一把長槍。」
火繩槍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在這個時代里,只要形成數量規模,還是非常犀利的。
信隆想降,但又擔心得不到保障。
倭人普遍較矮小,而且倭國士兵的鎧甲很少,如果裝備火槍,既能讓那些招募來的皇協軍迅速的形成戰鬥力,又還能有很強的殺傷力,當然,比較關鍵的還在於會讓皇協軍完全依賴於大華。
搞平衡這一套,誰也不弱。
「著手讓松浦清秀組建第一旅,人員由我們來招募,軍官、士官也由我們來指派,團、營長們先暫時由我們的人代理一下,副旅長、參謀長、監軍也由我們的人擔任。一個月的時間,組建完成,並進行初步的訓練。」
「我希望你們三位代我前往唐津拜見大華太子,轉達我對大華的忠心,同時,也希望能得到大華太子的保證。https://www.hetubook•com•com
「對皇協軍有什麼要求嗎?」薛仁貴問。
他得能打,但又不能威脅到大華。
「好,孤向陛下奏請採購火器。到時火槍運來,交給皇協軍裝備,但彈藥得控制在我們手裡,平時嚴格控制他們擁有的彈藥量。」
「我想去唐津走一趟,只是還有點猶豫。」
這樣的皇協軍,對於華軍來說就是毫無威脅了。
五萬人要攻滅倭國倒不是不行,但要統治這個群島國家,卻不容易。所以張璟需要建立一支皇協軍,甚至為了保存大華的兵力,他可能還需要這支僕從軍,承擔不少作戰任務。
「我覺得還是火繩槍好,一來火繩槍能讓皇協軍對倭軍形成一些優勢,這樣才能讓他們協助我們,發揮應有的作用。若是只裝備長槍,那這些人有什麼用,還不如不建。既然建了,總得有些用的,裝備火繩槍,就算有時獨擋一面,也有與倭軍一戰的能力。」
在他的下面,是少貳尚冬、大內義隆、代千葉晴信三位家臣。這三人都是一郡小名主,過去更都曾經是肥前守護,不過在以往的權力爭奪中敗下陣來,最終肥前由龍造寺家族掌握,而少貳氏、大內氏、代千葉氏三個家族則成為了分郡小名主,成了龍造寺家的家臣。
看到松浦清秀一個小小的分郡小名主,居然都能被大華太子如此重用,說不羡慕是假的。
現在看到松浦清秀這個m.hetubook.com.com老賊,第一個投降,居然還得了這麼好的待遇,他真是心動了。
東征軍總數十萬。
尤其是當五萬大華精銳,已經踏上他肥前國的土地,佔據唐津這座要城之後,信隆其實已經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半點勝算了。
「第一旅下有三個團,我們可以再找三個小名主來擔任團長,這樣也能分松浦清秀一些權。最好是找跟松浦清秀關係不太好的小名主!」
「只要能達到我們大華民兵們的水平就行,武器以長槍、盾牌為主,配備一些弓弩。」
所以明年整個倭國戰場,張璟手上能用的水陸兵馬,最多不會超過五萬人。
「松浦清秀可靠嗎?」
當初張璟在琉求的時候,也一樣用過山夷土著作為協從軍。土著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熟悉地方。
總之,一個月後,誰敢不來歸順,他就要率兵去打誰。按張璟的計劃,他是打算在今年過年前,把九州島攻佔的。
長崎。
算起來,其實九州島與寶島琉求的大小几乎相當。
「臣以為不用給倭人裝備弓弩,而應當給他們裝備火槍。」
劉仁軌在一邊建議。
準備開始籌備明年對真臘、獅子國、阿拉干三國的進攻準備。
三段式射擊,或者打個陣地戰,絕對能打的那些裝備簡陋的倭人哭爹喊娘。
就憑他們那些破破爛爛的裝備,根本就不能威脅到大華軍隊。
松浦清秀真要有半點非份之想,張璟也能迅速滅了他。
和-圖-書他心裏是既恨又羡慕。
「要我說,乾脆就找三個守護大名來擔任團長。我相信九國守護肯定最後還是得降,到時找三個勢力稍弱點的大名來擔任團長。如此一來,族長松浦清秀原只是一個分郡的小名主,而下面的三個團長卻是三個守護大名。幾個大名團長,肯定不服小名主旅長的,咱們再給三個團長點暗示,給他們撐下腰,相信松浦清秀想要掌握這第一旅可就不容易了。」張仲堅笑的很狡猾。
松浦家也就一座唐津比較值錢一點,可唐津已經被大華佔了,他的歸降,大華依然如此厚待,可見大華這次還真是很有誠意的。
「松浦清秀直接指揮一個旅五千人,是不是有點多?」
有人提議皇協軍應當用倭兵,然後以大華將校統領。
五千個火槍兵,張璟想想,真要組建起來,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對大華的威脅又很弱。
「那就看看九州的大名們是不是識時務了。」
若再用小名主來做團長,估計松浦清秀到時會將第一旅完全掌握在手。現在張仲堅提出來,要用三個大名來做團長,這不真是一招妙棋。
甚至是南衙也有部份軍隊將陸續撤離。
「火槍?」
甚至都不用裝備什麼好的裝備,就以原來倭國的裝備就行,用來對付那些反抗的倭人,以及維持治安就行。
「乾脆每人只配一把火槍,加一支刺刀就行了,也不需要鎧甲,頂多再給他們一頂頭盔。這樣一來,裝備錢大大節和_圖_書省,而且他們對我們的依賴更強。一斷他們的彈藥,他們就什麼也做不了。」
這樣一來,皇協軍也威脅不到大華軍隊。
組建一支倭人僕從軍,用倭人為做將領,這其實是皇帝張超在給張璟的信中所寫的,甚至連皇協軍這個名字,都是張超定的。
在扶桑建立一支僕從軍,根本的目的還是讓這些倭人僕從軍來干一些雜活、臟活。大華的軍隊是最鋒利的寶刀,是野戰軍。一些雜七亂八的活,還是需要僕從軍的。
「三月不磨,寶刀也會生鏽。軍隊要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必須不斷的戰鬥,以戰爭來磨練出精兵強將,不過我們還是需要一支僕從軍。」
信隆的條件倒也簡單,他願意歸降大華,但希望得到比松浦清秀更好的待遇。松浦清秀不過是他的家臣,松浦清秀都能當上旅長,那他肯定得比松浦清秀的待遇更好。
九州島上有九個國,但實際上也就九個縣那麼大而已。
但征服百濟和新羅之後,牛進達留守,也是留了兩萬兵馬在南朝鮮的。剩下八萬,現在五萬在唐津,還有一支兵馬在對馬,另外海軍有部分已經開始撤離東海,返回母港,他們算是提前完成了任務。
三人都很意外,信隆不敢去,卻讓他們三個去。
可信隆發話,三人又不得不去,最後只好面面相覷一番後點頭應下。
對倭人是既要用,又要防。選松浦清秀來做皇協軍第一旅的旅長,正因為這個識時務,聰明。這種人好用,省心,和*圖*書但又得防著這種人到時能以掌握,因此適當的平衡也是十分需要的,若非松浦清秀只是一個小名主,張璟也不敢用。
給皇協軍裝備火繩槍,看著倒是個增強控制力,又比較能迅速提高戰鬥力的辦法。
五千人馬,肥前國的兵力加起來都沒這麼多。松浦清秀一降華,居然就能統領五千人馬。
龍造寺信隆看著松浦清秀的信,面色非常難看。松浦清秀居然迫不急待的投降了大華,而更讓他不滿的是,大華居然這麼快就接納了這個九州之狐。
最後通牒已經發出,張璟給了他們一個月的時候考慮。
高侃覺得發火槍還是太麻煩了,還不如直接一人發把長槍或者發把腰刀省事,成本更低。
哪怕現在大華的軍工體系發達,鋼鐵成本低,流水線加工生產,降低了成本,但一支火繩槍,依然得至少兩貫錢的出廠成本。
不過這個提議卻被張璟否決了,皇協軍的本意,就是一支倭奸隊伍。張璟也沒打算要讓這支皇協軍變的有多強,反正就是幹些打雜的活。
松浦清秀在信里勸他歸順大華,信隆看著更像是在炫耀。
龍造寺信隆道。
不過雖然皇協軍的軍官都是倭人擔任,但他們的調動指揮權卻在大華這邊。
張璟聽了也不由的眼前一亮。
大華平時不要給他們太多彈藥,一旦切斷他們彈藥,這些皇協軍就毫無戰鬥力了。
此前退往長崎,更多的還是對大華人不信任,怕一投降,到時生殺予奪都任由大華,沒有保障。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