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273章 奔襲京師

「從東昌出發到北京走運河或者大到的距離千余里,我們隱蔽行軍的里程也不會超過一千四百里。我們攜帶好二十天的野戰食品完全可以在沿途不進行糧食徵集也不動用大量馬匹的情況下像以前那樣突如起來的抵達京師城下。」劉洪濤提議到。
舊曆八月初,已經有過前面兩年教訓的不少敵人也似乎明白,初秋時節是隊伍將展開大規模作戰行動可能性很高的日子。
張海記得清時有個天理教起義,雖然是佔了行營護軍很可能不在皇城的便宜,但也反應出了這種地位過高的近衛往往會在傳統封建社會環境下喪失不少戰鬥力的事實。不過在推演計算中,卻沒有也不應把這些人視為不正常的戰鬥力。百餘人的新軍頭等精銳力量或許不遜色于渾河之戰時的白桿兵又或者戚家軍那樣幾千人的獨立作戰集團,應付這些人的進攻威脅不是問題。但要是在對手有防備的情況下強攻並取得壓倒性m.hetubook•com.com的勝利困難度就極大了。
但是如果假定在敵人有所防備的情況或者出現意外的情況,那就有太多的變數。初秋季節突如其來的氣象和大風危險先不說,假如城內的對手投入兩萬五千名尚算合格的戰兵以火箭或弓箭按照四公頃的防禦面積來布防,就可以在十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的任何一處部署百人左右的投射火力。一百人就算是在一分鐘內每人只射上十箭那就是上千支箭。
雖然這些箭支就算是只瞄著一個空降的戰士打,也未必能給全身披掛優良材料鎧甲的人帶來多大威脅,但是牽引的繩索卻依然有威脅。比如燒紅的箭頭或者刃形箭,即便誤差範圍多達數米甚至十米,也有在一兩分鐘的最後空降時間內威脅到牽引繩索的可能。
雖然推演的時候是按照這種最壞的情況進行,但很多弟子卻不相信這京城裡的守軍會有如此如此的偵察情報能https://m•hetubook.com•com力及反應能力。不過畢竟事關師傅的安危,這樣的話卻不好講出來。
張海原定的作戰方案是以三個旅所攜帶的四十八部牽引式熱氣球攜帶包括自己在內的百余名全副武裝的精兵從城外在風不算很大的夜間,利用幾公里長几十公斤重的特製蠶絲線順著風向入城然後進行空降。
「採用軍用野戰食品要滿足近二十天的連續長途跋涉。那除了六十斤上下的兵裝物資外還要額外攜帶三十斤上下的給養,加起來就是一石的負擔。這樣沉重的負擔下保持夜間行軍四十里的同時還要完成必要的隱蔽相關作業,你覺得我們的戰士有這個體力么?」張海覺得這樣的考驗,尤其在這樣的季節下尤其顯得困難。
因此最終的選擇還是依靠主力部隊晝伏夜出隱蔽行軍。
明時的皇城警衛其實與此類似。沒有行營護軍,但三千營、五軍營、錦衣衛等各種在編護衛加起來也m.hetubook.com•com能有八千餘人。這些沒有將魏忠賢編練的私軍包括在內,如包括這些人在內堪戰力量應該清時的皇宮警衛規模大致相當。
從邊關徵集來的大軍分為兩個戰略集團,規模龐大的敵人早已不敢憑藉兵力上的優勢前進到距離東昌二百里內,主要集結在從臨清大名一帶乃至京師附近並開始封堵運河河道,準備隨時應對張家新軍主力可能沿水路展開的快速攻擊。
對於每個士兵來說一石總重的行裝還是有些過於沉重了,就用扁擔負責攜帶除了鎧甲之外的六七鬥上下的兵器給養等物資。近衛部隊的獨立重炮兵團由於無法人力抬行還是留在了青州。炮兵每個分隊六人負責抬炮管,四人負責抬炮車包括軍官在內的所有其他炮手都用扁擔抬送超過一石重量的炮彈和火藥展開了艱難的夜行。
如果是情況有利的突襲這種辦法在演練中被證明是可行的,除了最後的一段的空降可以繞過有效威脅高度不會https://www.hetubook.com.com超過二百米的大多數敵人。
「如果遇到下雨的情況,我們盡量還是讓戰士們休息好。以備各種突發|情況」雖然這些作戰條例已經讓基層部隊的戰士們也都大多熟讀,張海還是不厭其煩的叮囑道。
「並不輕鬆,也不會很舒服。但我相信戰士們能夠堅持下來。尤其在隊伍上包括弓箭手的大多數人也配備的火箭或火器的情況下,疲勞對於戰鬥力的影響會削弱到最低程度。」劉洪濤回道。
敵人開始風聲鶴唳的情況下,張海、劉洪濤、張萬勇所率領的三個步兵旅群約一萬五千人左右的力量沒有走城門附近。而是趁夜從城牆上分批下城,在早已布置好的地標及聯絡員的指引下嫻熟的于城外三個方向秘密的集結起來。于悶熱的夏夜展開了向北方秘密的行軍。
最終張海還是放棄了原有的長距離空降突擊方案,這當中面臨的變數或許只有百分之十上下的風險。但風險的代價是自己可能面臨又一次未知的投胎轉和_圖_書世,自己所開闢的局面即便可以奪取天下也極有可能成為西周兩漢那樣的傳統封建王朝,這個風險的失敗後果太大了。前世界玩網路遊戲時因強化裝備失敗而一次可能帶來不少資金損失的後果張海還是有印象的。
京師皇城附近的守備力量張海到是對清時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宮城之內大約一千左右親軍若干其他武裝大約一千幾百人的樣子。除此之外約有萬餘人左右的行營護軍駐紮在附近。
在人煙稠密的地帶,幾千人規模即便以晝伏夜出的方式行軍,想要做到完全隱蔽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時,它需要隊伍擁有極高紀律性的同時還要盡量避免借宿、爭糧、同時要沿途要有可凈化的水源。但是明時不同於後世或者兩宋,有嚴格的路引制度及效仿元時那樣對民眾的管控。這時的如果在夜間隱蔽行軍被路人發現的可能性很低,即便遭遇到小股土匪也不至於在短時間內驚動敵人。所以旅群規模的隱蔽行軍,劉洪濤是有這個把握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