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姜述篇
第235章 逼退西羌(三)

張飛自聞消息,擔心觸得有失,統領部下一萬漢軍精騎,一人雙馬,星夜趕來。涼州地面廣闊,城池相距甚遠,即使快馬加鞭,也是今日剛剛趕至。待到離城稍近,見城頭旗幟依然,這才放下心來。張飛並不統兵進城,而是讓部下就地歇息,自引數十親兵往探羌兵營寨。
北宮玉、宋揚聞言,連忙轉頭看往東方,只見遠方果然出現大量煙塵,速度極快。宋揚忙道:「下令各軍,退回大營。」
徹里吉搖頭道:「即使退出境外,齊侯若是不肯罷手,如何應對?」
羌兵缺兵少甲,五萬羌兵未必斗得過一萬漢騎。張飛好戰,見城池無恙,便想速戰速決。張飛看完羌兵營寨,正欲統兵攻打,卻見城內來了一伍騎兵,行近張飛近前,道:「我家太守讓我等給將軍送來一封書信。」
北宮玉仰天長嘆,道:「我等佔據地盤皆苦寒之地,部下缺衣少食,家小度日更是艱難。若與烏恆人待遇彷彿,對部下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雅丹傷得不輕,但是神智清醒,勸徹里吉道:「往昔我等不利之時,只須向朝廷進貢,朝廷不會趕盡殺絕。齊侯行事卻不一樣,如今觸了他的虎威,言和已不可能。隴西五族勇士皆沒,還是儘快退出境外,以保存實力為上。」
因為辛憲英此次立下大功,姜述召其回京,讓何后、馬後親自獎賞,授其夫人爵位。辛憲英為史上名人,為辛敞之姐,羊耽之和*圖*書妻,羊琇、羊姬之母。辛憲英之智、曹娥之孝、木蘭之貞、曹令女之節、蘇若蘭之才、孟姜女之烈並稱,皆謂之出類拔萃。她是三國時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時人傑,遇到大事都會去找辛憲英商量。
北宮玉異道:「這是為何?」
北宮玉怔了半晌,道:「只是統領心腹逃出,不顧部下性命?回頭傳揚出去,我等如何立足?」
越兩日,越吉兵敗身亡消息傳來,徹里吉下令,全軍退往塞外,又讓人傳令大漢境內全部族人,為了避免姜述屠族,全部撤到塞外西羌控制區域。
姜述決斷,接受北宮玉、宋揚投降,將其境納入張掖郡轄區,設縣管理。又讓北宮玉、宋揚統領部下至河東整編,正好重騎兵營缺編,挑選其部下兩萬分至各營,余兵分散至北方各州馬場。讓北宮玉、宋揚至大將軍府任職。
實則羌人與漢人族別相近,尤其與姜姓人頗有淵源。上古時期,黃河中游主要有炎、黃兩大部落。而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遊牧部落。《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宋揚道:「我等和*圖*書雖然侵佔漢境,未傷平民百姓,保命應當沒有問題,投降或會與烏恆人相當待遇。」
宋揚低頭沉思道:「想要保命,有兩計可行。其一,今夜統領心腹于夜間逃出。其二,歸降齊侯。」
正在此時,斥侯來報:「東方大道煙土飛揚,應是大批漢軍騎卒殺來。」
徹里吉身為西羌首領,直接控制區域在涼州以北地區,其所轄八大族群小半居於漢境。西羌人口過百萬不假,但是人口密集區域卻並非在西羌境內,而是在大漢境內。
北宮玉默然良久,道:「不知投降齊侯,能否保全性命。」
正在此時,斥侯急報:「東方又有大批漢軍趕到。」
羌族人口數百萬,佔領益州、涼州以西、涼州以北的廣大區域,其影響力比鮮卑要大得多。羌族共分為姜氏羌、唐羌、蘭羌、先零羌、燒當羌、鍾羌、勒姐羌、卑喃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虔人羌、牢姐羌、封養羌、鄉姐羌、燒何羌、鞏唐羌、全無種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發羌、婼羌、西夜羌、蒲犁諸羌、阿鉤羌、氂牛羌、參狼羌、青衣羌、白馬羌、白蘭羌、可蘭羌、宕昌羌、鄧至羌、汶山羌、党項羌、白狗羌、哥鄰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羅打鼓羌、楊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鄰羌、臨塗羌、涉題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維州羌、和_圖_書蠶陵羌等百余分支。
北宮玉急道:「這便如何是好?」
宋揚急道:「我軍與漢軍野戰,安有勝算?撤退之時,前有漢騎沖陣,後有漢騎追殺,若被擊潰軍陣,就有全軍覆沒之虞。」
宋揚指著東方翻滾的煙塵,苦笑道:「我料漢兵此次出兵,兵力不會低於三萬。漢軍既然主力來援,西羌王必然已經兵敗。一萬漢軍我等都不敢野戰,此時漢軍雲集,我軍要戰必然慘敗。即便部分兵馬趁夜脫逃,也要僥倖逃過漢軍斥侯監視,想要大批逃出,也不可能為之。」
原來辛憲英在城頭觀戰,看到蠻兵退回大營,便猜到援軍趕到,待見援軍就地歇息,並不進城,便猜出援軍想要攻打羌軍營寨,便修書一封,讓辛毗送給援軍將領。
宋揚道:「方才全軍撤退,敵軍兵少,我軍士兵並無懼意,拚命廝殺還能衝出一條血路。如今漢軍與我軍兵力相仿,我軍只要下令撤退,士兵心中懼意已生,只須漢騎一次沖陣,就可能導致潰陣。若無戰陣配合,如何與漢騎野戰?」
宋揚多次領兵與漢軍交戰,自然曉得漢軍騎卒厲害,之所以要各軍撤回大營,就是不想與漢軍野戰。初見漢軍分軍,還不知何意,待見漢軍直奔營寨而來,不懼反喜,心道騎兵攻營卻是不怕。待到漢軍繞營而過,當道立營之時,不由臉色蒼白,急忙回帳與北宮玉道:「漢軍截斷我軍歸路,只能趁漢軍立營之時,全和圖書部殺上衝出一條血路。否則我軍危矣。」
兩人遂決斷下來,自縛去張飛大營投降,道:「我等聽從羌王號令,統兵來攻漢境,自知罪責深重。但是我等自入境以來,絕對沒傷漢人百姓,請將軍饒恕族人。我等在涼州西南,佔據大片疆域,願獻土而降。」
再說徹里吉在武威城下,真是欲退不能,難受到了極至。如此拖了十余日,先是數百騎士保護雅丹狼狽逃回,問明情況,知曉隴西五族兵馬基本損失乾淨。
雅丹想了一會,道:「大王未興刀兵,只將罪責推給諸族頭領,必能安然退出境外。齊侯國內接連行兵,錢糧缺乏,若是我國再不犯漢,其不會貿然發起戰爭。趁著這段時間,大王結連羌族諸支,共同進退,再與鮮卑結盟,或可保全基業。」
徹里吉默然一會,嘆道:「皆是同族,想必不會落井下石。」
張飛雖然性急,但是飽讀詩書,又學過姜家兵科,讀完辛憲英書信,便知破敵之策不在於急,而在於緩。張飛思索片刻,分兵一半去城中去取補給,自引五千精兵,繞敵營而過,到敵營南方當道紮下大營。
羌族數百分支,實則皆依附於幾個大部落,一為西羌,即徹里吉為首的這個族群;二為燒當羌,首領人稱燒當老王,其控制益州、涼州以西的廣大區域,人口上百萬,實力並不弱於徹里吉;三為塞外羌,其首領稱為塞外王,控制西羌以西、西南,燒當羌以北的區域和-圖-書,面積很大,但是人口不多,約有五十余萬;四是唐羌,在益州以西建國,兵馬近三十萬,實力不弱;五是蘭羌,在益州西南建國,與唐羌勢力相若。
宋揚、北宮玉急忙轉到東營,眺望東方,果然又是飛塵遠揚,兵力不下一萬。北宮玉急忙下令:全軍準備撤退。宋揚忽道:「我軍欲退亦不能行。」
張飛不敢自專,將情況寫明,讓軍中情報官火速傳給姜述。姜述接到報告,與賈詡、郭嘉等人商議,賈詡道:「如今眾諸侯蠢蠢欲動,北宮玉、宋揚入境以來沒有荼毒漢民,此可赦原因之一;佔據地盤人口雖小,面積極大,獻土而降也是拓土之功,其可赦原因之二;部下皆強壯邊民,身經百戰,若是編入軍中,日後征戰胡族之時,可為先驅,其可赦原因之三。」
北宮玉急隨宋揚營前來看,見張飛部下只有五千騎兵,笑道:「彼軍兵少,我軍即便退軍,豈敢阻攔?」
張飛取信看完,笑道:「皆言辛家女多智,果然不假。」
辛憲英觀戰十余日,早將漢軍、羌兵差距了解透徹,認為漢騎此時往攻羌兵營寨,雖然能勝,但是損折必眾。若是派兵截斷羌兵歸路,只須營中糧盡,羌兵便會不戰自潰。
在後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聯盟敗給黃帝部落聯盟。炎帝部落聯盟大部分隨炎帝與黃帝部落聯盟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也就是漢族。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羌族自此誕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