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盛世煙雲
第1434章 機械進步

如今整個技術學院中的幾百新一代具有不低文化水平與新思維方式的技術骨幹上近千名學徒,支撐起了實際上比皇城兵工場還要更為優秀的精工體系。在十數年前,張海不得不把全國的精工單位集中到皇城以方便管理,而在新的意識形態已經普及開來之後的時代,卻已經無需這樣做了。
從新朝十三年開始,歐洲的鐵礦做為壓艙物隨著不少歸來的移民運送到了中國。在中國的金屬工業相關歷史上,因為各種靠譜金屬礦產的嚴重缺乏,冶鍊技術很早就領先歐洲。有的甚至到了19世紀中葉仍然對當時的西方擁有一定技術優勢。但是在鍛造和加工方面,自從文明早期開始就是一個嚴重短板,原因也在於中國的地理特點是大面積的平原加上四分五裂的山區,誰能「問鼎中原」,就會擁有對整個天下的主導權。天然的地理結構決定了文明早期時代的中國也沒有環地中海那和-圖-書樣的組織力需求和軍事需求,禮器和農具方面的需求多於軍事及政治或宗教方面的需求,因此青銅時代的鍛造技術就長期落伍。新朝開國以來在盡最大努力的重塑之下,彌補了相比歐洲在水力鍛機與冷熱鍛造方面工藝技巧的新朝已經開始將整體的金屬加工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甚至明顯超越了工業時代早期的西方,除了鐵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之外,鍛鋼方面的產量在新朝二十年幾乎達到了同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夕的西方差不多的水平。鐵產量方面的產量並不多,也是因為在現代重工業、現代建築業、鐵路行業時代整個社會的用鐵量並不算多。水力鍛造技術開始在農具中廣泛應用還有西徵結束之後的軍備下降甚至還讓鐵產量在很大程度上下滑,甚至下滑到未必比宋明巔峰時期高多少的程度。
同很多並非技術方面出身的主角一樣,張海前m.hetubook•com.com世也不是技術相關出身的主角。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同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不同的是:在發達地區水力資源比德法等國還要豐富的多的中國,整個社會實際上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蒸汽動力的迫切需求。水力東西的引進和改進就讓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中國製造業乃至農業獲得了充足的動力。蒸汽機的開發方面世紀上是新朝十二年張海西征歸來之後才開始在李千蘭與柳香的負責重新展開的,當然,也沒有投入太大的資源。
「自從兩宋以來,北方一代居民們的日常砍柴就越來越困難了,新朝以來,煤炭的需求量更是大增。按照聖主當年的筆記指點,我們的凝結式氣壓蒸汽抽水機在數年前在蒸汽機剛剛進行探索的時候就試製出來了,並且進行了不少的改進。現在已經能夠製造出10馬力的抽水機,考慮到機器的輪班對比人的優勢,實際上相當和_圖_書於一百名勞動力。試製機的十多台機器的成本包括研發在內,也不過平均每台一千五百兩左右,大概只相當於一百名廉價勞動力一年的口糧。而按照我們的計算,這種比較真空抽水機的實用壽命至少是十年。」一名思維方式已經完全不同的年輕工匠向張海說道。
「除了聖主曾經提示過的這種蒸汽機之外,我們還開發出了一種結構十分簡單的搖擺式蒸汽機,這也是很早的事情了。它需要轉輪和特製的連桿,工藝上有一定難度,但是結構上相比真空泵簡單了很多。」
在舊時代,最優秀的工匠往往是四十歲到五十歲這個年齡段,太大了身體遇到門檻了。太少了?根本積累不了足夠的經驗,因為傳統的工匠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足夠適合於鍛煉的活乾的。就算師傅是親爹,十年出師之後往往要花上二三十年的積累並且不懈怠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最為優秀的工匠。而在新的時和-圖-書代,很多人都是在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製造業,在新的教育體系和保障下並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顧慮,更是有著足夠的經費和機會學習鍛造。通常這方面的頂尖技術骨幹往往不過三十歲左右的年紀。而且如同這時代的不少西方優秀工匠一樣,他們並不是同理論文化完全脫節的人。
而如今的蒸汽機也不是像歷史上歐洲那樣實際經濟需求帶來的產物,大致屬於中央主導的純科研項目而已。
張海觀察著露天的試驗場上那台一直工作著的蒸汽抽水機,一台十馬力上下的蒸汽真空抽水機所消耗的煤炭並不算少,好在在中國很多地方,煤炭要比英國還要豐富且易取,因此並不算是成本上的巨大問題。可要在稍微遠一點兒的地方,比加東南一帶,考慮煤炭運費的情況下就是不小的支出了。唯一的優點是這種蒸汽機似乎並沒有印象中那種巨大的噪音和規模不小的蒸汽,甚至鍋爐和圖書本身也並不十分明顯。在機械結構上要比張海的認知還要簡單的多。節。
經濟在很長一短時間以來日新月異的改善甚至讓張海放鬆了對這方面的關注,直到最近以來通過制度與理念變革的經濟潛力幾乎將要耗盡的時候,才開始重新關注其這方面的進展起來。
忙碌完京城高教與科研體系重建的事情,之後張海來到了中央大學技術學院。同在理論研究領域的巨大短板和文化障礙不同,自從新朝立國之後工匠,特別是能按新標準進行協作化生產的技術工匠的地位改變的幅度可能僅此于那些曾經為底層服務的演義人員了。而且這種「務實「的東西也不像務虛的東西那麼難以管理,課題也更明確一些。鎂粉與閃光彈的試製讓前身為火炬學院技術部的技術學院中不少擁有了無上的榮耀和地位,在新朝十七年研究事件得已解密之後數十名相關的技術與實驗骨幹都獲得了堪比英勇勳章的「新朝英雄」稱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