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燃燒的莫斯科 (二)

至於那些戰壕鐵絲網地雷區等等防禦手段在絕對的威力之下全都失去了其作用。
雖然在進攻發起之後盟軍就已經摧毀了明軍進攻路線上的所有橋樑。但是明軍的工兵部隊們依舊頂著盟軍發起的兇猛夜襲成功的在24號晚上在舒梅爾利亞以西的蘇拉河上架設起來多座能夠通行重型坦克的鋼鐵浮橋。
為了抵抗明軍的兇猛攻勢。俄軍在24號夜間的時候向著明軍在蘇拉河西岸的橋頭堡陣地發起了決死突擊。一整個步兵師的部隊在四十多輛坦克的掩護下猛烈攻擊了明軍的橋頭堡。但是最終卻在明軍的機槍彈雨以及對岸的炮火轟擊之下以失敗而告終。在俄軍被打潰散的時候,橋頭堡陣地內的明軍發起反擊,生生俘虜了超過三千名的俄軍士兵。
在裝甲部隊興起並且統治戰場之前,大明軍隊之中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既不是已經被淘汰進了歷史的騎兵部隊,也不是規模龐大的步兵部隊,而是他們的炮兵部隊。
只要一想到數百年來這些東方人在歐洲的耀武揚威,想到那些騎在他們的腦袋上面做了這麼多年上等人的東方人就要再次帶著數千萬的軍隊殺回來。沒有哪個歐洲國家會對此無動於衷。唇亡齒寒這個道理說的就是現在!
張誠在設計坦克裝甲車等裝備的時候早就已經考慮過這方面的事情了。實際上裝甲部隊基本上就沒有在交通狀況良好的城市中作戰的時候。絕大hetubook.com.com部分的戰場都是在地形糟糕的野外。窄履帶只是那些國土面積狹小的國家在裝甲戰術誕生的初期才會使用。而大明所有的履帶式車輛都是寬履帶。
為了爭奪時間,盟軍決定在地理位置極佳的薩羅瓦抵抗明軍的攻勢。
較窄的履帶在路況良好的地方使用起來有較好的機動性能。因為大明在殖民歐洲各地的時候為了掠奪更多的利益向各國進行大量投資,在各國都建立起來了非常完備的交通運輸線路。這就使得各國在研發自己使用的各型號車輛的時候大都選擇了窄履帶。
在這次張誠所推動的超大規模戰役之中,整個中央集團軍群總計集結了超過三萬三千門口徑超過一百毫米的身管火炮投入作戰。如此之多的火炮被部署在戰線上,當他們開始猛烈射擊的時候,那種恐怖的威勢足以毀天滅地!
到了上午十點,超過兩萬輛的坦克裝甲車帶著大批的步兵宛如潮水一般衝出了出發陣地,向著漫長的盟軍戰線發起瘋狂攻擊。
至於北邊的森林沼澤地帶,自然是交給步兵們去清理。裝甲部隊的目標就是快速突擊。殺到梁贊附近從而兵進莫斯科。
而俄國因為沒有什麼太大的利潤點,再加上俄國一直都與大明紛爭不休,所以俄國並沒有得到大明的投資用來改善自己的交通狀況。糟糕至極的道路對於盟軍們來說實在是難以接受。而明軍https://m.hetubook.com.com方面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
到了6月24號下午的時候,盟軍戰損的各型號飛機已經接近四千架!巨大的損失和大量前線機場無法使用直接導致盟軍失去了對戰場上空的管制。而擁有強大空中力量支援的明軍開始全面突破盟軍的防禦陣地。尤其是在舒梅爾利亞這個主要攻擊點上,整整五個裝甲師的千余輛坦克碾壓過三個俄國步兵師的防線,順利衝過了蘇拉河。並且成功的在河對岸建立起了堅固的橋頭堡陣地。
戰爭之王的名聲可不是隨便得來的。火炮的強大威力在戰場上足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作為世界軍事最強國家的大明,對於火炮一直都是極度重視,因為他們就是依靠著船堅炮利才得以橫行天下。大明軍隊的炮兵部隊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
而梁贊,這座城市的西北方就是莫斯科。梁贊確切的地理描述就像是通州的位置。明軍沿著鐵路線和鐵路線旁邊的公路前進雖然有些繞彎並沒有走直線拉長了行軍距離,但是卻能夠一直讓機械化軍團行進在平原地區從而能夠充分的發揮出其作戰能力。
上一次可怕的黃禍從海上襲來導致歐洲數百年來都生活在黑暗之中。而現在他們再次殺向歐洲,只是這一次走的是陸路。對於歐洲各國來說,一旦在地形寬廣的俄國戰場上沒能抵抗住明軍的攻勢,那等到明軍的鋼鐵洪流衝到中歐和圖書草原上的時候。還有誰能夠抵擋的住?
張誠之所以要將主要攻擊目標選擇在舒梅爾利亞作為突破口。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舒梅爾利亞以北區域就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這些地形都是難以大規模通行機械化軍團的地方。只有沿著舒梅爾利亞,阿爾扎馬斯,薩索沃一線的鐵路線在寬闊的平原上才能夠快速推進到梁贊附近區域。
在經過戰役初期的混亂之後,已經與明軍激戰數年的盟軍們很快就回過神來。經過一番緊急商討。德國參謀們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集中部隊在阿爾扎馬斯與薩索沃之間的重要城市薩羅瓦進行抵抗。並不要求他們能夠將實力強大的明軍完全阻擋下來,在這裏進行阻擊的目的是為後方的部隊集結並且構建陣地提供時間。
俄國境內的交通狀況是非常糟糕的。哪怕是本土作戰的俄軍調動起來都非常困難,更別說一直以來都是以打醬油為生的盟軍們。
俄軍主力現在幾乎全都被牽制在了各處前線上,後方大都是城市守備部隊以及訓練營裏面的新兵。想要抵抗數百萬明軍的攻勢,必然是要由那些駐紮在俄國境內的盟軍們去抵抗。而這些盟軍所裝備的各種運輸設備對於俄國戰場上糟糕的地形極度不適應,最為顯而易見的就是盟軍的履帶式車輛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窄式履帶。
明軍炮兵部隊使用獨立炮兵部隊,集團軍屬、軍屬、師屬以及團屬的各口和_圖_書徑榴彈炮、加農炮甚至是88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向著盟軍陣地傾斜彈雨。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將數以百萬計的炮彈打了出去。
當時間來到6月30號的時候,從舒梅爾利亞突破口殺出來的明軍前鋒部隊已經快速進抵阿爾扎馬斯附近區域。
在猛烈的炮火和數以千計的轟炸機猛烈攻擊戰線後方三百公里範圍之內的盟軍機場和集結陣地的時候。明軍的裝甲部隊開始出擊。
在作為主要突擊方向的舒梅爾利亞地區,明軍在不過數十公里寬的口子上集結了超過一千五百輛的坦克。在數萬名步兵的配合下鋪天蓋地般猛撲向盟軍陣地。採取線式防禦部隊分散展開在戰線上的盟軍卻只能使用步兵師和一些火炮在野地上挖掘的陣地之中絕望的抵抗恐怖的裝甲洪流。
進攻的坦克後方散熱箱附近放置著外掛油箱,旁邊的裝甲板地方懸挂著口補給袋和附加油桶。在儘可能的加裝了油料之後,成千上萬輛的坦克向著盟軍的陣地緩緩的開了過去。
已經看出這一次明軍氣勢洶洶的攻擊並不簡單的各國經過緊急磋商之後決心放下成見,不再繼續為了保存實力而讓自己的部隊打醬油。現在已經是到了必須要同舟共濟的時候了。一旦明軍真的勢如破竹將俄國人給打垮掉,那接下來就該是輪到他們了。
盟軍部署在前線的哨所很快就被清掃乾淨。這些以班排為單位。只擁有重機槍,反坦克炮的單個陣地很快就被和圖書淹沒在了明軍的鋼鐵洪流之中。哪怕這些軍隊進行了最為絕望的抵抗,但是他們卻絲毫無法阻擋明軍的猛烈攻勢。
薩羅瓦。位於阿爾扎馬斯與薩索沃之間。連接兩地的鐵路線與公路從城內穿行而過,城外則是薩托河環繞。在薩羅瓦的北部和南部都是面積龐大的沼澤地與森林,這就從地形上限制了明軍必須攻佔這條狹窄的走廊才能夠繼續向著薩索沃出擊。而盟軍則是將附近能夠集結的部隊全都投入到了這裏用以抵抗明軍的攻勢。
時間來到了七月三號,當明軍第六裝甲集團軍的前鋒威力搜索部隊進抵薩羅瓦外圍地區的時候。駐守在薩羅瓦城內外的俄國軍隊已經接近十五萬之眾。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是從前線潰退下來的敗兵,他們士氣低落的同時也缺乏各種武器補給。不過他們的潰退之路也只能到此為止。
很明顯,盟軍是不會將主要的阻擊地點放在梁贊附近的。那裡是從莫斯科南下前往察里津的重要鐵路樞紐。明軍如果能夠靠近梁贊也就是意味著明軍已經能夠直接威脅到從莫斯科向南的主要交通要道。這種巨大的風險是盟軍不願意承擔的。
盟軍的戰線幾乎被長達數個小時的猛烈轟炸和炮擊給完全摧毀。因為空中力量被壓制,兇猛的明軍陸航用鋪天蓋地的猛烈轟炸幾乎完全摧毀了盟軍部署在一線的炮兵陣地。在失去了火炮反制和空中支援之後,盟軍的戰線在猛烈的攻擊之下很快就變得搖搖欲墜。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