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論史

彭岳這話,明明是含著自嘲之意。其實他也知道怎樣去討好迎合朱厚熜,但是他真的做不到像嚴嵩那樣。朱厚熜並不是他理想中的明君,所以他的許多決定,許多心思都讓彭岳不敢苟同,難以接受。彭岳無法去為了贏得朱厚熜的寵信而欺騙自己的良心。因為這麼多年過去了,彭岳仍然記得自己初來這個世界時,楊一清對自己的教導,理想不可失,良心不可丟。可是在這個時代,這個皇權專制的時代,彭岳也沒有辦法,因為大多數事情,都是他朱厚熜一個人說了算,因為朱厚熜不僅是皇帝,他還足夠聰明,足夠強勢。
徐階聽彭岳這樣說,也不好接話,畢竟自己一直以師禮侍夏言,所以也不好計較他的長短,但他知道彭岳說的都是對的,夏言確實是在權力中迷失了自己,他認為皇上離不開自己,所以他可以肆意妄為。殊不知會寫青詞的不只有他一個人,會處理政務,解決國家大事的也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況且其他人還不會觸怒聖意,還會迎合皇帝。
「你可莫要學我,于當今朝堂之上,我這是缺點,要克服呢,呵呵……」,彭岳搖頭苦笑道,「其實宦海之中,即使戰勝了無數敵人,最終也逃不過被人擊敗的https://m.hetubook.com.com命運。在權力爭鬥中,絕不會有永遠的勝利者,所有的榮華富貴,恩寵榮辱,最終不過化為塵土,歸於笑柄而已……」
「彭大人堅持原則,堅持信仰,實令我佩服……」,徐階見彭岳如此打發感慨,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在一旁虛口應付那麼幾句。
彭岳自然聽出了徐階眼中的憤意,於是便不願糾纏此事了。可是他也感到了一股深深的悲哀,明朝之時,皇權專制已經發展到了巔峰時期,可是在徐階眼中,這竟然是一種進步,不過恐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吧?
「彭大人所言極是……」徐階衷心嘆道,「想那方皇后,當日進位中宮,怎麼想到落得今日之景。而那王寧嬪受寵之至,也沒有想到皇上會那麼快找到一個姿色遠勝於自己的端妃吧?」
「彭大人,你說著方皇后還有機會么?」
「所有的榮華富貴,恩寵榮辱,最終不過化為塵土,歸於笑柄而已……」,徐階聽到彭岳這麼一說,不由神色一動,一時竟有些迷茫……
「其實有些大臣也嘗試過其他方式保全自己。比如張璁……」,彭岳拿起桌案上一個物什把玩著,倒沒注意徐階的神情,「我猜想www•hetubook.com.com他當日結黨不僅僅是想對付夏言,也有著藉機壯大自己的勢力,對抗皇上的想法……說實話,張璁無論是能力,還是官品,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他堅持原則,敢於直言犯上,所以他想要對抗皇上的權威,因此便定下了那以結黨達到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眾人之所以依附於他,不過是因為他受到皇上的寵信。如果皇上拋棄了他,又還會有誰依附於他?所以從他結黨那天起,就註定了落敗的命運。」
「對,你說的沒錯,這也就是我們的轉機……」,彭岳笑了笑,眼神卻有些複雜,「其實好多人之所以失寵,是因為在得寵之時,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失寵,或者說,他們不願去想自己有一天會失寵,皇上的無限寵愛與寵信讓他們得到了一個錯誤的信息:皇上離不開自己……可是皇上離不開誰呢,誰的地位也沒有那麼重要,皇上誰都可以離開……」
「方皇后估計是沒有機會了,不過夏大人卻有機會,因為郭勛可不是端妃啊,哈哈……」,此時徐階態度已明,彭岳也不願意再打啞謎,「夏大人雖是受了皇上忌憚,可這並非無可挽回,我相信假以時日,夏大人一定能夠和圖書歸朝的!」,彭岳語罷,便向徐階點了點頭。
「對,你感慨的沒有錯。這後宮之事確實與朝堂頗為相似。後宮得寵,大多靠的是才貌秉性,可是她們不知道這容貌會隨著時間衰頹,後宮永遠不缺少才氣勝於自己的妃嬪,所以後宮之寵很少會有長久的,她們總會被後來的人代替。如果想要在後宮長久立足,只能靠內斂,只能靠智慧,只能靠秉性。像英宗于錢皇后。憲宗于萬貴妃,畢竟都是少數,而且她們所倚靠的都是與皇上之間真正的感情,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並且皇上也不是離不開她們。只是她們懂得收斂,擁有智慧,把握進退。所以能夠長久不衰。但是後宮的妃子很少能夠懂得這點,所以她們難免逃脫失寵的命運。朝中大臣恐怕也是這樣吧?」
「子升不過為此忿忿,想那霍光行伊尹之事,最終也難逃被族誅的命運,你說對不對啊?」,彭岳這才想起徐階與張璁有著很深的舊怨,於是便借事岔開了話題。
「張璁這個小人,真是自不量力。」徐階顯然還對舊日之事記恨在心,「須知我朝不像漢唐,一直以來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會容許那武逆之事?想那漢唐雖然強盛,可是竟然會發生權臣廢立皇帝之事。但是和-圖-書我朝制度嚴明,絕不會發生這等事情!」
「看來子升對後宮之事很感興趣呢……」彭岳在一旁打趣道,「不過子升之言,也不禁讓我想起了朝中之景。當日張璁以禮議之功迅速擢升,備受榮寵。但是當他跋扈之時,皇上自是容不得他。這一來是因為皇上已經對他不再寵信。二來就是皇上找到了可以替代他的人—夏大人。而夏大人也是在皇上的寵信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鄙棄青葉冠。擅離朝堂,如此怎能不惹得皇上震怒?再加上在皇上眼中,嚴嵩勤勉能幹,自然是讓嚴嵩取代了夏大人。」
「是啊,長久之策……不能青史留名又能怎樣?」,彭岳一陣感慨,似乎聯想到了現今朝中的嚴嵩,「不過夏大人落敗,也不能說他自己完全沒有責任……夏大人得寵之初,也算是小心謹慎,所以前兩次雖被貶黜,但是他能很快復官。還不是他認錯態度懇誠,不至於讓皇上對他生了長久的厭惡之意。可是後來他自己做的越來越過分,有些事甚至只是在宣誓自己的權威,如此怎有不敗之理?」
徐階自然是聽出了彭岳話中之意,於是便不再提張璁之事了,其實細想一想,自己在被張璁罰往延平府那段艱苦歲月,倒也頓悟了不少,不過饒是如此,他也hetubook.com.com不會對張璁有什麼感激之情的,畢竟是他將自己貶謫到地方,浪費了自己將近十年的大好青春。
「其實朝中大臣,誰不想知道皇上的心思,以便迎合聖上,得到恩寵。可是能夠真正揣摩出皇上心思的人,不過就是那麼幾個人。而且其中還有那麼幾個人……有底線,有道德,不會無限地迎合聖上,即使他們知道那樣會受到寵信……」
徐階得了彭岳這種類似承諾的話語,自然也是喜笑顏開,「大人,其實無論是後宮鬥爭還是朝堂鬥爭,說到底都還是取決於皇上的信任與支持,而夏大人未必喪失了所有皇上對他的信任榮寵。」
「是啊。朝中之事也是如此啊……」徐階若有所思道,「朝中大臣獲寵。一是自己的能力強,得到皇上的賞識。可是當皇上找到一個能力足夠強,甚至能夠替代你的人時,你的地位便危險了。這個時候如果跋扈,受到皇上的忌憚,恐怕皇上對你的寵信也就到了盡頭了。二來就是揣摩皇上的心意,能夠……時時討得皇上的歡心,可是能做得到這點的,大部分……名聲都不好……但總歸是個長久之策。」
「彭大人說笑了……」徐階不好意思地看看彭岳,「所謂恩寵不定,天威難測,估計意即於此吧,我只是一時感慨罷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