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欲北伐,鄭氏相阻

鄭芝龍看鄭森的神情,不禁有些責備道:「大木啊!你還真是塊木頭!為父所做一切,還不是為了你,為了我們鄭氏。看來當初送你入南京國子監,卻是錯了,你的恩師錢謙益都已經降清,你還相信忠君為國那一套,真是愚不可及也!」
「忠勇侯有所不知,如今國朝局勢不比往日,朝廷局勢惡化,我福建的情況也日趨艱難。海外紅毛夷,海上盜寇,都趁勢而起,我福建於海上圍剿夷寇,不向朝廷要錢就不錯了,那裡還有銀錢出來助餉!」鄭芝龍冷臉道。
「父親深受國恩,豈可如此?」鄭森聞言,臉色一變。
當下隆武帝又招來王之龍,將之前所言南下見聞,再說一遍,讓鄭氏父子二人得知。
「今日招老世卿前來,實有要事相商!」隆武帝有些興奮道:「方才王卿帶來消息,清庭不顧民義,悍然推行剃髮令,強迫士民剃髮,遵從滿制,使江南之地沸騰,義兵www•hetubook•com.com擁起,朕欲趁機興師北伐,光復金陵,特招老世卿相商!」
鄭森聞言,眉頭不禁一皺,「父親,我鄭氏扶保陛下,忠勇侯亦是一心為國,四海乃國朝所有,您與忠勇侯都是朝廷重臣,理應同心協力,可不能相互猜忌啊!」
聞鄭芝龍之語,鄭森不精一陣愕然:「父親,兒一心只想抗清復明,精忠報國,不想~~」
這時二人向皇帝行禮后,鄭芝龍言:「不知陛下相招,所謂何事?」
正當鄭芝龍父子于海岸邊相談之時,卻忽有內侍來到,言皇帝相招,鄭氏父子隨返回城中,入行宮拜見。
鄭森聞言,心頭頓時蒙上一層陰霾。
王彥所言五路大軍,若真能調動起來,不僅光復南京不是問題,甚至可能恢復到弘光初年,大明之版圖,而如果使魯王歸附,則亦可避免國有二主,天有二日之境,因而隆武帝頓時心動。
鄭氏https://www.hetubook.com.com縱橫海上,過往商船皆須向其交稅,每年稅金多達數百萬,可謂富可敵國,王彥雖不通海事,但亦有所聞,因而聽聞鄭芝龍言無餉無糧,心裏頓時一沉。
「父親~」鄭森聞言,不禁要說些什麼,鄭芝龍見此,卻狠眼阻止。
「啟稟陛下!」鄭之龍想要把持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必須于朝中掌握絕對權力,所以他根本不能容忍,朝中能有一個與他抗衡的王彥,而北伐之事一旦成功,輪功勛的話,也是主導北伐的王彥位居首功,他不過是一路偏師,以後便更加壓制不住王彥,隨開口反對道:「方才忠勇侯所言之策雖聽上去可行,卻實乃紙上談兵。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忠勇侯欲興兵,然而卻無兵餉糧草,最終只是空談!」
鄭森聞言一愣,沉思道:「自然是為了光復河山,做大明的中興之臣,名垂青史!」
海面上,百和圖書艘海船穿梭,鄭之龍以千里鏡觀之,片刻后才放下來,謂鄭森道:「大木,我鄭氏立足於大海,全靠有數千條大船縱橫四海,才得以有現在的一番基業。今王士衡手中亦有四百多條大船,若其歸廣東,粵海之上,我鄭氏之利,必受影響啊!」
聞言隆武不禁微微皺眉,而王彥卻道:「福建有海商之便,而今年賦稅未為解壓朝廷,太師何來無銀之說?」
「陛下!」王彥這時出列道:「臣以為此次北伐,可興兵五路,臣願領兵出仙霞關,聯絡徽州金聲部,直驅南京,此其一也!定虜侯可大興水師,沿海而進,攻打餘杭,而後直入長江,切斷航道,以防北虜來援,其第二也!贛南揚廷麟,李永茂之兵出贛州,攻打九江,其第三也!湖南何騰蛟出兵武昌,其第四也!陛下在傳旨浙東,令魯王歸附,去監國之位,命江南義軍四下出擊,牽制虜兵,此第五也!有此五路,大事可成也!」
和-圖-書「好了,你的話為父不想聽了!」鄭芝龍揮手打斷鄭森之言,「大木啊!為父老了,你只需知道,為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為了我的後輩子孫能夠建功立業,希望你能明白!」
「卿家之策,甚合朕之心意!」王彥之言,讓隆武帝頗為振奮,當下便欲做出決定,卻忽見鄭芝龍一臉不快,沉默不言,心中不禁一悸,隨開口問道:「老世卿,可是有什麼心事?」
福京海邊,鄭氏水寨,鄭芝龍帶著鄭森立於岸邊,身後衛士相護,旌旗招展。
「陛下!」鄭森聽完,已經忘卻了之前于海岸邊,同鄭芝龍相談之語,臉上不禁一陣興奮:「此人心思漢,而江南北虜又北返避暑,真乃天賜良機,助我大明復南都也!」
鄭芝龍還未出言,鄭森便開口贊同,而皇帝也已經定下調子,這讓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因而只是陰沉這臉,立於一旁。
鄭芝龍聞言,不禁回頭看了鄭森一眼,而後卻微微搖頭道和*圖*書:「大木,為父今天要好好考考你。你可知,我鄭氏為何要迎立隆武帝呼?」
行宮裡,隆武端坐于大寶之上,王彥會同幾位臣工,立於一旁,口中時有議論,或興奮或痛心疾首,顯然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鄭芝龍所觀海船,正是當初鎮江一戰,大明長江水師的殘存戰船,后王彥南下,左懋第同陳子龍便將船隻交與王彥,用作運兵運糧之用。
鄭森之言,可謂說出了隆武帝以及王彥心中所想,「卿家之言,亦是朕之所想!如此時機,絕對不容錯過,不知諸卿有何策,助朕成功?」
「哈哈~」鄭芝龍聞言不禁輕聲發笑,「弘光朝有長江天塹之隔,四鎮雄兵,且不能拒虜,今偏安一隅,何談光復?為父迎隆武帝,不為北伐能否實現,若成則我鄭氏乘機掌控東南,若不成,我鄭氏亦可借皇帝之威名,號令諸侯,鞏固當下之利益,還可藉機伸手粵、贛。如此無論時局如何變換,我鄭氏皆立於不敗之地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