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世子朱標

「他便是朱標么?這個一直生活在無奈和等待之中,至死也未獲得自我作主、實現君臨天下的朱標么?」蕭雲微微一嘆,目光望上了,便再也難以移開。
朱元璋要殺宋濂,是他規勸朱元璋放了自己的老師,這樣的一個人,怎麼不是一個好太子呢?」
離朱元璋上早朝還有一會兒,這時候朱元璋那還沒有後來那股氣勢,朝廷之上的氣氛還是很活躍,不少人低低議論今日早朝將要說道世子一事情,聲音不大,卻也極為熱鬧,整個人群里,蕭雲一言不發,目光卻落在了剛剛走進來的一群人之中,這一群人,多是少年。
百官議論了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蕭雲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便聽得一個太監尖著桑聲喊道;」早朝開始!」
蕭雲一直在打量金鑾殿,最先看到走進來的這群少年,也數十人之多,大的不過十一二歲,小的竟六七歲的模和_圖_書樣,人人一身黃色朝服,在為首的少年帶領下,緩緩走上了金鑾殿,人人從容不迫。
蕭雲的目光並沒有落在第四個兒子朱棣上,而是最直接的將目光移到了走在最前面的一個少年身上,那少年頭戴紅纓,身著一襲黃色朝服,腰間系著一塊紫玉,臉色有些蒼白,目光沉穩,清澈如水,嘴角兩片厚厚的嘴唇,微微抿在一起,透著他的仁厚與善良。
原本議論各個文成武將紛紛扭過頭,看向了正走過來的一群少年郎。
一百多號人,迅速分成了兩隊,按品級依次排列,站在了金鑾殿的左右兩側。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要教訓兄弟秦王,是他查明事實真相。朱標巡視歸來后,獻陝西地圖,又替秦王說了一些好話,朱元璋才放朱樉回西安。
大明王朝剛剛建立,朱標亦被立為太子,從而開始了他長達二十五年的和_圖_書儲君生涯。為了訓練出理想的繼承人,能幹的守成之君,朱元璋處心積慮,費盡心機。建國后,廣聘名儒,在宮中特設大本堂,貯藏各種古今圖書,讓諸名儒輪班為太子和諸王講課,並挑選才俊青年伴讀。在教學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禮法行事。除了讓太子誦習儒家經典,又專門選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作太子賓客和太子諭德,讓他們把「帝王之道,禮樂之教,和往古成敗之跡,民間稼穡之事都讓他一一學了遍,對於這個長子,朱元璋是給予了深深的希望,從後世的種種來看,朱標也不負朱元璋的期望,他生性聰穎、心地善良,對於朱元璋的細心教會,盡心受教,對宋濂等人言必稱師。長大后,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對民生也很是關懷。史籍中多稱他:「為人友愛」、「孝友仁慈,出於至和*圖*書性」。方孝孺曾稱頌他:「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嬰孩。」「懿文光典冊,善美過昭明。」這雖不無溢美之詞,但不得不說是一定的事實。
蕭雲一直不動聲色的聽這些議論,本以為有幾個慧眼識珠的人會說起那位後來的永樂大帝,哪知道站了大半天,仍沒聽一個人說起,便是後世對朱棣極為看重的徐達等武將也無人提起。
聽得這一聲驚叫,蕭雲才知道這數十個少年郎,原來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一生生命力極為旺盛,留下了二十六兒子,這些人便是後來的明朝藩王,大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學劉邦大肆屠殺功臣,昔日的兄弟,文臣武將殺光后,這二十六個兒子,除了長子朱標被立為太子之外,還有就是生下了一個月便死,不曾受封的朱楠之外,其餘的二十四個兒子,都在後來被朱元璋封王,並且在不久的將來,被朱元璋安置在大明朝和圖書最重要的據點,秦王朱樉駐在西安;晉王朱棡,駐在太原;慶王朱檹駐在甘肅慶陽;肅王朱楧,駐在甘州,其後移駐蘭州;谷王朱橞,駐在宣化府;寧土朱權,駐在大寧;遼王朱植,駐在廣寧。燕王朱棣駐守北平。可以說,就是這些藩王影響了後來的大明。
「看來真主總是被人埋沒啊?」蕭雲感嘆了一番,倒也不在意,因為他知道,今日這個世子殿下,一定不會出現在朱棣的身上,就是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蕭雲站在了常遇春身後,所佔的位置,恰好有一個朱漆大柱子,也不管有沒有人看到,身子一側,靠了上去,藉著柱子擋住,他這才打量起這金鑾殿來,朱元璋一聲對明朝的皇城修建大為耗費了時間,便是這座皇城,曾經多次修建,這金鑾殿雖是剛剛修建,卻極為寬闊,整個金鑾殿廣三十丈,深十五丈雲,整個廟堂少說也能容納萬餘人,上和_圖_書蓋琉璃金瓦,雙檐重脊,雕樑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站在這裏向身後望去,金陵城池的一切街道盡收眼底。
蕭雲的目光很自然的被這數十個孩子給吸引了,從他們走出來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就尾隨著這十幾個可以稱作小孩子身上。
朱標出生在攻佔太平府的軍旅之中,長子的出世,給酣戰中的朱元璋帶來了莫大的欣喜。得報后,元璋興奮地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興奮之餘,也對兒子抱以極大的希望。稍長,便讓其拜宋濂等名儒為師,接受教育。
「看,是長子朱標,次子朱樉,朱棡,還有朱棣?」人群里也不知誰叫了聲。
他的善良,仁慈,使得他在後來朱元璋一次一次的豎起屠刀之時,敢於上前之言,洪武初年,朱元璋要大殺功臣,是他冒著生命對著朱元璋說「陛下殺人太多,恐傷了和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