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征北戰
第446章 決戰後金(九)

這樣不留預備隊的全橫隊對於傳統軍隊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它可能使大部隊面臨側后衝擊的時候變的無所適從而士氣崩潰,即便是古羅馬軍隊也不例外。不過張海卻對官兵們有足夠的信心,這些戰士至少在精神意志方面不會遜色於二戰中後期的東線蘇德軍,即便面臨不利的態勢,也能完全通過攜行火力給進攻之敵以嚴重殺傷和消耗,這已經同冷兵器時代的作戰規律完全不同了。
雖然還有很多新軍主力部隊的戰士沒有暴露出來,不過此時的阿敏已經確信前方埋伏著新軍主力部隊的小股力量。很顯然:在這樣的曠野上,大規模的敵軍很難隱蔽。更別說那些敵軍是趁夜間進行急行軍后剛剛趕到,根本沒有時間構築大規模的隱蔽工事並做好完善的偽裝。
開火的命令幾乎不用由上級下達,各連連長們已經充分的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全部展開步兵的火力。當敵軍大部隊的衝擊www.hetubook.com.com發起的時候,不僅僅是獨立近衛營群中的少數精銳射手,一千五百名基本以槍銃手為主力的獨立近衛營群的火力在連綿三四的距離上施展開來。
這些作戰原則要比以往應對關內敵人的情況主動的多,同時因為對手遠比關內的那些對手更強,部隊在迎敵的時候也必然會付出不少的傷亡代價。
通過這幾天來偵騎們與新軍主力部隊外圍警戒力量的較量,后金集團對新軍主力部隊的作戰體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支軍隊同傳統的冷兵器部隊完全不同。他們的戰鬥力完全建立在猛烈槍銃火力乃至火炮等火器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近戰肉搏的基礎上。因此鬆散騎兵的長縱隊快速衝擊是唯一的辦法。而隊伍傳統槍炮部隊那套密集快速衝擊的辦法在更為密集的新軍主力部隊火力面前無一不遭到了失敗。因為新軍主力部隊的特點是www.hetubook.com.com戰鬥射速出奇的快,而每個戰士所配備的槍管和槍械不論多麼精製卻終究是有限的。
經過在遼東地區的不少攻堅作戰,從張海到各級軍官和士兵雖然依舊對勝利有著極大的信心,但大多已經沒有了隊伍能夠以以往那樣懸殊的傷亡比殲滅滿州軍主力的想法。畢竟那些守城敵人中少數滿州精銳的攻防實力及作戰能力眾人都是見過的。
廣寧以西的方向上並沒有草原深處那樣茂密的植被偽裝,敵人的偵騎逼近到四五十步距離的時候,雙方之間已經很難隱蔽,近衛部隊各連群按照預先的作戰原則無需指令就由排長負責下令由各分隊中的精確射手展開了零星的開火。整個營戰鬥群一百五十余名精確射手在並不算遠的距離上以六百余發早已裝好的燧發排槍槍彈的精確射擊,瞬間就直接把四百多名逼近正在準備張弓搭箭的敵群游騎直接從馬上打落下來,這和_圖_書幾乎接近整個滿州三旗在行進中前進偵察力量的三分之一。千余名敵偵騎在寬廣方向上射出的幾千支箭並不是所有的箭都明確的瞄準具體目標,但還是給戰們造成二十餘人傷亡。在這樣的距離上,似乎原本可以免役敵軍單兵武器的鎧甲也遠不保險了,更不要說為了在行軍中最大限度的減輕負擔,執行突襲任務的戰士們並沒有全身披掛起來。
每當敵人逼近到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上戰士們有就展開井然有序的射擊。短短不到半分鐘的時間里先後近二十排敵騎約八千騎左右的三旗先鋒在火力中遭受嚴重的打擊,傷亡損失近四成約三千人左右。后金騎兵累計射向戰士們的幾萬支箭也造成了獨立近衛部隊戰士們二三百人的傷亡損失。
短時間內暴露出來的猛烈而準確的火力讓阿敏及莽古爾泰等人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這根本不是什麼前出偵察的小股新軍力量,而是至少一千幾百兵力的大股https://m.hetubook.com.com強敵。
即便是以鬆散而寬大的長縱隊進行衝擊,阿敏也沒有以這種手段就能擊敗張海所率領的主力部隊的打算。不過他卻沒有想到:此時埋伏在前面的並不是頂多幾百人規模的營級前出偵察部隊,而是至少多達一千幾百人規模的張海所直轄的近衛主力,在張海所率領的獨立近衛營群的東面右翼,是連綿不絕的新軍主力部隊戰線,足有十幾里之遠。這是多少對新軍有一些印象和經驗的后金軍隊也難以想像的作戰隊形。
經過在遼東等地同滿州軍的一系列交戰讓新軍主力部隊的主要官兵大多明白:針對身披雙鐵甲的滿州主力戰兵,在一百步左右的距離上以燧發排槍開火是不能有效保證彈丸可以射破對方鐵甲並造成殺傷的,頂多能夠把對方的馬匹殺傷,不過那樣做顯然就會浪費寶貴的彈丸。如今的隊伍要面對數量遠不止十倍的敵人,而且這些人的弓箭標槍拋射的精度和威力還遠非關內www•hetubook.com.com的那些對手可比,最佳的戰術就是當敵軍開始向自己大規模的拋射箭支並構成相當威脅的時候,全軍迅速以鬆散的單排散兵線針對敵騎展開反衝擊,逼近到六七十步以內甚至更近的距離上跪姿或卧倒射擊。如果對方的大股騎兵在這種情況下打算展開「游騎」戰術,那應對的策略就是在保持一定戰線範圍的情況下有效躲避對方射來的箭雨,消耗掉對方大部分有威力的箭矢,同時等待其他作戰單位對大股敵群展開合圍。炮兵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發出了做好戰鬥準備的信號,步兵就收縮到炮兵附近,以散彈展開對敵遠方游騎的射擊。
這些同滿州正規戰兵的交戰原則基本上是在隊伍于遼陽以東出發之前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並貫徹到各級步兵軍官的戰術原則中去的。
阿敏下令兩藍旗與正紅旗的主力展開寬闊和鬆散的隊形,連綿兩公里近五里之遠,而整個騎兵大軍則分成七十橫排連綿近兩里有足夠縱深的鬆散進攻陣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