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樂之光
第258章 逆流(三)

老柴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高超的技法一度被一些音樂家稱之為不合適小提琴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多少小提琴演奏者仰仗十多年的小提琴功力也對其望塵莫及。
程曉羽抬頭對端木林莎笑了一下道:「我沒有那麼脆弱,我只是在想,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演奏完美,說實話,我不想輸。」程曉羽想著那個背影說道,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說的不想輸里蘊含著什麼。
端木林莎看著沉默不語的程曉羽,以為他受到了打擊,從鋼琴上走了下來道程曉羽身邊道:「曉羽哥,沒事,真不是你的曲子不好,要知道他們可是拿老柴在和你比較啊!」
吳凡提議「班長我不是說你的曲子不好啊!只是確實難度上不太高,要不換首別的難度高點的曲子?」
樂曲結束,程曉羽和常岳他們悄悄的打開後門,默默的走出大二的排練室。
一高一低的穿插句就像是淡雲下少女的心愿和長輩的教誨。接下來波音接小三度層層下滑的琶音是寡言、勞累的苦笑中顫抖的嘴唇和躺下的淚,幸福深邃如此,終於醉人心碎。
端木林莎輕聲問道:「那你有想法了和*圖*書嗎?」她覺得程曉羽一定能做到最好。
而台上的這位背影美好的小提琴首席走的是抒情路線,拉得即慢且柔。
比如海菲茲就偏重技術,而奧伊斯特拉赫就偏重感情。
當然這樣比較是殘酷的,一個是跨越時空的四大經典小提琴協奏曲,一個只是程曉羽異時空流行音樂的改編。
一曲完畢這讓站在排練室後面的幾個人聽的如痴如醉,無不被這樣的演奏所震撼。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首席小提琴手完美的演奏,讓常岳和他的同學們無不自慚形穢。
總的來說,柴小協的好版本可以用比比皆是來形容,怎麼拉都能出味道,技術和感情之間找個點就OK。
於是眾人七嘴八舌開始討論起來,齊怡文皺著眉頭說道:「我們這偏流行的樂曲,雖然形式新穎但容易被鄙視。」
劉昆淼也接著說道:「樂曲時間太短,演奏技巧幾乎沒太多難度,這樣即使表現的在好,也不會多出彩。」
程曉羽苦笑著搖搖頭道:「現在還沒有。」
程曉羽此刻腦子一片混亂,他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於是轉頭問道:「剛才站前面的首席小提和_圖_書琴就是你們系的校花裴硯晨?」
輝煌的首句、沉鬱頓挫的降音和雜亂的雙音撥弦引出了整個樂章,這個引子是蒼老的心境對歷史往事的回首。
快板中多次穿插慢板。伴奏中,陣陣轟鳴的連接句是垂暮里歡心醉漢的腳步。連續幾個小節的切分音托拉而略帶輕快,好像黎明灰黑的光芒中幾台笨重的巨大機械開始了運作,攜帶著樂觀工人的幽默神色和工業的崛起。
黃曼妮感覺自己已經打起退堂鼓,有點不想在排練下去了於是說道:「別的班級表演的又不是小提琴?沒辦法比較的,別人只會拿小提琴和小提琴比吧?」
一遍過完,大提琴手劉洋忍不住說道:「即使大二水平很高,演奏得又是《柴小協》,但我們演奏的是自己寫的曲子啊!不可同日語,況且小程同學的編曲還是和有特色的,大家沒必要如此灰心喪氣啊!」
他又想起了那血泊里詭異而唯美的畫面,想起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車禍。
於是在一派消沉的氣氛中,程曉羽他們的第一次排練就這樣結束了。
而柴可夫斯基在小提琴愛的樂曲中已經成為一座不可m.hetubook.com.com忽視里程碑,他總是在追求對於他來說永遠實現不了的愛情,他渴望愛情又恐懼愛情,也許柴可夫斯基只有用如此複雜以至於癲狂的技巧來表現自己對愛情的矛盾痛苦心理,以至創作出如此瘋狂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一群人垂頭喪氣的走回琴房,高年級的人一看幾個人焉頭搭腦的樣子,有人笑著問道:「怎麼?受打擊了?」
可每一個人不覺得好笑,誰上台也都不是奔著丟臉去的。
這樣的柴小協聽起來抒情相當到位,但炫技、氣勢的成分卻差了點。
程曉羽也只能尷尬的笑了笑沒有說話,但他此刻卻又無數個疑問,給他草帽的學姐和裴硯晨是一個人嗎?如果是一個人為什麼要幫他翻譜?又為什麼要給他草帽?
老柴算是程曉羽最喜歡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之一了,雖然古典三巨頭的作品內涵更加深刻,但程曉羽卻更喜歡浪漫派的老柴,因為他寫的曲子旋律都比較優美,而肖邦同樣以旋律優美而著稱。
接下來便是激昂的快板:一個剛剛組建了家庭的人在向你痛訴著自己對生命的狂愛與感動,一句又一句仍不能表述那m•hetubook.com.com無言的驕傲、同一民族人們共同崇尚、共同信仰的幸福。黑暗已過,期待、洋溢伴著略帶急切的心情是快活節奏的詮釋。
但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在排練下去,即使排練也不會有什麼很好的效果,於是程曉羽抱著吉他從椅子上站起來道:「今天的排練就到這裏吧!關於演出的事情,我和常岳在回去好好斟酌一下,明天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結尾將樂曲推向高潮,光明的到來,狂熱、熱愛、跋涉、艱難、心酸與樂觀的熱淚全部飛揚在民族崇高的藍天。
「我們應該橫向的和大一的比較吧?和大二的比什麼?比他們差是正常的吧!」常岳從椅子上站起來說道,琴弓還在空氣中揮舞了幾下,可他說的話沒有一點說服力。
程曉羽和端木林莎還好,畢竟他們不是小提琴系的,但聽了如此暢快淋漓的交響樂之後,心裏也有點沉重起來。相較之下程曉羽寫的四分鐘小提琴獨奏協奏曲,實在太過簡陋。
在程曉羽聽過的為數不多的小提琴協奏曲里,印象中穆洛瓦和小澤合作的柴小是這個路子。
劉昆淼嘆口氣道:「沒辦法裴學姐水平太高了,要不是裴學和-圖-書姐的獨奏能撐的住,大二的人也沒有實力能演奏老柴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吳凡還算比較樂觀玩笑道:「幸好我們表演的曲子是班長寫的,沒人能夠比較,演奏爛點也沒人知道!」
大衛之後蘇俄的另一位大師Kogan也是一位不錯的演繹者,他的詮釋方式傾向於海菲茲的炫技式演繹。
幾個小提琴手皆點頭,回到各自的位置上,這次排練就完全沒有了開始的激|情四射,都有些有氣無力的。
「哎,本來覺得程曉羽的曲子寫的非常好的,可對比他們氣勢恢宏的演出,我們的演出實在太蒼白無力了。而且還是流行性質的小提琴獨奏協奏曲,雖然好聽,估計也會被鄙視吧!」黃曼妮也低著頭說道,剛才合奏成功的喜悅此刻一絲都沒有了。
但這位首席的華彩拉得還是比較激昂的,沒有一味的追求煽情,相對這個年紀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表演了。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是典型的俄國格調。
「是啊。你不會連裴校花都不知道吧?」常岳有點驚訝地說道。
常岳抓著腦袋上的頭髮忍不住說道:「果然是被虐的體無完膚啊!水平差距太大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