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會意的侯君集,還沒有開口,太子李承乾卻在自己左側聽政的座位上起身道,「父皇,我大唐數年之功,積攢下這些儲備十分難得,然,不能驕傲自滿,僅是從農耕結構方面,兒臣就看出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農人百姓的勞動力負擔還是太重了些,兒臣建議,重新劃定永業田數量,遷更多青壯勞動力于本土,改革耕種模式,將我大唐的國力儲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像嶺南道這邊,果農甚至全部都是兼職的,他們只需要到了季節,去野生的水果樹林採摘水果就成,這些方面,差不多就減除了三千萬畝左右。
北方的水澆地雖然少,但多少也有一些,雖然那邊的百姓吃慣了麵食,但偶爾吃一下米飯,調劑下口味也不錯,當然,他們來領稻種的原因,還是因為這邊的稻種產量能比他們種的麥子多收一倍。
剩下的九千萬畝,其中各軍的軍屯又佔掉了三千萬畝,在擁有精良農具,和較高勞動力的軍隊的集體組織下,耕種的效率會比普通民眾高很多,尤其是種植只需要在播種初期耕地,播種,到收割時期收割的小麥,糜子這樣的糧食作物的時候,一百多萬軍隊,耕種三千萬畝田,其實還顯得很輕鬆。
孫享福看到這個數據的話,自然是會有很多感嘆,平均每個專業務農的百姓,要耕種五六十畝田地以上,他們就算想精耕細作也不行啊!估計這些田地,還有好多,是處於輪番耕種狀態的。
所以,您別看常平倉只有兩億多石的糧食,但真正面臨危機,在食物方面,咱們國內支撐兩年以上,是沒有問題的。算上海外牧場的儲備,和海洋漁業以及其它可食用的作物,會更久。」
韋挺在農部的三年任期,也就幹了這麼一項政績出來了,把大唐現有的大部分中下田都退www.hetubook.com•com耕了,所以,十月,關中入冬,朝臣們開始窩在宮中開統計大朝會的時候,他上報的全國田畝數量大面積減少,還一副喜滋滋的樣子。
來山南道趕工的北方民工如期而至,今年,他們又學乖了,想要從九垸縣帶些新稻種回去種植,孫享福都批准了,只要是專程過來要稻種的,每人免費給他們送幾斤,反正對於九垸縣來說,幾斤稻穀又不值多少錢。
以現在大唐基本已經普及的施肥和耕種技術,以及使用的新式農具,在有充足的耕牛和風調雨順的年景下,就可能不是種不出產量,而是田地輪休情況比較嚴重,百姓並沒有實際種那麼多糧食田。
在製作有機肥,精耕細作的技術日益得到推廣,新式農具和耕牛得到普及,還有四進位種植管理技術等多方面推進的作用下,北方百姓種植單季小麥的平均畝產,終於突破了五石,達到了六百多斤,由於北方的田畝面積,沒有像九垸縣這邊改革,以後世的田畝大小來算的話,他們的畝產應該達到了七百斤,這算是在肥料沒有進行化工改革之前的一個極限,當然,這與大唐選擇大面積退耕中下田也有關係。
一戶百姓,家裡至少有八十畝永業田,還有很多因為軍功賞賜,或者一些祖傳下來的私田,通常,一戶百姓需要種植的田地能達到一百好幾十畝,他們在耕種不過來的時候,就會選擇只耕種一半的田地,讓另一半的田地蓄養肥力。
最終剩下的六千萬畝,才是屬於百姓們真正需要常年耕種的面積,其中有八成以上,種植的都是糧食,而且,只有關中,和山南道幾個縣的垸田,是真正的進入了精耕細作模式,當然,還有一些高經濟價值作物,也屬於精耕細作模式,這些田畝數全部加起來m.hetubook.com.com,還不到兩千萬畝,也就是說,大唐現在還有四千萬畝以上的上好田地,還在百姓手中,進行著淺耕粗種。
首先,就是像善陽的那些花田,定襄的那些青儲飼料田,燕麥田,基本不需要多少人手,幾十戶百姓,就能打理好幾千甚至過萬畝,每年開春,騎著馬撒完,等長起來了,趕著割草車不斷的收割就行。
李承乾答道,「遷更多耽摩道青壯百姓到本土,補足勞動力不足,逐步分地區,撤除永業田制度,推動精耕細作改革,讓全國百姓都如山南道垸田區域一般,每戶只種二三十畝田地為宜。」
見到李世民這個表情,韋挺忙解釋道,「陛下,賬不是這麼算的,咱們只是算了全國產的糧食和常平倉的餘糧,卻沒有計算百姓自家的餘糧,他們現在每年,可消耗不掉八石糧食,咱們全國每年投入到牲畜,家禽,養殖方面的糧食,足足有兩億石,這些糧食,可不是白白的消耗掉了,它都轉化為了肉食,供百姓食用,或者儲備起來了。
龍椅之上,李世民威嚴的道,「朕記得,前兩年的糧食,也有所結餘,現在各地實際倉儲幾何?」
據我農部在各地的官員在民間的走訪統計,全國大多數地區的百姓,家裡現在都有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的糧食儲備,如果加上各種家禽牲畜和肉食儲備,即便他們完全不種地,手頭上的食物,也能熬過一年。
當然,朝中的大臣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些數據的異樣,他們覺得,北地兩千萬畝田,一季產糧一億石,中原,三千萬畝田地,兩季產糧三億五千萬石,很合理,並沒有把山南道垸田的超高產,和關中麥田的高產剔除開了算。
這裏面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關中,和中原諸道,有三千萬畝上田種糧食,而且https://m.hetubook.com.com每年種植兩季,可產量卻只有三億五千萬石,這個產量裏面,光是山南道六個垸田縣近千萬畝水稻垸田,就貢獻了近兩億石的產量,關中的數百萬畝麥田,也貢獻了至少六七千萬石的產量,也就是說,中原這些州道,還有一千幾萬畝的糧食田地,兩季,只貢獻了不到一億石的產量,平均算下來,其產量還在三石左右徘徊,與過往農業技術沒有推進之前的產量,相差無幾,這些田地,拉低了整個平均水平,甚至遠遠還不如嶺南,交趾,這些新興起的種植占城稻的田地的產量。
李世民辦事從來就沒有什麼新意,同樣的套路,他能用很多次,試驗田第六季的畝產報上去之後,他馬上來了封賞的旨意,落實了孫享福的嫡次子孫康九垸縣公的爵位,同時,跟他打了個招呼,繼續奉旨種稻,明年,第一期水稻種植全部結束,新一屆的王爺培訓班會給他送過來。
韋挺說的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大唐的國力,聽他說完,李世民的腰桿不由的挺了挺,這些家底,可都是他上位之後儲備下來的。
現在大唐本土,算上安西大都護府今年開出來的一千多萬畝軍屯田,也不過是一億二千萬畝,分攤到新統計上來的一千二百萬戶家庭,每戶大約是一百畝,分攤到每個人,大約三十多畝,當然,大唐現有的三千八百萬人口,也不是個個都種地,耽摩道,以及海外諸島的數百萬人口,基本就不種地,士,工,商,醫,多個職業階級,也基本不種地,再除去不能參与勞動的小孩,大唐真正種地的人口,其實只有一千萬左右。
聞言,李世民微微皺眉道,「具體當如何?」
「才兩億五千萬石?都不夠全國百姓食用一年的?」李世民聞言皺眉道。
因為,軍屯田一年只種一季,開春他們有和圖書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專門用來耕種,入秋他們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專門用來收,肥料什麼,平時訓練之餘,囤積瀝好就行。
當然,他也不好直接在朝堂上宣布,明年我想去打誰,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只是略有深意的看向了侯君集這幫武將的方向。
魚的繁殖生長,可比人的繁殖要快很多倍,在關中和北地大量開闢人工湖蓄水之後,它的養殖規模也上去了,而且,養魚可以不佔人的口糧,因為,大唐有足夠多種植魚草青儲飼料的田地,百姓們也樂意種,因為,有了割草車之後,一戶人家,種個三五百畝,都比較輕鬆。
另外,不算海外,只算本土牧場,可供宰殺食肉的牛,羊數量,就超過五千萬頭,隨時可出欄的肥豬超過三千萬頭,雞鴨數量更是無法計算,至少也是二十億以上,魚類那就更加不好算了,按照目前情況來算,只要不出現特大旱災,把魚塘都乾枯竭了,它就能一直供應百姓們食用。
「陛下,自貞觀三年開始,我大唐內部產糧,每年都有結餘,累計到今年,約兩億五千萬石,秋收之後,已經全部置換成新糧,儲存在各地常平倉。」
還有其它方方面面的食材無法計算,比如各地的食品廠,每年產的水果罐頭,堅果類食物,市場上都有大量的儲備,咱們只是算了米面方面的主要糧食儲備。
畝產十一石,這個產量在以往來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現在,看到這個產量的時候,居然沒有人覺得奇怪了,因為,大家已經習慣性的信任孫享福能種出更高產的水稻,他就算種出再高的產量,大家也覺得是應該的,朝堂大臣們可能會因此在公開場合稱讚幾句,普通百姓,則是淡然一笑,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放心一些,產的糧食多,他們餓肚子的幾率也小了。
這些北方的上田本就因為m•hetubook.com.com每年被冬雪覆蓋的時間長達幾個月,能夠得到足夠的修養時間,一年只種植一季的話,即便是打理的不怎麼精細,也能出這麼多的產量。
其次,就是像蜀中,關中,許多用作果園的田地,也不需要年年都打理,只在收穫的時候,組織一撥人手,去勞作一番就成。
即,耕種一半,休養一半。
其實,這個數據,他心裏早就有個大概,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會覺得,大唐已經很富有了,兩億多石的倉儲,已經足夠了,但是在他跟孫享福交流過後,思想已經改觀了,在孫享福的語氣中,一個國家,至少要貯備足夠兩三年吃的糧食,才算穩固,因為,指不定突然出現什麼全國性的大災,會鬧個一兩年,沒有足夠多的糧食儲備,國家就可能出現覆滅的危機。
用一千萬人口,種植一億兩千萬畝地,平均每人一百多畝,顯然是種不過來的,可偏偏,今年就種下來了,究其原因,有幾種情況。
「陛下,將中下田退耕了之後,能夠節省許多勞動力,這一億二千萬畝田地中,除去軍屯田地,和一些其它經濟作物,有大約五千萬畝左右,是種植糧食的,今年全部實現了收穫,其中,黃河以北有兩千萬畝種植一季的高產田,今年產糧約一億石,關中,中原諸道,有三千萬畝可種植兩季糧食的田地,今年產糧食約三億五千萬石,長江以南少部分地區,嶺南,交趾三郡,有可種植三季糧食的田地一千多萬畝,今年產糧約兩億石,全國全年產糧約六億五千萬石,以人均每年消耗八石計算,全年供本國百姓食用的糧食,約三億石,牛馬牲畜,家禽,漁業養殖,消耗的糧食,約兩億石,釀酒消耗,約五千萬石,向外國出售,約三千萬石,各地常平倉到年底,新增了糧食結餘,約七千萬石。」韋挺在朝廷之上,將農部統計好的數據上報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