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禮部議事

整個禮部大堂分為兩段,靠近裏面的內堂只擺放六把交椅,是兩個侍郎,四個主事的位置,但現在只是做了禮部尚書顧元鏡、兵部尚書陳邦彥和戶部尚書王夫之三人,還空著三把交椅,另一段是外堂,與內堂之間只隔著一個鏤空的圓拱隔斷,擺滿十多張座椅,現在也是座無虛席。
「殿下,這也簡單,直接分了就好,阮氏名義上還是屬於安南,阮主阮福瀕自號陽郡公,朝廷可以封阮主為廣南王,賜敕書金印,算是對阮主出兵占城的獎賞。」錢秉鐙接著說道:「莫氏現在自身難保,只要朝廷保證他的安全,便不會有話說。那麼就只剩掌握黎氏政權的鄭主會對此不滿,但這也是朝廷對鄭主不尊號令,未與朝廷配合攻打占城,未與荷夷斷絕往來的懲罰。」
王彥對於安南的了解比一般的大臣都要多一些,安南如今可以是說是處於三國時期,鄭主就相當於曹操,阮主算是孫權,莫氏最弱,勉強能算是劉備。
這是要分裂友邦啊,不像是中原上國的作為,不過這卻複合大明的利益。
歷史上,莫氏庇護于明朝之下,到三藩之亂時,鄭主以協助清朝平定三藩為由,將其滅掉,不久之後鄭主又被南面的阮主所滅,安南才完成的一統。
和-圖-書在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士紳要兼并土地大面積種桑、種棉,百姓追利,也要該稻田種桑苗,明朝的糧食就會成為大問題,王彥不能禁止這一現象,便只能將目光投向南洋。
眾人坐定后,小吏上來在每人桌邊放下一盞茶,一碟蘇州的糕點,便退了下去。
王彥點了點頭,說道糧食,他不得不交代一句,「從今年起,戶部要開始建倉儲糧,只少要儲備一年的軍糧,如此就算藩屬不服,朝廷也能鎮壓。」
錢秉鐙之前隨水師出使過南洋,對於南洋的情況要了解一些,王彥聽他話中有深意,挑眉問道:「這是為何?有功不賞,今後朝廷如何驅使南洋諸藩?」
「殿下,東吁的使者詢問朝廷為何要攻滅占城,希望朝廷能讓占城復國!」錢秉鐙行禮道:「此外,朝鮮的使者昨日旁晚秘密到了南京,還未來得及向殿下稟報!」
這一點王彥早就知道,他皺了下眉頭,忽然問道:「理藩院有什麼處理的方案!」
「殿下,儲備一年的糧食,恐怕有些不易,南洋諸藩普遍懶惰,目前朝廷能買來的糧食,已經是接近極限了。」王夫之抱拳說道。
王彥見他坐下,便問道:「兵部和戶部有什麼意見沒有。」
顧元鏡聽了王彥的話和圖書,無法反駁,不插手南洋,不掌控南洋,朝廷大員恐怕會坐卧不安。
王彥見此,正了正身子,隨即正式進入主題,「已是二月,要來的使團應該都到了,剩下的去請,也不會給我大明臉面。這次使團來朝,有利於國朝重振民心士氣,孤欲意在近日,讓幾國使團,朝拜陛下。安南的三家,現在情況如何?可別在朝拜時出了什麼亂子,讓朝廷下不來台。」
錢秉鐙又起身稟報道:「正有幾事要稟報殿下!」
正個大堂布局是典型的江南風格,正堂上方擺著一張桌案,放著一把交椅,後面是黃花梨木雕屏風,上面一塊金漆大匾額,上書「禮儀之邦」四個大字,這是禮部部堂的位子,但今日得留給王彥。
王彥沉吟一下,「安南這塊地,確實有些麻煩,歷代與中原王朝或多或少都有些摩擦,但卻少有被征服,本朝雖然佔據二十余載,但是也因為耗費甚多,不太划算,退了出來。現在保持三家目前的局面,能讓三方互相牽制,而隨著朝廷在南洋恢復影響,三家都只能親近本朝,這確實是最好的狀態,但是這個朝貢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
這時堂外士卒忽然高喊:「楚王殿下駕到!」
王夫之拱手坐回,王彥還是回和_圖_書到今日議事的主題,「安南三藩就這麼定下,其他幾藩使者可有什麼問題。」
這等於不僅是將人家安南分成三塊,還要插手藩屬內政,顧元鏡眉頭皺了下,起身說道:「殿下,貿然將一國分成三國,是否不合禮法,引起三方對於朝廷的反感,從而又影響朝廷再南陽的貿易。」
王彥點點頭,「那便如此安排,讓鄭氏的使者以安南國的名義上貢,阮氏以廣南國的名義上貢,莫氏用高平國的名義上貢。這算是對鄭氏的一個警告,他若是不服,理藩院看看黎氏內部能否找到親近大明之人,服其上位,將什麼鄭氏直接趕下台。」
「自家的事情,誰也不願意讓外人插手,反感肯定是有的。」王彥沉聲說道:「可是過去的一套,也行不通了。合不合法的問題,這點不用多談,諸藩既然認我大明為宗主,大明冊封就是諸藩的法統所在,沒有大明的冊封,他就是不合法,有大明的冊封,誰敢顛覆就是與大明為敵。至於插手諸國事務,也是情非得已,上次的糧慌大家還沒忘記吧!南洋現在是朝廷的糧倉,廣州的商號反應,南洋諸國行事太過低效,朝廷想要南洋藩屬多產糧食,並且賣給大明,就必須保證對藩屬的掌控,需要藩國有聽話親近https://m.hetubook.com.com大明的官員。」
內堂的陳邦彥三人正交談著,外堂內的眾多官員則一個個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的沒有發出一點聲響,可謂等級森嚴。
外堂被點名的兩人,立時便起身,走進內堂,向王彥拱手一禮后,在剩下的三把交椅上座好。
外堂的十多位官員,立時齊齊站了起來,內堂的三名尚書,也停止了議論,安靜的躬迎王彥。
王彥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想,自然是希望大明周邊碎一地才好,如此大明才是最強力的核心,其實中原王朝對於北方一隻便是這麼做,隋文帝雄才大略,對於強大的突厥汗國就是這麼乾的,明朝早前對於蒙古,也是分化瓦解,不過中原王朝的危險往往來自北方,所以注意力多盯著北面,對於南方並不太在乎,因而對南方也很少使用這樣的策略。
「哦?」王彥有些疑惑,難道還有什麼麻煩,「你說!」
顧元鏡是禮部尚書,他起身回道:「啟稟殿下,三家目前已被分開安置,但是問題卻並未解決,三家都要以安南的名義上貢,朝廷接受任何一方,另外兩方都會不滿。」
禮部衙門,前來參与議事的不僅是禮部官員,兵部和戶部的人也有人過來,一共二十多號人,齊聚在一堂。
顧元鏡見此,只能先座下,坐和圖書在末尾的錢秉鐙,站起來行禮道:「按著關係來說,這次朝廷對占城出手,安南阮氏出力甚大,同我大明最為親近,理應受到褒賞,但下官以為,安南三家,目前還是維持原樣為好。」
王彥聽后,皺了下眉頭,「這件事情,戶部和內閣先溝通一下,我們稍後在談!」
「戶部也沒意見,分成三國能降低朝廷的風險,便是一國與朝廷為敵,戶部也能從另兩國調糧。」王夫之起身說道。
「殿下,多於大明而言,藩國自是越多越好,但藩國並非越強越好。阮氏自然是要賞的,但是卻不宜支持阮氏徹底壓服黎、莫兩氏。」錢秉鐙笑道。
王彥走進來,在正堂坐定,擺擺手請眾人也坐下,然後看了一眼,笑著說道:「禮部顧侍郎,理藩院錢主事,也請到內堂入座。」
前些日子,雲貴方面,關於孫可望在雲南改革的詳細奏報,傳到南京,王彥一觀很是震驚,但王彥的出身和他身後站著的階層,不允許他像孫可望一樣,那麼粗暴的進行改革,只能溫火慢煮,用利益換取士紳階層的逐步妥協,但明朝內部的矛盾,卻必須要有個宣洩的出口,王彥苦思許久,便只能對準南洋。
陳邦彥說道:「下官贊成理藩院和殿下的意見,將安南分成三國,便於朝廷對安南的掌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