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組建新公司

「將機器賣給你們不成問題。不過你們買了機器還要重新修建廠房,培訓工人使用新機器,要想賺錢還有很長的時間。而且我相信新機器到了你們手中肯定會有人仿製,到時候機器到了財力更雄厚的人手中,建造出更大的工廠,我和你們一樣都要喝西北風去了。"張楚明白中國沒有知識產權的意識,仿製別人的機器並不認為是什麼錯事。
「按這個章程,要是你們投的錢最多,工廠的一切事務就由你說了算,我們的錢豈不是白給你花,你說沒賺錢,大家就一分錢也拿不到了。」有人飛快的看完章程問道。
「那好辦,過幾天我的船隊就會開到寧波港,不但有商船還有護衛商船的武裝艦隊。大家誰有興趣的可以過去看看。」張楚知道這些商人不見兔子不撒鷹,得讓他們看一下真東西。
「如果有人願意的話我當然歡迎,不過大家要想好了,這海上的風險十分巨大,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把錢投到這方面可要想好了。」張楚欲和_圖_書擒故縱。
大家不再說什麼而是認認真真的看起章程來了。
在場的商人心說,這個張老闆的話如果是真的,那麼他的膽子和實力都太大了。走私還敢把船隊大搖大擺的開進寧波港,而且還有武裝護衛,看來是不把朝廷的水師放在眼裡了。
「那可怎麼辦?」這個道理很淺顯,在座的商人就有人想過,要是自己得到周家林的機器進行仿製。
「到時我一定找張老闆入股。」有的人已等不及了。這種機會不是每天都有的。而且他們相信張楚沒有吹牛,因為吹這種過兩天就會破的牛沒有作用,人們到港口看不到張楚的船,張楚一點兒好處也撈不到。
「可那樣會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不是更沒有地方賣嗎?」商人們對周家林的那種靠水力驅動織起布來飛快的機器還是有疑問,認為像這樣的東西根本沒必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啊!」聽了張楚的話有人吃驚,也有人動了心思,向張楚問道:「你和圖書這紡織廠讓大家入股,你的船隊吸收人入股嗎?」
「我們大家出錢建立一個新的公司,誰出的錢多,誰獲得的收益就多,然後大家一起進行管理,這裡有個章程大家可以看看。」張楚來之前早就有了與寧波的商人建立股份公司的想法,和在山東公司相同的章程他已帶過來好幾份。有夥計過來將章程分發給大家。
「我們的眼光可以放遠一點兒,我們織出的布不但可以在國內賣,還可以賣到倭國,賣到南洋。」張楚早就想好了商品的銷路問題。
「這個大家不用擔心,官府敢動你們,卻不敢動我。」很楚信心十足的說道。
「我們聽說過有人這麼干,而且利潤十分可觀,但朝廷有海禁,不準船隻出海,我們沒有出海的門路,這錢沒機會賺了。」大家對從海上走私的事都心知肚明,看著眼紅卻苦於沒有機會參与。
「劉老闆聽我把話說完。」張楚對著劉瑜笑笑繼續說道:「我說讓大家將工廠關了,並不是要大家不做紡織m•hetubook.com.com的生意,而是要大家組織起來一起發財,剛才那位仁兄不是說,我們利用水力織布機降低了成本,如果大家也用同樣的機器不也可以賺錢了嗎?」
「跟大家說實話,我在六橫島有港口,有船隊,其實周老闆生產出來的大部分佈匹都銷售到了倭國,要不諸位的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張楚笑著說道。
「你們肯將新式機器賣給我們?」有人疑惑的問。
「其實很好辦,我們一起建一個大的工廠,對工廠進行嚴密的管理,就不怕技術外泄了。」張楚的目的就是要將商人們也拉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大家可以看章程,在章程裡邊規定,誰錢多誰說了算,這個錢多不是一個人的錢多,如果幾個人聯合起來加在一起的錢數多,同樣可以推舉一個代表來說算,關於財物問題更不用擔心,公司將有專門管理財物的人員,大家都可以派自家的帳房或夥計參加進去,每日里盯著,誰想搞什麼鬼是不可能的。」張楚對於商家派人加入公hetubook.com.com司還是很歡迎的,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能有熟練的帳房先生加入張楚肯定是求之不得。
張楚的一句話得罪了所有的人,合著這個買賣只由他們一家來做其他的人都不要幹了。
「一起建廠?要怎麼個建法?」
「我們的公司對外是開放的,誰想和我們一起發財,都可以投錢進來,我們可以擴大生產,賺更多的錢大家分。」
「你的船隊有多大,我們能看看嗎?」有些人並不怕海上的風險,他們怕的是人心的險惡,怕張楚說大話,騙大家的錢。
「我們在山東就是用這個章程,也用這個章程,大家合作的很好,我相信在寧波也不會太差。我們團結起來然後不斷發展,沒準整個淞江的棉布生產就只有我們了。」張楚乘大家看章程的時候繼續說道。
就連劉瑜也聽不下去了開口說道:「我們找你們來不但是我們寧波幾個商家的想法,其實也是受了淞江地區商家的委託,這兩年你們發展的勢頭太猛,其他從事紡織的商家都hetubook•com.com要活不下去了,如果將整個淞江地區的商人都得罪光了,我想你們今後要做生意就困難了。」
「張老闆我還有一點兒擔心,我們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公司,建立大的工廠而且帳目公開,那樣就會成為官府眼中的一塊大肥肉。不時過來咬一口,我們的辛苦就全白費了。」劉瑜為人還是比較穩健的。相對於出海冒險,他更願意踏踏實實的織布賺錢。不過商人在明朝的地位低下,不出聲賺點兒錢還行,如果將買賣做大,又沒有靠山,沒準權貴一句話,買賣就變成別人的了。
過了一會兒大家都看完了坐在那裡思考著這件事的可行性,還是商會的會長劉瑜最先發了話:「這章程確實不錯,也十分公平。可我還有個問題,按你們所講這種新機器一台就要頂原先的幾十台,生產速度特別快。我們這次又要建一個大的紡織廠,那生產出來的布匹肯定很多,一下子這麼多布投出去,會不會將淞江地區其他人的工廠都擠黃了,那樣我們就成了全體淞江商人的敵人,這不太好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