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242章 近戰基礎

在與人實戰鍛煉的時候,張海卻遇到了一些問題。做為張海陪練的六名隨身護衛中,三個是鹽山起事以來就跟隨隊伍作戰、老一批少年戰士中體能及力量訓練最努力、天賦也最為突出的佼佼者。另外三個是學塾弟子中天賦與訓練最為突出的佼佼者。他們雖然算不上什麼頂尖高手,可都有自幼以來的基礎和充裕的食物保障。僅僅這一條來說其力量基礎就已經不遜色于曾經在敵人的隊伍里遇到過的一些真正高手了。這六個人的體重普遍在九十公斤左右、身高普遍在這時代已經顯得很高的一米七左右,如果用卧推來類比:沒有專項肌肉訓練的情況下普通男子的卧推大概是四十公斤左右,天賦較高的一些人六十公斤左右。這六個人平均每個人大概都有百公斤左右沒有多少專項訓練就具備的卧推實力。
一般來說尋常剛開始習武的人在這種最基礎的站樁功夫上如果保證標準的姿勢,那最多不過堅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
而在皇城的東面,從宮城東牆延綿到皇城東牆乃至整個朝陽門附近則是大面積的水力工廠和工坊。距離練兵和生產的場所更近的情況下「山無皇帝近」不但有助於官兵工匠在訓練及生產中的態度,還最大限度的減少了通勤時間。
可似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接受過完善類似訓練的張海卻在低洼的大坑中埋設的三尺高木樁上以還算標準的姿勢一站就有半個時辰之久才處顯疲憊m.hetubook•com.com
小雨過後有些潮濕的木樁上,張海按照李師傅的要求先從尋常習武之人入門時的基本功站樁開始練習起來。
因此在自身以為先天條件對於站樁完全能夠過關之後,就在老箭匠李師傅的指導下大致來理解和練習與外家發力方法有所不同的發力方式。
「其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不過多影響下盤和站位的情況下,以最小的體力消耗來達到最大的殺傷效果?」張海似乎有些理解但不知道在實踐中能不能有效掌握。
為了避免自己懷孕中的妻子在訓練與槍炮聲中受到過,住所暫時還是搬遷到了距離後花園不遠的宮城西面,而原本的南京皇城後宮則成為張海與平時貼身護衛們練武的地方。
可即便是如此,這些人的身材和力量同張海比起來,差距好比一個養尊處優中等偏下檔次的大戶少女類比二十里挑一級別經常參加勞動不愁吃穿的壯漢一般,大概三倍左右的綜合力量差別外加一半左右的體重差別。若是沒有任何護具,還沒有熟練掌握髮力技巧的張海都有可能憑藉不正確的徒手蠻力給這些人帶來危險。
「我以前並不見你在習武的時候經常練這些入門的功夫?」李師傅有些奇怪的問道。
最初設想的包鐵金彈成本製作成本高不說,還有估計到磨損槍管的問題,因此改為了銅被覆的包銅彈丸。彈丸的重量由鉛彈的5.6克左右提高到8.2克左右和_圖_書。有效射程在強裝葯的情況下達到了大概百步一百五十米左右,八十步左右的距離上也有相當精度。基本上達到了戚繼光在兵書中所言的那種鳥槍的性能。但是相比那種鳥槍如同日本國友銃一般比較短的槍管給彈藥填裝速度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如果是由精銳戰士中熟練燧發射手使用則在對射中也能滿足基本的射速要求。以九百焦爾左右的槍口動能幾乎接近了重型火繩槍的中遠程性能,而槍的全重則控制在了1.2千克大約兩斤的範圍內。
劉洪濤和李峰都是跟隨張海多年的核心弟子中的佼佼者。對張海所了解的數理知識乃至張海知識體系所依賴的現代度量衡單位已經有融會貫通的理解。聽師傅這樣一提示思路就開闊起來。
不過幾千人的步兵戰兵隊中的弓箭排戰士在獲得了龐大的人物財力支持之後訓練狀況也大為改善起來。除了最基本的力量輔助訓練之外,用牛筋弓專門製成的鍛煉開弓技巧的練習器開始普及到每一個戰士的手中。射靶並不僅是諸如過去那樣的一種檢測考核手段,而成為了一種每日進行的訓練手段。
舊皇宮午門至承天門附近的原本顯得空曠而莊重的地方基本被用做了近衛營乃至整個近衛第一旅的訓練之地。不斷有負責輪訓的火器手和弓箭手在這一帶做強化訓練。
本來張海的意見是以損害壽命為代價進一步壓縮全槍的重量,但是最終還是屈從於成本和*圖*書的壓力而沒有這樣做。三十枚包銅金彈丸加上火器手所能攜帶的十二支精製燧發槍的成本就已經多達百兩左右,而加上優良的鎧甲及其他兵器的成本則高達一百幾十兩,僅僅武裝近衛營都是不小的成本了,至少對於現在來說是如此。如果一定要發揮槍支的壽命還可以採用強裝葯的辦法來獲得更遠的射程。
在當年鹽山之戰的城頭上乃至楓樹嶺的近戰中,自己就是因為下盤根基欠缺,儘管有著完善的防護裝具而和遠遠超過對手的力量及身材,還是在被眾多人放倒中陷入險境。
對於兩年以前才開始起事的張海來說,隊伍里並沒有太多的江湖人士,精通實戰武藝而又信的過的人也並不多。一直跟隨父親很多年粗通些實戰武藝的李師傅也就成為了自己在近武藝方面屈指可數的啟蒙教習。
「是為了在最短的動作運動距離內達到最大的效果。」李師傅接著說道:「你父親自年輕時開始從無戰場上的經歷,卻對我說過這樣的一些話:擂台上比武,雙方對峙時的距離要儘可能的遠。而戰場上陷入近接對峙的時候,勇者不可獨進、怯者不可獨退,在雙方都有鎧甲的情況下近距離對峙有效的殺傷對手,其實才是內家勁法的最早初衷。」
雖然或許在單打徒手獨斗中,自由搏擊中可以被以運動和打空為基礎的西洋系拳術取代,而在戰場上對抗保證自己的安全或者在群架中同時對抗很多實力明顯比自m.hetubook.com.com己遜色的很多弱手則大有不同。
雖然不經常參与張海身邊,但是這些年來在張海的指導下從事兵備勞動,李師傅對張海的語言體系思維方式也大致有所了解。
以此時日本一錢五彈丸鐵炮為基礎,並採用自青州時期就已經成立的研究機構在東南依靠一些優秀的鍾錶匠人和西洋機械匠人最新試製出的打火式燧發機構製造出了新式的樣槍。
自從舊曆春節之前南征中楓樹嶺之戰那件事之後,張海除了覺得對於自己在戰場上來說鎧甲的完善度十分重要外,自身在近戰武藝上的欠缺帶來的問題也很嚴重。結合起事以來自己在戰場上幾次親身戰鬥的實際體會才越來越覺得步法與下盤根基的重要性。
就這樣,因為出色的力量基礎,僅僅憑藉先天的基礎張海就在一次測試后順利的在站樁這個項目上過關。
春季的北方也並不常見雨天,而在南方進入二月之後的雨水邊經常性的多了起來。
「外家功法或者尋常人進行作戰搏鬥時的發力,在於推發力。比如尋常外家拳術向敵打出一拳,一般來說是蹬後腳的同時扭腰,然後向前送肩的同時打出一拳。如果不是用拳而是手持長槍,也是類似的辦法。在同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比武格鬥中整個動作容易順暢的在運動中發揮出來。而內家拳或者內家槍,眾所周知而又最淺顯的發力方法不是一種推發力,而是從全身放鬆狀態到瞬間肌肉緊張時的一種爆發力。不是後和*圖*書腳蹬地,而是後腳震地;不是扭腰,而是收跨;不是向前送肩的時候出拳,而是在肩膀的震動中出拳,後腿部分力量的運用也有不同。收發勁一抖腰的時候,身子就像張開的弓,一收胯出拳的時候就像鬆開的弓弦。如果運用的是兵器,拳法的發力其實同槍法是大同小異的。
可張海也是秉承科學思維有一定認識靈活性的人,在訓練武藝方面也吸收了很多現代武學的思想。相比封建武士傳統基礎濃厚的海外,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亞洲國家在武術體系中一個嚴重的短板就是重基礎性訓練卻輕視對抗性實戰性訓練。重發力而攻擊而輕視實戰中的距離感與防護。
單位面積上的質量越大或者說彈丸的密度越大、抗風阻能力也就正比的增加,這個基本的彈道學原理即便是此時的歐洲也沒有人完善的加以總結,張海卻是了解的。同時在打擊目標上單位面積上的能量越大,破甲能力也就越強。
為了讓包銅金彈在命中靶子之後不至於彈丸過於變形增加休整成本,還在宮城的東南方向堆起了五米高左右連綿不決的土山。而木靶也儘可能的薄一些以利於子彈輕易穿透,貫穿靶子的彈丸就可以從土山中盡量回收,箭矢也因此大大減少了磨損。
頭腦還算靈活的張海卻想到了大致是怎麼事:「我沒有專門的練過這些功夫,可也許這些方面的肌肉纖維在正常情況下也達到了相當水平了吧。我的力量應該遠超過常人,這你是知道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