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消失的西遊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底山東、諸葛亮歸天、臨終遺命

原史中鄧艾暗度陰平,乃是三國末期一次決定性戰役。
劉曄長嘆一聲,失魂落魄道:「都督俊義,皆殉國矣!區區館陶,何能久也?」于禁相對黯然。
……
「既得江北,江南指日可定,惟陸遜多謀,甘寧善戰,勢必死戰,慎之慎之!諸將勤勞王事,為國盡忠,幸勿以亮之故,而損壯志也。」
「臣亮言:臣本布衣,躬耕隴畝,大王謬採虛聲,加之重任,受命以來,於今十數載,上承高祖世宗在天之靈,近稟大王之神武,將士效命于中原,大盜就夷于河朔,亮所慮者,近在江南。」
又召馬超,遞過漢中王手書,馬超敬謹接過,啟視道:「江東未滅,元帥先亡,孤之不幸,亦國家之不幸也!」
真箇弓開如滿月,箭去若流星,不偏不倚,正中於禁咽喉,于禁頓時翻身倒地,然其臉上卻帶上了一抹欣慰的笑意。
「願大王應天順人,光復漢室,則臣雖死亦無憾矣,臣一門列戟,受國厚恩,不敢復要令典。」
鍾會所率東路魏軍主力,被蜀軍阻於劍閣險地,前進不得,鄧艾率西路魏軍在攻佔沓中后,向鍾會諫言從陰平偷越,直向涪城,劍閣守敵必定回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
「隨即移兵急進,順定東甌,蔣公琰聚兵零桂,大王假以南征之權,督長沙郡之兵,南定交廣,絕孫權逃遁之路,大一統之期,當復不遠。」
諸葛亮寫罷,加蠟固封,便覺頭昏眼花,咳嗽不m.hetubook.com.com止,馬承上前扶住,過得半晌,諸葛亮自覺支持不住,口授遺疏,令馬承代寫。
「假黃鉞左將軍都督雍梁並冀幽青徐兗八州諸軍事雍州牧諸葛亮,明德之後,為國申甫,八州轉戰,逐殲元惡,漢室重光,郁為首功。」
恰好高唐平原兩處探子回來,報稱馬超引領全軍圍攻高唐,姜維引歷城得勝之師,圍攻平原,諸葛亮自駐歷城,指揮諸將。
陰平與劍閣相隔百余里,是氐羌民族居住區,崇山峻岭,萬分難行,蜀軍毫不設防。
諸葛亮說到此處,聲息已不相屬,瞑目多時,片刻之後,忽張目對馬承道:「年少貴寵,勿以驕滿亡身,此言尚請賢侄亦轉告吾兒。」
鄧艾在城上,見於禁被擒,知道事無可為,與其令于禁在漢營受辱,不如令其一死為快,暗取雕弓,搭箭在手,叫一聲「文則,艾得罪了。」
「孟起領得勝之兵七萬,以伯約為謀主,率李嚴、文鴦、馬岱、關興、張苞,由郯城直取准陰,合子龍翼德之兵三方並進,先取江北,撒其屏障,吳軍鋒銳已盡,必不能守江北。」
「前敵諸將,子龍孟起,功異他人,功成受賞,自屬聖心,臣以為雲長宜在禁近,保佑國家。」
半月前,黃月英先接馬承手書,聯想日前師父夢中所言,心知死別之日已到,不及悲傷,火速就道,比及到時,已經全城縞素,哭聲雷動。
然今時今日,https://www.hetubook.com.com此等局面是說什麼都不可能出現了,且不說鄧艾已死,就說如今的劉禪,便已不是原史中那扶不起的阿斗,其聰敏好學,文武雙全,儼然一副中興之主的氣象。
諸葛瞻痛哭謝恩,黃忠領命,遵照禮制大殮小殮各事,逐件舉行,劉理祭奠已畢,退出喪次。
黃忠領兵殺到館陶,欺著司馬懿已死,于禁兵少,指揮軍隊一擁圍城,乘勢攻打。
城下黃忠見鄧艾一箭射死於禁,大怒之下亦開弓射去,弓弦響起之時,箭矢已正中鄧艾腮頰,鄧艾應聲栽倒。
馬超率軍乘勢攻城,城上守軍正在救護鄧艾,不防漢兵蟻附登城。
諸葛亮自從得病,心神朗徹,自知命不久長,迭次接到諸將捷音,見山東已定,當乘勢以定淮南,進收吳會。
劉曄回到自己舍中,作書與于禁,囑其放棄館陶,會合鍾鄧趕赴柳城相助曹彰,留完書後拔出佩劍自刎而死,從人將書呈於於禁,于禁聞訊趨視,流涕下拜,令左右好生收殮,即行埋葬。
如若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一鼓而下,鍾會採納了此建議,令鄧艾依計行事。
「山東之事,可付漢升,幽冀之事,宜付翼德,以子龍督徐揚,孟起督關隴,文長守雁門,子均守上谷,伯約守天水,則國家安如磐石矣!」
「汝等可前往投降漢軍,我自有容身之處。」眾將半信半疑,一些人便去開城,回視鍾會,卻已自刎帳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
「而籌策雲勞,菁華既竭,國爾忘身,寧不悲悼,昔大樹殞身於幕下,伏波奄謝于軍前,后先暉映,而功烈尤加,省覽遺書,倍增凄咽,有功不錄,何以為國?」
趁著自己還能動,力疾作書與諸將道:「魏軍灰滅,山東底定,當乘兵勢一鼓作氣盪定淮南,宜留黃老將軍與子均伯歧,率兵三萬,鎮撫山東。」
再召黃忠,宣漢中王令旨,授黃忠都督青兗二州軍事青州牧,黃忠謝恩。
馬承將諸葛亮與三將之遺書取出,三將益發哀感,馬超與姜維,一面襄助諸葛亮喪事,一面整頓士馬,候令出發。
「子龍由合肥南出舒桐,通舟師之路,大王可令向寵率水師東下,以取九江,會攻建業,孟起由都城直出淮陰,南取維揚,三路合兵,自操必勝,江南之定,不出三月。」
黃忠盡降曹兵,得了館陶,令張苞引兵三千,在此鎮撫,自同關興押解于禁,前往高唐會見馬超,馬超大喜,令將於禁押赴城下示眾。
馬超最感深恩,比別人尤為悲痛,三將來到靈前,撫棺大哭,說也奇怪,諸葛亮屍首見三將回來,面有笑容,眾將皆為驚異。
「邦基新定,處之以寬大,將帥積勞,懷之以恩禮,庶幾人民殷復漢之思,功臣無彭韓之懼,臨命烏咽,不知所云。」
葬了劉曄后提刀上馬,率領眾兵沖圍而走,黃忠領兵隨後追趕,不到十里,眼看趕上,于禁只得回馬迎戰,關興張和_圖_書苞雙騎並上。
至此,山東定底。
卻說馬超、黃忠、姜維三人,底定山東,分兵遣將,鎮撫地方,三人回兵歷城來見諸葛亮,不料未到歷城,諸葛亮已經去世。
「惟臣兄諸葛瑾,效命孫氏,望克城之日大王全其性命,則臣於九泉下,有顏見父母矣。」
馬承頓首受命,諸葛亮見狀終咽下最後一息。
鄧艾忍痛持刀迎敵,李嚴趕到,攔頭就是一刀,鄧艾舉刀架住,馬岱趕到身後,一槍將鄧艾刺了個透心涼,結果其性命,再也不能行險徼幸,暗度陰平了。
黃月英揮涕入臨,諸葛瞻兄妹三人匍匐諸葛亮靈前,痛哭失聲,小女諸葛果,握住父親冰涼大手,直叫父親起床,黃月英見狀愈加傷心,哭了多時,黃忠馬超諸將,跪地苦勸,方才住哭,進居喪次。
于禁抵敵不住,急欲拔劍自刎,被黃忠輕舒猿臂,生擒過馬,眾兵一擁向前緊緊按住。
馬承嚎啕痛哭,幸衣衾棺槨,均已預備妥協,大小將士,盡皆痛哭不止,勸住小將軍,將諸葛亮沐浴成殮,停棺帥府,飛報許都洛陽兩處。
「漢升駐歷城,子均駐青州,伯歧駐兗州,務恤民隱,安輯地方,整頓士馬,為前軍聲援。」
「臣死之後,無帥之任,可委元直繼之,臣已移山東得勝之兵,令翼德由合肥東出峴山,從採石渡江,以攻建業。」
「今承製追贈前將軍諸葛亮為大司馬,晉封琅琊王,賜謚忠武,以大司馬琅琊王印綬冠服入殮,賜西園秘器,給羽葆鼓吹一和*圖*書部送殯,令都督青兗二州軍事青州牧黃忠治喪。」
馬超推由黃忠傳令,大小軍士皆掛孝十日,即日發喪,盡由黃忠主持喪事,靜候漢中王令旨,同時侯元帥夫人來到,方行殯殮。
鍾會看得明白,回到帳中,召集將士道:「會自出關輔,大小數十余戰,不敢自怯,今漢軍麇集平原,東阿館陶,必已無幸,會何必以一己之故,陷全城之生靈?」
城中劉曄于禁,見黃忠帶領人馬前來圍城,心下悲涼,于禁嘆道:「黃忠既來此,東阿必陷落矣!」
馬超再拜受命,回到軍中,同著姜維六將,至諸葛亮靈前酬酒,報告師期,別過黃忠,即日拔隊起程。
鄧艾從沓中出發,通過陰平小道直撲涪城,涪城守將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魏軍至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
「孟起追從元帥,血戰中原,元帥手書,每相推挹,當奉行遺命,以葳全功,已敕漢升為元帥治喪,令元直繼任,總南征諸軍,孟起可速進兵,以成元帥之志也。」
平原已被姜維圍得鐵桶也似,鍾會悉心防禦,兩下相持,又來了馬超黃忠兩支人馬,城下鼓聲動地。
且如今魏軍已是日薄西山,秋後螞蚱,蹦不了多久了。
六七日間,漢中王令旨到了,傳旨者是漢中王次子劉理,兼奉令代漢中王祭奠,諸葛瞻身為長子,跪接令旨。
且說馬超得了高唐,吩咐將士,以禮埋葬鄧艾于禁,留李嚴鎮撫,自同黃忠領兵會攻平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