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崇禎新曆
第428章 大亂之始

滿朝文武都抬手,朗聲道:「遵旨!」
錦衣衛從遼東傳來的情報,也有關於多爾袞和黃太吉之間明裡暗裡爭鬥的,尤其是黃太吉昏迷期間,多爾袞動作奇多,只怕阿敏入長城也是多爾袞故意送他去死,而黃太吉送他來京師,應該也是一樣的目的。
朝廷,斷絕了他的仕途!
多爾袞再次抬手,不動聲色的,深深的,看了眼朱栩道:「臣告退。」
顧炎武彷彿發現了新大陸,每日都精神抖擻,在家就悶在書房裡,鑽研「新知識」,要麼就去文院聽課,向多位學政,教授請教,這給文院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其中一位教授甚至準備將他手裡的舉薦名額給他,讓他進文院就讀。
朱栩點頭,道:「嗯,都尉還是差了點,朕給你加封副總兵,除了你的三千騎兵,朕再給你配七千湊齊一萬,歸總兵滿桂調遣,待會兒讓人帶你去見兵部堂官,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文院自然是希望普及教育,從不吝嗇,不止給了教本,甚至允許他進文院旁聽。
哪怕歷史上李自成成功的推翻了明朝,逼死了崇禎帝,也沒有像一個應有的「起義領袖」轉變,而是想著與那些同樣「起義」的頭頭,坐分天下,共享榮華富貴。
下面文武百官,信王,靖王二王都在,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在大殿里流動。
順天府剛剛發出消息,就引起了巨大的震動,當天就有無數的彈劾奏本飛入通政使司,彈劾文昭閣「亂政」,要求罷免,恢復內閣等等。
曹文詔的身份都是眾所周知的,誰也不會反對。
同時他還意識到另一件事,省文院的考題既然他考不過,那科舉也就別指望了!
朱栩神色平靜的放下地圖,又看了眼多爾袞,拿起中間的,這是一道「賬本」,涉及后金的高層人員的花名冊,金銀財況,糧倉位置等等一系列重要情報。
很久沒有的廷議,再次召開。
倒是顧炎武很特別,儘管也是兩次沒有考上,可考的分數卻越來越高,三番兩次進入文院,請求給卷子,或者教本,希望回去自學。
「內亂」,瀋陽現在也可以說是大明屬地,多爾袞這「平內亂」,指的是黃太吉?
千辛萬苦逃到了這裏,卻是一條死路。
湯氏雖然是大家閨秀,可對外面的事情又能了解多少?
「無能!」
李鴻基看看宋獻策,又看看李過,忽的咬牙道:「我聽說王大將軍在郃陽,咱們去投奔吧?不論如何,也和-圖-書好比做餓死鬼,東躲西藏的強!」
讓李岩憤怒的是,是他三次都沒有考進那山東省文院,而那些不在他眼裡的人,卻紛紛都考入了!考不進去,保進去?以他李岩的性格,做不出這等丟人的事!
在前三日,貴州安邦彥知道奢崇明反,率十萬大軍圍困了貴陽,整個貴州為之顫抖。
李過臉上也有了難色,看著李鴻基道:「二叔,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看到有官兵看我們的眼神奇怪,可能是海捕畫像送過來了。」
李鴻基的話,一下子敲中了宋獻策的心底,他眼神變了變,猛的直起腰板道:「好,咱們投奔王大將軍,推翻這腐朽大明朝,重立新朝!」
朱由檢自從與朱栩「交心」之後,越發的有攝政王威嚴,強行的在文昭閣閣議上,通過了「恢復祖制」的閣議,上奏司禮監,閣議決定:即日起,凡擁有超過九百畝以上田畝的戶丁,每畝徵稅五升,同時補繳稅糧5升。
三人窩一處廢院子後面,都皺眉,滿臉愁容。
朱栩微微頜首,又看了其他人一眼,身體一直,沉聲道:「傳旨,命秦良玉總理四川,貴州,雲南,甘肅,寧夏五省一切軍務。曹文詔總理山西,河南,北直隸,山東四省軍務。命洪承疇主理陝西軍務,命楊嗣昌主理湖廣,江西兩省軍務。著兵部調兵十萬,分配給西南諸省。命畢自嚴為了欽差,入西南,負責省改一切事宜,諸省巡撫以下一應官員,需全力配合,不得懈怠!」
這一系列的變亂對朱栩來說也很意外,朝廷的鎮撫從未斷絕,究其根源,還是改革沒有深入,陳病舊窠所致。
朱栩看著玉盒裡的東西,又抬頭看了眼多爾袞,這才伸手拿出來。
甘州。
文昭閣與兵部也飛速的決定了后金的「真正的投降」的條件,包括嚴格的劃定邊界,大明朝廷派員監督后金軍政,詳細的貢品,封號,通商等等。
宋獻策默然不語,他沒有了進仕之路,眼見陝西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又有那些達官貴人,豪門富戶整日笙歌達旦,富的流油,心裏漸漸升起了怨憤之情。
王嘉胤的迅速壯大,也激勵了其他人起事。其中動靜最大的就屬白蓮教,徐鴻儒。
「臣附議!」
可他紋絲不動!
六月初六,躲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交界的奢崇明復起,三萬人馬攻克永寧,殺光府兵,剁死知府,大軍直逼重慶!
朱栩打量著多爾袞,忽然間心底和*圖*書一陣好笑,不論多爾袞的投誠是真是假,在他手裡難不成還能翻出天去?
朝報在各省陸續設立報點,開始慢慢掌握輿論導向。
王嘉胤起事後,號稱「奉天大將軍」,人稱王大將軍。三日前,他逃脫洪承疇,曹文詔的圍剿,繞過潼關,渡過黃河,再次回到陝北,攻佔郃陽,人數驟增到了六萬,名聲響徹陝西,山西,四川諸省。
這場徵稅,目標對象就是富饒的南方,沿海諸省,先是政改,接著又強行取締了復社,外加魏忠賢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未乾,好容易稍稍平靜,不論是朱栩還是大明的高層都不願意再「激怒」江南官宦集團,只能施之以柔,緩慢推進。
他們拯救了因為「九條規定」而陷入低迷的秦淮河,無數的士子湧入,整日唱和,一片片華麗的文章現世,將江蘇,浙江映襯的交相輝映,一片盛景。一些名妓也嶄露頭角,聲名響徹江南。
不過一日,劉永明又在河南起事,聚眾兩萬,兵鋒直指徐州,淮安兩府。
曹化淳知曉這是朱栩重視的表現,應了聲,便向多爾袞走去。
閣議決定:設立遼東省,涵蓋山海關以北,遼東都司半島,張問達為巡撫,楊麟為總督。陝西,四川,貴州,雲南,湖廣五省進行重新分化,多出寧夏,甘肅兩省,新任的巡撫與總督也準備就緒,已經在去往的路上。
他們都是驕傲的人,咬牙不向「新學政」低頭,是以只能以滿腔的怨恨在秦淮河兩岸遊盪不休,日日笙歌,高聲唱和。
多爾袞聽著朱栩溫和的話,心底一松,知道賭贏了,抬手道:「回皇上,若是得皇上允許,臣可以從瀋陽調三千精兵入關。」
對於蒙古,朱栩一直都是奉行需要足夠硬的拳頭,多爾袞的關係網沒多大用,可他的戰爭能力卻有大用!
去往陝西的路上,一座精緻,有些奢華的馬車內。
文昭閣動作迅速,這也讓大明京城內外頗為驚訝。
脖子上彷彿有冷風穿過,讓他汗毛炸立,渾身冷透。
可縱然一身才華,文章寫的甚是漂亮,可都在「理」,「數」二科被阻攔,兩次都沒有考入。
彷彿得到了訊號,工部尚書徐大化也出列,抬手道:「皇上,北直隸,河南,山西也可仿照,可命總兵曹文詔總督三省軍務,剿滅白蓮教等匪亂!」
李岩抬頭看了眼湯氏,嘴角動了動,想要說什麼,最後還是哼了聲,閉上了眼。
他面無表情,手指敲著https://m•hetubook•com.com桌面,沉吟不絕。
朱栩嘴角含笑,輕聲自語的道:「也好,就拿蒙古試試。」
李鴻基心裏湧出憤恨著的豪情,沉聲道:「這就走,等我手裡有了人,就下殺回米脂,殺了那群昏官!」
大明天下是大不假,可是背著殺人官司的逃犯要混一個好生活也不容易。
像「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這樣的口號,終究都是口號,從未實施過。
也就是說,朝廷要對天下田畝,每畝徵收一斗稅糧。
現在的大明京城,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文武百官,都著強烈的自信,小小的匪亂?銳不可當的建奴還不是都來投降了!
皇上不說話,下面的臣工卻不能沉默,兵部尚書申用懋,上前一步,舉著笏板,大聲道:「皇上,盜匪如不早早遏制,怕是會成燎原之勢,臣請增兵西南,秦良玉可總理四川,貴州,雲南三省軍務,統調三省總兵,總督,鎮壓一切匪亂!」
右面的是一張地圖,封面上偌大的「兵力布置圖」五個漢字,很是奪人眼球。
朱栩攤開看去,上面詳細的標志著「東京」附近的兵力的詳細布置,地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各個領兵人的名字,性格,作戰方式等都有介紹。
多爾袞知道,他現在需要增加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單單是盒子里那幾樣還不夠,又抬手道:「臣與蒙古各部多有聯繫,願為皇上分憂。」
刑部尚書倪文煥也跟著出列,道:「皇上,西南兵力不足,臣請立即派兵支援!」
湯氏知道她夫君的脾氣,只能不時的輕聲撫慰,可現在看來,似沒有多大作用。
顧炎武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對朝廷「新學政」抵抗,在江南非常普遍,甚至經常有一群人,拿著四書五經在街上整齊劃一,搖頭晃腦的大聲的誦讀,以這樣的方式抗議。
章允儒話音一落,十幾個人出列,皆是「附議」!
既然多爾袞來了,不利用也白不利用!
曹化淳,劉時敏等人見朱栩沒有說話,偌大的御書房,落針可聞。
之前朱栩也已經與孫承宗,孫傳庭等人商議過,這個廷議,更多的是向滿朝臣工通氣。他還是沒有什麼表情,轉頭看向朱由檢,道:「皇兄,你怎麼看?」
令人意外的是,省改的反對聲並不大,不論是陝西,四川,還是雲南省域都非常的大,形勢錯綜複雜,加上災情嚴重,那些當官的恨不得立馬甩鍋,自然不會阻擋。
他們都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去給大戶人家做下人的人,想要謀官身,沒有人引薦作保又是不成。
只是,這兩位都不簡單,這次多爾袞的「投誠」是真是假?
朱栩敲著桌面的手指一頓,微笑道:「嗯,忠勇王的誠意朕收到了,你的……朕也看到了。都尉……還是差了點,你手裡有多少兵馬?」
省改的消息,建奴朝貢的消息,賑災的消息,平亂的消息,總之,都是皇帝英明神武,朝廷一心為國,呼籲民眾要勒緊褲帶與朝廷一同抗災,渡過這艱難的日子等等。
「昏君!」
他不清楚這些條件能不能打動明朝皇帝,若是他輕飄飄一句「拉出去砍了」,他這次賭博就輸了,他內心潛藏著的宏圖大願也將一切成空。
金鑾殿。
已經有成年人身高的朱栩,高坐龍椅,一臉冷色。
同一天,朱由檢召集六部尚書侍郎,督政院靖王,商議省改的事情,會議異常的順利。
各大尚書,侍郎都說話了,意見基本都趨於一致。
朱栩看著這道奏本,神色怪異,抬起頭,雙眼微眯的看著低著頭的多爾袞。
夏糧收成在即,正是蒙古搶劫的關鍵時候,也正好是試試多爾袞的好機會。
朱栩放下奏本,手指敲著桌面,神思飛轉。
張溥,張采,陳子龍,顧炎武等人向朝廷低頭,解散了復社,也得到了江蘇巡撫的特批,准許他們進考文院。
徐鴻儒經營多年,一起事在明朝官軍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聚集數千人,接連攻克鄒縣、滕縣、嶧縣,人數達到三萬人,號稱「中興福烈帝」,年號大成興勝。
對於這些流民,明朝的高層向來態度堅決,都是嚴厲鎮壓,徹底剷除。其中固然有奉朝廷正朔的原因,也有著這些流民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起義」,他們更多只是要「搶劫」,出於對「富人」的憎恨,沒有什麼「大義」,都是高呼「餓死不如盜死」。
「臣附議!」
李岩面無表情,雙眼陰沉著,仿若有無限恨意,偏又發作不得。
縱然打著「恢復祖制」的旗號,各地反對聲依然此起彼伏,不止地主們抱團抵制,抗拒稅糧官員,各地省府縣的頭頭腦腦也都消極對待,甚至暗地裡阻撓。
申用懋這個兵部尚書的話很重要,眾人也都清楚,兵部乃是皇上最看重的地方,申用懋這個尚書的分量自然不輕。
與此同時,北直隸的于宏志在衡水起兵,進逼大運河,要截斷漕運。
多爾袞低著頭,儘管神色平靜,眉頭卻微不可察的在抖動hetubook•com•com
「昏政!」
朱栩點頭,目送多爾袞退出御書房。
李岩緊閉著嘴,心裏怨氣翻騰,不同的咒罵。
湯氏美眸看著李岩有些消瘦的臉頰,心裏輕聲道「或許,得找娘來勸勸。」
江南士子的寧死不從,縱然是對「新學政」的反抗,在另一方面,卻有了非常好的成就。
李過比李鴻基還要大幾歲,雙手粗糙,一臉風霜,這些日子都是他在給李鴻基,宋獻策找吃的。他們兩人一個花錢大手大腳慣了,一個是只知道風月、讀書的書生,都是受不了苦的人。
朱由檢的態度比其他人更堅決,出列沉色道:「皇上,匪亂不可縱容,當嚴厲申明朝廷之議,西南四省,臣請增兵十萬,全力剿除!」
「臣附議!」
朱栩笑了笑,轉頭向曹化淳,道:「你領著去兵部傳旨,然後再帶他去滿桂,親自去。」
沒能考上文院的不止是李岩,江南很多士子,文人都三次沒有考入,禁不起打擊之下,整日的在青樓勾欄流連,憤聲怒罵。
他的妻子湯氏輕聲的安慰著道:「夫君,縱然考不上省文院,也可以讓父親大人報送,哪怕不行,朝廷不是說也可以如過去一樣,科考入仕嗎?」
「滅外賊」指的是誰?大明四邊除了不時南下劫掠的,能稱得上「賊」的,也唯有蒙古各部。
李鴻基,宋獻策,李過三人艱難的逃到這裏,銀子也花完了,問題是他們要投奔的那親戚,一個多月前在兵部整肅中,涉及剋扣軍餉,差點引起兵變,被砍了腦袋。
「無德!」
宋獻策跟著起身,已經在謀算著怎麼進身,怎麼幫助王嘉胤逃脫官軍的圍剿了。
李過倒是無不可,見都同意,直接道:「事不宜遲,咱們走吧,聽說官軍正在圍剿,去遲了就晚了!」
朱栩打量著多爾袞,他微躬身,低著頭,一眼看去如大明的普通都尉,看不出絲毫特別。
前面那一句可以認為多爾袞因為「怕死」所以要投降,可那一句「平內亂,滅外賊」就值得玩味了。
朱栩又拿起最左邊的,翻看一看,這是多爾袞的上奏的「效忠書」,言稱「雖忠勇王之屬,亦有報國之心」,希望朝廷能夠讓他領兵,為朝廷「平內亂,滅外賊」。
真正的阻力,還是在面對向富人收稅,補稅的事情。
大明的朝報全力開動,目前報紙都是非常便宜的,遍布京城的攤點,誰都買得起。
督政院督員章允儒,上前一步,沉聲道:「皇上,盜民四起,當以嚴厲鎮壓,臣請皇上增兵西南,剿滅匪盜!」
上一頁