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186章 六朝古都

蘇州、杭州、南京曾經是江南一帶名聲不相上下的大城,究竟誰是天下第一城?如果定義擁有做為軍事意義上主防線城牆內的城市人口,那麼似乎唐時的長安都要比這南京內城大上許多。蘇杭一帶的本質上更像是人口益出郊區不少的「城市圈」而難以對城區的範圍有效界定,雖然這兩座城的本身也不算小。
留守南京分封的魏國公雖然是明初大將徐達後人,靖難之時的許多事帶來的祖訓要求乃至環境影響之下也是個不敢表達多少野望更不敢積累民望的人。雖然本意是對抵禦這伙風傳中如凶神一般的強寇沒有任何把握,但還是低調的贊同了李春燁等人的看法。
如同在朝中黨爭之時對待閹黨曾經的表現那樣,他還想在最一開始表現做戲一把。儘管事前沒有多少準備,城頭連象樣的城頭工事也沒有,也要以他能夠想到的一切手段搏一把。
力量有很大發展的張海等人所統帥的隊伍自從青州hetubook•com•com決戰後就再也不像以往一樣如同黑暗中潛行的流寇一般作戰了。早在丹徒登陸之前就派了不少人以為數不多的馬匹前往南京等地偵察。
而南京給人的印象則是完全超出這時代哪怕不少鄉里讀書人城市的概念,從外面來查探,這南京外城雖然並不算高大,但是竟然讓分頭偵察的人上午出發日落之後才在指定地點的江面附近匯合。平均每個人都數出了十來座城門,核實的時候才明確是十八座包括柵欄門、江東門、大馴象門、小馴象門、大安德門、小安德門、鳳台門、夾崗門、上方門、高橋門、滄波門、麒麟門、仙鶴門、姚坊門、觀音門、佛寧門、上元門、外金川門。
幸好身為張海弟子的連排群及以上軍官們都是自幼接受張海言傳身教的人,才沒有覺得這些如何希奇。沒有給隊伍上的政治工作帶來太多的問題。
「別看似乎有山,這裏和-圖-書面一定還有內城,內城絕不會如此漫長而底矮,就如臨清或揚州那些地方一樣。」
同時,並非士人家庭出身中年才中舉步入仕途的他,在大多數同僚乃至百姓眼中也僅僅是一個沒有多少野望偶有官場上常見的斂財之能的庸官而已。僅僅是以為曾是當年南宋初年主張抗金的李綱後人並且受到天啟的賞識,也是東林黨人之中起初表現激烈但很快就軟下來投靠的一個人,才得已獲得南京兵部尚書這樣看起來十分顯赫的職務。
「這南京城不比夕日的長安乃至現在的京師等地,城牆七十余里而城內的人口卻僅百萬有餘而已。想那揚州城也不缺兵力人力還是終為賊所破,缺乏足夠的人力用於守城恐怕是其中的關鍵。」李春燁並不是揚州知府劉鐸那樣還算有些士大夫的信仰與責任的能官。
新朝軍隊中很多人原本世代都是習慣了風氣保守的北方農業時代社會的人,大一些的市鎮也很少見到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但自從出武安之後連克東昌、濟南、青州讓不少人大開眼界,雖然張海並不覺得如何,但在不少戰士們的眼中那些山東運河沿線的大城之繁華卻是以前原本難以想像的。
挑選出來負責偵察打探的戰士自然想到了任務的要求,更多從軍事角度來。
「看來這一仗未必難打,只是這麼大的城市,我們過江的這些兵力能有效的控制起城頭么?」
「這麼多城門、這麼漫長而底矮的城牆,簡直就是為攻城方準備的,敵人要部署多少兵力才能守的過來?難不成動員裏面不知有幾何的男女老幼來守城?」
雖然南京城內的人經過明初以來的多年繁衍已經顯得頗為擁擠,但對於這些從外城湧入城內的人主管南京事物的南京兵部尚書李春燁並沒有像很多平庸的守城之將那樣一概拒之門外,而是要求只允許攜帶足夠錢糧乃至南京一帶口音的青壯入城,而且這些青壯前來入城報名的時候卻必須有做和_圖_書為家人的老弱婦孺予以簡單證明。這樣一來就最大限度的遏止了敵方攜帶武裝的坐探大規模入城的可能性,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外城城的人力財力來鞏固南京內城的城防。
而如果定義擁有城門來定義範圍並且內部擁有明確佔主流農業脫產人口為城市,那麼此時的南京則毫無疑問算的上是天下第一大城,僅僅從這外城的面積按一般經驗的推算人口就多達二三百萬之間,甚至要明顯的勝出此時北方的京師許多。
在鎮江大致得到消息的時候,張海就暗自慶幸昨天夜裡做出的大致決定是理性的,如果要按出發之前預想的那樣把整個江南東部核心地帶經濟圈內的大戶像臨清與揚州那樣的全部北移?以朱元璋式的鐵碗不是不可能做到,可那樣勢必費時很多,必然要耽誤隊伍大量的擴軍訓練時間。即便要徹底清理整頓這些核心地帶內的人口也並不是現在。
也有負責經濟領域的多組情報員了解到了其他一些有關江南的信https://m.hetubook.com.com息。
揚州之戰則是第一次面對幾十萬人口規模和擁有幾十里城牆的「一線城市」,不僅僅是富裕,不少平民百姓都如同隊伍里的老兵一樣識字知史也是讓戰士們頗為驚訝的。
但即便如此,在危急之時也顯得比留守南京的魏國公徐家後人顯得有膽色的多,至少不是風聞強敵來臨就想逃。
就在張海所率領的三個營群九個連群六千多人的新軍主力向百里之外的南京展開急行的時候,此時南京城內早已聞到風聲的外城市民們恐慌躁動起來,不少住在外城有門路的富商士紳紛紛從外城各城們出逃。可雖然外城並不算高大好歹也算是道有城門並且連成一線的城牆,並不是駐在外城內的所有人都有這樣的門路,更多的人攜帶著行李與車馬蜂擁般的向高達而堅固的南京內城湧入。
平民百姓中很早就有南北京的說法,張家新軍中也時常這樣稱呼,這至少比應天、順天之類更不容易引起歧義或者給人以這座城市是很不重要的府城一般。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