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誰是第一
第0625章 難邁的第一步

當然你也不能說這樣的方法就是錯的,畢竟人的本能都是趨利避害,順從大勢更容易出成績,堅持自己的代價是很大的。
你要是有一個牛逼的老師,就算你是隨便寫一篇文章,那想要進去也是易如反掌,真正困難的是上台宣讀自己的論文,這個才是真正考驗功力的事情。
到了日軍侵華,很多歷史學者在反思中國歷史,反思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到底是怎麼了,這個時候開始比較理性對待中華文化歷史。
雖然陳堪對這兩個都沒有任何興趣,但是不是每個學者都是陳堪這種「世外高人」。
新中國成立之初,無產階級嘛,就各種為農民起義翻案,批判封建王朝,甚至在那個時候還整出了一個「五朵金花」,這本來是歷史領域的事情,但是其他領域也要插一腳,蹭熱度。
因為美國的歷史學者肯花時間,就有美國的學者為了研究三峽區域的民風民俗,在那裡住了十三年,想想呆和圖書了十三年,和那裡的人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怎麼會不深刻!
「我建議你可以深挖,將一個課題深挖下去,如果深度夠的話,我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陳堪說道:
而且現在翁秀頻有了孩子,根本不可能長時間在外面調研,所以她註定是難以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的,因此陳堪才建議她轉變研究方向。
翁秀頻要進入會場基本上沒問題的,就算看在她導師的面子上也會讓她進去,那個所謂的遞交論文給辦事處,其實並不是全部看你的論文水平的。
「唉……」翁秀頻長長地嘆了口氣,她也明白,但是真的很難。
陳堪在第一個位面《霍元甲》中和義和團的人有過交手,雖然接觸很少,但是從那次之後陳堪就對義和團產生了興趣,隨後這個興趣點就轉移到了慈禧這個老太婆的身上,利用業餘的時間,陳堪查看了一些材料,陳堪發現在這個和-圖-書老太婆的身上有些事情其實挺好玩的。
「要麼在方法上進行創新,要麼在理論的運用上進行創新,不過我覺得師姐寫社會學方面的,沒什麼太大的希望。」陳堪實話實說。
再後來,理科興起,歷史立刻去蹭熱度,興起了一門叫做「計量史學」,大量地使用數據和數學模型來做歷史。
到了新世紀,西方的社會學和實地調查的方法進入史學領域,大量的學者一股腦地使用社會學和實地調查來做歷史。
「師姐,你準備寫什麼?」
「確實是不容易,邁出第一步總是很難的,不過師姐,你要是還有學術抱負的話,我覺得你換個方向會是更好的選擇。」陳堪說道。
實地考察的研究法,顧名思義就是要下到地方去做實地考察,加上是和社會學一起做的話,考察的地點基本上都是一些偏僻的農村,這是很辛苦的,而且時間很長。
「慈禧,你準備寫什麼階段的?」
「你和圖書準備寫什麼,說出來給我聽聽,讓我借鑒一下。」
這就是傳說中的「論文集」,將一些投稿的優秀論文印成一本書,能上的論文數量也是有限,人為的製造了一個榮譽。
「不過作為你的師弟,我建議你最好換個研究方向,換一種研究方法,就深究一個領域。」
「唉,這哪有那麼容易啊!」翁秀頻嘆了口氣。
其實不僅僅是電影行業,每個行業都是一樣的,都會「蹭熱度」,歷史也不例外,不過歷史並不是為了賺錢,歷史是為了賺名聲,為了更好的出成果,為了蹭熱度,這個自古有之了。
因為參會的人太多,基本上每個能進來的人都有學術背景,比背景沒有任何意義,而宣讀論文的人只有十來個,扣掉一些老頭,年輕學者的名額很少,這個就真正看水平了。
而中國的學者,雖然你是個中國人,但是這些「高高在上、不食五穀」的學者真的了解這個鄉村的一切嗎?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見得。
「我比較擅長的是社會學和實地調查,但是之前準備的論題都太小眾了,而且我覺得難以出彩,師弟你有什麼建議?」
所以她才來找陳堪,希望陳堪能給她一些建議。
在學術研究上,翁秀頻對於陳堪就一個字——服,不然她也不會「千里迢迢」從金陵跑到中海來和陳堪聊這個,因為陳堪的學術水平確實是厲害。
但是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這不就出問題了,翁秀頻雖然用社會學和實地考察的方法做歷史的功力還算是不錯,但是這種方法太普遍了,沒有什麼新意,以她的實力想要出彩,難上加難。
上台那麼困難,那也要給這些年輕學者一個機會啊,不然以後大家都不來了,大會的舉辦方那也是很聰明,既然上台的機會不多,那就在製造一個讓你能展示自己的機會。
我們常說電影行業很多跟風、撈錢的行為,看到一個題材有賺頭,就一股腦地湧進去和*圖*書
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一股翻案風,很多歷史學者一股腦的湧進去,只要是個歷史人物就能翻案,本來是民族英雄,在那個年代就可能成為民族罪人,本來是大奸大惡之徒,在那個時候整成「被冤枉」,再後來就是再次翻案。
不說太早,就在新文化運動前後,基本上歷史學者都在批判中國歷史,那個時候的歷史學者經常是寫通史,就是從先秦寫到清朝,幾乎都是一通罵,對於西方就是一通讚揚。
在社會文化研究領域,美國的歷史學家這個做得是最好的,即使是對中國的社會文化研究,美國很多學者做得比中國人還好,為什麼?怎麼外國人比中國人還了解中國?
「義和團那段時間的事情。」
「我啊,準備寫慈禧,之前覺得這個老女人挺好玩的,所以準備寫這個女人。」
總體上顯示出了一種不理性的狀態,不是看自己適合做什麼方面,而是看現在什麼比較熱,然後就鑽進去,翁秀頻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