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冊
第四十一章 滄海桑田

諸神擁有數萬年的壽命,漫長的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完善神界的言行舉止等一切禮節——對於諸神而言,禮節與神格同樣重要。就算在自己的神殿中處理神務,穿著也必須符合規格,更何況現在需要面對兩位精靈使大人。
土系精靈使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希望利用這種方式,迫使愛爾蘭斯採用同樣的方式迎戰。最終,促使花語平原上普降大雪。
冰系精靈使呆立了片刻,他完全不能相信數萬年來關係一直很好的精靈使夥伴竟然會有如此魯莽的舉動。驚詫之後,愛爾蘭斯殿下臉上再也掛不住了,隨即幻化出雪花形的六隻手臂,把土系精靈使高高舉起狠狠摔向地面!
史坎布雷城內的狀況則糟糕到極點,超過六成的法諾斯軍人已經死於瘟疫,這其中包括很多千人長以上的軍官,史坎布雷城土著居民死於瘟疫和瘟疫併發症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十萬——病死的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
魔法歷九年夏三月二十七日,第一批史坎布雷城民大約十六萬多人離開了城市,希望通過帝國軍隊的防禦圈。
與花語平原相比,地處大陸北側溫帶地區的史坎布雷天氣非常好,真的是秋高氣爽,天瓦藍瓦藍的,沒有一絲雲彩,就更談不上下雨,按照古代兵法,真是用兵的最好時機。
此時,天界神明的立場瞬間表露得一清二白。除了月神殿的二三級神明沒有趕到,其他五大神殿所有神明護住了艾米諾爾本土大陸帝國的軍團,而新一代六大神殿則全力維護著法諾斯大陸軍團的上空。
就在這九天九夜裡,整個花語平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眾神大戰結束后,愛爾蘭斯殿下才重新放回了冰系精靈,從那時起,花語平原上多了一連串高聳入雲的雪峰。
現在的史坎布雷城已經被帝國軍人圍得水泄不通,里三層外和_圖_書三層挖出了六條防兵壕溝,九萬帝國精銳部隊、八萬劍士部隊,還有二十萬民壯日夜巡邏。
「史坎布雷劊子手」,這是眾神大戰期間的一個專有名詞,特指兩個人,一個就是雙手沾滿史坎布雷民眾鮮血的范公爵。
負責送信的風系龍騎士暗秋生故地重遊。
數息后,整個艾米諾爾開始地動山搖,地底發出來一陣陣雷鳴聲,三大河流同時倒流,除了妖精森林外其他的森林大片大片的巨木呻|吟著倒在地上,沿海地帶出現數米高的海嘯,小型島嶼一個個沉沒在海面之下……
可憐……魔法歷九年夏三月二十七日出城的史坎布雷居民,超過一半死在了艾米帝國「罪兵營」的手裡,另外一半居民只是因為距離城牆比較近,「罪兵營」的士兵們不敢靠近,所以僥倖逃得一命。只是……這些離城者驚恐地發現,史坎布雷守軍拒絕他們再次進入城市,最終,在第十三天,十六萬居民里最後不到百人被射死在史坎布雷城牆下。
脾氣暴躁的土系精靈不知怎麼說著說著一拳打在愛爾蘭斯殿下臉上,精靈使的力量極大,拳頭砸在臉面的聲音響徹天地!
「黑色的雲嵐吞噬掉日月星辰,蒼茫的大地在哭泣中顫抖,至強者的戰爭沒有勝利一方。」這也就是吟遊詩人嘴裏著名的精靈使九日之戰。
由於冰系精靈完全消失,再加上在剛才的大戰中,土系精靈充滿了天空。因此,從那一刻起,花語平原的天空開始狂降大雨——是漆黑的泥漿雨,嘩嘩嘩地流淌著,彷彿有人拎著木盆從天空中傾倒下來。
這場大雨一時不停地整整下了78天!把花語平原變成了一片澤國!還好,花語平原是紅色土壤,滲透性在艾米諾爾大陸諸多土壤中最好,否則眾神大戰定會出現第二片大沼澤。
因此,實行配給制度兩個月後,www.hetubook•com•com史坎布雷就陷入了飢荒,現在已經不是配給制度,乾脆就是開粥棚,普通居民每天每人最多領一碗清澈見底的稀粥。
天空中的戰爭足足進行了九個晝夜!
在此期間,艾米以帝國本土最高統帥的名義給京畿戰區將軍范公爵閣下寫了一封信,內容很簡單也很直截了當,就是建議范大將軍秋盡冬來時可以展開第三次史坎布雷攻堅戰,爭取在年內結束這場戰爭。艾米甚至提到,他此前向紅石陛下承諾,年內恭請陛下重返帝都——這當然是隱諱地給范將軍施加壓力。隨信,艾米還附送了此前就制定出來的史坎布雷第二次攻防戰的詳細計劃。
關於兩位精靈使之間的戰爭,眾神大戰結束數十年後,才陸續通過各種渠道被世人得知。而在此之前,世人已經看到了這場戰爭所帶來的驚人變化——整個花語平原被一道南北走向連綿千里的崇山峻岭分成兩部分;密西西河被截斷被迫改道,最終和梵水河匯合,一路向南流淌;瀾山山脈這兩年又是火燒又是風吹,在這場大戰中多處崩塌,潮濕的空氣真正進入沙漠腹地,此後不到百年,沙漠帝國百分之五十的沙地變成了草原……滄海桑田!
開始的時候,為了防止泄露城防機密,史坎布雷嚴禁任何民眾離開,現在……上位者協商后,史坎布雷守軍改變了策略:許出不許進。並且,由教廷的神職人員出面,勸告民眾主動離城。
轟隆一聲,土系精靈使的身體在地上砸出了一個深200多米方圓數里的圓形大坑落!不過,遠古土系神明不僅沒有受傷,反而立刻從大地獲取了更多的土系力量,他高聲詠唱起來,廣闊的花語平原上就像開鍋的沸水滾滾而起,數以萬計的小山大小的土石塊轟隆隆離地,雨點一樣砸在凌空傲立的愛爾蘭斯殿下……
https://m.hetubook.com.com始的時候,地面上的軍人百姓還驚慌萬分。後來,他們發現沒有特別實質性的損傷,心態漸漸平靜下來——無知者總能獲得幸福,他們當然不知道,如果不是天上數以百位的神明,不要說花語平原上這些生命,整個艾米諾爾大陸能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森林精靈一族了吧。
而另外一個,則是范公爵對面的少年龍騎士暗秋生。
「嗯,不錯,不錯。」范將軍把艾米的信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嘴裏嘖嘖稱讚著。
說完,愛爾蘭斯伸手向天空一指,硬生生喚走了整個花語平原上空中浮動的所有冰系精靈,隨即,愛爾蘭斯殿下返回上精靈界的冰系祈願塔——沒有神明敢到上精靈界冰系祈願塔去鬧事。
不論是雷諾爾還是達海諾抑或是聖子殿下,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史坎布雷絕對不可能再堅持兩個月。
可惜……嘿嘿……愛爾蘭斯殿下真的是「冰雪聰穎」,這些小伎倆被看得一清二楚。最後關頭,愛爾蘭斯殿下從戰爭中抽身而出,衝著土系精靈使淡淡一笑:「我了解閣下的心思,但我並無成人之美的義務。」
根本不用牧師們做工作,每天只能喝頓稀粥的居民都迫切希望離開這座遍布瘟疫和飢荒的城市,尤其是一小部分居民家裡有直系子弟現在還在帝國效力,以他們的想法,帝國軍無論應該會網開一面——城裡的百姓還不知道對面已經換了主帥。
讓諸神震驚的另外一件事情發生了:就在精靈使戰爭爆發的瞬間,西南極遠的方向,也就是原修斯帝國領土上空,急速升起了幾位神明,聯手釋放出神力把大片的土地護衛起來。冷眼看去,竟然是一直隱居在惡魔島的上屆種族中實力堪比主神的至強者。
現在不過是兩位精靈使之間的戰爭,月神黛妮雅又在最後一刻趕和-圖-書來,周天黃道十二神宮的力量運轉后,立刻源源不斷地循環起來,儘力穩定著艾米諾爾大陸不要發生大崩潰。十二神宮下面的二三級神明則鼓足神力,全力攔截兩位殿下激戰中四散飛濺的能量流還有碰撞的粉碎的流星雨。
但是,沒有任何神明笑話孤身而來的月神殿下,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一向姿態萬千的月神殿下慌張的原因——土系精靈使和冰系精靈使兩位殿下竟然在艾米諾爾大陸上空大打出手!
艾米和其他軍官們都沒有想到這一場大雨竟然連下了小三個月,開始的時候,還在等待天晴,足足二十天過去了,空中的烏雲越來越濃,艾米和其他幾大勢力負責人商量了一下,由蘇文閣下負責,安排通雲關戰區和神聖沙漠帝國的軍隊返回各自帝國休整,超過三分之二的民壯也都返回各自家園,盡量降低軍費開銷。
在父神殿下的安排中,五大精靈使是用來造世的,屬於靜的力量,而黃道十二主神是用來維固世界的,是動的力量,本來兩者之間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或者更準確說是在互相制約。十二主神以及諸位神君同時釋放自己的力量,基本可以抗衡五大精靈使來自上精靈界的力量。
范將軍從接手史坎布雷攻防戰的那一天起,嚴格執行了小傭兵團此前的策略「許進不許出」,而且更為徹底。他接手后不久,就開始把原有七彩龍騎士團的部隊抽掉到梅西斯雪山一帶作戰,接著又把帝國北部聯邦包括死刑犯在內的所有重刑犯人全部從監獄里提了出來,單獨變成了「罪兵營」。范公爵給了這些重刑犯一個承諾:凡是上繳敵人首級過百者,不論此前是什麼罪名,一律免罪釋放。而關於「敵人首級」,范公爵並沒有具體的定義。
難怪,惡魔島軍團這些年來一直進退有矩,原來竟然有主神一級的人物如此明目張胆地給予支持。m.hetubook.com.com
更糟糕的是,史坎布雷的生活物資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雷諾爾陛下本來對於史坎布雷城的生活物資儲備還比較樂觀,他認為,就算增加了百萬居民,實行配給制度后,堅守四到六個月應該沒有問題。可惜,他忽略了兩點,第一,四年前,以他的名義大肆冊封了上萬個王位,當時願意接受冊封者多數都位於窮鄉僻壤,這些「王」們這幾年來不斷以各種名義向史坎布雷伸手,史坎布雷此前的儲備被消耗了十之七八;第二,艾米集團重新掌握戰略主動后,堅持不斷地實行鐵血政策,史坎布雷周邊產糧區基本被肅清,糧食供給一直持平。
可惜,城裡放行,卻在城外被攔住了。
光明神和智慧神兩位殿下一把拽住狂怒到要拚命的戰神,戰神不得不咬著牙壓制住心頭的怒氣返回周天十二黃道主神大陣——如果真的任由兩位精靈使放手一搏,那就等於放棄除了妖精森林之外的整個艾米諾爾大陸。
「那……將軍大人準備什麼時候發起攻城戰?」暗秋生剛才已經帶著巨龍在史坎布雷上空盤旋了一圈,城裡的一切看得比較清楚,少年絕對想不到,金髮小子信誓旦旦不會對艾米諾爾本土居民造成危害的瘟疫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從內心而言,暗秋生已經認同了團長大人此前的預測,他迫切希望史坎布雷攻防戰儘早結束:「在團長大人的計劃中,準備以四至六萬人的損失,攻克史坎布雷城,不知道大人是怎麼考慮的?」
土繫上位精靈使殿下為了贏得這場戰爭,不斷強化著自己的優勢——他採用了最簡單的辦法:他迫使花語平原的地面不斷升高,最終在花語平原上空形成了一座高達5000多米的山峰,土系精靈使兩隻腳插入山峰中,源源不斷地獲取著來自大地的力量,把天地間最原始的土系力量完全發揮出來,完全佔據了戰爭的上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