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640章 清和元年

先讓長公主找龐皇后私下露個口風、探探虛實。按照龐皇后的性格,當初為了商隊都能親自登門,絕對不會對這一大筆財產置之不理。只要她肯收趙顥就沒法反對,這又不是朝廷財產,外臣也管不著。
放假三天、大赦天下,涼王北伐勝利歸來,帶給人民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又能吃喝玩樂三天,本來要被問斬的罪犯突然獲得了新生,還不止開封一地,而是全國各處。
第二天的大朝會上沒見到涼王的影子,據說這位常勝將軍回府之後就暈倒了,從此昏睡不醒、不吃不喝。
雖然身邊這有這麼點馬,可遼國使節見到這支完全不同於北宋禁軍的隊伍之後依舊面色鐵青,互相介紹打招呼時都盡量站遠點。
可星君再怎麼下凡最終也落得一個凡字,神力是有限的。人一次性過度勞累還有後遺症呢,輕則大病一場,重則直接累死,想來下凡的星君也和凡人差不多。
元豐十一年初……不對,現在皇帝變了,年號也得跟著變,應該叫清和元年初。駙馬都尉、涼王王詵奉旨回朝,開封城內人頭攢動,皇帝領文武百官出新封丘門至瑞聖園相迎。
而後幾天皇太后還親臨駙馬府探望自己的女婿,並帶來了宮裡的幾位老太醫,可惜折騰半天依舊拿涼王的怪病沒轍,結論也和之前來過的太醫沒啥區別。
北伐耗費的神力太多了,朝中又發生了巨變,讓涼王心力憔悴。強撐和_圖_書著回到家心裏一放鬆,身體就撐不住了,倒下很正常,能不能再起來很不確定。
具體說起來就是找到新皇帝的軟肋使勁兒撓痒痒,他不是把內怒全掏出來贖買工坊了嘛,即便有香水產業撐著手頭肯定也不寬裕。
和遼國使節的態度相反,自打從雄州進入邊境,一路上不停有沿途百姓拿來酒食奉上,每個驛站見到這支黑衣軍之後也把最好的房間讓出來,反倒是遼國使節的待遇明顯降低,有間房住就成了,根本不管好壞。用驛卒的話講,有新軍在此哪兒輪得到契丹人挑三揀四。
傳播最廣也是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星君下凡之說,百姓們以為既然是七星下凡,至少就得有七種本領。天煞星只不過是七種之一,使用過度之後神力受損,必須將養一段日子。
可惜洪濤不是聖人,從來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現在自身都難保了,別人的死活頂多是哀怨幾聲,多一點忙都不會幫,第二天就帶著五十名特種兵和王十二、王十七啟程去固安。
皇帝聞訊派太醫至駙馬府診斷,回來之後一致認為是涼王操勞過度,身心俱疲所致。此病不可以藥石之力,只能靜養。
自己的普及教育計劃經過他們一梳理,原本模糊的脈絡清晰了、拿不準的問題確定了、還停留在紙上的想法逐漸有了具體模樣。
可惜明白這個道理也敢提醒他的人都不在身邊,和-圖-書反倒是被這群孩子給捷足先登了。洪濤這次沒固執己見,馬上寫信讓王十轉交長公主。
從此新封丘門御賜更名為德勝門,據說門內還要塑涼王石像,然王詵堅決不肯受,最終改為立碑,名曰德勝碑,德勝門的由來和王詵的入城盛況鐫刻於上,傳揚萬代。
就在全城沸騰、舉國歡欣的時候,涼王孤身一人從西華門出宮,鑽入一輛黑色駙馬車內,悄悄從後門進了駙馬府。
這時候就得有人站出來提醒他古代應該遵循的規則,皇帝還是很牛逼的存在,和皇帝純粹為了鬥氣沒好果子吃。
最讓新皇帝不好受的還不是錢財,而是土地。幾十個皇莊都成了妹妹家的產業,當皇帝的不光成了窮光蛋,還是個敗家子,擱誰也不會舒坦。
老百姓對官方說法一向不太感冒,應運而生的就是民間傳說。有關王詵的民間傳說本來就不少,現在正好來個續集。
除此之外她們還給自己找出很多計劃中的缺陷,起到了拾遺補漏的功能。比如花膏工坊的處理辦法、再比如如何討好新皇帝。
王詵一裡外下馬步行,以臣禮叩拜新皇無半點居功自豪之狀。皇帝在園中設壇告慰天地,君臣相伴入外城,自馬行街繞相國寺上御街,沿途百姓拋灑花瓣之多如花毯不見黃土。
朝廷很可能對他們報以厚望,卻不知如何統領,將來難免慘敗。一想起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士兵得不到好和_圖_書歸宿,就有一種害了別人又無力阻止的落寞。
讓皇帝不舒坦的臣子自然沒好下場,所以孩子們建議洪濤不要計較這些土地,更別和皇帝鬥氣,退一步海闊天空。
此事已經和自己無關了,哪怕遼國使節把談判內容、底線都寫在紙上詳細彙報也不想聽,愛怎麼談就怎麼談,本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要把這些人安全送到開封都亭驛中就萬事大吉。
時隔三年再次回到開封,這座城市還是那麼巍峨雄壯,這裏的人民也依舊那麼喜歡看熱鬧。三年前自己就是在他們的歡呼聲中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入城的,十年後也依舊如此。
按照這群青年人的思路,自己回到開封之後權利肯定沒了,行動上也會受到限制。皇城司的探子估計能把駙馬府圍起來,想做什麼都不會太容易。
這種情景洪濤在湟州時就曾親眼見過,沒想到來河北又溫習了一次。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不光鞏固了國防,還給人民帶來了自信。
路上除了遭遇了人民的愛戴和驛卒的特殊照顧之外,護送隊伍並沒遇到任何阻礙,很順利的渡過了黃河,一抬頭,開封北城歷歷在望!
這次洪濤沒再去和遼國使節多廢話,有了蕭兀納和特里公主的前車之鑒,他更不打算和對方結交,甚至連談判內容都不想打聽。
這也是聖旨上允許的帶兵上限,新軍可以舍但特種兵真捨不得。除了這五十人之外,其他特和-圖-書種兵會加入山川都察院和新成立的郵局系統。
會議開了三天整,效果讓洪濤喜出望外。這群孩子,不,已經不是孩子了,應該叫青年人。他們隨著年紀增長,閱歷、眼界、思維方式都有了長足進步,每個人拉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合在一起能量更大。
有道是心到神知,促進社的成員散去沒幾天,二月初朝廷的旨意就下來了,讓涼王王詵去固安護送遼國使節入京。
王詵與其黑衣軍牽馬隨御輦而行,帶頭高呼吾皇萬歲、大宋江山萬歲,百姓隨之,聲入雲霄,滿城飛鳥皆驚,盤旋天空久久不肯落。
這件事兒孩子們只想到了應該去做,但不知道該如何做。恰好洪濤知道,想把皇莊私下還給新皇帝還不被人知曉內情,自己出面肯定沒戲,最好的辦法是走夫人路線。
拿著聖旨洪濤看了好幾遍,心中五味雜陳。高興的是終於不用再打仗了,要不自己還得帶著缺少武器的新軍去當炮灰。
「看來遼國也不打算接著打了,這是要談判的節奏。本官這一去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再見新軍,告別的事兒就免了吧。你們幾個替本官感謝新軍將士這些年不離不棄的情誼,更要感謝他們為國征戰的勇氣,然後再駕船回家。本官一走,自然會有人來此接任的。」
回到開封之後趕緊找個合適的機會把皇莊還給皇帝,但不能讓太多人知道,最好能私下解決。否則新皇帝絕對拉不下來臉和*圖*書收,還會更恨這位仗財羞辱人的妹夫。
唯一不同的是迎接自己的人從王安石、司馬光,升格成了整個朝廷,還包括坐在御輦上的北宋新皇帝趙顥。
失望的是朝廷依舊保守,沒有趁機再向北、向東推進推進。不把遼人逼到絕境,在談判桌上就無法擢取足夠的利益。從這一點上講,自己和新軍將士們三年的努力並沒取得最好成績,只能算勉強及格。
至於說能不能恢復神力呢,大家的看法有些悲觀。不是瞎猜,還有理論依據。這次北伐涼王孤軍深入敵境,大大小小惡戰幾十場、打敗了遼國幾十萬軍隊,還差點把遼國皇帝抓住,顯然比在湟州時候厲害多了。
樹的影、人的名!開國候王詵的惡名曾經讓西夏人聞風喪膽,現在涼王王詵又讓遼國人視若惡鬼,連一向囂張的態度都收斂了不少,一路上人人緊繃著身體上的每一塊肌肉,像是要隨時應對廝殺一般。
難受的是這支新軍以後的出路堪憂,他們不融于任何一支禁軍,可頭上卻掛著閃耀的百戰雄獅光環。
如何才能避免或者減輕這種限制呢?她們認為只有一個辦法,裝慫向新皇帝示弱。讓他不再認為駙馬是皇位的最大威脅,自然就不會玩命盯著了。
洪濤真沒吝嗇過土地,他連皇莊是啥樣都沒看到哪兒來的捨不得。主要是根本沒把這件事兒往心裏去,再加上骨子裡那種後世人對皇權的蔑視,沒仔細考慮過新皇帝的情緒。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