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184章 長江炮戰(二)

在完全能夠精確命中單個船隻的距離上,猛烈而滾燙的燒紅炮彈劃出火紅的光芒飛向早已選定的敵船大致甲板附近的位置展開了精確開火。
總計不到二十分鐘時間一邊倒的炮戰中,部署在三十余艘巡沙船上乃至陸上的九十門青銅炮和二十門重臼炮發射了至少三千五百余發九斤重彈、二三百發高成本近彈、三百余發重型臼炮彈。
理論上海戰中摧毀敵主力艦的能力就接近一千七百噸到兩千噸,而在這秋季幾乎沒有多少風浪、水流也不洶湧的江面上火炮的作用發揮的更大。剩餘在後面的敵船徹底逃離了覆蓋整個江面的火力封鎖區后,八十多艘平均噸位在六十噸左右的敵海船在誘敵決戰中被擊沉或迫降。
隨後:趁著敵船在因為火力的威懾和桅杆被打斷後速度降下來距離也極近的時候,二十門部署在船上或路上的臼炮開始展開了射擊。一輪開火就讓六艘多發中彈的敵艦開始大量進水瀕臨沉沒的考驗。
雖然殺傷人員的效果對hetubook.com.com於這種正面駛來的船隻,卻在殺傷人員的同時靠著概率點燃了不少船內的引火物,給敵九十多艘靠攏的敵船再次帶來幾百人的傷亡。負責指揮的鄧師通令從後面的旗艦上早已意到敵人的危險,迅速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不少海船的桅杆被打斷的情況下,只得依靠不少人下艙依靠船艙內的人力滑槳向江中逃逸以求以最快的速度躲避這看起來接連不斷的猛烈炮火。
從高處見到那些巡沙船上的忙碌景象,前來接戰的明軍水師官兵不少人那臨戰前緊張的心都不由的輕鬆下來:看來:雖然敵人的炮火雖然還真像那些陸師的人所說的那樣有些水平,但兵力上的劣勢下同水師對射火器焉有不吃虧之理?
江面上龐大的船隊繼續向北面張家新軍船隊臨時錨地及炮兵陣地處前進。進入到大概二百步距離的時候,火箭和神火飛鴨乃至船銃炮一齊向三十艘平地巡沙船射來。
從船上到附近的岸邊,猛和_圖_書烈的步炮火力一下就讓來襲的敵艦見識到了這支北邊而來的強敵所傳非虛的真正實力。
因為不擔心這些彈丸像鉛一樣如果裝葯過多就可能在發射時燒融,因此九十多門炮發射的實際大概七八斤重的「燒夷彈」時比平時的標準最大裝藥量還增加了三四成。
按照以往的經驗,迫使對手船上的大部分人忙於損管就是最大的勝利了。當年萬曆援朝收尾海戰之時的鄧子龍就是因為友船誤投火器導致敵船趁機反攻而亡。
船上雖然塗了些防火的泥、也沒有升起硬帆,但在四面八方的引火武攻擊下還是有不少的船都燃起了火光。船上除了少數炮手以外的其他士兵紛紛忙碌著以氣壓噴管救火、堵漏排水等工作。
價格昂貴的複雜彈丸當然不可能連續運用,但不斷襲來的可以輕易打穿海船整個船艙的九斤重鉛彈依然給予各船敵人不小的威懾。
猛烈的打擊下正在小心翼翼在船艙划槳的槳手們也有不少混亂起來,雖然沒有使用鏈www•hetubook.com•com彈,但敵船群逼近的速度卻大為下降了。
而此時已經處理外船上火點和漏水點的各船戰士們開始用支架依託船舷,不斷將早已裝好彈藥的七八斤重的重臼銃中的彈藥發射出去,威脅那些企圖登船或登陸的小船。
這時代很難獲得能把鐵完全融化的爐溫,因此這些空心鐵球在發射前就已被加溫,然後填裝好煉銅爐燒化的滾熱銅水,之後立即裝入填裝后發射以其到最大的效果。
在這個距離上,幾乎沒有一發炮彈重複命中或失的。九十多發炮彈很輕易的就穿透了那些看似龐大的明軍海船舷板,直接掃蕩了整個甲板。
第三輪高成本的九十發炮彈,是兩半空心鐵球中間連以鐵鏈製成的鏈彈,初速仍然可以比發射鉛彈時高上許多並且採用過火的炮彈。雖然鏈彈的威力和射程都有限,但近百艘正面駛入近距離的單兵火器掩護範圍內的情況下,敵船七八成被打斷了主桅,三分之一以上連同輔桅與主桅一同打斷。
但很顯然,https://m.hetubook.com.com在短短的時間內,龐大船隊的後撤轉移並不足以在三四十秒內的時間內真正完成。
此時儘管擁有兵力和船支上的優勢,可憑藉此時明軍水師上的火力依然不能做到輕易的靠火器摧毀船隻。
當然這樣一來,無疑相比全員趴在艙底的情況下更容易被穿透船板的炮彈所殺傷。
命中敵艦的上千發炮彈加上近戰中的殺傷,給兩萬之眾的敵水師帶來了超過兩成的死傷,包括俘虜在內的損失超過三成。再也沒有多少船隻敢於停留在距離張海等人預定的渡江地點三里以內的距離上了。
由於不少人在甲板上正準備跳幫作戰或為釋放小船登陸提供掩護,這些炮彈在近距離對船上的人員都形成了如同陸戰隊列一般的殺傷效果,一輪射擊之下不但打倒了靠近船支和岸上炮連陣地上的九十艘船上的近千名敵人,滾燙的銅水和燒紅的鐵球殼還迅速在敵船上燃起了火焰,甚至燒透甲板將這種火焰只透到艙內。
不斷有敵船駛入百步以內的距離,當高大的敵船似乎和-圖-書馬上就要瀕臨近前火炮對桅杆的射擊死角要展開極佔優勢的碰撞和跳幫的時候,從船上到岸上炮位上的正牌炮手終於各就各位開始準備真正意義上的炮火射擊起來。
比較費時間也不太好發射的「燒夷彈」放在第一輪發射,九斤彈的空心鐵球成本高昂,各個營群的加強炮連九十多門青銅炮一共只準備了不到二百發。
如果說直到十八世紀的海戰中主力艦才能靠火力擊沉與自身噸位差不多的艦船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接弦戰,那麼張家新軍的九十門依靠相比鐵炮更容易掌握精度和故障徵兆的青銅炮,以射速優勢用平均12磅的加農炮就達到了平均彈重三十余磅海軍炮的效果。
鐵制彈丸並且用價格不菲的鐵網捆接起來的的燒紅葡萄彈展開了第二輪成本高昂的攻擊,為了獲得穿透敵大船船板的能量,這些散彈後來拿戰時期遠比對陸攻用的霰彈重的多。每克鐵制小球的重量高達一百幾十克,並不達到黑火藥彈丸的極限速度也足以擊穿大多數能夠行使在江面上的敵船船板。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