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盛世煙雲
第1440章 後代配偶

「千蘭你放心吧!在這件事情上,我會馬上去準備,而且會以最為秘密和慎重的方式進行。」張海這樣回答道,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之中當然也有了想法:不論自己怎樣的儘可能保密的去做這樣的事情,都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人為干擾和影響。特別是打算選擇某些具體的相親對象的時候。那麼避免這種蠻煩的最好辦法,就是只以其他借口來搞到到一個南京市內百分之十左右比例的優良學生名單。然後由自己在這些群體中隨即抽選出一百到二百人左右的女孩親自進行面試,並從中抽選出最為優秀合適的十幾個人。在父母也是受過學堂教育之人的情況下,這種「學二代「特別是女生,在青春期或者剛剛開始青春期發育的時候還能夠保持相對的單純,可要是在晚一些,那就很不好說了。
「我們的新朝,這十年來的進步依舊日新月異,你看到的那些消息大致都是真實的。放心吧,我和圖書沒有遇到什麼事。宇兒是個非常低調而自覺的孩子,現在看起來比天兒靠譜多了。所以我在思索了許久之後還是覺得有必要讓你們團聚。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落下太大的陰影。」同很多傳統國人的習慣不同,張海依舊是那樣直接而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些年來聖主過的可還好?新朝沒有遇到什麼大問題吧?」很顯然,李千蘭並不完全相信送過來的那些書報中有關實事消息方面的真實性,她了解張海的性格並不是一個優秀而合格的君王,加上史無前例的權力誘惑,並不能保證這些年來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當然,看到張海那坦然而並不緊張的神色之後之前長久以來的不安還是緩和了很多。
張海卻自信的說道:「放心吧,今時已經不同以往了,我們的新朝已經不在需要前朝那些手段才能保證君權的權威了。」
唯一讓張海欣慰的是:西征以後,隨著新朝財力物力的進和_圖_書一步加強,雖然還沒有能力搞普及性的無性別差異的「九年義務教育」,但女學的比例也開始在新朝十五年以後大量增加了。到新朝十七年左右的時候,民間和公共教育開支的規模已經超過三億兩的規模,超過經濟產出的一成,不包括自學體系的全日制在校生的規模已經達到兩千萬,至少農村以外的城鎮,十有八九的適齡女童也開始入學。在南京一代少數地方,經過二十年的新型近代化發展,在年輕人中「教二代」已經開始廣泛出現。也就是說因為此時代即便是城裡人也往往婚姻較早的結果,大多數男女一般在十五六歲左右剛剛接受完教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成家養育子女,這些受過新式熏陶的一代的子女經過多年的養育也開始進入到課堂之中。從新朝初年就開始擁有完善經濟保障的南京城,嚴密的社會教育和保障體系給傳統家族和家庭帶來的影響甚至比新中國的幾十年還要大。和*圖*書一個剛剛走出校們和軍營的人應該可以得到廉價的公租房和完善的社會保障,並不需要父母一代扶植到「三十而立」的年紀,就連小家庭對子女的控制都開始有再長大后削弱的跡象,更別說近親遠親帶來的影響了。
經歷了不少事情之後,張海已經開始對自己不能完全掌握的事情有更多的戒心了,尤其是在這種問題上。
李千蘭也沒有說些謙虛的套話,只是說道:「聖主應該多保重身體,如果我們的新朝真如那些書刊所說的安定下來,也無需像起事的時候那樣操勞了。既然已經決定繼承製度同下一代不同,那還是看天兒和宇兒下一輩的吧。對了,安年份算,現在的宇兒和天兒雖然不過十二三歲上下的年紀,距離應該成婚的年紀還有幾年,但我舉得一些事情也應該開始張羅了。為了慎重起見,不能等到十五六歲孩子們到了成家年齡的時候才臨時張羅這些問題。」
「可是這樣……www.hetubook.com.com「此時的李千蘭多少還是有些顧慮。
優厚的經濟條件和文教條件加上長久以來的民風同北方大不一樣,這也讓張海下定決心把為子女擇偶的範圍局限於京城的範圍之內。
忽然間張海又想起什麼:「這十年來不知千蘭不知忍受了怎樣的孤苦,今天回去之前,我就暫時先在這裏休息一晚吧!」
想到這些,張海也就有了決斷:「過去的事情,既然沒有審判也沒有鬧到太大的動靜,我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千蘭你還是回皇城來吧。」
這十年以來,張海並沒有像對待冷宮之中的罪臣或棄妃那樣讓李千蘭長期的忍受著難以煎熬的孤獨,而是時常不短有書信上的往來,還沒有少送一些書籍刊物,但也僅僅局限於如此。軟禁內的生活雖然比密牢里好了很多,但卻依舊顯得孤單。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嫌,這十年的時間以來張海也並沒有來過這裏。
李千蘭的話也提醒了張海,張海也有m.hetubook.com.com些坦然和自責的說道:「這確實是我疏忽了。雖然孩子們還不到成婚的年紀,但是我們確實應該早做準備,以免留下終生的遺憾。」
紫金山玄武湖附近在此時不少地方依舊是禁地,在火炬學院改名並整體搬遷到南京城中,不少戰備時期的實驗場所也大部撤消之後,這裏似乎就顯得更冷清了許多,尤其是負責安防的近衛們相比以前也少了許多。
到了新朝十年以後的南京城,因為醫療衛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人們對家族依賴的削弱,甚至開始出現了一些「丁克家庭」「獨生子女家庭」,如果不是新朝政府在政策上鼓勵多生優育,恐怕這種家庭到了新朝二十年以後都很有可能不在是少數。
李千蘭聽到這話不知為什麼,目光中卻閃現出頗為失望的神色,只是張海雖然發覺了卻並沒有在意。
就在新朝二十三年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展開前夕,繁忙之中的張海似乎想起了什麼事情:「十年之約已過,是時候做出一些決定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