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最後一道題目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不知是哪五事?吾年邁,已記不清矣,敢請大王賜教。」
「用兵之法如何哉?」李績自然知道這一段肯定是難不倒李顯,所以臉色沒有絲毫改變,繼續問道。
說完之後,程咬金便欲取過李顯的兵符,卻聽得李顯說道:「且慢,大將軍且先將公之城防軍調歸至遠處,小王可不想被人說是佔了大將軍之便宜。」
一旁的李績卻是淡淡說道:「僅僅能背會,不解其中之意又有何用?下官相信大王這半載用功,定然是深解其意了,下官對於其中一些文字不甚明白,還請大王為下官解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可是李績顯然不想給他答案,還沒等李顯深入去想,便又對李顯說道:「大王方才亦聽清楚了,是故下官認為大王對於兵書僅僅是能懂,但與用卻是相差不少,似我這位程兄,兵書韜略所讀甚少,可帶兵打仗卻是鮮有敵手,此無他,多年戰場經驗之累積耳。故此,下官尚有最後一道題目,大王若是通過,下官方才將此兵書相受,否則,下官誓死不能從命。」
如此一來,兩天的時間過去了,李顯竟然沒有取得一絲一毫的戰果,麾下將士也折和_圖_書損了五千餘人,全軍士氣低落,這讓他坐在那裡干著急。
不過疑惑歸疑惑,李顯可不想失去得到《衛公兵法》的這麼一個機會,所以也沒有再多想,直接將這段話翻譯了下來。
李績這話雖然是對程咬金所言,實際上卻是對李顯所說,這一點以李顯之精明,自然是一聽就明白,不過這樣一來,他心中的疑惑就更深了,為何這老狐狸竟然如此偏袒於他?到底是有陰謀,還是想施惠于自己,然後乘機與自己斷絕聯繫,讓自己以後不好意思再去找他?
無奈之下,李顯只好下令犒賞三軍,以提升士氣,同時在第三天大軍繼續出戰,這一次他採取了許多所謂的「奇策」來攻城,但全都被老程巧妙的破解掉了,他原本下令火燒城樓,卻被早有防備的老程率城防軍用銳利的勾刀將點燃的松枝、麻稈等物勾掉。之後李顯又下令開挖地道,卻被對方聽到自己挖掘地道的聲音,提前挖了一道長溝,待得李顯大軍挖至長溝處,士兵身形暴露,被對方一個個拖走殺掉。
「呵呵,大王年紀雖小,對於兵書竟是倒背如流,果真是聰慧,似老朽這等粗人,恐一生亦難將書背得如此好,老朽實在是佩服。」一旁的程咬金見李顯對兵書如此熟悉,頓時心中羡慕,連連誇讚不已。
李顯本說自己完全有手段不讓對方聽到自己挖地道的聲音,而且能夠判斷前方是否有人提前挖橫溝,但又https://www.hetubook.com.com想這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不能暴露,只好恨恨的作罷。
經過這麼一番對答下來,老程又是敬佩不已,一大堆的高帽又給李顯戴上,不過老程不善阿諛之辭,所說的話無非就是在「大王聰明,我不如也」、「老朽慚愧」、「聖上有福」之類的話語中重複。
卻聽得李績笑道:「大王誤會了,休說是目前無仗可打,便是有了戰事,下官雖是忝居司空,同東西台三品,卻亦無權決定出兵打仗之事,更何況打仗之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決戰取勝又非單方因素所能決定,再加上大王身為皇子,年紀幼小,若非得力穩重大臣相保,天子如何肯放?是故此次題目乃是下官所出,不過是一模擬耳,下官請程兄率五千兵防守一城,大王卻以五萬之兵圍城,限大王於五日之內攻下此城,若是得勝,下官便算大王通過,立將《衛公兵法》奉上,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這最後一道題目便是用兵打仗了?可小王畢竟年幼,縱然有心,聖上如何肯?更何況天下承平,小王即便想用兵,又焉有用武之地?」李顯本來就沒打過仗,他也知道打仗這玩意兒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出來的,萬一自己作戰失利,豈不是被這老狐狸抓住了把柄?所以這才毫不猶豫的拒絕。
李顯一開始只是認為李績是在為難自己,可是到後來卻漸漸咂摸出其中的味道來了,因為李績所問,全和_圖_書都是作為一名統兵將領所應該掌握的關鍵之處,現在見李績又如此問,自然更是明白了對方的用心,可越是如此,心中越是不明白,這老狐狸不知道究竟打著什麼目的,竟然是很明顯的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將才。
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他張口便說道:「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人(原本為「民」,因避太宗之諱故改稱「人」)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之後李績果然又選了幾處用兵之道的話來考,李顯則是抱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思,毫不猶豫的講那些話用自己的意思翻譯了下來。
李顯也不含糊,當即便介面道:「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和*圖*書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李績接下來又提問了孫子兵法中的一些段落,見李顯張口就來,對答如流,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可是李績卻顯然並不滿意,淡淡地說道:「意思理解了亦未必便是一名良將,程兄又不是不知,歷史上紙上談兵的多了,趙括、馬謖便是如此。是故若欲成為一名良將,需有隨機應變之能,料敵機先之智,將士擁戴之德,如有程兄這等奮不顧身之勇,更是千古良將,可遇不可求。」
於是在李顯一聲令下之後,他麾下的大軍們開始按照他的意圖,開始了強行攻城,於是一駕駕的雲梯,粗笨沉重的攻城錘,威力強大的投石車,還有高高的井闌,各種攻城器械都用遍了,等到李績宣布一天結束的時候,李顯除了損失三千餘人之外,竟然沒有取得絲毫的戰果。
既然李顯這麼說了,李績也不啰嗦,當即便開口相詢。
第二天,李顯再令士兵出戰,結果因為昨晚消耗體力甚巨,將士疲憊,紛紛反對,李顯無奈,只好下令休整一天。
「哼,如何?還能如何?你這老狐狸擺明了是挖坑讓我跳的,我不跳還能白白放棄不成?」李顯看著李績那張笑臉,很有一股上前狂揍對方一頓的衝動,但鑒於自己要尊敬老前輩,最主要的是自己根本不可能是對手,所以只好強忍下心中的怒氣,無奈的答應下來。
還沒等李績發話,便見程咬金開口笑道:「大王這話可是太小瞧老朽了,也罷,既然大m.hetubook•com•com王如此有信心,老朽便與大王換上一換,某作攻方,大王來防守,老朽保證不用五天,只需三日便可攻下足下之城。」
可是李顯卻知道他面前的那個對手很不容易對付,自己手中的兵力雖然是對方的十倍,而士兵的戰鬥力也被設定為雙方無差別,可對方乃是一名擁有數十年戰鬥經驗的歷史名將,想要在五天之內攻下一座由這等將領佔領的城池,難度絕非一般,不出奇策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李顯聞言卻是微微一笑,因為李績這第一道題目問得甚是簡單,乃是《孫子始計篇》開頭的一段話,這始計篇乃是開頭第一篇,介紹的主要是戰前準備,地位十分重要,李顯在前世就知道這一篇的重要性,這半載來又是將整部兵法背得滾瓜爛熟,如何能答不上來?
李顯心中不服,決定乘夜間偷襲,結果大軍還沒有接近城牆,便被老程軍中的巡夜將士發現,因為李顯大軍倉惶撤退,反被老程引軍殺出,大軍損失了兩千餘人,士氣頓時低落了不少。
但李顯卻還是想要試一試,以十倍兵力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強行攻下一座城池。
等到第四天的時候,李顯又下令大軍猛攻一天,結果依然一無所獲,便在李績宣布第四天結束的時候無奈地說道:「不打了,小王認輸,哼,程大將軍一生征戰多年,打了無數大勝仗,憑我這點微末本領能又如何能夠大勝,這分明是不公平,若是讓我來守,程大將軍進攻,相信我也能守住五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