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337章 訓練變革

自從明庭連續兩個皇帝一個被捉一個被殺,整個明朝除少數邊軍及殘餘勢力基本被瓦解,新軍主戰裝備全面火器化,裝備的燧發排槍越來越多,備戰的對象也更為明確之後,弓箭訓練以及相關的力量訓練邊被大幅度的削減了。
這樣一來,雖然實戰打靶真正所用的時間佔總訓練時間的比例很小,可部隊在訓練的時候卻經常能聽到不遠的距離上時不時傳來的陣陣槍聲。各旅的靶場還專門面向訓練場設立,時不時的有越過靶牆的子彈飛入訓練長上,甚至命中全身披掛的戰士們。
以專門的訓練用槍和黃金彈丸進行的實測模擬的情況下,不合格的戰士雖然無需像舊軍隊里那樣遭受比較直接的體罰或刑杖,卻要花費很大時間在土工作業等其他方面進行「補課。」
「如果敵人不以密集隊形展開進攻,而以分散隊形對我們戰士進行騎射騷擾怎麼辦?我們以敵人形制的弓箭在敵軍面前班門弄和_圖_書斧么?」石壘向那些有疑問的基層連營軍官回到。
這樣做當然會帶來一定的傷亡風險,但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強化對部隊的臨戰訓練。在訓練中百分之一的死亡指標和百分之二的純減員指標都是能夠允許的。本來在這時代的傳統軍隊中,從軍幾年百分之幾的非戰鬥減員率就是很正常的情況。
現代軍隊在和平年代往往以連最多營為單位分散駐紮。擁有強大凝聚力的新軍做為一支戰爭年代的政治軍隊沒有那麼多防範造反限制部隊隨意調動的規矩,在臨戰的狀態下步兵旅為總單位集中起來的城外大型軍營內。
在不少人想來:射擊七十到一百步上的傳統箭靶就是一個不低水準的要求了。在擁有多管火器的情況下戰士們實際上無需像傳統的火槍兵那樣在戰場的壓力下以複雜的步驟填裝彈藥。靶場成績同戰場的成績根本不會差距的那麼誇張。
「一則正和-圖-書來正瞄,瞄頭打胸;斜來斜瞄,二則半個身位,三則橫來橫瞄,一個身位,小組群射擊,按號就緒!」士兵們響亮的回答到。
主力部隊以外還有眾多徵集而來的「訓練輔助人員」這些人主要負責在射擊訓練場上以馬車奔跑的方式直接拉動模擬騎兵的移動靶,或者在全身披掛的情況下模擬實戰中的散兵和小股敵人。以輪換的方式傷亡率也高達百分之幾。而為了準備最為關鍵的戰略決戰,新朝並不吝嗇以重金和優厚的待遇做為回報。
精良的黑火藥滑膛槍槍械本身的精度也趕不上五六半或八一式之類粗糙些的現代步槍五分之一。比起精度高一些的現代槍械哪怕在有效射程內的散布半徑也能相差十倍,散布面積相差百倍。但是要在聲光後座特徵明顯比現代槍械大的情況下讓普通戰士也能在快速瞄準下自然的做到相當於現代百米胸環靶基本不脫靶的程度,甚至在立姿和跑動中和圖書也有攻擊敵大型隊列目標的能力就需要比現代部隊普通戰士更為嚴格的訓練。儘管精度要求上比發揮槍械性能極限的特等射手低的多。
自從了解到過去隊伍里的弓箭是來自於敵人那裡后,不少官兵受張海等人的決策影響在潛意識裡對后金騎兵集團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畏懼。
但是由於黑火藥槍彈的平均初速畢竟比現代步槍慢了一倍。在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射擊單獨的運動目標的時候提前量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即便實彈訓練從一開始就是高標準的應用射擊訓練,但在七十步到百步的距離上,並不是所有戰士都能熟練的掌握各種情況下射擊運動目標的要領。首先對於距離和目標速度的估計就是一個需要長期的經驗才能熟練掌握的任務。
自從武安山寨近三年的時間以來,新軍主力部隊的武器裝備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變革,火器與弓箭手的作用此消彼長。但總的來說:除了基本的內和*圖*書務和隊列訓練以及文化政治課程學習以外,弓箭訓練佔了基層步兵相當大的權重。即便是火器排的戰士也要對優等的清式長弓有所熟悉。
「七十步左右距離單個目標的射擊要領大家明白了沒有?」靶場上從遠處或近處不斷傳來的槍聲中,第三旅四營三連的連長大聲的喊話道。
唯一能夠讓新兵們乃至不少老兵們最為歡欣鼓舞就是射擊訓練連逐漸變多了。一連數個月,不論是前弓箭排還是以前的火器排,也不論是老兵還是新兵。平均每五天就要進行連續一輪摺合十二發子彈的實戰考核。比過去火器排五日三發的考核還多了不少。此外還有類似數量比例的空槍火器操作訓練及彈藥填裝訓練。這樣的實彈射擊密度在某種程度上要比現代中國多半野戰主力中的普通士兵訓練密度還要強了。
這樣的消息並沒有讓那些新戰士們高興多久,讓人痛苦的弓箭及其相關力量訓練雖然逐漸減少了。但是土工作業、和圖書帶甲長距離衝擊、鋼製伸縮長短矛的運用技巧等項目卻多了起來,一樣讓人疲憊不堪。
「各連隊的靶場相互干擾的情況下,又是射擊百米處的運動目標。我們的主力部隊不是負責鄉下清剿任務的治安隊,需要這麼嚴格的要求么?」不少步兵連的連長都向第三旅的石壘那裡反應道。
第三旅的射擊訓練已經連續展開二十余輪了,全旅兩千余名主戰步兵打廢的燧發排槍就有數百件。可新兵們的實際成績還是不盡如人意。
在以巨大成本進行組織的臨戰訓練之下,即便是不少的新兵,那種對莫名中傳聞中的強敵潛在的畏懼心理也在逐步減輕。
要克服這種畏懼,就要讓戰士們實實在在的感覺到自身實力和戰鬥力的提升。在現代社會,不少青年都知道戰場上的流彈不長眼,前線的步兵極有可能是遭到炮火和各種重兵器威脅的炮灰,而在一戰之前民風尚算樸實的步兵時代,訓練對於士氣的意義超過不少人的想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