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孔明之才

他知陶安身份,聽他要借閱,只是詭異的一笑,便毫不客氣的送給了他。
想不到這個劉伯溫尚未出山便定下這等計策,此人的才學,心計當真有當年諸葛孔明之才,這十八策比之當年的諸葛孔明的隆中對,毫不遜色。
見朱元璋面色疑惑,陶安又道:「以臣看,臣謀略不及劉基,學問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及章溢、葉琛。國公得此四人,天下必定!」
朱元璋只瞟了一眼,便覺此書不簡單,拿起面上那本薄冊,翻了開來,原來所載的均是兵法命名立法,多出孫武子、《武經七書》,蓋以《孫子》為經,分為百戰,其中以計戰、謀戰、間戰、選戰、步戰、騎戰、舟戰、車戰、信戰、教戰,設條立目;每戰既以古代兵法為依據闡明兵機方略,又以古代適當戰例事例加以印證;各戰既相對獨立成篇,又相互關聯成正反對比,論史結合、辯證分析地論述了攻取戰勝之道,雖聊聊數字,卻利害得失,昭然於心目之間!實乃難得的好書!」
「古有諸葛孔明「隆中策」,今日本帥辛得劉伯溫「時務十八策」,看來這劉伯溫果然助我得天下的大才!」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說罷朱元璋瞟了一眼陶安,漫不經心的問:「劉基四人才華如何?」
這一則計戰,所舉東漢和*圖*書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討論天下大勢而傳為歷史佳話的「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的生存與發展制定了「聯孫抗曹」的計策,從而成就了一方霸業!」
陶安的這一番話,朱元璋聽得大感滿意,其實劉伯溫的大名他一早就聽過,但因眼下的賢人多半有釣譽之嫌,一向疑心病重的朱元璋,對於劉伯溫通天的才能不免有些懷疑,且加上他要的諸葛孔明這等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決勝千里之外的謀划之才,絕非一個只知吟詩作畫賦予風雅的文人而已,陶安的這番話,頓時讓纏繞自他心頭的擔心去了一大半,但是沒有親眼見過,終究是有些不可信,一番思量后,朱元璋才眯著雙眼道:「那劉基當真有如此才華?」
眼看陶安還捧著《時務十八策》,也隨手拿起翻閱起來,有了先前的驚嘆,朱元璋不敢太過輕視,將龍案上的燭火移近了些,方才小心的翻開扉頁,朗聲誦讀十八策略雲:一曰、滅陳去張,二曰、剿滅方國珍,三曰、屯兵以自養,四曰、勿過度擾民、過度使用民力,五曰、嚴肅軍紀、治軍有……朱元璋只看了一個滅陳伐張,心頭猛然一動,這不是自己心頭所想的么?」
對於這個決策,朱元璋一時也不好反駁,只是在他心裏一直醞釀著一個計劃,那就和圖書是先陳后張,陳友諒胸有大志,訓兵有術,況且手下能人之多,不在自己之下,其所作所為心狠手辣,堪稱一代梟雄,此人不除天下難定也。所以朱元璋才動了先從陳友諒下手,一旦滅掉了陳友諒,自己大可趁勢攻佔,饒、信,跨荊、襄整個江南的一半,倒是再來對付張士誠就容易的多。
朱元璋讀罷,心中暗暗一嘆:「怪不得陶安對此人如此讚揚,單讀此人書籍,便知此人不簡單,幸虧蕭兄弟請他下了山,若此等人物投奔張士誠、陳友諒而去,我豈不是痛失良才!」
陶安微微一笑,探手入懷,從懷中摸出兩一個木匣子來,打開木匣子,駭然是兩本書,一薄一厚,燈光下但見一書的扉頁上寫著《百戰奇略》,另一本上寫著《時務十八策》。這兩本書是昨日在禮賢館時,陶安眼看劉伯溫包裹里藏有兩本書,一時好奇借來一觀,劉基寫《百戰奇略》、《時務十八策》曾輾轉投書,渴望能為國出力。卻無人賞識,幾番輾轉后,這兩本書也就被他束之高閣了,這番來金陵,隨身攜帶了,一來是作為覲見之禮,二來也好趁此機會試探朱元璋當真是否值得輔佐的君主。
這個想法自己膽大了,但朱元璋有他的理由,通過多年的觀察,他早已看出陳友諒雖有大志,但為人傲慢無禮,且https://m.hetubook•com.com心狠手辣不講道義,其手下多半是迫於權勢才依附與他,一旦勢危,樹倒猢猻散大有可能,打敗他也不是沒可能,反觀張士誠,此人器小無遠見,一旦大軍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到時候後方不穩,張士誠、陳友諒兩面夾擊,金陵危矣!這才是朱元璋最為擔心,也就是他一直遲遲不敢動手的緣故。
應天穩定后,朱元璋一心向東南發展,但這樣一來,就要面臨張士誠與陳友諒,對於這兩個人,朱元璋曾經多次與群臣探討,要打的話,從誰開始動手,但這個問題包括李善長等人文武大臣,都一致認為張士誠實力弱小,且無大志,對付他最好不過,只要消滅了張士誠,大可趁機佔領泰州、高郵、淮安、濠州、泗州,直至濟寧,湖州,杭州、紹興等大片郡縣,有了張士誠的地盤與兵卒,糧草,從而與陳友諒決戰才有必勝的把握。
朱元璋看得的心動,隨手翻閱,但見一字一句之中,無不詭異至極,實乃一等一的用兵之道,對敵之策!不禁大聲讚揚,眼看第二頁寫著《計戰》,忍不住誦讀起來:「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hetubook.com.com,無有不勝。法曰:「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
陶安放下茶杯,躬身道:「卑職已按照國公吩咐,將劉伯溫與宋濂、章溢、葉琛按住在禮賢館。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阜國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覽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自從朱元璋憑藉常遇春、徐達與龍興擊敗了張士誠后,他便把其主要的兵力用來對付徐壽輝了,雖然那個時候陳友諒不過是天完兵馬大元帥,但朱元璋沒有絲毫看低這個人物,反而經常派遣密探密切關注陳友諒的一舉一動。
陶安道:「卑職奉命禮遇浙東四賢,臣刻意觀察,浙東四先生名不虛傳,劉基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仁和;明陰陽,知奇門,懂八卦,曉盾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更為難得的是此人談吐不凡,臣觀其才華不亞於昔日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陶安略知他性子,微微一笑后和-圖-書,點頭道:「以卑職之見,那劉伯溫才華絕非如此!」
漢末,劉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計于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輔,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淝,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當真……?」朱元璋一驚,陶安追隨他多年,對他中心耿耿,況且此人平日恃才傲物,今日當著自己的面,斷然沒有必要吹噓的成分。
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後果如其計!」
禮賢館是朱元璋攻佔應天後,命參政知事李善長所造,其目得便是以此館天下碩儒俊傑。
「何以見得!」朱元璋皺眉頭道。
朱元璋連番誦讀了幾遍,六曰:糧草供應之對策,七曰:水戰、火戰之配合,八曰:堅城固守與棄城引敵,九曰:疑兵計與反間計,十曰:儒學教化,十一曰:農田水利之構建,十二曰:招賢納士之標準,十三曰:軍中將領之俸祿,十四曰:刧寨與反刧寨,十五曰:謀士參議制,十六曰:屬官編製,十七曰北伐,十八曰定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