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入相
第67章 挖三司牆角

此次隨同趙禎北上的有二十余萬禁軍,將由明鎬為主,在河北路對他們改制。留在京城的家屬,以程琳為主,協調各衙門妥善安置。如果此次改制順利,一直隔離在整個社會之外的禁軍,將從此融入天下,傾天下財力以養兵將成為過去。
這裏面牽涉到一個技術轉讓,一個專利費用,還有供應商體系。這一個案子處理得好了,便就立下了規例。徐平不參与討論,是想讓這些人理出一個符合這個時代的體系,從法律制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此時社會上已經有了專利萌芽,只是法律制度還沒有跟上。
龐籍贊同張方平,捧笏道:「朝廷取義,百姓取利,此天下大旨。老匠人本欲重入三司,是三司場務再三難為,才到私人會社去。錯非在民,朝廷不當橫加阻撓。」
三司在洛陽城裡的場務已經開始工廠化生產,哪裡能跟以前匠人的手藝相比。三司執意不許,原因便在這裏。孫二郎等人要在鞏縣制車,不但是用的三司的人才,還用的是三司的hetubook•com.com技術,甚至還用了三司的零件供應體系。那些場務是徐平最早建立起來的,但發展到今天,三司又下了無數功夫,怎麼可能允許別人隨便就用,搶他們的生意。
王堯臣捧笏:「臣以為,此老匠人一身手藝,俱是三司場務習成。如今到了外面幫著私人會社做事,做得大了,必然會搶三司生意,于理不合!」
賈昌朝和劉沆等人都連連點頭稱是,唯有張方平道:「官不與民爭利,老匠人到私人會社做事,是遺利於民。臣以為,此事不宜追究。」
六月下旬,趙禎正式決定七月北巡北京大名府。因為與契丹並沒有發生戰事,不使用親征的名義,只是巡視新營京城。
在京城為北巡忙忙碌碌的時候,王安石在京西路干成了一件大事。在縣中大部吏人逃亡后,鞏縣的夏稅於六月二十一提前完成,整整提前了一個多月,為京西路第一。轉運使司確認徵稅過程中並無違法催科后,給王安石記了這一功和-圖-書,前面的事情一筆勾銷。
崇政殿里,徐平和呂夷簡帶著一眾宰執,以及御史中丞賈昌朝、三司使王堯臣、翰林學士劉沆和張方平,在殿下而座。
杜衍贊同龐籍,章得象站在三司一邊,晏殊中立,一時眾人爭論不休。
在扯皮的過程中,三司吩咐洛陽的場務,把所有孫二郎需要的零件斷了,不許任何人賣給他。這是三司獨門的生意,怎麼允許地方百姓插手。
這老匠人甚有本事,竟然憑著一個人,把整個制大車的流程大致理了出來,在鞏縣制出了合用的大車。此事讓三司甚為惱怒,行文地方,要把孫二郎和老匠人拿了下獄。王安石抵制公文,上章辨解,說並無律法處置這二人。
禁軍出城之前,樞密院下達宣命,正式宣布此後各軍均不刺字,以版籍進行管理。三衙隨著改制,逐次交出各軍版籍,慢慢轉變成事務衙門。
此事牽連甚廣,河南府旗幟鮮明地支持王安石,說三司所作所為違律。不只是河南府一地,周圍三司場https://m.hetubook.com.com務稍多的幾州,都群起應和,鬧的聲勢頗大。
王堯臣當年跟徐平一起建這些場務,對這些知之甚詳,聽了徐平的話,連連稱是。
晏殊出京,為北京留守,兼行營都部署,提前準備迎駕。徐平以昭文館大學士,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隨趙禎北巡。呂夷簡以監修國史,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留在開封監國。其餘宰執,杜衍、陳執中、明鎬、丁度隨行去大名府,章得象、程琳、龐籍和夏竦諸人留京。特殊時期,中書和樞密院之長互相兼職,打破了相互隔閡。
徐平道:「太尉說的是,此次事情不能以匠人手藝論。一者,大車樣式,非是看一看樣子就能仿得出來。再一個,私人會社要制大車,要想有利可圖,多半還需買三司場務所用的零件。此等事斷非手藝人能完成的,其實還是要仰仗三司。」
逃到太室山的幾十個吏人,在天下太平的時候沒有聚起兵馬,迅速被巡檢司平定。為首的張押司和宋押司幾個人不知去向,其餘m.hetubook.com.com吏人被發配到西北效力,鞏縣的舊勢力由此一掃而空。鞏縣最終的結果,讓上面的官員側目。吏人逃亡以要挾官員近幾年屢有發生,多是官員被革被貶結束,王安石是第一個頂住的官員。
事情鬧起來的原因很簡單,三司的場務再賺錢,地方得到的好處有限。而如果地方上可以利用三司的場務,發展地方產業,哪怕是私人所有,地方也可以控制。對於此事的處置,成了趙禎北巡之前朝廷的最後一次集議。
趙禎現在一心想著到大名府的事情,隨口講了幾句,道:「興建場務,前些年三司出了無數力氣,到如今獲利頗多。河南府老匠人到私人會社去做事,事情非小。若是此例一開,以後必然有無數人有樣學樣,三司難為。」
徐平連連點頭,呂夷簡才真正說到了點上。這不是朝廷與民爭利,此時的三司場務也是社會上的經濟實體,不能罔顧他們的利益。三司可以讓,以後有民間工商業,技術被別人這樣盜走,又該如何處置?必須讓雙方得利,才能引導技和-圖-書術發展。
在徐平正式動身前去大名府之前,王安石又鬧出了一件事情,讓朝野嘩然。
從徐平任京西路都轉運使,在那裡建制大車的場務到如今六七年了,那裡已經成了製造運輸工具的中心。前些日子制車場務裏面,有一個曾經患病離開的老匠人,後來身體奇迹般好了。因為種種原因,老匠人慾回場務,被主管的官吏刁難,要他從頭做起。老匠人一氣之下乾脆不回去了,不知因何被孫二郎得知,把他請到了鞏縣。
最後呂夷簡道:「我於三司事務所知不多,不過按理來說,此老匠人不只是自己手藝的事情,不然無須爭論。匠人有此手藝,自然哪裡讓其高興就去哪裡。三司制車,尚有遠超匠人手藝之處才是,不知是也不是?」
呂夷簡道:「若是如此,老匠人出去幫著私人會社做事,三司必然不許。此不但是三司圖利,而且以後無以勸民在這上面用心。一家做得好了,另一家花些錢請人去,原先花費心力的人家,豈不是兩手空空?此事需詳議,不要只講官與民爭利之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